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要練武,不怕苦

“臣弟以爲老九在衆多後輩之中乃是翹楚,以他的年紀每日都愁眉苦臉,有博覽羣書,還時不時的找到侍衛,讓侍衛統領傳授武藝。當真是文武雙全,有先祖之遺風。臣弟覺得是時候給老九找老師了。”

經過連日來的觀察,趙似發現趙構不僅僅與衆不同,更是非同一般。皇族子孫未曾有過三歲之齡就博覽羣書,有的還在玩耍,沒有任何人教導趙構字言片語,最多也就是韋氏教導一下,更多時候都是在自學。

趙家子孫自太祖、太宗後,歷代皇族子弟甚少有誰苦練武藝。當初,太祖、太祖乃是後周大將,一身武藝,斬殺敵人,所向睥睨。自此以後,太祖趙匡胤便擔心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會在未來也會發生,以致於制定政策,加強皇權,重文抑武,更是文臣重用,武將受制於文臣,最後演變成皇族之中會武藝者甚少。

趙似乃是宋神宗之子,也是衆多兄弟之中武藝最好者,他仰慕先祖武藝,走南闖北的練習了不少的武功;趙佶是沒有任何的武藝,重視文藝之才,使之達到巔峰。在大宋歷代皇帝之中,論書畫當之無愧第一人。

趙似擁有高超的武藝,此事唯有趙佶一人知曉;趙佶書畫造詣極高,趙似也早有預料。雖然兩人是君臣,又曾經爭奪皇位,實際上兩人的關係非常的好。衆多兄弟之中,他們兩人年紀相差不大,又有相同的志向,只不過選擇的道路不同,以致於有時候會有爭吵。

宋徽宗趙佶行事猶豫不決;趙似雷厲風行,果斷採取行動。趙佶沉浸在書畫之中,身上沾染了儒生氣質,唯有觸及底線纔會翻臉無情;趙似從一開始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危及大宋江山之人全部都是他的敵人,以致於朝中大臣知道蔡王不好得罪,全部都防着他。

“老九的天資出乎朕的意料之外,你的武學才華,在衆多兄弟之中居首;朕的文學也是如此。老九不僅一歲便開始博覽羣書,三歲之齡就能舞文弄墨,那一首漂亮的字跡,就連朕都覺得他的才能遠不止於此。”

“今日,聽到你說起老九居然對武學感興趣,那麼到底由誰教導他武學?朝中文武百官、侍衛統領等人,無一人可信任,唯有你一人除外。再說,你的武藝在衆人之中也是最高的,就連太祖皇帝的棍法,太宗皇帝的刀法你也會,更是兼修百家所學,依你之見到底有誰可以成爲老九的師傅!”

宋徽宗趙佶目不轉睛的看着趙似,想要聽聽他的建議。在趙佶的心目中唯有趙似纔有資格成爲趙構的師傅。只不過,趙似在衆人的面前已死,要是再出現的話,朝廷之中必定一片譁然之聲,人人自危,使得趙佶猶豫不決。

趙似沉默片刻,道:“構兒武學天分,臣弟以爲不如文學成就上高,他的身體臣弟也親自見過,就連筋骨我也摸過,還是欠缺了武學之人的根骨。但是,練武之人必須吃苦,方能成爲一代宗師。”

“武學天分並不能制約老九的潛力,就看老九是否有此耐力,故而臣弟深夜之中再次觀察,老九獨自一人偷偷練習。雖然招式有些生疏,力道也不夠,他的那份堅毅,臣弟是看在眼裡。”

“臣弟是死去的人,不能出現在衆人面前,老九未滿弱冠之齡,唯有留在宮中方可。因此,臣弟想要教導老九也沒有辦法做到。如果是前些年,興許有一人可以教導老九,只不過他告老還鄉。”

宋徽宗沉吟道:“你說的可是那個人?”

“不錯,正是他!”趙似點點頭,嘆息一聲:“他曾經是禁軍的總教頭,以善於箭術聞名。只不過,他主張攻打金兵,主戰派,被皇兄摒棄,以致於告老還鄉。臣弟曾經與他切磋過,他的武藝纔是真正的一代武學大師,以性命相搏,臣弟必死無疑,江湖切磋,臣弟也不是他的對手。”

“唉!……”宋徽宗無奈的說道,“朕何嘗不知道他的才學,文武兼備,與你相當。只可惜,他不懂得圓滑,看不清楚形勢,一切只能說是他咎由自取。難道除了他以外當真是無人可以教導老九了?”

趙似笑眯眯的說道:“還有一人在朝中任職,此人也是那人的弟子,卻不是禁軍的總教頭,只不過是一支禁軍的教頭,也得到了那人的傳授武藝,尤其是槍法,更是出神入化,得到那人的真傳,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宋徽宗驚喜不已,他只顧着書畫、朝政,對於此事還真的一無所知,問道:“此人是誰?”

“林沖!”趙似脫口而出道,“此人性格外柔內剛,待人真誠,尤其是他有‘小張飛’的外號,在江湖上也有一些威名,故而此人乃是老九的授業恩師。至於,那個人便是指點林沖槍法的老師。”

“既然如此,那麼朕便傳旨,任命林沖爲老九的授業恩師,傳授武藝於他。”宋徽宗急切地說道。

趙似見宋徽宗急不可耐,不禁微微一愣,又笑了笑。宋徽宗身爲一國之君,也是一位父親,尤其是趙構被他倚重,故而非常的着急。與此同時,趙似也想起了自己的兒子,假死後再也沒有見過他一面,不禁有些哀傷。

宋徽宗瞥見趙似臉上的哀傷,道:“十三弟,去看看他吧!”

趙似搖搖頭,堅定地說道:“皇兄,他繼承了臣弟的爵位,就算看了又如何,還不是徒增思念嗎?再說,現在局勢有些不穩,不能擅自行動,要是暴露行蹤,被人發現,後面的事情就寸步難行。”

宋徽宗深深地嘆息一聲,道:“真是難爲你了!”

“皇兄,臣弟該走了!”趙似看着窗外昏暗的夜色,已經有些明亮了,知道不能久留,必須要離開了。

宋徽宗與趙似兩人促膝長談,忘記了時間,也看向了外面,天已經矇矇亮,他也沒有繼續挽留,就讓趙似離去了。趙佶看着他再次戴上黑色紗巾,蒙着臉,心裡一陣感嘆:“十三弟,大宋江山要是能穩住,你的功績比朕還要大。”

次日,宋徽宗早朝結束後,便來到了後宮,前往韋氏的宮殿。韋氏見宋徽宗前來,急忙躬身行禮,被趙佶攙扶起來,直接了當的詢問起趙構的情況。韋氏才明白皇上今日前來,是想看看趙構,急忙回道:“構兒再書房之中讀書習字呢?妾身這就喊他前來!”

“不必了,朕親自去看看!”宋徽宗微笑的說道,然後徑直走向書房,韋氏等人急忙跟上。當他們一行人來到書房時,居然空無一人,趙佶不由得皺起眉頭,低聲問道:“你不是說在書房嗎?爲何人不在!”

韋氏大吃一驚,慌忙道:“妾身早上還看見構兒在書房,怎麼一轉眼就不見了?”

宋徽宗想起昨晚趙似所言,恍然大悟,又低聲道:“你們所有人都回去,朕要一個人留在此地,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打擾朕!”身邊的太監、宮女、侍衛等人全部都退下,韋氏也不知該如何是好,神色緊張的坐立難安,卻聽到趙佶厲聲道:“你也出去!”

“妾身告退!”韋氏無奈的回道,心裡暗暗着急,想道:“構兒到底去哪裡了?爲何不在書法,這可如何是好!”

衆人都離去後,宋徽宗趙佶順着書房悄無聲息的來到了一處別院,映入眼簾的是一處百花齊發、鬱鬱蔥蔥的一片青色草地,還有數株高大的樹木。當他的腳步踏在石階上,就聽到一絲聲音;趙佶好奇的加快腳步,就看見三歲大的趙構正在似模似樣的揮舞着拳頭,還奮力的踢着樹幹。

奈何,趙構的力量太弱了,踢出去的力量撼動不了樹木分毫,他沒有放棄依舊是不停地擊打着樹木。經過連續的打擊,樹木飄落下來幾片葉子,趙構情不自禁的笑了,暗想道:“終於有效果了!”

踢了數十次後,才落下數片樹葉。趙佶沉默不語,就這麼靜靜地看着趙構練習;接着,趙構又揮舞着招式,有數次都跌倒在地上,仍舊是爬起身來,再次揮舞着拳頭,有模有樣。經過多次的失敗,趙構能夠打出一套完整的招式。

宋徽宗看着趙構揮汗如雨,又是在七月份,天氣炎熱,趙構身上的衣服早已溼透了,額頭上也有汗珠滴落在地上,猶如下雨似的。趙佶站在原地,身上都有些悶熱難耐,更何況練武的趙構。

“十三弟說的不錯,構兒的體質是差了點,可他的毅力足以彌補身體上的缺陷。”宋徽宗趙佶低頭沉思,他看着趙構稍微揮舞一下,就會氣喘吁吁,揮汗如雨,就想起了趙似所言。當趙構一套完整的招式打完收功,趙佶情不自禁的拍手稱讚道:“好!……”

趙構見有人注視着自己,慌忙轉身,只見趙佶欣慰的看着自己,他急忙小跑到趙佶的面前,雙膝下跪,氣喘如牛地高喊一聲:“兒臣不知父皇在此,還望恕罪!”

宋徽宗趙佶眼見趙構汗流如雨,全身都溼透了,又見他稚嫩的身板,居然有如此大的耐力,不禁有些欣慰之色。他雙手直接抱起趙構,還親自用龍袍爲趙構擦拭着額頭上的汗水,看得趙構目瞪口呆,怔怔不語。

“構兒,朕問你一句話,你要如實回答朕!”宋徽宗目不轉睛的凝望着趙構,開門見山的問道。

“父皇想要問我什麼?之前那真的是那個父皇嗎?難道是我看錯了!……”趙構呆如木雞的看着趙佶爲自己擦汗,還用龍袍,儼然不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皇上,而是一位平常地父親似的,又聽到趙佶的問話,急忙回道:“父皇請問?”

“你喜歡練武嗎?”趙佶問道。

趙構堅定不移的回道:“兒臣喜歡!”

“爲何練武?”趙佶接着問道。

趙構擲地有聲地回道:“爲了大宋江山,天下黎明百姓!”

趙佶沒有繼續糾結這個問題,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趙構,眼神之中的露出一絲欣慰,又接着問道:“練武不像讀書,讀書習字可以隔三差五,不說成爲文學大家,也可受用不盡;練武乃是需要長久的堅持力,必須要有大毅力之人才能成爲一代宗師,你可想好了?”

“要練功,不放鬆;要練武,不怕苦。”趙構鏗鏘有力的回道。

於是,宋徽宗沉默了,他沒有繼續說話,趙構也不敢繼續詢問,唯有靜靜地等待着。趙佶看着趙構堅定不移的眼神,知道他說的話是真心實意,沒有半點退卻之意,也能看到趙構的心意已決。

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六百五十章 傳位詔書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六百三十五章 太子登基第六百二十三章 魔刀神刀第506章 收良將,撫民心第21章 父子約定第403章 契機第151章 大戰烏龍嶺(三)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523章 夜襲平型嶺第302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五百八十八章 商業藍圖第254章 趙似累了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431章 他是好人第472章 行動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六百五十九章 狐狸尾巴第335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315章 遺言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77章 武狀元之爭(二)第322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第451章 反對之聲第497章 當務之急第279章 我們看戲就行了!第454章 籌劃第391章 我服了!第410章 認可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391章 我服了!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510章 三路夾攻第386章 和盤托出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383章 盡人皆知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225章 如願以償第129章 炮火連天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67章 重整樞密院第219章 線索第219章 線索第53章 委以重任(一)第480章 同歸於盡第508章 投名狀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1章 趙構拜師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京失守,晉王戰死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379章 第一場考試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500章 薪火相承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453章 和談使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91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一)第196章 決裂(一)第456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388章 下落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538章 首嘗失利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天一刺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37章 志明長老來信第284章 好險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384章 有事相求第490章 龍涎香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46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第336章 勢在必行第20章 江湖路,孤膽行第五百八十八章 商業藍圖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216章 貪污案第六百二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262章 替罪羔羊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73章 切磋武藝第519章 抉擇第513章 銀面戰神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
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六百五十章 傳位詔書第223章 初見端倪第六百三十五章 太子登基第六百二十三章 魔刀神刀第506章 收良將,撫民心第21章 父子約定第403章 契機第151章 大戰烏龍嶺(三)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523章 夜襲平型嶺第302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五百八十八章 商業藍圖第254章 趙似累了第265章 再次入朝第431章 他是好人第472章 行動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08章 棄車保帥第六百五十九章 狐狸尾巴第335章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神共憤第315章 遺言第104章 初露鋒芒第77章 武狀元之爭(二)第322章 物以類聚,人以羣分!第451章 反對之聲第497章 當務之急第279章 我們看戲就行了!第454章 籌劃第391章 我服了!第410章 認可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391章 我服了!第236章 出乎意料第510章 三路夾攻第386章 和盤托出第150章 大戰烏龍嶺(二)第383章 盡人皆知第318章 宋青的決定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225章 如願以償第129章 炮火連天第五百七十七章 隆恩浩蕩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意失薊州第132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三)第67章 重整樞密院第219章 線索第219章 線索第53章 委以重任(一)第480章 同歸於盡第508章 投名狀第307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163章 太子趙桓第56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31章 趙構拜師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京失守,晉王戰死第164章 東宮密議第157章 守株待兔第379章 第一場考試第142章 花和尚VS寶光國師第六百三十一章 無風不起浪第500章 薪火相承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453章 和談使第六百四十三章 勤王第91章 調兵遣將,大戰將起(一)第196章 決裂(一)第456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368章 你是主考官?第25章 收良徒,再傳秘訣第388章 下落第160章 主帥之戰(一)第538章 首嘗失利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六百四十一章 驚天一刺第468章 父債子還第37章 志明長老來信第284章 好險第493章 剪不斷理還亂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384章 有事相求第490章 龍涎香第501章 戰前部署第46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五百五十五章 落葉歸根第336章 勢在必行第20章 江湖路,孤膽行第五百八十八章 商業藍圖第545章 真假難辨第216章 貪污案第六百二十六章 峰迴路轉第262章 替罪羔羊第272章 請君入甕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73章 切磋武藝第519章 抉擇第513章 銀面戰神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76章 武狀元之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