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苦果

第1059章 苦果

還是正午呢,天一下子就陰沉了下來。

廖氏塢堡外,已經紮起了營壘,許多雜胡兵屯駐於內,將這個塢堡死死看了起來。

仔細看去,這批雜胡以步卒爲主。

一部分原因是雜胡本來就不是人人有馬,出征時也沒借到,只能當步兵;另一方面則是有人就一匹馬,這會有點病了,跑不動,只能舍馬就步,前來這裡監視廖家。

就在昨天(十月初六),廖氏出兵兩千餘人,河州雜胡出兵迎戰,雙方陣列於野,雜胡大敗,奔回營地。

正面打不過,戰鬥力弱,那就沒辦法了。

廖氏趁勢攻了一下營壘,不克,反倒損失了不少人手,於是也撤了回去。

而隨着越來越多的大軍經此南下,過路的兵馬一營又一營,他們也怕了。

這般雄厚的兵力,幾乎把每一寸陸地都塞滿了,晉軍縱然能從河道上進擊,又有什麼大用?前軍千人過去,你剛剛繞後,數裡外又來了兩千步騎,你再放過他們,馬上又來兩三千人,層層迭迭,波次前進,將偷襲的空間完全壓縮掉了。

邵慎已經抵達了樊城以西。

他將部隊分成三部分。

銀槍左營督軍蔣恪爲西路軍都督,統銀槍左營全部、義從軍一部、左金吾衛,並河隴雜胡兵一萬,總計兩萬餘步騎,算上輔兵約五萬衆,自襄陽以西渡河,南下收取襄陽西部諸縣。

甚至於,蔣恪還遣使跋山涉水,招降深處大山之中的新城郡。

魏興郡奉鎮西將軍金正之令,分出一部兵馬順沔水東行,給新城施加壓力。

不過他並沒有派兵南下樑東三郡,因爲需要翻越重重大山,道途艱險,補給耗費大同時也是因爲他剛剛摁平了一場因爲度田而產生的叛亂,大部隊前幾天才返回長安休整。

另外,楊難敵見關中局勢複雜,又開始招誘舊部,聲勢稍振,歸降入朝之事再也不提了。

休整完畢後,金正還要回過頭來去打這廝,根本無餘力南下。

當然,西路軍都督蔣恪也不願意看到金正過來搶功。

他自十月初六到初八,將主力部隊集結至中廬縣境內後,便開始西進沶鄉,南下上黃。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聲勢遠近可聞。

西路軍之外,還有東路軍。

此路以右金吾衛將軍黃彪爲都督,率右金吾衛、落雁軍一部、黑矟左營,並代國騎兵萬騎兵,同樣是戰輔兵五萬衆南下,分兵略取襄陽東境,伺機直撲楊口。

道路不是很好走,故進軍較爲遲緩。

沿途還有不少小規模的敵軍屯兵營壘、沔水渡口,這會正一一分兵攻打。

邵慎自任中路軍都督及南征大都督,統率右飛龍衛、黃頭軍第二營、捉生軍一萬多步騎,並各路雜胡兵二萬餘、南陽諸郡兵二萬餘,戰輔兵超過十萬,圍困襄陽、樊城。

邵慎的大營設在樊城以西的于禁故壘,最大的一座浮橋也建於彼處。

其實本來還有數千左飛龍衛府兵的,南下過程中突然被抽調走了。

邵慎大怒,瞭解一番後得知被叔父臨時調走了,怒了一怒,沒再多話。

至於親軍、幽州突騎督、義從軍一部、落雁軍一部、黃頭軍第一營總計一萬七千餘人,則留駐淯陽,護衛聖駕及隨行官員、后妃、皇子、公主。

邵慎並沒有完全執行圍而不攻的戰術。

事實上他調遣了數千雜胡兵猛攻襄陽城南的峴山,不克。

再調府兵及黃頭軍上,依然不克。

沒辦法,只能先圍困了,削弱一番敵軍士氣後,再做計較。

******

十月十二日,左飛龍衛將軍徐朗的大軍出現在了江夏境內。

出發時齊裝滿員的七千餘府兵及部曲,這會已經掉隊三分之一。

路難走,河湖衆多,馬匹狀態又不好,走着走着,這支機動性極強的部隊就慢了下來。

其實他們還算好的,配屬給徐朗指揮的三千幽州輕騎更爲困難。這會絕大部分人都是牽馬步行,一路之上,病懨懨的馬匹隨處可見,部分牧人正在精心照料,試圖令其恢復。

好在這會已過石巖山,離安陸(今雲夢縣一帶)已是不遠……

安陸是江夏郡城,此時正處於一片混亂的狀態。

李充幾乎把所有能打的部曲莊客都帶上了,總計兩千三百餘人,洶涌南下,打着入援的旗號,在內應的幫助下開得城門,入據城池。

當天下午,城內大小官員便被軟禁了起來,不過城內還有一些晉兵正據守南門及城樓,負隅頑抗,讓他憂心不已。

而此時的安陸城南,一支千餘人規模的幽州鮮卑騎兵正陷在鬆軟的泥地裡,人仰馬翻。

他們是徐朗部的先鋒,搜刮了一批狀態較好的馬匹,一人雙騎,火速南下。

抵達安陸之時,就見到城西、城南來了不少吳兵,河面上舟楫林立,一眼望不到頭。

他們心急之下,直朝渡口衝去。

吳兵非但沒退,反而大呼酣戰,將他們引入泥濘鬆軟之地,船上箭矢連發,水陸將士背水結陣,將這股幽州來的鮮卑兵給殺得大敗。

李充看得十分焦急。

尤其是看到船隊上高高飄揚的“陶”字大旗時,更是憂懼不已。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之前有人說陶侃去弋陽了,但事實上所有人只看到陶侃的大纛去了弋陽,沒人真的親眼見到陶侃本人。

現在看來,陶侃壓根就沒去,很可能一直在夏口蒐集資糧、聚集兵馬——夏口是荊州重鎮,最爲關鍵的樞紐之地同時也是屯駐兵馬最多的地方。

“殺胡狗!”

“殺南蠻!”

一羣鬼面斷髮的蠻夷兵操着不太標準的吳語,士氣高昂,勇猛無比,與落馬的鮮卑騎兵撞在一起。

髡髮鮮卑人渾身泥濘,抽出馬鞍旁的短兵,與蠻兵廝鬥起來。

不過他們終究士氣低落,這會已有不少人開始逃跑了。

幾匹絹的賞賜,玩什麼命啊!沒當場潰散,還與吳人交手幾合,已經對得起邵賊了。

這個地形打不了仗,有本事咱們找一處乾燥開闊的地,重打一次。

有幾個機靈的酋帥收攏了二三百人,當先竄出,衝到南門之外,從背後向吳兵發起了進攻。

他們很清楚,這般徒步逃跑,肯定沒命,最終結果是被這些跟鬼一樣的吳兵斬殺於蘆葦湖蕩之中。而今唯一的活路就是退入城中,依城固守。

於是乎,他們奮起最後的餘勇,衝進了大開着的南門,與城內的李氏部曲前後夾擊,很快就將頑抗的吳人擊散。

河面上的吳兵發現了動靜。

數千人如同蝦兵蟹將一般,自蘆葦蕩、渡口衝出,往安陸城殺去。

只不過他們終究慢了一點。

衝得最快的一撥人離城門只有數十步了,突然之間南門就被關上了,連在城外哭喊的上百鮮卑兵都不顧,可謂狠辣無情。

南側城樓上的戰鬥還在繼續,喊殺之聲響徹雲霄,而南城門外卻陷入了詭異的安靜之中。

片刻之後,上百幽州鮮卑棄械跪地,哭喊請降。

河面上某艘船內,陶侃面無表情地看着這一切。

看起來只差一點點,其實差了太多。

江夏李氏乃荊州大族。因漢末時李通對曹操無與倫比的忠誠,以及本身能力較強,魏晉以來,李氏族人出任刺史、太守者比比皆是。

到了這一代,李式(已故,李充從兄)一度出任晉王侍中,李充之母衛夫人教導琅琊王氏的王羲之書法,如此種種。

這樣的家族也能反,這是隻差一點的問題嗎?

陶侃本就對分仕南北的家族不太滿意,但南渡士人就這個樣子,他也沒辦法,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就嚐到了苦果。

“定是李充家舅衛道舒勸降的。”他無奈地嘆了口氣,繼而思索起荊州還有哪些家族分仕南北的。

至於眼前的戰局,其實沒什麼可看的了。

安陸往南,已經進入雲夢澤了。

陸地、湖泊、沼澤、森林、城池、塢堡犬牙交錯,諸多河流貫穿其間,他不怕樑兵南下。

當然,樑人應該也不會傻到從安陸南下。

江夏的戰局,其實已經穩定了。只需留少量部衆監視,如果敵軍真大舉南下,他就不客氣了,直接率軍回返,獲得一場輝煌的大勝,就是不知道樑人給不給他這個機會了。

而今主力還是得南下、西進,前往楊口。

當天傍晚,陶侃下令將斬殺的近千幽州鮮卑首級懸於船舷外側。

好馬收走傷馬、死馬就地宰殺。

各色器械亦收走,連帶着總計不到三百名鮮卑俘虜,一併押上船隻。

李充就定定地站在城頭,看着陶侃部軍士打掃戰場,並未出戰。

夕陽西下之時,見得陶侃部陸陸續續撤走,他對着南方,拱了拱手,似乎在送行一般。

大勢如此,怪不得任何人,每個人都要爲自己和家族考慮。

十月十六日,再一次“瘦身”的徐朗所部疲憊不堪地抵達了安陸。

甫一見面,他的第一句話就是:“莫非我穿過了雲夢澤而至?”

李充笑了一笑,道:“漢時是雲夢澤一部,現在不是了,淤積成陸之處漸多,很多湖澤消失了,不然——等不及將軍到來此城已破。”

徐朗也笑了,吩咐親兵取來公服、印鑑,道:“君已是江夏太守,宜儘速收取諸縣。”

第1016章 葛公(不是)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1273章 風氣第1153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二百章 蛻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912章 鹽池畔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1347章 押解第1179章 壓力第1233章 門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壞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1303章 九月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1271章 道第1075章 水戰(下)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824章 禮物第1118章 溫與趙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917章 上郡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1349章 處置第二十二章 等第1203章 歸來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1360章 戰利品第914章 乖巧第1289章 走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1387章 風化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1273章 風氣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1050章 挑選第1256章 行田(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875章 爭論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986章 第一次朝賀(上)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1006章 居延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1195章 新門路第二十章 一門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1369章 事了拂袖去第1241章 去國第十三章 南北佈置(上)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四十章 班師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981章 家事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1064章 幕後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1387章 風化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1260章 萬象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1386章 佔官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1389章 雙贏第二百章 蛻變第二十一章 考城
第1016章 葛公(不是)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1113章 成都與建鄴第1273章 風氣第1153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一章 離開前的安排第1208章 籬笆城(上)第二百章 蛻變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912章 鹽池畔第938章 你們害苦了朕第1347章 押解第1179章 壓力第1233章 門路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壞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1303章 九月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六十三章 三月三第1271章 道第1075章 水戰(下)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1032章 土斷與商(下)第824章 禮物第1118章 溫與趙第1196章 宇宙的盡頭是帶貨第812章 借題發揮第917章 上郡第二百零八章 客人第1349章 處置第二十二章 等第1203章 歸來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吃吃喝喝第1360章 戰利品第914章 乖巧第1289章 走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1387章 風化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1273章 風氣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829章 人心與戰術第1050章 挑選第1256章 行田(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河北第875章 爭論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986章 第一次朝賀(上)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一百三十四章 戰略意圖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888章 四方消息第937章 戰後分配(下)第1006章 居延第三十九章 還有人來第1195章 新門路第二十章 一門第1138章 戰爭的腳步(上)第四十六章 價值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1369章 事了拂袖去第1241章 去國第十三章 南北佈置(上)第五十四章 身份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四十章 班師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981章 家事第八十章 最後時刻(上)第1064章 幕後第964章 生老病死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一百六十六章 穩重的選擇第1067章 江陵城外第962章 所重之事(上)第一百八十四章 脆弱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1387章 風化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八十一章 “無主之地”第1260章 萬象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四十三章 來了,都來了第1386章 佔官第三十四章 預設戰場第一百二十七章 勢第三十六章 料理(上)第1343章 未曾設想的打法第1389章 雙贏第二百章 蛻變第二十一章 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