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

宋徽宗道:“你們三人皆是有功之臣,豈能不賞?朕心知三位心意已決,那便不再挽留,不如這樣吧!魯智深征討方臘居功至偉,無心入朝爲官,朕便賜封汝義照禪師,大宋境內任何一家寺廟汝皆可入寺潛心皈依,不知汝可否接受?”

魯智深拒不接受封賞,不願入朝爲官,只願皈依,宋徽宗如此安排正合心意,也不好拒絕,欣然回道:“貧僧多謝皇上賞賜!”

宋徽宗微微一笑,目光看向武松,正聲道:“武松對敵有功,傷殘折臂,皆因忠心護主,汝不願入朝爲官,朕也不勉強,不知愛卿日後有何打算?”

行者武松躬身回道:“回稟皇上,草民心無雜念,也願意出家!”

“既然如此,朕便封你清忠祖師,賜錢十萬貫,以終天年。”宋徽宗說道。

武松回道:“謝皇上隆恩!”

“汝爲八十萬禁軍教頭,一身本領,朕心知肚明。”宋徽宗看向林沖,心中有些不捨,對於魯智深、武松二人趙佶也不過是愛才之心,只不過林沖與他淵源頗深,心中有些無奈,深深地惋惜。

當初,林沖欣然辭去官職回鄉,趙佶也沒想什麼,便同意下來了。並且,那個時候的理由與現在的理由如出一轍,宋徽宗明知他是藉口搪塞自己,不願做官罷了,又對趙構有授業之恩,在他有難時,又急忙奔赴前線,與方臘軍對戰,這份恩情,趙佶確實是難以言明。

“既然你要回鄉盡孝道,那朕便賞錢二十萬貫!”

“謝皇上!”

林沖欣然點頭,他知道這是宋徽宗對他的獎賞,論功績在趙佶的心中林沖首屈一指,僅憑這份爲國爲民的忠心,便足以加官進爵。聽聞趙構率領大軍剿滅方臘,義無反顧的欣然前往,宋徽宗都銘記於心,故而對他的賞錢也是二十萬貫,算作是獎賞,更是他的心意。

魯智深、林沖、武松三人拒不接受官職,也不願入朝爲官,他心知肚明,他們三人也曾經與他說過,故而沒有太大的驚訝。原本以爲只有他們三人,未曾想到燕青也躬身站出來說道:“啓稟皇上,臣本是家奴,幸得主人不棄恢復自由之身,本就是閒雲野鶴,特奏明聖上,望皇上准許臣四海爲家,浪跡天涯。”

“小乙!”盧俊義大吃一驚,詫異的看向了燕青。

“燕青兄弟!”衆人也是詫異不已,趙構驚疑的看着他,不明白他作何打算。

“怎麼,汝也要走?”宋徽宗有些不悅了,魯智深等三人是情有可原,卻不知燕青爲何也要辭官不受,目不轉睛的注視着燕青,見他心意已決,便不再多言,也準了他的請求。

除了燕青、魯智深等四人外,其他人都接受宋徽宗的賞賜,入朝爲官。並且,趙佶又犒勞三軍,凡是剿滅參與者皆受到封賞。若是戰死的將領有子嗣儘可承襲官爵;如無子孫者,敕賜立廟,所在享祭。

正偏將佐,封官授職,給付賞賜。偏將一十五員,各賜金銀三百兩、綵緞五表裡。正將一十員,各賜金銀五百兩、綵緞八表裡。先鋒使宋江、盧俊義,各賜金銀一千兩、錦緞十表裡、御花袍一套、名馬一匹。

自此,征討方臘的將領都授予官職、獎賞,唯有此次征戰的大帥趙構還未授予任何封賞,衆人都好奇地看着宋徽宗,心想:“不知元帥會被授予什麼官職?”

“此次征討方臘大勝歸來,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平郡王趙構功不可沒!”宋徽宗趙佶臉上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大讚道:“用兵如神,在兩軍勢力相差甚遠的情況下,以少勝多,堪稱大宋以來有名的戰役,朕深感欣慰!”

“方臘此賊猖狂無比,假借天授名義,自命不凡,號稱‘聖公’,麾下百萬雄師,揚言率領大軍進軍汴京城,讓朕從龍椅上滾下來,當真是猖狂不已。只可惜,短短的一年時間卻敗在我軍之下,成爲敗軍之將,然我軍只有十餘萬,兩軍兵力懸殊,卻得勝而歸。”

“諸位將領爲國爲民,剿滅方臘,奮勇殺敵,死傷者不計其數,這都是朕之幸,大宋之幸也;廣平郡王身爲此次主帥,更是功不可沒,又屢次身遭危險,性命攸關,險象環生,幸得天助大宋。”

宋徽宗趙佶娓娓道來:“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平郡王趙構聽封!”

趙構恭聲道:“兒臣接旨!”

趙佶高聲道:“傳朕旨意:原天下兵馬大元帥、廣平郡王趙構,授予驃騎大將軍兼開府儀同三司。”

趙構領旨謝恩,此次授予的官職沒有晉升正一品,還是從一品,與郡王爵位相當。並且,手中的兵權還不如天下兵馬大元帥。可是,大宋官職中並無兵馬大元帥之職,只因征討方臘,宋徽宗自行賜予的官職。

天下兵馬大元帥看似風光無限,實際上不過是虛名罷了,兵權也不過是一次,並不能長久,更不是護身符。任何一位君主都不願意出現功高震主的將領,趙構在軍事上的功績,已經足以與當朝將帥相匹敵,乃是前無古人之事。

驃騎大將軍不過是武散官,位列從一品,並無太多的職權,要是再隋朝,或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驃騎大將軍的職位乃是軍中最高。但是,在北宋卻不是最高,而是散官,有名無實。

可是,開府儀同三司卻不同尋常,那是真正的權力。開府儀同三司的意思是設置的府邸和進出儀式都跟三司一樣,文散官的最高官階,也就是說趙構有自行開府的權力,招納幕僚。

古人根據級別不同,設置的府第形制、規模也不一樣,即使有錢,也不能蓋更大的府第,否則就是違制,而違制是謀反的前兆,是很重的罪。同樣出門的儀式也有嚴格的制度,鳴鑼開道,旗、牌、傘、扇都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所以,開府儀同三司儘管不是具體的職務,但不僅僅是個榮譽,也是社會地位的肯定,更是宋徽宗對趙構功績的認可。

不升反降,實則是給予大權。

宋徽宗趙佶心中早已做好打算,開府儀同三司就是給予趙構的幫助,目的就是爲了讓趙構日後能夠在朝堂上與太子趙桓分庭抗衡,此乃第一步。雖然三省六部、樞密院趙構無法插足了,不過宋徽宗卻用另外一種方式給予他足夠的權力以及地位。

即使郡王也不允許開府招納幕僚,更不用說擺儀仗隊伍了,唯有封王纔可享有此等權力,也就是說趙構明面上是郡王,實際權力卻與王相當,還未正式加冠無法授予王,唯有用此等形式替代了。

衆人皆是大吃一驚,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唯有趙桓陰冷着看了一眼趙構,思忖道:“父皇果然還是寵愛有加,想要與本宮抗衡,豈容你再次立足於朝堂之上!……”

第253章 兩全之策第295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八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人第242章 逼宮(一)第344章 銷聲匿跡第378章 BBQ第298章 忐忑第200章 凌遲處死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497章 當務之急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241章 楚王趙有恭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280章 正主來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53章 委以重任(一)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251章 趙似的懇求第454章 籌劃第552章 廬山真面目番外篇 第四章 離別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11章 加封郡王第450章 朝中無人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165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212章 慌了第402章 槍分五家第499章 掛帥出征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19章 習武三年,得林家槍法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01章 平分秋色第377章 作弊第五百九十六章 君無戲言番外篇 第四章 離別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124章 深入敵後第35章 大夏龍雀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48章 趙構VS趙有恭第458章 完顏晟第五百六十八章 國破家亡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450章 朝中無人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11章 加封郡王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388章 下落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256章 秘辛(二)第534章 秋後算賬第204章 情報爲王第90章 初次交鋒(二)第417章 ‘王妃’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2章 三十而終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477章 火力全開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326章 吃出‘禍事’(二)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303章 父皇,您真狠!第31章 趙構拜師第383章 盡人皆知第六百五十三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92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二)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293章 反客爲主,倒打一耙第248章 趙構VS趙有恭第36章 周侗的教誨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365章 貢院第127章 八驃騎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
第253章 兩全之策第295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零八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人第242章 逼宮(一)第344章 銷聲匿跡第378章 BBQ第298章 忐忑第200章 凌遲處死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497章 當務之急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241章 楚王趙有恭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六百二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280章 正主來了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53章 委以重任(一)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251章 趙似的懇求第454章 籌劃第552章 廬山真面目番外篇 第四章 離別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第11章 加封郡王第450章 朝中無人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165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212章 慌了第402章 槍分五家第499章 掛帥出征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19章 習武三年,得林家槍法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01章 平分秋色第377章 作弊第五百九十六章 君無戲言番外篇 第四章 離別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15章 爲了大宋江山,一切都是值得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五百九十二章 御筆匾額第124章 深入敵後第35章 大夏龍雀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527章 血流成河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48章 趙構VS趙有恭第458章 完顏晟第五百六十八章 國破家亡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450章 朝中無人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11章 加封郡王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388章 下落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256章 秘辛(二)第534章 秋後算賬第204章 情報爲王第90章 初次交鋒(二)第417章 ‘王妃’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2章 三十而終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477章 火力全開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326章 吃出‘禍事’(二)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303章 父皇,您真狠!第31章 趙構拜師第383章 盡人皆知第六百五十三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92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二)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293章 反客爲主,倒打一耙第248章 趙構VS趙有恭第36章 周侗的教誨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365章 貢院第127章 八驃騎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