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高俅崛起

周侗一行六人又急匆匆地下山去了,一路上岳飛都興奮不已。他不曾想到,瀝泉山一遊,居然得到一件神兵,還得到一部兵書,書中不僅有行兵佈陣之法,還有一套槍法,如何不讓他欣喜若狂。

趙構等人也都爲岳飛感到高興,衆人皆是瞪大着眼睛看着岳飛愛不釋手的握着手中的瀝泉神槍,彷彿得到了摯愛的寶物似的。

周侗憐愛地看着孩子似的岳飛,他知道岳飛心性穩重,得到瀝泉神槍後,彷彿像是回到那個活潑的少年一樣,笑道:“鵬舉,你有此神槍,日後就好生練習槍法,必定超越爲師,達到更高的水平!

岳飛驚喜道:“當真可以?”

“當真!”周侗笑笑道,“師兄不僅精通少林武學,更兼修百家所學。如果在江湖上行走,興許名聲比我還要大。只不過,師兄性格恬靜,喜愛佛學,一心想要弘揚佛法,沒有那份心思。如今,他傳於你一套兵法,也算你的一段造化,望你好生習練。”

岳飛鄭重其事的點點頭,趙構心想:“歷史上嶽元帥槍法入神,與楊再興旗鼓相當,又懂得行軍佈陣之術。如此說來,那位老和尚送於他的兵書起到了良好作用。只是不知道與師傅傳於我的相比起來,到底哪個更加厲害。”

周侗等人沿着回去的路行走,自此以後趙構、岳飛等人都知道必定需要刻苦練武才行。與此同時,大宋王朝發生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情。宋徽宗趙佶經過重重篩選,決定重用高俅,捨棄童貫。

“皇兄,你真的決定用高俅此人?”蔡王趙似皺着眉頭,低聲問道:“臣弟看來,此人與蔡京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經過數月的調查,將他的底細全部查出來了,以臣弟的分析,此人內斂、深沉,又深諳爲官之道,借用勢力不斷地攀爬起來。”

“臣弟的建議,此人不可重用,以免霍亂大宋。畢竟,他出身貧寒,高局現在的位置,只花了十年不到的時間。並且,此人與小王都太尉熟悉,能文能武,不得不防。若是再出現一位蔡京,那麼大宋的局面將會更加混亂,還望皇兄三思而行。”

“十三弟,你忘記了,朕的初衷是什麼嗎?”宋徽宗微微一笑道,“朕就是想要大宋更加混亂才行,要是大宋再不混亂,焉能有機會趁機廢除舊制,開闢新制度。雖然以大宋百年基業爲賭注,要是勝利了則大宋將會新的大宋;敗了,則國破家亡。”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爲今之計只能破釜沉舟。如果不這樣做,大宋面臨的局面根本就無法破除。朝中兩黨之爭已然愈演愈烈趨勢,總不能真的將他們全部革職查辦。他們乃是朕的子民,無論是革新派,還是守舊派,終歸到底是爲了大宋,朕不能喊了他們的心意,只能選擇退讓,選擇一人大肆重用,方能破除此局。”

“朕決定重用高俅,其一是因爲他與小王都太尉關係莫逆,二是此人八面玲瓏,與蔡京相比,不遑多讓,三是他對朕忠心耿耿,興許是想要權傾朝野,那麼朕便成全他。至少,他不會像蔡京那樣喪心病狂,想要發動宮變。”

“王詵再怎麼說,也曾是堂堂駙馬,只不過因招蜂引蝶,才被父皇貶謫。既然他舉薦此人,那麼與他必是同流合污,或是有共同的喜好。並且,王詵也是一個丹青書法的好手,朕未曾登基之前,與他關係姣好。”

“如果沒有猜錯,高俅定是知道朕與他之間的關係,纔會投靠於小王都太尉。接着,藉助於他的力量與朕接觸。恰好,這個時候朕需要好好的觀察,便與他多多交流,發現高俅這人還有幾分才學,也知道他心機深沉,不過這一切都不會阻礙朕決定用他的決心,唯有藉助於他方能制衡兩黨之爭。”

“當初,朕還是端王時,他便與朕接觸,與朕一起玩耍,又懂得武功,文才也不錯,故而小王都太尉將他推薦於朕,一來是想取得朕的歡心,投其所好。”

“出身貧寒,又懂得人情世故,讓他在官場如魚得水,步步高昇。當初,朕登基,派他前往軍中,出乎意料在軍中,他一樣與上級關係很好;後來,朕將他留在汴京任職,還是一樣的結果!”

“無論是軍中,或是朝中,他都與上級關係交好,就連下屬也處理的井井有條。朕便知他的才能不限於此,八面玲瓏遠甚蔡京,不過他的確有些才能。”

“當初,朕重用蔡京,加官進爵,位高權重,一來也是朕縱容之過,二來也是他自身有些才能。”

“爲了杜絕高俅成爲第二個蔡京,朕重用於他,卻不會給予太多的官級,最高不過於太尉。但是,世事難料,唯有提前做好準備才行。”

蔡王趙似沉默片刻,嘆息道:“皇兄,高俅此人與蔡京實屬一類人,只怕那個時候無法駕馭,使得朝野震盪,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蔡京之所以橫行無忌,位高權重是一方面,另外便是皇兄縱容所致。如果高俅成爲第二個蔡京,到時候悔之晚矣;臣弟以爲不可賭!”

“大宋已然風雨飄搖,近些年盜匪橫行,欺壓鄉里,百姓生活更加艱難,尤其是兩國邊陲之地,多有鄰國滋擾,更是苦不堪言。”

“若是再出現第二個蔡京,民怨四起,必定會爆發叛亂。如此一來,大宋江山危矣,故而臣弟以爲此舉不妥,皇兄要三思而行。”

宋徽宗嘆息一聲:“朕又何嘗不知呢!然而,大宋江山命懸一線,唯有此舉方能破除,打破常規。爲了以後,只能選擇賭一次,要抱着壯士斷臂的決心,忍一時之痛,換來太平盛世,一切都值得!”

“皇兄……”蔡王趙似苦澀的勸說道。

宋徽宗心領神會的笑了笑,道:“十三弟,你的心意,朕懂!哪怕是遺臭萬年又如何,不必介懷,要是在乎,從一開始,朕就不會選擇這條路了。”

趙似苦笑連連,深深的嘆息一聲,他知道再說什麼也無用了。但是,他未曾想到今日之言,一語成箴,暫且不談。

於是,宋徽宗開始重用高俅。不出半年,就榮升至太尉。一來,高俅自身也有些本事,二來宋徽宗刻意重用之下,使他的官職扶搖直上,就連朝中大小事務都與高俅商議,儼然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趨勢。

朝中文武大臣,紛紛歸附在他的勢力之下,猶如衆星捧月一樣,趨炎附勢之人越來越多,就連高俅自己都覺得恍恍惚惚。

之前還是默默無聞之人,轉眼間成爲當朝太尉,又是皇上身邊的紅人,走起路來,都昂首闊步,挺直腰板,意氣風發。

宋徽宗面無表情,心平氣和的看着意氣風發地高俅,又看着他身邊聚攏在一起的文武大臣,心想:“接下來纔是真正的開始,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399章 真刀真槍番外篇 第二章 我來了!第389章 二人相見第六百零七章 五萬兩多嗎第443章 勢不可擋第374章 步步爲營第六百二十五章 關心則亂第486章 鯊魚來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國破家亡第510章 三路夾攻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479章 條件第289章 父皇,您在說笑嗎?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六百零六章 羣毆第六百六十二章 莫須有之罪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449章 懷恨在心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49章 山莊之主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126章 攻打常州(二)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404章 有何關係?第238章 刺殺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458章 完顏晟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433章 祭祖、請安第256章 秘辛(二)第530章 直搗黃龍第431章 他是好人第11章 加封郡王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第六百二十二章 寒月刃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526章 下戰書第444章 人生如茶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20章 江湖路,孤膽行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217章 不是二百萬而是八百萬兩第六百七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480章 同歸於盡第六百五十四章 全國抗金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336章 勢在必行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226章 幕後之人露面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六百七十八章 遷都幽州第374章 步步爲營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400章 又來挑戰?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298章 忐忑第293章 反客爲主,倒打一耙第281章 捷足先登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463章 正面衝突第260章 父子談心第201章 兄弟們的擔憂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436章 微服出宮第427章 承認第77章 武狀元之爭(二)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153章 攻破烏龍嶺,睦州失陷第503章 調虎離山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蓮社第511章 火燒糧倉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144章 天賜良機第280章 正主來了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340章 舌戰羣臣(三)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六百三十二章 弒兄奪位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95章 兩軍交鋒(三)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64章 殺雞儆猴(一)
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399章 真刀真槍番外篇 第二章 我來了!第389章 二人相見第六百零七章 五萬兩多嗎第443章 勢不可擋第374章 步步爲營第六百二十五章 關心則亂第486章 鯊魚來襲第五百六十八章 國破家亡第510章 三路夾攻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479章 條件第289章 父皇,您在說笑嗎?第58章 趙構VS琥珀山莊(二)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六百零六章 羣毆第六百六十二章 莫須有之罪第五百五十六章 認祖歸宗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449章 懷恨在心第232章 鐵證如山第49章 山莊之主第六百一十五章 燕王第126章 攻打常州(二)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404章 有何關係?第238章 刺殺第532章 犒賞三軍第458章 完顏晟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乎意料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433章 祭祖、請安第256章 秘辛(二)第530章 直搗黃龍第431章 他是好人第11章 加封郡王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第六百二十二章 寒月刃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314章 命不久矣第526章 下戰書第444章 人生如茶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20章 江湖路,孤膽行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217章 不是二百萬而是八百萬兩第六百七十一章 御駕親征第267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480章 同歸於盡第六百五十四章 全國抗金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336章 勢在必行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第186章 借酒澆愁愁更愁第226章 幕後之人露面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五百八十六章 有舍纔有得第六百七十八章 遷都幽州第374章 步步爲營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400章 又來挑戰?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298章 忐忑第293章 反客爲主,倒打一耙第281章 捷足先登第483章 太祖皇帝第463章 正面衝突第260章 父子談心第201章 兄弟們的擔憂第542章 人亡城破第436章 微服出宮第427章 承認第77章 武狀元之爭(二)第448章 養不教,父之過第153章 攻破烏龍嶺,睦州失陷第503章 調虎離山第420章 金屋藏嬌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蓮社第511章 火燒糧倉第364章 忐忑不安第144章 天賜良機第280章 正主來了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340章 舌戰羣臣(三)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六百三十二章 弒兄奪位第442章 再掀風雨第95章 兩軍交鋒(三)第171章 回憶往昔第64章 殺雞儆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