第1436章 歸附

“殿下孟浪了。”鄭隆下馬之後,看着巍峨的雪山,說道:“便是想要收降車師後國,也不該親身犯險。”

“不行非常之事,恐無所獲。”邵勖回道。

鄭隆看了他一眼,突然笑了,然後左右看了看,低聲問道:“要不要我再幫你殺一通?一旦大軍班師,可就沒機會了。”

邵勖連連擺手,道:“萬勿行此事。”

鄭隆有些不解地嘆了口氣,沒再多勸。

其實吧,趙王答不答應都無所謂了,我不在你眼前折騰,換個地方還不行嗎?

有些事情,就連他都沒法完全阻止,因爲這是所有將士的渴望。

“鄭司馬。”邵勖想了想後問道:“不知諸將西來,可曾掠得生口?”

鄭隆心下一動,道:“卻是有的。然子女金帛,將士所愛,怕是很難白白拿去。”

邵勖點了點頭,無話可說。

他暫時沒錢買那些奴隸人家也未必願意賣。

一個吐火羅女人,如果活着帶回中原,富戶可是願意出高價的。

正所謂物以稀爲貴,鮮卑、匈奴、高句麗婢女的行情都賣得比漢人婢女貴,更別說高鼻深目種類了。

漢人女子玩夠了,而今就好胡姬這一口。中原的羯人女子已經不夠“正宗”了,就要“原產地”的。

不然的話,將士們搶錢財就行了,爲何還要掠奪子女?

“殿下難道要屯田?”鄭隆試探道。

邵勖也不瞞他,直接點了點頭,道:“朝廷置金滿鎮,然僅存於紙上,並未開始屯戍。再者,孤亦欲于山後屯田,急需人手。”

鄭隆明白了。

屯田需要人手,傻子都知道。從中原招募千難萬難,除非謫發罪人,不然人家去到河湟就是極限了,跑來西域?莫要玩笑。

所以,就只有抓奴隸一途了。鄭隆有些想笑,素聞趙王仁慈,沒想到最後他也要走上這條路。在惡劣的環境面前,仁慈不值一提。

“殿下需要哪些地?”鄭隆又問道。

他真不介意幫點忙,因爲車師後國已經劃了不少田地給金滿鎮了,未必願意再“割讓”國土。

聽到這話,邵勖有些高興,道:“車師後國東境的蒲類海(今巴里坤),水草豐美,亦有田地可耕作,孤欲發民耕牧。”

“殿下好眼光。”鄭隆讚道。

蒲類海以南就是雪山,但中間有一大孔道,還挺寬敞的,可溝通南北。

簡單來說,從蒲類海穿越雪山,便可抵達伊吾、高昌之間。若趙王有意如古車師國那樣保有雪山南北兩處,那麼這些不用繞路的山間孔道必須控制在手。

目前佔據蒲類海的是烏孫部落,剛剛被何奮、蘇寶臣等人搶殺一通,損失慘重,拿下來確實不難。

“僅此一處?”鄭隆問道。

邵勖沉吟了下,又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道:“金滿鎮以東,似亦可屯田。”

鄭隆面無表情地點了點頭。

趙王胃口是真不小。

山後那片他現在清楚了,其實好地就雪山北麓一帶。原因無他,有冰雪融水,有河流,可灌溉農田。

但離開山腳向北,就越來越乾旱了,甚至還有一片綿延甚廣的沙漠。

車師後國本來就靠沙漠抵禦匈奴部落,趙王看樣子也想這麼做。

其實想法是沒錯的,沒有沙漠阻隔,只會被搶得更厲害,沙漠本身好歹能限制一下敵人,畢竟沙漠中的水源是有限的,難以一下子通行太多兵馬。

只是,他不太確定趙王有沒有這個實力,控扼雪山兩側。

“殿下既有所請,末將依了便是。”鄭隆抱拳道。

說完,喊來了五原國中尉司馬毛寶,着其領一千騎東行,先把地方佔了再說。

蒲類國後裔去掉死傷、逃散的,而今有沒有兩千人都不好說,擊之易也。便是車師后王想要派兵來救,他能出多少兵?以如今的情況來看,能收攏兩三千步騎就不錯了,更何況他都沒這個膽子。

邵、鄭二人談妥後,便在車師後國這邊忙活了起來。

北路軍來來回回。一部分人已經開始轉運俘虜、財貨、牲畜,一部分人則還不肯放過最後那點時間,繼續四處襲擊,另外還有一部分人則住進了車師後國的城鎮,一時間烏煙瘴氣,民怨沸騰。時而有人奮起襲殺樑兵,又很快被鎮壓。不知道戰爭結束後,多少車師後國的女人會生下丈夫以外的孩子。

九月初二,邵勖實在看不下去了,請鄭隆約束諸軍。

鄭隆眼見着將士們的戾氣已經散發得差不多了,便下令各營集中到野外的營帳中,不許再宿於民家。 在斬了數十人頭後,諸營悚然聽命,依令而行。

被這麼一番折騰,車師后王也怕了,什麼要求都答應,恭順得無以復加。心裡卻是暗罵,這軍紀與故老相傳的漢時兵馬也差不多了,一樣地爛。

******

八月下旬的時候,趙瑋統率的萬餘兵馬已然翻越銀山,殺敵三百,入銀山磧。

月底,抵達一百四十餘里外的危須城,急攻三日破之。

衆軍蜂擁入內,危須王全家皆死,就連其累世寶庫都差點被搶,好在趙瑋搬出了天子的名號,軍士們有所忌憚。

但放過了危須國庫,不代表會放過危須百姓。

軍士們連續折騰了兩天後續趕來的河涼丁壯才獲准入城,將繳獲的物資運回交河、高昌存放。

九月初五,先鋒拓跋思恭部渡敦薨水(開都河),繞至焉耆後方,第二天,主力進抵焉耆城下。

焉耆屬國尉犁投降。

此國乃漢時所遷之車師前國百姓建立,本爲漢軍直接控制。後漢末國力漸衰,此國慢慢擺脫控制,依附焉耆。

焉耆王眼見有樹倒猢猻散的架勢,遂遣使請降,且願出糧草、兵丁,以助中原王師,另發金銀財寶若干犒賞天兵,條件是不得大行殺戮之事。

趙瑋不敢擅專,遂遣使稟報。

楊勤此刻正在銀山泉附近,聽得稟報後,沉吟許久,最終同意了,並派人曉諭三軍。

從五月行軍至九月的將士們有些騷動,不過被壓下去了。

銀槍中營副督湯祥有些不滿,嘟囔道:“吾聞北路軍燒殺搶掠,痛快得很,招討使緣何阻弟兄們快活?”

楊勤無語,只能說道:“不能把所有人都逼反了吧?數千裡運糧可不容易,焉耆願意出糧、出兵,是好事。若真圍攻此城,須得多久?此國可有數萬人之多,若真拼死抵抗,據城而守,只消數千人,便能殺傷我萬餘袍澤。爲逞一時之快活,而輕擲袍澤性命,可乎?”

湯祥無言以對。

他也聽聞焉耆王都員渠城背靠大河,東臨“大海”(博斯騰湖),周圍又有山,城池堅固,國中有勝兵六千人,積儲甚厚,未易輕取。

倒也不是一定打不下來,但萬一在城下死傷個幾千萬把人,真的不值得。如今能化敵爲友讓這所謂的六千“勝兵”變成己方兵馬,且由焉耆國就近提供糧草、人丁,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退一萬步講,萬一接下來戰事不順,他們也有個地方過冬不是?

只不過,心裡終究是不太爽利的。

“全軍去了焉耆,休整五日。”楊勤又道:“然後西行,直趨龜茲(今庫車)。龜茲乃西域最強國,附庸衆多,怕是不願降,屆時定讓兒郎們好好放鬆一下。”

“招討使,龜茲離焉耆多遠?”湯祥問道。

“七百三十里。”楊勤看了他一眼,說道。

湯祥張大了嘴巴,半晌閉不上。

七百多裡,在中原怕是都出州界了,而在西域卻只是焉耆、龜茲兩國間的距離。

“龜茲國有多少人?”他又問道。

“魏晉兩朝,多錄漢時戶口,其時八萬有餘,而今當不下十萬。”楊勤說道:“漢時西域三十六國,互相吞併之後,今已不存多少了。龜茲國一戶出一丁,便是二萬人馬。若其王再呼朋喚友,招來別國西域胡,兵力恐與我相當。”

湯祥想了想後,突然笑了,道:“我料龜茲不難打。”

“爲何?”楊勤奇道。

“焉耆國不過三四萬戶口,勝兵止六千人,自知不敵,故願嬰城自守,我反不好打。”湯祥說道:“然龜茲國力如此雄厚,周邊諸國遠不及,想必自大慣了,也拉不下面子,興許會與王師野戰,此非破敵良機耶?”

“有長進。”楊勤讚道:“屆時再看吧,若能野戰,自然是極好的。”

九月十三日傍晚,大軍抵達焉耆國城下。

十四日,“樑”字大旗已飄揚在員渠城頭。

焉耆王幾乎搜空了國庫,犒賞大梁王師,隨後又拿出大筆糧草、牲畜,供給全軍。

看着一頭頭牛羊被宰殺,焉耆君臣眼皮子直跳。

這幫人太能吃了!

楊勤對焉耆王龍氏、國相元氏等大族的“款待”十分滿意,對這個國家的富饒更是讚歎不已,覺得將來或可將西域都護府遷來此地,就近管治。

當然,龜茲也不錯,也堪作都護府駐地,就看天子如何選擇了。

反正鄯善那個地方略顯荒蕪了些,戶口也不多,更有些偏遠,已經不太適合如今的形勢了。

該遷就遷嘛,大梁朝可不是隻有半壁江山的曹魏以及沒有什麼進取之心的司馬晉。

第三章 勸羊第935章 入城(下)草原、中原兵制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1333章 攻守之策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古代屠城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1391章 閒居第1256章 行田(上)第1267章 歸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1345章 雪崩第1243章 老區第881章 力真第1263章 貞明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1081章 人口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864章 試點第1327章 廷議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1249章 上班第1429章 鹿子苑第1062章 陛下可走華容道,也可徑下赤壁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二章 朝議第1368章 釋兵權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981章 家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三十章 塑造第1073章 降人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十五章 濯足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十三章 無題第969章 王政(上)第十七章 先鋒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二十九章 說客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四十一章 拜訪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陽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1105章 臘月(上)第996章 壽春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1429章 鹿子苑第931章 換防第三十五章 搗巢(上)第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青州第1178章 軍鎮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1360章 戰利品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十一章 我來帶你們乞活第979章 就職演說(爲盟主清風伴雲月朗星稀加更)第1428章 馬與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853章 分化(下)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1030章 補救(下)第1396章 互助第992 居喪之人第1374章 祭祖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1347章 押解第958章 策略第1420章 天淵池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七十六章 信號
第三章 勸羊第935章 入城(下)草原、中原兵制第972章 機構蛋糕第1333章 攻守之策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1230章 搶時間(下)第七十三章 人心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古代屠城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1391章 閒居第1256章 行田(上)第1267章 歸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1345章 雪崩第1243章 老區第881章 力真第1263章 貞明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一百八十九章 口才第1081章 人口第1440章 自信又普通第864章 試點第1327章 廷議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1049章 歷史的玩笑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1249章 上班第1429章 鹿子苑第1062章 陛下可走華容道,也可徑下赤壁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二章 朝議第1368章 釋兵權第1264章 正月調整第981章 家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試點第三十章 塑造第1073章 降人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一百七十九章 草橋第十五章 濯足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二百零六章 善後與二羊第十三章 無題第969章 王政(上)第十七章 先鋒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二十九章 說客第五十三章 集市第一百五十六章 亮家底第四十一章 拜訪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府第三十七章 料理(下)第1078章 末日降臨第一百三十二章 又至洛陽第1025章 不約而同第1105章 臘月(上)第996章 壽春第898章 敵我難分第一百八十章 兵臨城下第1429章 鹿子苑第931章 換防第三十五章 搗巢(上)第九十四章 不一樣的青州第1178章 軍鎮第一百九十章 征服者第945章 南渡士人的心態第1360章 戰利品第913章 翅膀硬了第一百十八章 考察第一百七十一章 收新興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三十一章 殿議第八十七 驅虎吞狼第十一章 我來帶你們乞活第979章 就職演說(爲盟主清風伴雲月朗星稀加更)第1428章 馬與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八十六章 抓捕與人選第853章 分化(下)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一百十六章 收攏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1030章 補救(下)第1396章 互助第992 居喪之人第1374章 祭祖第1361章 一分爲四第四十六章 撤兵第1347章 押解第958章 策略第1420章 天淵池第929章 圍城“大軍”第七十六章 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