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遷都幽州

金朝在宋軍的大炮之下,縱有千軍萬馬也難以抵擋,最後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此次宋金大戰,趙構封賞了所有將領,那些將領理所應當的成爲首功之臣,而他也不曾吝嗇,大大的給予獎賞,封王、封侯等。

趙構親封九位王爺,又將他們指派至各地,統帥大軍。現如今的大將軍職位,並未虛名,在趙構的提倡下,全部都是實權,九王鎮守大宋萬里河山,趙構很放心。

趙有恭唯獨沒有統帥大軍,而是成爲右丞相留在朝中任職,也就是說自此以後左丞相乃是文臣,右丞相乃是武將,太尉並不是武將最高職位。左右丞相站列左右一排,各自領導大臣。

爲了平衡朝野大臣,李綱從左丞相之位退下來,由朱倬接任,並不是潘良貴、李光等人。

建業十年,趙構登基爲帝勵精圖治,國泰民安,一些女真人也與漢人通婚,這都是趙構的功勞。此外,大宋能人輩出,不說文武百官各個都是精明強幹的大臣,至少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州縣都甚少出現貪污徇私之人。

雖然經過宋金大戰,大宋財力耗費不少,戰死沙場之人甚多,然而趙構又兩年的整頓,使得大宋百廢待興,無論是何種行業都涌現出一批才能之人,這些人對趙構推行的政策十分擁護,而他們也成爲新的一批皇孫貴胄,富甲一方,成功將舊的勢力擠出。

當初趙構推行變法強國,那些頑固不化之人甚多,尤其是富甲一方的商戶、地方豪紳等更是覺得趙構斷了自己後路,引來不滿。但是,現在他們也不敢多說什麼,手中的勢力漸漸地失去,已經無力迴天。

建業十年,西夏大軍來犯。

此時,西夏崇宗,也是西夏國第四位皇帝,惠宗李秉常長子李乾順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在宋金結盟攻打遼時,趁機奪取大片土地。當初,西夏軍在宋軍面前是屢戰屢敗,從未勝利。

自從李乾順親政後,他與趙構一樣,首先整頓吏治,確定君主集權的體制,結束了累朝出現的外戚貴族專政的局面。此外,他強行頒佈等級制的官階封號,除皇帝及帝位繼承人外,分爲七品,西夏政治制度日臻完備。

並且減少賦稅,注重農桑,興修水利,在李乾順的勵精圖治下,西夏國勢強盛,政治清明,社會經濟得到很好的發展。由於李乾順的母親、祖母皆是漢人,故而他愛好中原文化,甚至在國內傳授漢學,培養官員。

西夏崇宗李乾順也想借機試探一下宋朝大軍的戰鬥力,他並未阻止西夏大軍中的將領私自滋擾大宋邊關,正因爲他這番行爲,引來了更爲嚴重的後果。那便是,趙構下旨大軍攻打西夏。

在宋朝有大炮這等殺傷力極大的武器面前,西夏大軍潰不成軍,一敗塗地,而劉琦、岳飛二人合力將西夏國土不斷地佔領,最後李乾順畏懼宋軍的戰鬥力,他主動求和。

趙構接受他的求和文書,不過強制性的將西夏大軍收編成宋軍,又派宋軍接管西夏國內的軍隊,掌控西夏大軍,也就是掐住了西夏國的命脈。縱然李乾順心不甘情不願,也只能答應下來,唯一的好處便是趙構並未徹底將西夏覆滅,不過軍隊都被宋軍接管,他手中無權,而有些國策更是遵從宋朝指揮,這讓李乾順賠了夫人又折兵,損失慘重。

岳飛、劉琦二人直接進入西夏國,接管軍事大權,而西夏也名存實亡,成爲宋朝疆土的一部分,這也讓宋朝的疆域再一次擴大,甚至超出了盛唐時期的疆域,大宋真正崛起了。

自此以後,再無任何外敵敢對宋朝虎視眈眈,大宋經濟更加繁榮,而國力更加強盛。

建業十一年春,趙構下定決心要做一件大事,他將趙有恭、朱倬、李光、趙鼎、潘良貴、高寵等人喊來書房,共同商議。

“諸位大人,朕思考了許久,決定將大宋的首都遷至幽州!”

“聖上是想遷都?”衆人目瞪口呆,呆若木雞,所有人都震驚了,臉上都是難以置信。

趙構點點頭,沉聲道:“不錯,正是遷都!如今大宋版圖愈來愈大,而汴京城只不過是一方之地,尤其是面對會寧府、大定府之地,路途實在是有些遙遠,朕左思右想後決定將首都遷至幽州,這樣一來可以掌控大局。”

“若是不能遷都至幽州,那麼日後蒙古入侵大宋,只怕天高皇帝遠,以駐守在邊防的軍隊難以抵擋,而運送物資等事情太過於繁瑣,故而朕決定將首都放在幽州。”

李光反對道:“遷都乃是國之大事,要是稍有不慎便會影響國運。幽州自漢朝以來便是軍事重地,更是兵家必爭之地。若是將首都遷至幽州,臣不贊同皇上如此做法。”

“幽州之地並無山川等作爲屏障,不僅僅水路、陸路等都容易進攻,甚至與蒙古等國相近。若是蒙古真的進攻大宋,只怕幽州真的首當其衝,而那個時候又如何辦?再說了,幽州之地一直都是作爲軍事重鎮,並無皇宮大內等,要是遷都必須重新修建,只怕勞民傷財!”

“李相說的不錯,臣等也是這個意思!”衆人紛紛反對趙構遷都至幽州,唯有趙有恭、高寵二人沉默不語,尤其是高寵他是禁軍大統領,與趙構接觸甚多,知道趙構一直想要遷都幽州,只因汴京這個地方實在是太小了,只是他雖是國公,不過也很少參與朝堂之爭。

趙有恭身爲右丞相,他不明白趙構爲何想要遷都事宜,實際上汴京城這些年發展的不錯,不僅僅白天生意興隆,就連晚上也是夜不閉戶,在趙構的治理下就連盜賊等都沒了,他也想不通趙構爲何要遷都的原因,不過他是趙構最親近的人之一,故而他保持沉默,沒有直言反對。

趙構見衆人都反對遷都,最後也是無奈的打消遷都的想法,他認爲時間或許是早了些,要不然也不會讓所有人都反對,就算是趙有恭也是一臉的茫然,沉默不語,他便知道自己的想法不會有人贊同。

“皇上,你真的想要遷都至幽州嗎?”衆人都散去了,趙有恭留下來,他鄭重其事地看着趙構,擲地有聲地問了一句。

趙構點點頭,道:“不錯,遷都乃是最重要的事情。現如今汴京城已經遠遠無法滿足大宋日益強大的國家,更無法管理偌大的疆土。若是一直在汴京城,只怕大宋未來將一片迷茫,中原地區再次發生混亂。”

趙有恭沉默一會會,接着說道:“既然皇上堅持自己的想法,那我也不必多言了,那明日皇上與我去一個地方,見一個人吧!”

“何人?”趙構詫異的問道。

趙有恭微笑道:“到了你自然知曉!”

趙有恭說完此話後便起身告辭離開,他沒有說太多的話,卻給趙構留下很多想象的地方,這讓趙構十分好奇,到底是什麼人有這麼大面子,讓趙有恭親自對自己說,讓自己前去相見,這讓趙構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見上一見。

(本章完)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第39章 瀝泉神槍(二)第330章 前世相欠,今生相見第465章 宿命對決第386章 和盤托出第497章 當務之急第218章 天子之怒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第218章 天子之怒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479章 條件第五百七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535章 操練第六百零四章 我有孃家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494章 分道揚鑣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11章 加封郡王第13章 蔡京罷相第155章 大破歙州城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256章 秘辛(二)第271章 打蛇打七寸第277章 朕是昏君嗎?第388章 下落第409章 領家有女初長成第六百五十七章 是忠還是奸第五百八十一章 正合我意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六百五十四章 全國抗金第298章 忐忑第130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一)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459章 盛情款待第461章 博弈第279章 我們看戲就行了!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131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二)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108章 師叔?第454章 籌劃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31章 趙構拜師第319章 陰陽相隔第459章 盛情款待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五百八十五章 因爲值得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88章 送信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忘了!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495章 不謀而合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16章 要練武,不怕苦第400章 又來挑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153章 攻破烏龍嶺,睦州失陷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30章 決心收徒第173章 切磋武藝第177章 抵達雲心寺第487章 險死還生第256章 秘辛(二)第110章 授封(一)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53章 委以重任(一)第353章 指點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259章 未雨綢繆第210章 監察御史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294章 再傳人證第278章 這本來就是一個圈套第五百八十八章 商業藍圖第411章 相邀第203章 佈局第214章 不吝賜教第100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203章 佈局第330章 前世相欠,今生相見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
第39章 瀝泉神槍(二)第330章 前世相欠,今生相見第465章 宿命對決第386章 和盤托出第497章 當務之急第218章 天子之怒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第218章 天子之怒第311章 皇兄,我要娶她爲妃!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479章 條件第五百七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102章 宋江之死(二)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535章 操練第六百零四章 我有孃家了!第六百七十六章 金朝滅亡第494章 分道揚鑣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356章 一言既出,四馬難追第103章 相視一笑泯恩仇第11章 加封郡王第13章 蔡京罷相第155章 大破歙州城第99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一)第256章 秘辛(二)第271章 打蛇打七寸第277章 朕是昏君嗎?第388章 下落第409章 領家有女初長成第六百五十七章 是忠還是奸第五百八十一章 正合我意第309章 你動她試試!第六百五十四章 全國抗金第298章 忐忑第130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一)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459章 盛情款待第461章 博弈第279章 我們看戲就行了!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131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二)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108章 師叔?第454章 籌劃第五百七十三章 埋下禍根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31章 趙構拜師第319章 陰陽相隔第459章 盛情款待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五百八十五章 因爲值得第六百五十一章 坦白從寬第88章 送信第五百九十八章 我忘了!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495章 不謀而合第371章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第464章 以退爲進第16章 要練武,不怕苦第400章 又來挑戰?第六百二十一章 半路遇險第153章 攻破烏龍嶺,睦州失陷第六百五十二章 傳國玉璽第30章 決心收徒第173章 切磋武藝第177章 抵達雲心寺第487章 險死還生第256章 秘辛(二)第110章 授封(一)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53章 委以重任(一)第353章 指點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259章 未雨綢繆第210章 監察御史第500章 薪火相承第294章 再傳人證第278章 這本來就是一個圈套第五百八十八章 商業藍圖第411章 相邀第203章 佈局第214章 不吝賜教第100章 夜襲青州,宋江兵敗(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攻其不備第六百六十四章 計中計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203章 佈局第330章 前世相欠,今生相見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六百四十二章 慘勝如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