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棄城而逃

“大帥,您說的是真的?皇上真的決定御駕親征?”

“當然是真的,難道還是假的不成!”

趙有恭實在是有些無力了,他將趙構親自前來指揮的消息傳達下去,自上到下,所有將領都是不可思議,衆人問了這句話已經不知道到多少遍,趙有恭嘴巴都說幹了。

“皇上御駕親征的消息,暫時別放出去!若是被敵軍知曉,必定派人攔截,只怕那個時候會更加麻煩。你們心裡清楚就行了,在皇上抵達此地之前,咱們務必要儘快拿下遼陽府,給皇上一份大大的禮物,如何?”

“那是自然!”衆人連忙答應下來,他們十分歡喜,趙構不僅僅是他們的主心骨,更是當今天子,皇上御駕親征,那是真正的鼓舞士氣,大大的提升將士的士氣。

‘岳家軍’的主心骨是岳飛,‘韓家軍’的主心骨是韓世忠,‘劉家軍’的主心骨是劉光世,他們的主心骨卻是當今皇上。在他們眼中趙構不僅僅是皇上,更是他們的元帥。

趙有恭雖是此次北伐大金的主帥,也是遵照趙構部署的去執行,哪怕是趙有恭也覺得跟隨趙構身邊,無所顧忌。當初,金兵南侵,趙構背水一戰,經歷那一戰的將士都見識到趙構的厲害,心裡十分敬佩。

身爲皇上被將士佩服,不見得是他有多麼厲害的軍事才能,只不過是皇上這個身份。趙構被他們敬重,完全是因爲他的能力太過強大,衆人都心知肚明難以匹敵。

趙構馬不停蹄的趕往遼陽府,趙有恭等人也沒有閒着,他們都在商量該如何拿下遼陽府。

“上次我軍攻打瀋州大敗,金兵必有防範!遼陽府與瀋州相距不過百餘里,我們進攻遼陽府,也就需要防範兩邊策應,而遼陽府南面又有婆速路大軍接應,要是所料不錯的話,遼陽府囤積兵力至少有二十萬。”

韓世忠沉聲道:“遼陽府兵力本就有十萬人,再加上週邊抽調前來的兵力,的確是有二十萬。另外,遼陽府南面過江便是高麗國,以金朝的兵力,只怕高麗早已俯首稱臣了。”

“西夏大軍一直滋擾大宋,卻遲遲不願意進攻,也不願意與我軍拼殺,無非是西夏君主有私心,他想坐收漁翁之利。當我軍與金兵大戰起來,孰勝孰敗誰也不清楚,西夏君主不敢去賭。”

“若是我軍大勝,那麼他得罪了大宋,以皇上的性子必定會派遣大軍前去討伐。但是,高麗與西夏有些不同,高麗本來就與遼陽府相接,又在金朝的南面,要是不遵從金朝皇帝的命令,只怕難以抵擋住金兵進攻,我猜想他們定然會派兵前來支援。”

“韓將軍說的不錯!”岳飛接話道,“我軍大多數是從陸路進攻,要是從水路進攻的話,不知可行否?”

趙有恭道:“如何從水路進攻?”

“大帥是否還記得當初我等與皇上一同進入遼陽府,與金朝皇帝完顏阿骨打談判?”岳飛提醒了趙有恭,回想起當初與趙構一同前來時,的確是從海上前去的,不過那個時候也遭遇危險。

“如果是從海上進攻,那對我們來說十分不利,此地海域我等都不熟悉,而且也沒有大型船隻,無法承載衆多的將士,要是從水路進攻倒是未嘗不可,咱們可以以錦州、來州爲渡口,直接南下渡過渤海進入遼陽府腹地,大軍速度佔領婆速路,到時候遼陽府腹背受敵,也可以狠狠地給予金兵打擊,還可以以此爲突破口警告高麗救援的大軍。”

“只是我軍之中熟悉水戰的將士有多少?”趙有恭感嘆一聲,“若是宋將軍、盧將軍等人還健在就好了!”

衆人又是一陣沉默,他們知道趙有恭說的是何人,那便是宋將、盧俊義等人,岳飛與盧俊義乃是師出同門,也知道盧俊義、宋將等人佔據水泊梁山,最是熟悉水戰,只可惜上次宋金大戰時,他們都已經陣亡,逝者已去,唯有軍師吳用在,吳用心灰意冷之下已經離開朝廷許久了,不知去向。

“回稟大帥,帳外有人求見!”

趙有恭道:“來人是何人?”

“那人說是皇上派他前來的!”

“皇上派來的?”趙有恭喃喃自語,有些疑惑,不過還是將他請了進來。

當那人出現在衆人面前時,衆人都愣住,只因眼前的這人乃是軍師吳用,還有許久未曾露面的燕青,他們二人結伴前來。趙有恭、岳飛等人都與他們比較熟悉,連忙上前接應。

“軍師,您這些年去了哪裡?”

“燕青兄弟!”

衆人寒暄了一下,吳用見諸多將領都在,料想他們是在爲進攻遼陽府而煩憂,開門見山地說道:“殿下是在煩憂如何進攻遼陽府?”

“軍師神人也!我正是爲了此事煩憂!”趙有恭沒有反駁,直接承認了,又接着問道:“軍師與燕青兄弟,你們怎麼來了?”

“我與燕青兄弟前來正是幫助殿下解決此事的!”吳用笑了笑,道:“以目前的情況來說,只能選擇兩路夾擊,一路是正面進攻遼陽府,還有一路便是從水路,而大軍之中的將領熟悉水戰的較少,故而我與燕青前來親自指揮作戰。”

“如此甚好!”趙有恭大喜過望,道:“軍師有任何需要,只要我做得到的,一律聽從你的調遣!”

吳用笑道:“殿下言重了,我想向殿下借兩個人,不知道……”

“你想借誰?但說無妨!”趙有恭還沒等無用把話說完,便答應下來了。

“吳璘、吳玠二人!”吳用道出那兩人的名諱,衆人也是詫異,解釋道:“吳璘、吳玠兩兄弟雖是北方人,可是他們二人卻都熟悉水戰,並且我還知道他們二人就在張元帥的帳下爲將,怎麼不見張元帥?”

岳飛愣住了,他怎麼就沒想起吳璘此人,要知道他們可是同一批進入軍中的,後來也在一起,不過甚少交流。那個時候岳飛已經深受皇上器重,吳璘也是如此,不過他們鎮守的地方不一樣。

吳璘、吳玠二人本來跟隨劉琦一同抵禦西夏大軍,鎮守巴蜀之地,後來劉琦將他們送至張浚處,讓他帶領一同抵禦大軍。可是,吳璘、吳玠二人從未有過水戰的經歷,衆人有些摸不清楚軍師爲何如此說了。

“殿下有所不知!吳璘將軍與嶽元帥乃是同時進入軍中,不過之前卻受到皇上的旨意,那個時候皇上還是天下兵馬大元帥時,便謀劃好一切,傳令讓他們二人訓練一批水軍,用來剿滅水匪。此事,我也不知情,後來也是皇上與我說的,那個時候我沒有留在古北口,也是因爲皇上的命令,讓我與吳璘、吳玠二人匯合,還有燕青兄弟也在一起,故而他們對水戰比較熟悉。”

衆人恍然大悟,趙有恭道:“這麼說的話,軍師與燕青兄弟前來,也是奉了皇上的旨意?”

“正是!”吳用、燕青二人點點頭。

他們本就是熟悉水戰之人,要不是後來燕青不願意留在朝中做官,不過趙構也沒讓他閒着。至於武松、魯智深等人已經徹底皈依,趙構也沒有勉強他們出山,不過魯智深培養組織時,功成後便坐化了,而武松也從此離開了。

趙有恭立即傳令下去,讓吳璘吳玠二人點齊兵馬,隨同吳用、燕青二人出發。吳用讓大軍分成兩撥,一撥是從錦州出發,另外一撥是從來州出發,直接進入遼陽府腹地。

吳用、燕青、吳璘、吳玠四人,以吳璘、吳玠二人爲副帥,燕青爲將領,吳用爲軍師,又從軍中挑選出五千名懂得水性的士兵,悄悄地出發了。趙有恭又採納吳用的建議,他親自率領大軍從正面進攻。

現在宋軍佔據着廣寧府,只要渡過太子河就可以進入遼陽府,他在前方吸引金兵的注意力,又讓劉光世率領一支大軍攔截瀋州派出的援兵,讓遼陽府徹底孤立起來。

金兵被宋軍大軍主力吸引,對於宋軍從渤海進入腹地的軍隊沒有防備,果然中計了。吳璘、吳玠二人率領軍隊登岸,燕青則帶領五百人留守在渡口等待,軍師也沒有前去,只有吳璘、吳玠二人帶領大軍直接從後方進攻遼陽府。

當吳璘、吳玠二人率領大軍進攻後方時,遼陽府守軍發現了,他又將兵力分散開來,又派出一支二千人的隊伍,前往渡口,尋找宋軍船隻。經過摸索,終於找到了燕青等人,一番大戰後,燕青身受重傷,軍師被敵軍用箭射死,而二千名先鋒全軍覆沒。

此時,遼陽府腹背受敵,趙有恭傳下軍令,大軍全面進攻,從正面發動進攻,又從後方策應,還有劉光世率領大軍阻止瀋州的救援,最後三方大軍合圍,終於攻破了遼陽府,徹底拿下。

趙有恭急忙親自帶領大軍前來支援燕青等人,要不是他來的及時,只怕燕青也會慘死,而宋軍又再次出發,狙擊高麗派遣而來的大軍,兩軍對峙,高麗軍並未發動攻擊,因爲他們也知道宋軍勝利了。

若是與宋軍拼殺,對於他們來說百害而無一利,最後高麗撤軍。

宋軍佔領東京遼陽府後,現在有西京大同府、中京大定府,加上燕京,也就差上京臨潢府還在金人手中,其它的都已經被宋軍攻破佔領。身在上京臨潢府的金太宗完顏晟得知遼陽府被攻破,那麼接踵而至的便是瀋州被攻破的消息,金朝上下人人膽戰心驚。

“皇上,宋軍攻來了,咱們該怎麼辦?”

“慌什麼慌!”

完顏晟怒不可遏,這些人平日裡都是高官厚祿,遇到事情每一個人用得上的,這讓他很是氣憤,要是身邊都是有才幹的那該多好,而那些真正才能的人全部都派去進攻大宋,留在上京的都是文官。

自從宋軍全面反攻金朝以後,完顏晟已經接到了數不清楚的請求援兵的奏章,他已經是焦頭爛額了。這些年他雄心勃勃的攻打大宋,爲得是獲得大宋萬里河山,還有那肥沃的土地。

金人生活的狀態與宋人相比,一個是天堂一個是地獄。每年寒冬時節,金人餓死的少數也有數萬人,還有凍死的更是不在少數。宋人卻有龐大的資源提供,要不是宋朝幾任皇帝都無作爲,也不會造成百姓流離失所,紛紛發動暴動。

完顏晟早有侵吞大宋之心,就連完顏阿骨打也是如此,只不過完顏阿骨打受了趙構的恩惠,也見識到了宋軍的戰鬥力,比之己方不遑多讓,最後完顏阿骨打打消了侵吞大宋的心意。

若是完顏阿骨打沒死,興許他會主動與宋人議和,不再挑起戰端。經歷了滅遼戰役,又再次挑起戰爭,只怕金朝元氣也會大傷,難以恢復。只不過完顏晟繼承皇位後,他改變了完顏阿骨打初衷。

完顏晟想要通過掠奪宋朝的資源來彌補金朝的元氣,只不過他集結了百萬大軍進攻大宋,仍然被阻擋,後來連續發動攻擊,還是一樣的結果,最後完顏晟也開始思索金朝的情況,決定恢復元氣的同時,也發動戰爭。

只可惜金朝的底蘊無法與宋朝相提並論,各個部落鎮守一方,有些時候更是各自爲政,從不往來,甚至還發生互相爭奪牛羊的情況,這讓完顏晟很是憤怒,懲治了一部分人,這樣的情況在寒冬季節還是難以避免,屢屢發生。

完顏晟這些年爲了這事操碎了心,唯有將他們全部召集在一起,掠奪他國資源減輕每年寒冬季節的損失。因此,完顏晟發動了攻打高麗、西夏的戰爭,這也讓金朝恢復一絲元氣,使得國內矛盾得到緩解。

wωω▪тTk дn▪¢ ○

經過八年的發展,金朝的國力也增強了許多,又從西夏、高麗兩國得到不少東西,使得金朝日益強盛。但是,西夏、高麗都是小國,無法與地大物博的宋朝相提並論。

完顏晟最終目的還是侵吞大宋,得到更多的資源!

金朝武將人才輩出,奈何文臣卻很少有宋朝那麼多,有些更是放牧後來因爲跟隨完顏晟得到晉升,這樣的國家還是完顏晟自己來管理,能幫助他的寥寥無幾,最後完顏晟乾脆從平民中選取人才。

宋朝有科舉制挑選人才,金朝也有獨特的方式,完顏晟不是昏庸無能的皇帝,論才幹他不在完顏阿骨打之下。完顏晟通過篩選,又通過親自考驗,也獲得了不少人才,不過多是武將居多,宋朝是文人居多。

最後完顏晟更是讓有些將領留在上京成爲文官,比如:完顏宗望!當初,完顏宗望被趙構打成重傷,奄奄一息,立即被送往上京,他已經無法再次戰鬥,只能留在上京爲官,只可惜這些年身子也累垮了,難以負擔下去。

“皇上,前方戰線屢屢失守,只怕宋軍不會善罷甘休,還請皇上儘快做出決斷,要是再拖下去,遲則生變!”

完顏晟回道:“容朕想一想吧!”

“此事已經迫在眉睫,根據前方探子來報,宋軍已經有一支大軍渡江而來,直逼上京臨潢府、慶州等地,再過些日子就會抵達慶州。若是慶州攻破了,那麼上京就會面臨宋軍的圍困,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撤退吧!”完顏晟有些無奈的說了一句,他是真的不願意說出口,也不願意做出來,實在是奇恥大辱。

шшш ●тTk án ●C〇

完顏晟早已得到軍情,說是宋朝大軍兵分兩路,一路是攻打遼陽府,另外一路北上進攻慶州、臨潢府,這讓完顏晟很是無奈。現如今金朝城池接二連三的失守,要是再拖下去的話,就會真的兵臨城下了。

上京臨潢府乃是遼的都城,完顏晟將此地作爲大本營,也是爲了更好調度大軍攻打宋朝,現在倒好宋朝沒攻破,引來宋朝的反撲,這讓他有些鬱悶,卻又無可奈何。

金朝的首都在會寧府,只是完顏晟執意將首都遷移至此,卻不想給自己留下大大的隱患。宋朝大軍攻來,要是與他們硬碰硬,凶多吉少。若是有百萬大軍還好說點,偏偏百萬大軍被消滅的七七八八,所剩無幾,最後留守在上京臨潢府的士兵在宋軍面前能否擋得住,還不得而知。

最後,完顏晟迫於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撤退,他帶走一部分兵力退回至會寧府,而上京臨潢府則由完顏宗望鎮守,也是爲了迷惑宋軍,證明金朝皇帝還在臨潢,吸引目光,給予完顏晟逃脫的時間。

完顏晟在十萬大軍的掩護下,直接從臨潢府向東進發,經過泰州、肇州兩城,渡江之後便抵達會寧府,跟隨完顏晟一起離開的大臣有女宰相完顏希尹、大將完顏闍母、輔臣完顏宗乾等人,帶走的多是完顏部的將士。

金太宗完顏晟棄城而逃的消息一直被完顏宗望封鎖,要是士兵們知道皇上都棄城而逃了,那他們更不會殊死抵擋,也不會有任何鬥志。再說了,金朝本來就是各個部族聯合組成的,到時候就真的分崩離析了。

(本章完)

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六百四十五章 滅白蓮,清君側第218章 天子之怒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409章 領家有女初長成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19章 習武三年,得林家槍法第180章 刁難第19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254章 趙似累了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333章 廢除三舍法(一)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第49章 山莊之主第55章 樞密院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519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忘了!第326章 吃出‘禍事’(二)第390章 挑戰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107章 那人是誰?(二)第433章 祭祖、請安第328章 我願意!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六百六十五章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第453章 和談使第302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254章 趙似累了第321章 落井下石第277章 朕是昏君嗎?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178章 一見傾心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127章 八驃騎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469章 去死吧!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零八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2章 武舉考覈(一)第134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五)第51章 我要入朝爲官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447章 皇后出面第五百五十四章 因爲我是宋人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480章 同歸於盡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191章 造化弄人第202章 皇叔,你來了!第六百零一章 三妻四妾第六百二十三章 魔刀神刀第202章 皇叔,你來了!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316章 臭道士,你找死!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二十五章 關心則亂第396章 離開第528章 屍橫遍野第五百九十九章 只有妻,沒有妾!第433章 祭祖、請安第97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一)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241章 楚王趙有恭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五百六十九章 以一當百,天祚帝被俘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第66章 殺雞儆猴(三)第429章 紅顏禍水(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混亂局面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52章 臨朝聽政第263章 一環套一環第263章 一環套一環
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六百四十五章 滅白蓮,清君側第218章 天子之怒第285章 圍魏救趙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75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五)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409章 領家有女初長成第六百六十三章 十二道金牌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六百一十四章 宮中來人第19章 習武三年,得林家槍法第180章 刁難第19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254章 趙似累了第301章 有母親的感覺真好第333章 廢除三舍法(一)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9章 讓我給你加點料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第49章 山莊之主第55章 樞密院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519章 抉擇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忘了!第326章 吃出‘禍事’(二)第390章 挑戰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107章 那人是誰?(二)第433章 祭祖、請安第328章 我願意!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六百六十五章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第453章 和談使第302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254章 趙似累了第321章 落井下石第277章 朕是昏君嗎?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178章 一見傾心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127章 八驃騎第138章 大戰開啓第469章 去死吧!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零八章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大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二帝被俘,歷史重演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2章 武舉考覈(一)第134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五)第51章 我要入朝爲官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447章 皇后出面第五百五十四章 因爲我是宋人第313章 鐵血柔情,愛屋及烏第135章 危在旦夕,老祖再現第480章 同歸於盡第258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第191章 造化弄人第202章 皇叔,你來了!第六百零一章 三妻四妾第六百二十三章 魔刀神刀第202章 皇叔,你來了!第52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316章 臭道士,你找死!第231章 東窗事發第六百二十五章 關心則亂第396章 離開第528章 屍橫遍野第五百九十九章 只有妻,沒有妾!第433章 祭祖、請安第97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一)第152章 大戰烏龍嶺(四)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241章 楚王趙有恭第547章 武侯八陣第五百六十九章 以一當百,天祚帝被俘第149章 大戰烏龍嶺(一)第66章 殺雞儆猴(三)第429章 紅顏禍水(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混亂局面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52章 臨朝聽政第263章 一環套一環第263章 一環套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