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707【登堂入室】

從建武十三年到鼎正元年,永嘉城裡的百姓時常聽到來自江北的捷報,從一開始的歡呼雀躍,到如今漸漸習以爲常。

當大齊西路軍連克數城、持續向北推進的捷報傳到京城,除了太學裡面那些一如往常慷慨激昂的年輕讀書人,大部分百姓都只是微微一笑,頗有一種贏家的坦然和從容。

但是這份明顯比不上以前戰果的捷報,在朝中的影響之大出人意料。

尤其是天子難掩喜色,寧皇后發現他這幾天臉上的笑容竟然比過去一年加起來還要多。

身爲天子的枕邊人,她倒是可以理解天子這種心情的來源。

先帝在大齊子民心中的地位過於崇高,李宗本雖然不敢妄想超越,但終究不願永遠活在先帝的光輝之下。想要做到這一點,眼下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北伐中取得進展,以此證明他配得上先帝的期許。

另一方面,韓忠傑和劉守光在戰場上取得優勢,李宗本的底氣就會更足,這意味着他不需要一直依靠陸沉,對於他在軍中的佈局大有裨益。

這些天朝野上下有人造勢,想方設法地吹捧西路軍的兩位主帥,只要他們能夠完成既定目標,掃清河洛西南的外圍屏障,李宗本就會將他們樹立成軍方高層的核心人物。

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天子心情舒暢,宮中的氛圍更加輕鬆,內監和宮女們盡皆領到賞錢,而且也不像平時那般如履薄冰戰戰兢兢。

李宗本的興致不止來自於邊疆捷報,近來他感覺到自己對朝堂的掌控力愈發加深,猶如一順百順,再無掣肘橫生。

李道彥歸老之後,薛南亭和鍾乘雖爲宰相,論威望和人脈肯定比不上李道彥,所以在很多問題的處置上,李宗本只覺如臂使指,那種一言九鼎乾綱獨斷的感覺分外美妙。

在這種大權在握的前提下,李宗本愈發有了九五之尊的沉穩氣度。

此刻他看着手中的奏章,邊看邊點頭說道:“愛卿穩妥細緻,不負朕之所望。”

吏部尚書李適之恭敬地說道:“陛下謬讚,實乃陛下知人善任,臣不過是循規蹈矩,盡力而爲。”

李宗本微微一笑。

他手中的奏章是今年的京察結果,此番京察由李適之主持,吏部官員從元月開始一直到四月初,歷時三個月完成。

其實這也是他對李適之最重要的一次試探。

雖然這一年來李適之表現得堪稱完美,對他交待的每項事務都能辦得很妥當,而且在北伐這件事上已經取得他的信任,但此人終究不像韓忠傑早早就效忠於他,而是在他成爲太子之後纔開始靠近。

李宗本並不介意李適之有野心,他也知道對方身爲李道彥的長子、江南門閥的新任魁首,肯定不甘心止步於吏部尚書,目標定然瞄準宰執之位。對於李宗本來說,有野心有慾望的臣子纔好掌控,但是否懂得分寸、是否明白忠君之道同樣非常重要。

從京察的結果來看,李適之顯然很識大體。

除宰相之外,所有京官都在吏部的考覈範圍內,六部九寺七監乃至御史臺、翰林院、國子監的部堂主官亦不可例外,而李適之實事求是地給了他們非常公允的評價,並未利用這個機會顯露自己的私心。

至於李宗本特地打過招呼的十餘名中級官員,李適之給他們最差的考評也是中中,這讓李宗本十分滿意。

看完這本厚厚的奏章之後,李宗本微笑道:“愛卿此事辦得極好,不知想要朕如何賞賜?”

李適之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書法精湛,臣仰慕已久,故而斗膽請陛下賞臣一幅字。”

“哦?”

李宗本想了想,頷首道:“也好。”

站在旁邊的苑玉吉備好紙筆,李宗本揮毫潑墨一蹴而就。

他看着紙上龍飛鳳舞的四個大字,悠然道:“便以此字贈予愛卿。”

待墨跡稍幹,苑玉吉提起御賜墨寶展示,李適之擡眼望去,只見上面寫着:慎終如始。

李適之心中微動,感激涕零地說道:“臣叩謝陛下恩典。”

李宗本沒有多做解釋,示意苑玉吉去將這幅字裝裱起來,隨後說道:“自從愛卿轉任吏部尚書,禮部尚書一職便空缺至今。陳春從定州回京之後,朕讓他復任禮部左侍郎,原淮州刺史姚崇則任禮部右侍郎。朕問過薛相和鐘相的意見,他們建議由翰林院胡學士接任禮部尚書,朕對此並無異議。不過在翰林學士的人選上,朕和他們有些不同的意見。”

李適之毫不猶豫地說道:“此事理應陛下聖裁。”

翰林學士胡景文雖然年紀有些大,但他是和翟林王承齊名的當世大儒,接任禮部尚書並無不妥。

至於新任翰林學士的人選,其實李適之心裡很想推國子監祭酒裴方遠一把,不過他想先看一看天子的心思。

李宗本凝望着這位清貴文臣的面龐,微笑道:“薛相屬意侍讀學士餘鉉,鐘相則舉薦一個讓朕意想不到的人選,愛卿不妨猜一猜是誰?”

意想不到?

李適之心念電轉,腦海中忽然跳出一個名字,試探性地說道:“莫非是王安王安仲?”

“愛卿果然心思通透。”

李宗本面露讚許,繼而意味深長地說道:“朕有些好奇,鐘相怎會突然舉薦王安?雖說他是翟林王氏之主,又是陸沉的叔岳丈,但他如今畢竟只是一個以待諮詢的館閣學士,一躍成爲翰林學士是否有些激進?”

李適之斟酌道:“陛下,可還記得辛一先否?”

李宗本一怔。

記憶中浮現一個片段,那是他登基不久的時候,因爲想將陸沉架在火上,他決定加封對方爲郡公,但是他還沒有行動,便有幾名朝臣跳出來鼓譟此事,其中爲首之人便是翰林院侍讀學士辛一先。

在很多人看來,辛一先是鍾乘的心腹下屬,很難說這件事是否出自鍾乘的授意。

李宗本極不喜歡下面的人自作主張,所以事後找了一個由頭將辛一先趕出京城,卻也沒有繼續追究鍾乘的責任。

此刻被李適之一提醒,李宗本忽地反應過來,當時有傳言鍾乘因爲辛一先的事情得罪了陸沉,難道這一次他舉薦王安是要對陸沉示好?

一念及此,李宗本似笑非笑地說道:“看來陸沉在朝中的影響力比朕的預想更大。”

李適之沒有繼續編排,他深諳人心之詭,點到爲止即可,相信天子會自動聯想到內外勾結這四個字,後續對鍾乘的觀感會進一步變差。

“王安雖有功於大齊,但在朝中待的時日太短,冒然提拔不合規矩。”

李宗本也沒有深談鍾乘的問題,話鋒一轉道:“朕希望愛卿能夠肩負重任。”

這句話讓李適之稍顯愕然,他遲疑到:“陛下——”

李宗本打斷他的話頭,溫和卻堅決地說道:“古往今來,兼任之例不勝枚舉,愛卿身爲朕之臂膀,多挑一些擔子理所應當。再者,以吏部尚書之職兼任翰林學士,愛卿在朝中說話的分量才能和二位宰相相提並論,只是這會辛苦愛卿一些,望你莫要推辭。”

李適之這會已經平復心境,稍稍思忖之後,躬身道:“陛下厚愛,臣不敢推辭,往後必定盡心竭力排除萬難,爲陛下效忠而死。”

李宗本欣慰地說道:“你有這個心意就夠了,務必珍重自身,協助朕打理朝堂。”

李適之再拜。

其實對於李宗本來說,重用李適之就像提拔蘇雲青一樣,是他用來調整朝堂格局的重要手段。

他在太子的位置上只坐了大半年,除了一個韓忠傑之外,壓根沒有時間培植足夠多位置足夠高的心腹。即便登基後他已經越級提拔了一批新晉官員,但是這些人的層次比較低,不可能直接飛昇到部堂高官衣紫重臣。

啓用李適之算是相對合理的選擇,此人有足夠的本錢打破舊格局,同時通過這一年多的觀察,李宗本自認對他了解得夠深。

更重要的一點,李適之不是李道彥,他在朝中崛起也不過一年多的時間,擔任吏部尚書更不足一年,父輩的光輝並不能保證他可以擁有同樣的威望和地位,他必須要依靠天子的信重才能站穩腳跟。

這就是李宗本自信可以掌控此人的根源。

片刻過後,李適之拿着那幅御賜墨寶走出崇政殿。

行走在恢弘大氣的皇宮裡,沐浴着春日明媚的陽光,這位吏部尚書兼新任翰林學士儀態端方,步伐不疾不徐。

走過和寧門外寬闊的廣場,登上自家馬車之後,心腹車伕問道:“老爺,回府?”

車廂中傳來李適之平靜的聲音:“先回府,然後換馬車去北城丙字別苑。”

車伕應下。

約莫半個多時辰之後,一輛外表普通的馬車來到北城定寧坊,左繞右拐來到一座看起來很尋常的宅院。

李適之在數名剽悍護衛的簇擁中,邁步走進這座宅子。

及至正廳,一位早已等候在此的中年男人迎上前,笑着行禮道:“拜見兄長。”

“你我之間何須多禮?”

李適之語調溫和,目光落在此人的臉上。

正是當朝戶部尚書景慶山。

85.第85章 084【君臣社稷】208.第208章 206【決勝千里】第411章 409【一步之遙】第708章 706【陰影之中的猙獰】第1022章 1020【沉冤終雪】第476章 474【歸來】第538章 536【大風起兮雲飛揚】(七)220.第220章 218【南風知我意】第337章 335【陰霾】第356章 354【暴風雨來臨之前】第494章 492【大風起兮】104.第104章 103【民心似爐】第646章 644【歸心】第404章 402【滾滾人頭】第1032章 1030【俯首】第622章 620【臥榻之旁】第448章 446【下馬威】171.第171章 170【借刀殺人】第315章 313【封侯非我意】第989章 987【二十年風雨如昨】第974章 972【蒼天饒過誰】第974章 972【蒼天饒過誰】第502章 500【異想天開】第1035章 1033【相忘於人間】第745章 743【後手】第577章 575【殊途同歸】第553章 551【安得猛士守四方】(十)第901章 899【亮劍】第878章 876【最好的敵人】第362章 360【君心何寄】第892章 890【兩心相知】第594章 592【君賜之爵】書友們好,關於許皇后的問題,容我開個小單85.第85章 084【君臣社稷】第991章 989【交瘁】第846章 844【波濤漸起】第872章 870【其無後乎】第443章 441【雲嶺之巔】第30章 030【風鳴兩岸葉】第473章 471【誓死】第783章 781【林頡的道理】第312章 310【天地反覆】第1049章 番外13【雷霆】第775章 773【其心可誅】第859章 857【勝算】第521章 519【如風】第349章 347【陷阱】240.第240章 238【郡主的反擊】139.第139章 138【燎原】第429章 427【秋風掃落葉】第99章 098【當斬】76.第76章 075【何懼生死】第396章 394【應聲裂】207.第207章 205【攻心爲上】第33章 033【北望河山】第1033章 1031【機鋒】第481章 479【撲朔迷離】第764章 762【勝者爲王】第874章 872【慧心】第789章 787【先手】第536章 534【大風起兮雲飛揚】(五)第959章 957【浴火】第721章 719【真相大白】147.第147章 146【天子近臣】第678章 676【人不如故】216.第216章 214【榮歸】第510章 508【青山松柏】第549章 547【安得猛士守四方】(六)174.第174章 173【逼宮】209.第209章 207【一眼萬年】91.第91章 090【真真假假】第341章 339【大齊的皇子們】150.第150章 149【及冠之禮】第18章 018【意如何】第37章 037【老陸家的道理】135.第135章 134【酒不醉人】135.第135章 134【酒不醉人】第925章 923【御駕親征】第814章 812【鳳鳴】第512章 510【不讓鬚眉】第284章 282【各顯神通】第783章 781【林頡的道理】170.第170章 169【請公子赴死】第927章 925【何人挽狂瀾】第387章 385【朕之股肱】第5章 005【織經司】第674章 672【掣肘】第869章 867【煌煌大勢】第690章 688【寒夜】第40章 040【謀算】第454章 452【絕世而獨立】232.第232章 230【雄師入東南】第494章 492【大風起兮】第336章 334【七寸】第12章 012【四方雲動】第41章 041【迷霧中的光】第480章 478【久別不成悲】252.第252章 250【梟首】第541章 539【大風起兮雲飛揚】(十)第926章 924【大廈將傾】
85.第85章 084【君臣社稷】208.第208章 206【決勝千里】第411章 409【一步之遙】第708章 706【陰影之中的猙獰】第1022章 1020【沉冤終雪】第476章 474【歸來】第538章 536【大風起兮雲飛揚】(七)220.第220章 218【南風知我意】第337章 335【陰霾】第356章 354【暴風雨來臨之前】第494章 492【大風起兮】104.第104章 103【民心似爐】第646章 644【歸心】第404章 402【滾滾人頭】第1032章 1030【俯首】第622章 620【臥榻之旁】第448章 446【下馬威】171.第171章 170【借刀殺人】第315章 313【封侯非我意】第989章 987【二十年風雨如昨】第974章 972【蒼天饒過誰】第974章 972【蒼天饒過誰】第502章 500【異想天開】第1035章 1033【相忘於人間】第745章 743【後手】第577章 575【殊途同歸】第553章 551【安得猛士守四方】(十)第901章 899【亮劍】第878章 876【最好的敵人】第362章 360【君心何寄】第892章 890【兩心相知】第594章 592【君賜之爵】書友們好,關於許皇后的問題,容我開個小單85.第85章 084【君臣社稷】第991章 989【交瘁】第846章 844【波濤漸起】第872章 870【其無後乎】第443章 441【雲嶺之巔】第30章 030【風鳴兩岸葉】第473章 471【誓死】第783章 781【林頡的道理】第312章 310【天地反覆】第1049章 番外13【雷霆】第775章 773【其心可誅】第859章 857【勝算】第521章 519【如風】第349章 347【陷阱】240.第240章 238【郡主的反擊】139.第139章 138【燎原】第429章 427【秋風掃落葉】第99章 098【當斬】76.第76章 075【何懼生死】第396章 394【應聲裂】207.第207章 205【攻心爲上】第33章 033【北望河山】第1033章 1031【機鋒】第481章 479【撲朔迷離】第764章 762【勝者爲王】第874章 872【慧心】第789章 787【先手】第536章 534【大風起兮雲飛揚】(五)第959章 957【浴火】第721章 719【真相大白】147.第147章 146【天子近臣】第678章 676【人不如故】216.第216章 214【榮歸】第510章 508【青山松柏】第549章 547【安得猛士守四方】(六)174.第174章 173【逼宮】209.第209章 207【一眼萬年】91.第91章 090【真真假假】第341章 339【大齊的皇子們】150.第150章 149【及冠之禮】第18章 018【意如何】第37章 037【老陸家的道理】135.第135章 134【酒不醉人】135.第135章 134【酒不醉人】第925章 923【御駕親征】第814章 812【鳳鳴】第512章 510【不讓鬚眉】第284章 282【各顯神通】第783章 781【林頡的道理】170.第170章 169【請公子赴死】第927章 925【何人挽狂瀾】第387章 385【朕之股肱】第5章 005【織經司】第674章 672【掣肘】第869章 867【煌煌大勢】第690章 688【寒夜】第40章 040【謀算】第454章 452【絕世而獨立】232.第232章 230【雄師入東南】第494章 492【大風起兮】第336章 334【七寸】第12章 012【四方雲動】第41章 041【迷霧中的光】第480章 478【久別不成悲】252.第252章 250【梟首】第541章 539【大風起兮雲飛揚】(十)第926章 924【大廈將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