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

“因爲我是宋人,所以我不得不相助於大宋。畢竟,大宋纔是我的故土,終有一日希望能迴歸故里,落葉歸根!”

那人壓抑多年的思鄉之情爆發,讓人一陣感慨萬千,他本就是宋人,卻在遼生活二十多年,這份隱忍與毅力着實令人欽佩。

趙構、趙有恭二人面面相覷,低頭沉思片刻,他們再次打量起眼前的這人,他們絲毫不懷疑他說的話。因爲他們看見了那人眼裡的淚水,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感情。

但是,他們二人也疑惑了。如果僅僅是宋人,那也不可能甘冒風險,除非是一種情況。那便是他的先祖曾經是宋人,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才留在契丹,唯有這個原因才能說得通。

“敢問將軍名諱?”趙構再一次詢問道。

那人回道:“耶律懷安!”

“耶律”乃是遼之國姓,不說是遼皇親國戚,更是一種地位的象徵。畢竟,“蕭”姓也多,不過是大臣、功勳卓著之人便可以得到封賜。可是,“耶律”之姓不是隨便就可以賜名的。

“你是遼皇親國戚?”趙構沉思片刻,低聲道:“可你又是宋人?”

耶律懷安見趙構二人疑惑不解得神情,淡淡的說道:“我的曾祖父是宋人,曾祖母是遼公主。”

“你是楊家的後人?”

趙構大吃一驚,這樣的經歷只有一個人非常的相似,那便是楊四郎被遼招爲駙馬,他的子嗣既是楊家後人,更是大遼皇親,有兩個姓氏。

據他所知,楊四郎早已返回中原,與家人團聚。並且,他也是楊家之中壽命最長之人。

趙構按照這個思路,不斷的推理,他猜測只有楊家後人纔有這個可能。若是其他宋人能娶公主,也不是簡簡單單的事情,唯有驍勇善戰的將領才行。

現在耶律懷安在遼生活二十多年,不僅僅沒有忘記回到中原,更是相助宋軍,這份愛國熱情唯有那些征戰沙場的將領後代。

“楊家後人?”趙有恭皺着眉頭,搖搖頭道:“楊家之中我記得沒有誰流落至契丹成爲駙馬,之前確有其事,不過也都回來了。”

趙有恭、趙構二人都覺得有些奇怪,他們不說知道宋朝所有的文臣武將之事,不過那些有名的將領倒是知道一些。

“大帥可曾聽過‘七郎八輝’?”耶律懷安沒有急於否認,也沒有一口答應下來,而是不慌不忙的問了這麼一句話。

“七郎八輝?”

耶律懷安娓娓道來,“楊家將七人想必無人不知,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楊家還有一人,也就是楊輝。”

“你是楊八郎的後人?”

趙構震驚了,他聽說過楊八妹,楊八郎還真的不知道。但是,耶律懷安的話,讓他猜到了,他便是楊八郎的子孫後代,也是宋人,更是將門之後,最重要的是楊輝此人事蹟,知之甚少。

耶律懷安將自己的身世和盤托出,趙構等人也知道了他的來歷,這些趙構猜測蕭蒲打也清楚,要不然也不會告訴耶律懷安有關於趙構的事情。

楊八郎本名王順,乃是王令公遺腹子,而那個時候楊業是王令公王錦上級將領。楊令公被遼軍團團圍困,險死還生,要不是王錦突出重圍,搬來呼延贊解圍,恐怕楊令公早已戰死。

雖說楊令公活下來了,而王錦卻是重傷而死。在臨死前,王錦將自己的兒子王順交託於楊令公撫養,楊令公答應下來,收爲義子,改名楊順,表延順。

楊家七郎各個能征善戰,早已威名顯赫,可是楊順卻名不見經傳,根本不出名,他的年紀尚幼,各個兄長待他如同親弟一樣,照顧有加。

可以說,楊順過得更好,他稍微懂事便立志成爲衝鋒陷陣的將領,就像是父親、兄長一樣。

但是,楊令公戰死的噩耗卻深深的震撼了整個楊家,乃至整個大宋。潘美連降三級,皇上雷霆震怒,相關人員全部降級,或是嚴懲不貸。

同時,整個楊家還陷入更大的慌亂中。因爲楊四郎、楊八郎兩個兄弟不知所蹤,他們跟隨楊令公一同出戰,那個時候楊四郎已經有二十多歲了,而楊順不過十六歲。

最後,他們並未戰死,八個兄弟只有一人戰死。至於他們二人則成爲遼朝駙馬,兄弟二人一起生活在異國他鄉,一直想要回歸中原。

最後楊四郎如願以償的回到中原,就連遼朝公主也一併回去了。這讓遼很是擔心,故而對楊順嚴加看管,最後沒有機會回去,反而留在大遼一直生活下來,直至終老。

楊順生前最大的心願就是讓自己的子孫迴歸中原,落葉歸根。但是,他的心願一直沒有實現,鬱鬱而終。

楊順在遼用的是自己本名王順,不曾使用“楊”姓,他叮囑子孫只有回到中原纔可使用。由於楊順被招爲駙馬,故而他的兒子可以使用“耶律”姓氏,這也成爲耶律懷安使用最多的名字。

“曾祖父在世時,叮囑後世子孫一定要回到中原。即便他已經死了,也要將他帶回來!”耶律懷安擲地有聲地說道,他的眼睛微微泛紅,十分激動。

趙構沉聲道:“楊將軍的骨灰在何處?”

耶律懷安一震,差異的看了一眼趙構,停頓了片刻,纔回答,“就在南京城我的府邸中!”

趙構看了一眼趙有恭,他心領神會的點點頭,先行出去了。接着,趙構讓耶律懷安帶他前去。

趙有恭出去後,立即動身前往大營,傳大帥的軍令,所有將領都必須穿戴鎧甲,排列成兩排,衆人一陣詫異。

此外,趙有恭又親自找來楊沂中,將耶律懷安的事情說了。楊沂中整個人都傻了,他沒想到耶律懷安居然與自己同輩,亦是楊家後代。

趙有恭帶領所有將領,直接來到了耶律懷安在南京城的住處排列陣型,以最高規格的軍禮給予最高的待遇。

耶律懷安帶領趙構來到府邸,趙構緊隨其後,二人來到一處別苑,終於看見了骨灰盒,還有排位,其中還有他的父親。

耶律懷安恭恭敬敬地跪下磕頭,趙構也是躬身施禮。接着,耶律懷安又將骨灰盒捧起來,然後走出了別苑。

當他們二人打開大門時才發現,趙有恭率領所有將領全部聚集在這裡,在他瞠目結舌的目光中,衆人一致的昂首挺胸,給予最高的尊敬。

楊沂中上前一步,激動萬分,鏗鏘有力的說道:“兄長,我來接你回家!”

“多謝!”

耶律懷安不知如何表露自己此時此刻地心情,先祖的心願終於實現了,他完成了先祖的遺命,帶他的骨灰回到中原,落葉歸根。

(本章完)

第101章 宋江之死(一)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202章 皇叔,你來了!第130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203章 佈局第93章 兩軍交鋒(一)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537章 縉陽軍第20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211章 吃了秤砣鐵了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109章 回京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22章 指點迷津第178章 一見傾心第63章 妙手回春,埋下隱患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506章 收良將,撫民心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435章 團圓飯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461章 博弈第41章 高俅崛起第439章 軒然大波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219章 線索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207章 東風來了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五百八十章 悔不當初第五百六十章 瓦橋關之戰第209章 重整朝綱第540章 把酒言歡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477章 火力全開第214章 不吝賜教第324章 勸說從軍第61章 妙手仁心(一)第325章 吃出‘禍事’(一)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276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七十章 反客爲主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427章 承認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490章 龍涎香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226章 幕後之人露面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122章 大破潤州城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88章 送信第469章 去死吧!第406章 談談情說說愛第229章 捉拿童貫第529章 一鼓作氣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382章 人有三急第50章 父子相見第247章 南柯一夢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324章 勸說從軍第151章 大戰烏龍嶺(三)第341章 趙構被貶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212章 慌了第133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四)第161章 主帥之戰(二)第83章 深夜來訪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43章 武舉考覈(二)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12章 權傾朝野第469章 去死吧!第454章 籌劃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五百八十五章 因爲值得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98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二)
第101章 宋江之死(一)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202章 皇叔,你來了!第130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203章 佈局第93章 兩軍交鋒(一)第392章 善意謊言第537章 縉陽軍第206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五百九十五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211章 吃了秤砣鐵了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109章 回京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22章 指點迷津第178章 一見傾心第63章 妙手回春,埋下隱患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506章 收良將,撫民心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435章 團圓飯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461章 博弈第41章 高俅崛起第439章 軒然大波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219章 線索第355章 隱姓埋名第207章 東風來了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五百八十章 悔不當初第五百六十章 瓦橋關之戰第209章 重整朝綱第540章 把酒言歡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477章 火力全開第214章 不吝賜教第324章 勸說從軍第61章 妙手仁心(一)第325章 吃出‘禍事’(一)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276章 斬草除根第六百七十章 反客爲主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427章 承認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490章 龍涎香第520章 榮辱與共第125章 攻打常州(一)第226章 幕後之人露面第306章 愛在心口難開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362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122章 大破潤州城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88章 送信第469章 去死吧!第406章 談談情說說愛第229章 捉拿童貫第529章 一鼓作氣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382章 人有三急第50章 父子相見第247章 南柯一夢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190章 拜會嫂嫂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324章 勸說從軍第151章 大戰烏龍嶺(三)第341章 趙構被貶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212章 慌了第133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四)第161章 主帥之戰(二)第83章 深夜來訪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43章 武舉考覈(二)第425章 憐香惜玉第12章 權傾朝野第469章 去死吧!第454章 籌劃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五百八十五章 因爲值得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551章 揚眉吐氣第98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