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秘辛(二)

“當初,十三弟帶領一批山莊精英人員前往燕州等地駐守,抵禦遼軍入侵。”宋徽宗如是說道,“宋遼兩國雖有盟約,遼國大王仍有覬覦大宋之心,屢次派兵滋擾,故而朕讓十三弟領人前去,沒有派遣任何一兵一卒就是不願意遼國以此爲藉口出兵攻打大宋。”

“那個時候,你十三叔帶領兩百名精英人士,各個武功高強,深入敵後,潛入遼軍中經過數日的廝殺終於殺死遼軍一千五百名先鋒軍。但是,十三弟也在那一次戰役中受傷。”

“你母親亦是那個時候病重,拖着重傷的身子勉強支撐着,最後落下病根。你十三叔身體不適纔沒有前往宋遼邊境,朕賜予他‘免死金牌’不僅僅是因爲你母親的事情。”

“真正的原因是他與金國使臣多次接觸,商議宋金兩國共同出兵攻打遼國,而且你十三叔在商議的時候提議歸還‘燕雲十六州’,爲了此事不斷地與金國使臣交鋒,最後答允下來,也就是明年兩國正式訂立盟約,而這一切的功勞你十三叔居功至偉,卻不能公之於衆,故而朕賜予他無上榮耀。”

“與金國使臣談判的不是童貫、趙亮嗣嗎?怎麼與十三叔有關?”聽到此處,趙構不禁有些疑惑,遂道出心中的不解。

宋徽宗冷笑一聲:“他們二人狼子野心、狼狽爲奸,差點毀了朕的心血;若非他們幾人剛愎自用,又怎麼會惹惱金國君主完顏阿骨打,最後派出的使團都被生擒活捉。”

“你十三叔率領數十人深夜潛入營中,直接與之談判,最後才答應放人。金國君主真的以爲就憑他們三寸不爛之舌,溜鬚拍馬就能讓他乖乖的放人,實在是太小看了阿骨打的能力,他能趁勢崛起,給予遼國巨大的威脅,又豈是泛泛之輩;在權衡利弊後,才答應下來。”

“朕一直沒有說什麼,反而給予他們賞賜,以示褒獎,那是迫不得已罷了!如今,童貫已死,十三弟又有退下的意思,這個秘密才告知於你。若是你承擔‘琥珀山莊’便是明年與金國訂立盟約的不二人選,你可答應否?”

此時,趙構沉默了,他一直想要解除大宋危機,爲得就是抵禦金兵入侵大宋。若是掌管‘琥珀山莊’也就可以與金國直接面對,明年的時候將是與金國使臣訂立盟約,這是一個機會亦是一份責任。

宋徽宗沉默不語,目不轉睛的看着趙構,他不着急,一直等待着。他已經告訴了趙構關於山莊的秘密,那麼接下來就要看趙構的選擇。另外,趙佶並沒有告訴山莊的另一個秘密,那個秘密纔是最重要的,只是眼下沒有那個機會,要是道出只怕給予趙構的壓力更大,只能待時機成熟後由趙似代爲轉達才行。

“大宋與遼國世代爲敵,遼國有吞併大宋之心,大宋有收復‘燕雲十六州’野心。不論何時必定有一戰,這關乎先祖遺命,身爲趙氏子孫責無旁貸,誓死完成他們的心願。”

宋徽宗見趙構正在思考,也沒有着急,自顧自說道:“當初,大宋每年給予遼國的歲幣絹銀合計三十萬匹兩;仁宗皇帝時增加到五十萬匹兩。爲了大宋與遼國邊境安寧,唯有聽之任之。”

“如今,遼國漸漸衰弱此乃收復‘燕雲十六州’良好時機;金國又強勢崛起,已然有了取代之勢。朕派童貫等人前去與金國使臣談判,不曾想金國亦是狼子野心,要求把每年送給遼朝的銀、絹,如數轉送給金朝。”

“不曾想童貫這廝,居然答允下來,還承諾給予燕京的租稅每年一百萬貫錢獻給金國。當時,朕聽到這個消息氣憤不已,卻沒有任何辦法。大宋軍隊戰鬥力朕心知肚明,近年來又無戰事,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此乃緩兵之計。”

“若是真的收復,大宋每年要給金國三十萬匹布,二十萬兩銀,還要多給一百萬貫錢,那也值得,朕心甘情願的給。若是金國與遼國一樣,撕毀盟約,不予歸還,失去的那就太多了!”

“狼子野心,想要趁機佔便宜,休想!”趙構怒氣衝衝的吼道,金國的野心他人不知,難道來自後世的趙構不清楚嗎?他比誰都清楚金國的打算,消滅遼國後,勢必出兵攻打大宋。

如果真的答允下來,給予歲幣,那麼大宋天威何在。身爲趙氏子孫,身爲大宋子民,又來自後世,趙構對於金國沒有任何的好感,歷史上大宋遭受的恥辱全部來自於金國,他如何能嚥下這口氣?

於是,趙構沒有任何的猶豫,道出自己的想法:“父皇,金國狼子野心,斷然不能答應他們的條件。無論是否繼承山莊之主,兒臣都願意爲父皇分憂解難,‘燕雲十六州’勢必會回到大宋版圖上,明年訂立盟約兒臣無論如何都要前去,勢必給予金國使臣瞧瞧,大宋不是他們想要欺負的對象!”

“別說歲幣,就算是一片土地,也絕不會給予他們。即使是金國也絕對不會退讓半步,要是他們公然撕毀盟約,大不了憑藉大宋軍隊的力量自己收回來,不予結盟!”

宋徽宗震驚不已,他也猜到金國狼子野心,爲了完成先祖的心願,趙佶只得忍氣吞聲,就算是付出更多代價也在所不惜。可是,趙構擲地有聲的話語卻讓他欣慰不已,驚訝的同時也看見了趙構的心。

趙佶笑了,這個笑容比以往的時候都要開心,彷彿看到日後大宋的繁榮光景,他相信趙構能夠做到。宋徽宗清楚明白自己已經無能爲力了,唯有將一切希望寄託於趙構,而這一切便是真正的目的。

今日道出這個秘密便是將這些事情交託在趙構身上,由他擔當這個責任。接着,趙佶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命令趙構接手‘琥珀山莊’。無論趙構用什麼樣的藉口都沒有用,他已經猜到父皇的心意。

於是,趙構沒有任何反對,欣然接受這個責任。同時,趙構的接任意味着趙似安心的退下來了。趙構又向宋徽宗提出自己的要求,以及他心中的想法;當趙佶聽完後,愣了半晌,正聲道:“你確定要這麼做?”

趙構堅定不移的回道:“兒臣確定,相信他也不會反對,這樣一來纔是最好的結果。既然有人才,又何必捨近求遠,有些事情一人力量再大亦是無用,唯有團結起來纔是最重要的。”

宋徽宗嘆道:“既然如此,你便去做吧!”

“父皇,兒臣還有一事要說!”趙構想了想,還是決定說出來。既然明年將於金國訂立盟約,那麼有必要加強軍隊的戰鬥力,提高武將的地位,不必採取輪換制或是文官掌控軍隊,這是他一直要剔除的制度。

宋徽宗像是知道他要說的事情,出聲道:“此事,朕心知肚明;你務須擔心,朕自由安排!”

趙構點點頭,道:“那兒臣便告辭了!”

宋徽宗目送着趙構離去,望着停止的背影,露出欣慰的笑容,道:“大宋江山就寄託在你的身上了,想必你做的比朕要好!……”

第54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六百四十章 血戰第347章 解惑第492章 火攻、蛇膽第435章 團圓飯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47章 皇后出面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329章 如夢似幻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243章 逼宮(二)第388章 下落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246章 計中計第85章 朝野震盪(二)第151章 大戰烏龍嶺(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329章 如夢似幻第六百零一章 三妻四妾第91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一)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141章 攻破獨鬆關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89章 二人相見第491章 羣蛇圍攻第五百九十章 微服出宮第410章 認可第35章 大夏龍雀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400章 又來挑戰?第255章 秘辛(一)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98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二)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537章 縉陽軍第305章 當年往事(二)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五十章 傳位詔書第137章 身知第291章 憤怒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195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197章 決裂(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五百八十一章 正合我意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433章 祭祖、請安第72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二)第388章 下落第六百五十五章 民富則國強!第427章 承認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蓮社第436章 微服出宮第111章 授封(二)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252章 免死金牌第244章 逼宮(三)第67章 重整樞密院第336章 勢在必行第342章 趙似來了第19章 習武三年,得林家槍法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六百七十八章 遷都幽州第224章 取證據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268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二)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50章 父子相見第275章 悔不當初第六百六十九章 號角吹響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此生無憾,含笑九泉第11章 加封郡王第324章 勸說從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來歷不凡
第54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六百四十章 血戰第347章 解惑第492章 火攻、蛇膽第435章 團圓飯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447章 皇后出面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329章 如夢似幻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243章 逼宮(二)第388章 下落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331章 脣槍舌戰第246章 計中計第85章 朝野震盪(二)第151章 大戰烏龍嶺(三)第六百六十六章 斬秦檜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74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四)第10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329章 如夢似幻第六百零一章 三妻四妾第91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一)第114章 驃騎大將軍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65章 殺雞儆猴(二)第350章 誰是第一?第141章 攻破獨鬆關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389章 二人相見第491章 羣蛇圍攻第五百九十章 微服出宮第410章 認可第35章 大夏龍雀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400章 又來挑戰?第255章 秘辛(一)第44章 武舉考覈(三)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98章 大軍抵達,圍剿叛賊(二)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537章 縉陽軍第305章 當年往事(二)第118章 勢如破竹第六百五十章 傳位詔書第137章 身知第291章 憤怒第79章 武狀元之爭(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195章 多情自古傷離別第460章 夜探氈帳第197章 決裂(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大戰岐溝關第147章 李代桃僵(二)第299章 母愛如水第五百八十一章 正合我意第六百零五章 李師師第237章 茅塞頓開第544章 破釜沉舟第433章 祭祖、請安第72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二)第388章 下落第六百五十五章 民富則國強!第427章 承認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是不是錯了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蓮社第436章 微服出宮第111章 授封(二)第360章 不辭而別第252章 免死金牌第244章 逼宮(三)第67章 重整樞密院第336章 勢在必行第342章 趙似來了第19章 習武三年,得林家槍法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六百七十八章 遷都幽州第224章 取證據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105章 吐露身份第156章 御駕親征第268章 栽贓陷害,揹負罪名(二)第363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50章 父子相見第275章 悔不當初第六百六十九章 號角吹響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73章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三)第六百七十九章 此生無憾,含笑九泉第11章 加封郡王第324章 勸說從軍第六百二十四章 來歷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