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東宮密議

趙似皺着眉頭,沉吟道:“皇兄,只怕這樣老九必定會落敗,在朝中他沒有任何勢力。即使有天下兵馬大元帥,也不過是權宜之計,武將在朝中多是不受重用,就算老九是皇子,只怕也是一視同仁。”

“你何時對他沒有信心了?”宋徽宗微微一笑,道:“既然朕決定這麼做,就是看中老九的能力。如果不能從逆境中成長起來,又如何帶領大宋走向繁榮,更別說面對狼子野心的金國了。”

趙似恍然大悟道:“皇上的意思……”

“你猜的不錯!”宋徽宗娓娓道來,“朕就是要考驗老九,這場比試中且看他們二人如何處理。若是太子戰勝老九,那麼開拓不成必然可以守成;若是老九取勝,大宋日後必定能夠開疆擴土,這便是一場博弈,也是朕一直期待的博弈,到底是固守,還是開拓進取。”

“皇上聖明!”蔡王趙似不得不佩服宋徽宗的智謀。

看似宋徽宗醉心於書畫,不顧朝綱,實則心如水明如鏡,看得真切。如果趙構取得大權,那便是大宋邁向繁榮的開始;如果趙恆取得上風,那便是順理成章的成爲大宋國主。

即便如此,精心策劃的如此之妙,還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使他這個想法到後來沒有完成,而是按照另外一種方案執行下去,差點要了趙構的性命,故而悔之晚矣。

與此同時,在東宮太子府,太子趙桓也舉行着一場會議,商議着如何面對趙構回京的事情,在場的都是趙恆的心腹以及拉攏過來的勢力。

“諸位大人,老九回來了,想必你們已經得知消息,不知該如何是好?”太子趙桓緊鎖眉頭,開門見山地問道。

高俅沉思片刻,道:“太子殿下,就算是廣平郡王回來,您也不必擔心!”

太子趙桓問道:“太尉大人何出此言?”

“回稟太子殿下,臣以爲太子您不必擔心理由如下:其一,您已經是正大光明的太子殿下,穩坐東宮之中,就算是皇上對郡王無比寵愛,也不得不慎重考慮殿下的感受,絕對不枉顧太子。”

“其二,太子手握樞密院,又我等從旁支持、協助,就算是郡王回到京城,入朝爲官也無法與您抗衡。只要您手中的樞密院一直在,他的實力再強大也無法撼動您分毫。”

“其三,這些時日以來皇上對您的所作所爲不管不問,明擺着讓太子殿下做大做強,興許皇上粗估太子您的實力,以致於無法收場。現在,朝中大半的勢力是您的麾下,就連臣都願意效命於您,就算是郡王本事再高,也無法撼動您在朝中地位。”

“其四,您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太子,日後必然是大宋的君王,除非您做出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否則以皇上的性格必然不會輕易廢黜您的太子之位,要知道皇上還是在乎自己的名聲,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高俅慢條斯理的道出原因,句句屬實,又是鏗鏘有力直指問題所在。太子趙桓聽聞趙構班師回朝,連夜召集衆人商議對策。只因他心知肚明,在宋徽宗的眼中只有趙構纔是皇位繼承人。

但是,宋徽宗自己都不曾想到太子趙桓憑藉着自己的手段愣是取得了太子之位,更是拉攏朝臣爲自己效命,朝中大半的勢力都是他的麾下。可是,太子趙桓擔心自己的父皇爲了老九,會廢黜自己的太子之位,那樣一切的努力都白費了。

經過高俅的點撥,太子趙桓才明白過來。現如今,朝中大臣分爲三股實力,一股勢力是以他爲首,佔據朝中大臣的一大半;其次是以李綱等人爲首的派系,最後便是以种師道等將領爲首的派系,這兩股派系的人數較少,尤其是以种師道爲首的武將派。

即使是趙構脫去鎧甲,入朝爲官,也不必擔心,除了趙桓與高俅勾結在一起的勢力外,李綱是完全效忠於皇上,忠心不二,就算是趙恆做皇上,他們一樣會支持,心裡明白着誰是皇上就聽誰的。

唯一讓太子趙桓擔心的是,种師道爲首的武將派系,他們都是能征善戰之人,其中也有一些文官,全部都在軍中擔任要職。趙恆擔心趙構回來後,直接進入武將派系,將他們這些人拉攏過去。畢竟,种師道等人與高俅勢同水火。

高俅低聲道:“太子是擔心种師道這些人會倒戈與郡王結在一起?”

太子趙恆點點頭,面色凝重道:“老九乃是武將,又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位居一品大員,就算是大宋開國以來也不曾有人擔任過此要職,也只有前朝纔有的職位,父皇居然任命老九,可見對老九的疼愛。”

“如果老九真的入朝爲官,必然與种師道等人接觸,一來二去便會效忠老九。如此一來,那我們便遭遇更多的麻煩,要知道种師道等人在朝中也是有些權威,只怕是一個隱患。”

高俅自信滿滿的說道:“太子殿下儘可放心!”

太子趙桓以及其他人都好奇的看着高俅,他們都清楚种師道等人的底細,趙構的官職雖高,論起資歷的話,還是种師道等人比較重,要知道种師道等人在宋徽宗面前說的話都有一定的分量。

“自太祖皇帝打下江山後,文臣當道乃是必然,武官並不受到重視。如今,郡王平定了方臘,又活捉了方臘,必然會受到褒獎。即使受到封賞也無妨了,要知道我朝重文抑武,就算他是皇子也是一樣。”

高俅氣定神閒地說道:“如此一來,廣平郡王想要翻身,只怕是癡人說夢。況且,朝中又有我等存在,除非是天塌了,不然的話根本就永無翻身之日,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皇上的態度,要是皇上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任由太子與郡王相爭,那麼大事可成。”

“太子殿下,以奴婢之見,皇上的意思是不管不問!”

趙桓撇過頭看向那人,驚疑道:“李公公說的可是真的?”

李公公,乃是大太監李彥,是宋徽宗身邊的親信,與他一同依附於太子趙恆的宦官還有樑師成,不過論及權力還是李彥較大。李彥原名李邦彥,與楊戩同是宋徽宗身邊的宦官,楊戩被斬後,李彥便走馬上任成爲大內太監總管,掌管皇宮內外大小太監、宮娥。

當初,楊戩被斬殺,蔡京又貶爲庶民,發配至杭州,被方臘殺害。李彥便知道宋徽宗有些變了,不敢肆無忌憚,又在暗自尋找新的靠山。恰好趙恆找上他,又與高俅等人搭上線,迅速的成爲安插在宋徽宗身邊的棋子。

李彥回道:“回稟太子,這些時日雜家都侍奉在皇上身邊,對他的日常起居瞭如指掌,以及他的想法也會對雜家說,他也曾提及過這件事,不過最後決定還是不插手便是,這也是皇上的原話。”

樑師成附和道:“奴婢也曾聽到皇上提及過,正如李公公所言。”

“如此甚好!”

趙桓不禁拍手叫好,喜上眉梢,他等得就是這個,只要宋徽宗不插手,那麼一切事情就好辦了,也不懼趙構回京了。雖然他們不擔心趙構回京,還是需要商議一下接下來該如何解決他,讓他永無翻身之日,徹底的被宋徽宗放棄。

第426章 你是我的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461章 博弈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帝五百六十三章 鎮守邊關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七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323章 初識楊政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番外篇 第六章 猜測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297章 何人指使?第六百章 你真傻!第162章 生擒方臘,回京復旨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號角吹響第410章 認可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256章 秘辛(二)第396章 離開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139章 武松斷臂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32章 達摩秘功第461章 博弈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178章 一見傾心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230章 趙構VS童貫第417章 ‘王妃’第552章 廬山真面目第449章 懷恨在心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391章 我服了!第247章 南柯一夢第440章 契機第六百零四章 我有孃家了!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五百九十九章 只有妻,沒有妾!第17章 林沖是我師傅?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214章 不吝賜教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428章 紅顏禍水(一)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48章 周侗病逝,趙構回京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國破家亡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70章 暗流涌動,各方部署第159章 以一敵四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7章 百日宴第522章 飛狐峪大捷第489章 身份暴露第526章 下戰書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23章 吾是陳摶第452章 居安思危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361章 查無所獲?第353章 指點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第183章 婉拒入朝第325章 吃出‘禍事’(一)第552章 廬山真面目第145章 獨臂擒賊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六百五十九章 狐狸尾巴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六百七十八章 遷都幽州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277章 朕是昏君嗎?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51章 我要入朝爲官
第426章 你是我的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462章 水到渠成第461章 博弈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帝五百六十三章 鎮守邊關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七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323章 初識楊政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354章 酒後吐真言番外篇 第六章 猜測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297章 何人指使?第六百章 你真傻!第162章 生擒方臘,回京復旨第205章 神運昭功石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516章 王者之風(一)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號角吹響第410章 認可第六百四十九章 登基稱帝第256章 秘辛(二)第396章 離開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139章 武松斷臂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517章 王者之風(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32章 達摩秘功第461章 博弈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287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七十二章 裂縫第178章 一見傾心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230章 趙構VS童貫第417章 ‘王妃’第552章 廬山真面目第449章 懷恨在心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391章 我服了!第247章 南柯一夢第440章 契機第六百零四章 我有孃家了!第394章 趙構懵了第168章 宋徽宗的態度第五百九十九章 只有妻,沒有妾!第17章 林沖是我師傅?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214章 不吝賜教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428章 紅顏禍水(一)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48章 周侗病逝,趙構回京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五百六十八章 國破家亡第408章 姑爺來了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70章 暗流涌動,各方部署第159章 以一敵四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7章 百日宴第522章 飛狐峪大捷第489章 身份暴露第526章 下戰書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23章 吾是陳摶第452章 居安思危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361章 查無所獲?第353章 指點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167章 加官進爵(二)第183章 婉拒入朝第325章 吃出‘禍事’(一)第552章 廬山真面目第145章 獨臂擒賊第496章 一條路走到黑第六百五十九章 狐狸尾巴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六百七十八章 遷都幽州第78章 武狀元之爭(三)第277章 朕是昏君嗎?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51章 我要入朝爲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