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三路夾攻

趙構收復應州,便命人讓軍師吳用調遣大軍進入燕雲十六州境內。趙構也留下整整一萬的兵力駐守,以防遼軍來犯。與此同時,趙構正在應州都城商議下一步的行動計劃。

“大帥,我軍已經完全攻佔朔州,連朔州都城善陽城也被我軍佔領,而武州、寧遠、馬邑、神武等六個縣。現如今,我軍已經完全攻佔了三個州,連應州都城金城都被我軍佔領。”

“現如今,我軍有這三個州遙相呼應,算是遼軍攻來,也依然無懼。另外,城百姓對我等也不再排斥,猶如當年百姓歡迎宋軍似的;接下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雲州。”

趙構點點頭,讚道:“軍師所言言之有理,眼下我們要將目光放在雲州纔是!”

盧俊義道:“我軍大搖旗鼓的連續攻打三個州,將領們身子有些吃不消了。再說了,雲州遠遠不是這三個州相提並論的。如果說應州守將耶律明是管轄朔州、寰州,那麼雲州更是掌管三個州。無論是兵力,還是糧草等都遠甚於其它三個州,要想攻打雲州,必須慎重待之。”

“郭將軍,你們二位在燕雲十六州經營多年,理應知道一些,不妨說出來一起商議一下!”趙構看向郭志全、郭志民二人。

郭志全沉聲道:“應州守將耶律明乃是酒囊飯袋,要不是這些年荒廢軍務,只知享樂,也不至於這麼快便奪城。但是,雲州守將卻不是那麼簡單的人物,算是真正的王爺。”

“雲州乃是遼西京道所設置的,也是大同府,在雲州出了好些名門將領,可以說那裡的民風尚武,將領沒有幾把刷子根本壓不住。並且,雲州作爲大同府的別稱,管轄‘兩州七縣’,即弘州、德州、大同縣、雲、天成、長青、奉義、懷仁、懷安縣。”

“雲州駐軍以弘州、德州居多,而這兩個州近在咫尺;另外,七個縣的兵力也有不少,雲州守將將大軍駐紮在懷仁縣,此地正是核心地段。無論是弘州、德州出現戰火,又或是其它縣出現敵軍,都可以及時補防。”

“我軍勢如破竹的連攻三個州,只因所有的大軍駐紮在都城不遠處,來得快,想退難了。”

“若是進攻雲州,兵力較多,不可力敵,唯有智取爲。”

趙構點點頭,道:“現在應州等全部被我軍佔領,料想雲州軍此定有所防範,而智取也是減少傷亡的途徑。”

郭志民接話道:“雲州將軍乃是遼國親王,世襲爵位;祖乃是北院大王,可以說一人之下萬人之,手握重兵,即便是遼帝對他亦是極其信任。”

“此人是誰?”趙構詢問道。

郭志民回道:“大帥這份戰略圖不可爲不詳細,只不過雲州以及其它州守將有所錯誤。畢竟,雲州守將對百姓甚是照顧,又在那裡經營百年,可以說只要他願意,隨時可以稱王稱帝。”

“雲州守將是耶律成功,非耶律城!耶律城乃是耶律成功之子,他纔是真正的親王。”

盧俊義問道:“二人有何不同?”

“耶律成功人如其名,自幼跟祖父身邊行軍打仗,之祖父不遑多讓,盡得真傳。即便是他父親都有所不及,在軍事朝能與之匹敵寥寥無幾,而他卻身份尊貴,算是見到太子也不必行李,只因他祖功績甚大,而云州更是世代掌管。”

郭志民繼續說道:“他的祖父便是北院大王耶律休哥,此人南征北戰無可匹敵,最著名的戰役便是太宗皇帝親征燕雲十六州,最後戰敗,而那一戰讓大宋折損了一員虎將。”

楊沂一字一句地說道:“楊業!”

郭志民一愣:“不錯,正是楊令公。當初楊元帥率領楊家軍,橫掃遼軍,遼人聞風喪膽,在雁門關一役大敗遼軍,斬首萬,又率領大軍度過桑乾河,直逼雲州。”

“恰逢此時,耶律休哥奉旨前來,與人夾擊,不僅讓宋軍退出燕雲十六州,更是將楊元帥擒住,最後楊元帥孤立無援,堅決不投降,絕食而死。”

宋江道:“這麼說,耶律成功之所以接替雲州守將,也可以說得益於他的祖父功績。”

郭志全點點頭,道:“也可以這麼說,耶律休哥僅此一戰,一戰成名,授封王位;另外一方面此人確實真才實學。雖然年逾半百,依然勇猛無敵,而他使用的武器亦是耶律休哥所用的丹鳳朝陽偃祥三停刀。”

關勝道:“他也是使刀?倒是可以試一下!”

關勝使得是青龍偃月刀,正好聽聞耶律成功也是使刀高手,不免讓他有些手癢了。

吳用問道:“郭將軍可知雲州兵力幾何?”

郭志全搖搖頭道:“具體兵力不知,各個州兵力部署唯有北院大王知曉,而我與二弟守的州、縣加起來正好與雲州差不多,而云州位置特殊,更加重要,兵力少說也有一萬五千餘人。”

趙構道:“軍師,以目前的情況來說,該如何進攻?”

吳用沉思片刻,道:“雲州有兩州七縣,也是說兵力強大,最好採用包夾戰術。”

“將我軍分成三路大軍,一路正面進攻,一路攻擊雲州西面,一路攻擊東面,而東路軍兵力此定要多,以防其它州有援兵前來。”

“現在的情況來說,我們無法力敵,唯有觀察,採取圍困,截斷河流,斷其糧草,斬斷後路,逼迫他們與我軍對戰。”

岳飛道:“軍師,這樣一來,那我們不是很被動嗎?而且這樣做的話,是長久戰。若是雲州糧草足夠,這樣難辦了。”

吳用笑道:“嶽兄弟擔心之事,不無道理。所以,我們還需要派遣,找到他們的糧倉,唯有徹底斷了糧草纔有機會贏取此戰勝利。”

趙構點點頭,道:“至於,燒了敵軍糧草,這個我來安排,你們不必擔心了。”

衆人一愣,又見趙構胸有成的模樣,着實有些不理解。趙構並沒有說太多,要說燒掉糧草,這個有些難度,不過爲了勝利,也只能拼一拼。

於是,趙構採納吳用的建議,將大軍一分爲三,從正面、西面、東面同時進攻,而東路軍趙構直接讓盧俊義帶領,共計兩萬兵力。

正面大軍一萬,由他率領;西路大軍由宋江帶領,兵力一萬,餘下的兵力則守護後方,以及押運糧草等。

第70章 暗流涌動,各方部署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246章 計中計第22章 指點迷津第488章 與蛇爲伍第455章 綢繆未雨第36章 周侗的教誨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四十六章 羊入虎口第201章 兄弟們的擔憂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四海人家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46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409章 領家有女初長成第六百五十七章 是忠還是奸第409章 領家有女初長成第454章 籌劃第96章 兩軍交鋒(四)第466章 平分秋色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382章 人有三急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133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四)第194章 心如刀割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六百三十章 海闊憑魚躍第六百五十九章 狐狸尾巴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275章 悔不當初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247章 南柯一夢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389章 二人相見第六百零九章 上門送禮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天一刺第197章 決裂(二)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263章 一環套一環第120章 巧渡長江(二)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第128章 不打不相識第479章 條件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540章 把酒言歡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43章 武舉考覈(二)第五百七十章 悽慘的下場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429章 紅顏禍水(二)第346章 何爲王?何爲制?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300章 姨娘?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492章 火攻、蛇膽第335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443章 勢不可擋第302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246章 計中計第304章 當年往事(一)第126章 攻打常州(二)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第36章 周侗的教誨第335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535章 操練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19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472章 行動第93章 兩軍交鋒(一)第143章 定計攻城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405章 老奸巨猾第14章 真人不露相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六百五十章 傳位詔書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京失守,晉王戰死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
第70章 暗流涌動,各方部署第310章 別怕有我,沒人敢欺負你!第246章 計中計第22章 指點迷津第488章 與蛇爲伍第455章 綢繆未雨第36章 周侗的教誨第六百五十六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175章 不辭而別第六百四十六章 羊入虎口第201章 兄弟們的擔憂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84章 朝野震盪(一)第五百八十九章 四海人家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46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409章 領家有女初長成第六百五十七章 是忠還是奸第409章 領家有女初長成第454章 籌劃第96章 兩軍交鋒(四)第466章 平分秋色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382章 人有三急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六百六十七章 時機成熟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133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四)第194章 心如刀割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六百三十章 海闊憑魚躍第六百五十九章 狐狸尾巴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275章 悔不當初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247章 南柯一夢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389章 二人相見第六百零九章 上門送禮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天一刺第197章 決裂(二)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531章 未到山腰,先死一半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263章 一環套一環第120章 巧渡長江(二)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第128章 不打不相識第479章 條件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540章 把酒言歡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43章 武舉考覈(二)第五百七十章 悽慘的下場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429章 紅顏禍水(二)第346章 何爲王?何爲制?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300章 姨娘?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492章 火攻、蛇膽第335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443章 勢不可擋第302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246章 計中計第304章 當年往事(一)第126章 攻打常州(二)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第36章 周侗的教誨第335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535章 操練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19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472章 行動第93章 兩軍交鋒(一)第143章 定計攻城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405章 老奸巨猾第14章 真人不露相第81章 一門忠烈,楊家後人第六百五十章 傳位詔書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京失守,晉王戰死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