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太子趙桓

趙構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返京,押赴着賊首方臘,一路向汴京走去。時間流逝已然過去一年,他也不清楚朝中到底如何,全神貫注地剿滅方臘,就連趙似都未曾給他任何消息,更是不清楚了。

此時,正是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

“皇上,老九真的生擒了賊首方臘?”

蔡王趙似聽聞趙構大勝歸來,不禁有些愣住了。雖然他知道趙構的本事,卻不想真的如此厲害,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直到琥珀山莊的探子回報,說趙構率領大軍回京才才相信這是真的,便立即進宮。

宋徽宗趙佶欣慰的笑道:“老九不愧是朕倚重的皇子,朕也未曾想到他居然真的做到了。算算時間,他應該也在近幾日就能回來了。朕已經接到老九傳回來的戰報,說是戰死了十幾名將領,就連活下來的將領也有帶傷的。”

趙似問道:“皇上,依您之見該如何處理?”

宋徽宗回道:“既然他們遵從旨意做到了,那麼也該正式給予他們封賞,之前也授予過封賞,不過也都是有名無實。現在,他們用自己的實力證明,絕對有這個權力擔任朝中要職。”

“皇上,那老九呢?”趙似真正想問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趙構。

宋徽宗沉默片刻,道:“目前時候未到,還不急於一時!朕要好好的觀察,若是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在老九加冠之禮上便能斷定。接下來的三年時間,纔是他真正的考驗。”

趙似也是沉默不語,點點頭,道:“皇上,您真的確定這樣做?”

宋徽宗回道:“這一年來朝中發生了什麼事情,想必你應該也清楚了。本以爲他不過是一直模仿朕,卻不想展現出如此手段。如今,朝中的大半實力已經站在他的身後,就算朕有心傳位於老九,也不得不考慮朝中大臣的反應。”

趙似又說道;“皇上,您一直未曾立下太子之位,難道不就是給予希望最大之人嗎?爲何你在日前宣佈桓兒成爲太子,要知道這樣做的話,只怕會引起朝廷內部紛爭。”

宋徽宗苦笑一聲:“太子之位在朕的心目中唯有老九,不過他距離朝廷已有一年時間,朝中原本追隨與他的勢力也開始變了立場。你應該也清楚那次朝會時,衆多大臣的態度吧!”

趙似點點頭,他也清楚那一次早朝時發生的事情。趙構率領大軍進攻方臘,遵循宋徽宗的旨意行事。只可惜他不曾知道朝中在那個時間發生了天大的變動,原本不受待見的趙桓搖身一變成爲太子殿下。

當初,宋徽宗與趙似兩人都忽視了趙桓的野心,更輕視了他的手段。沒想到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趙桓利用自己的手段以及他母后的實力在朝中攪動風雲,就連高俅都與他站在一起,儼然把持着朝中大半實力,只有寥寥無幾的勢力不予苟同。

只不過,這些人的力量甚微,又不足以威脅高俅與趙桓兩人聯合起來的勢力,夾在宋徽宗與他們之間,就連一些重要的會議、決策都不敢發表意見,以免惹禍上身。

當初的樞密院在趙構手中,只可惜又換了主人,只不過這一次的主人卻是太子趙桓,他通過自己的手段安排親信進入樞密院,又通過那人慢慢的收攏人心,漸漸地之前那些人也變成他的人了。

之前,宋徽宗一直對高俅等人監視,卻忽略了自己的長子趙桓。曾經還是唯唯諾諾,沒有主見的趙桓在短短一年的時間搖身一變,不僅心智成長起來,就連謀略也精通,一些朝中的大事都能提出頗有見解的意見,讓人不得不重視。

直到那一刻,宋徽宗、蔡王二人方知趙桓一直以來都是藏着,隱藏真實的自己,不願讓人發現。當初,因爲小樑王的事件,宋徽宗狠狠地責備了趙桓一頓,讓他閉門思過。

自此以後,趙桓變了,變得更加果斷,不再優柔寡斷;更加精明強幹,不再外強中乾,能夠擔得起重任。宋徽宗一直以來對趙構寵溺,卻忽視了長子趙桓的成長,相比較而言,趙構在官場的經驗遠遠不如趙桓了。

趙構每次取得勝利或是攻下一座城池,都會傳達戰報,一直未曾收到過任何的旨意,也不曾見過任何的使者,都是趙構一人率領與衆人商量然後再決定攻擊,更不曾有過絲毫的獎賞旨意,他也有些奇怪,卻無心關心這些。

趙構傳遞的戰報全部都被太子趙桓把持的樞密院截獲,根本就不予上報,有些時候宋徽宗問起時纔會拿出來,不問根本就不願意呈給宋徽宗御覽。宋徽宗對於趙構的戰況全部都是蔡王派出的探子收集的,直接傳遞給宋徽宗,不過他並不能直接了當的傳達旨意,以免朝中大臣一些人的不滿。

“皇上,太子趙恆有些才能,真才實學,只不過以臣弟而言,他遠遠不及老九。若是皇上任由他肆意妄爲,只怕將來難以收拾。如今的局勢,想必您已知曉,要真的引起朝廷內部紛爭,只怕對大宋不利。”

蔡王趙似苦口婆心地勸說道,他擔心的是趙構得勝歸來,以趙恆的性格必定認爲趙構危及他的太子之位,而且還是凱旋而歸,功績卓著,招安水泊梁山後,又平定方臘之亂,這份戰功就算是朝中赫赫有名的將領也不得不佩服。

並且,趙構只有十萬大軍,方臘有百萬大軍,兵力相差許多,實在是當朝屈指可數的以少勝多且完勝的壯舉,這份才能朝中皇子之中無人能及,就算是太子趙桓自己都清楚,在領兵打仗上面他不如趙構。

即使他是太子,也清楚一些將領對他也是面服心不服。趙似擔心的就是太子趙桓會在朝堂之上對趙構下絆子,徹底的清除趙構眼中釘肉中刺。若是真的那樣的話,便是兄弟相殘,還是爲了皇位之爭,猶如他與宋徽宗,如出一轍。

宋徽宗說道:“朕心裡自然清楚,有些事情只能交給他自己處理了。如果在三年後他還是無法做出真正的成績,只怕到時候在朝中更無立足之地。即使朕與你二人暗中相助,也不是他們一羣人的敵手。”

如果趙構入主朝堂,那麼是以武將的身份,朝中只有他一人,宋江、盧俊義等人授封,也會被調離京城,前往各府各地,也就是說朝中勢力真正依靠的只有趙構自己,宋徽宗與蔡王有心相助,也不能明着,只能暗地裡,這樣對於趙構更是凶多吉少。

當初,宋徽宗是想着讓趙構遠離朝堂之上的紛爭,領兵出戰也是趙構的心願,故而才答應下來。沒想到短短的一年時間,就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宋徽宗不禁有些後悔自己的決定,要是那個時候不同意趙構前往,事情也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複雜。

宋徽宗嘆道:“朕實在是沒想到太子會有這樣的本事,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二人鬥上一鬥吧!這樣一來也好看清楚孰勝孰負,優勝劣汰,除非是發生了意想不到的情況左右,不然誰勝利誰就是大宋的君主!”

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447章 皇后出面第13章 蔡京罷相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五百九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281章 捷足先登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八十三章 矢志不渝第113章 紛爭再起第385章 雞蛋裡挑骨頭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276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435章 團圓飯第126章 攻打常州(二)第290章 苦惱第179章 戀戀不捨第五百七十章 悽慘的下場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257章 承諾第320章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第455章 綢繆未雨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432章 護夫聯盟第221章 朱氏父子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六百一十章 大婚之喜 1第212章 慌了第2章 三十而終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552章 廬山真面目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455章 綢繆未雨第332章 打得你服第266章 太子之恥第412章 與衆不同第423章 怒第381章 另眼相看第11章 加封郡王第五百八十三章 矢志不渝第六百一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474章 快走第332章 打得你服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427章 承認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401章 平分秋色第196章 決裂(一)第85章 朝野震盪(二)第172章 初次見面第349章 院試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7章 百日宴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宋金大戰第347章 解惑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6章 徽宗賜名第321章 落井下石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414章 不期而遇第170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535章 操練第286章 明白了何事?第550章 割地求和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284章 好險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387章 迷路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驅逐離京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465章 宿命對決第369章 你可相信否?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26章 下戰書第480章 同歸於盡第475章 擒賊先擒王第96章 兩軍交鋒(四)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183章 婉拒入朝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452章 居安思危第六百二十四章 來歷不凡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第170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12章 權傾朝野第六百一十九章 混亂局面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步步殺機
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447章 皇后出面第13章 蔡京罷相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六百七十三章 兵圍慶州第五百九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281章 捷足先登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五百八十三章 矢志不渝第113章 紛爭再起第385章 雞蛋裡挑骨頭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276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435章 團圓飯第126章 攻打常州(二)第290章 苦惱第179章 戀戀不捨第五百七十章 悽慘的下場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257章 承諾第320章 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第455章 綢繆未雨第539章 惺惺相惜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432章 護夫聯盟第221章 朱氏父子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六百一十章 大婚之喜 1第212章 慌了第2章 三十而終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552章 廬山真面目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455章 綢繆未雨第332章 打得你服第266章 太子之恥第412章 與衆不同第423章 怒第381章 另眼相看第11章 加封郡王第五百八十三章 矢志不渝第六百一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474章 快走第332章 打得你服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427章 承認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401章 平分秋色第196章 決裂(一)第85章 朝野震盪(二)第172章 初次見面第349章 院試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119章 巧渡長江(一)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7章 百日宴第146章 李代桃僵(一)第六百三十七章 宋金大戰第347章 解惑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6章 徽宗賜名第321章 落井下石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414章 不期而遇第170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471章 心腹大患第535章 操練第286章 明白了何事?第550章 割地求和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284章 好險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387章 迷路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驅逐離京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465章 宿命對決第369章 你可相信否?第292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526章 下戰書第480章 同歸於盡第475章 擒賊先擒王第96章 兩軍交鋒(四)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183章 婉拒入朝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452章 居安思危第六百二十四章 來歷不凡第485章 廬山真面目第170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12章 權傾朝野第六百一十九章 混亂局面第59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步步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