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

手機閱讀

趙懷英抵達至汴京城,他與左右使者來到一處偏僻的地方,那裡有一處荒廢許久的宅院,距離汴京城有十幾里路程,他們快馬加鞭的來到此地,也想檢查一下看看。

“屬下見過教主!見過左右聖使!”

“都起來吧!”趙懷英沉聲道,“你們堂主與副堂主被關押在何處,有沒有探查清楚?”

“回稟教主,堂主與副堂主被關押在相國寺後山的一處宅院之內,由相國寺四大高僧守護。當初,我等也前去營救,卻被四大高僧打成重傷,要不是兄弟們逃得快,而他們也不願繼續追殺,怕是我等無命回來!”

“現在還有多少兄弟?”

“二百人!”

趙懷英吩咐道:“洪左使,你傳我命令,沒我命令,教中兄弟不得輕舉妄動。另外,你坐鎮此地,我與楊右使前往相國寺,親自拜會玉清法師,要是能不動刀兵就可化解此事,那便是最好了。”

洪左使急忙說道:“教主,只怕你們二人前往相國寺有些危險,要是那些和尚不講道理,又如何是好?不如讓兄弟們一同上去,就算是發生爭鬥,也好有個萬全之策。”

趙懷英搖搖頭,道:“若是真的帶人上山,怕是誤會更深,就算是我們沒有敵意,也會被寺中僧侶認爲我等挑事。此事就按照我說的去做吧,明日我與楊右使前去,沒有接到命令,不可輕舉妄動。”

“遵令!”衆人只得聽命行事,不敢再多言。

趙懷英見天色已晚,便吩咐下去,衆人稍作休息,這些日子他都是在趕路,也沒有好好的休息,實在是有些疲倦。縱然沒有敵意,帶着大隊人馬前去,不說相國寺僧侶會認爲是尋釁挑事,就連百姓也會認爲摩尼教以勢欺人。

相國寺乃是皇家寺廟,要是真的帶人上去,沒有發生爭鬥還好說,要是真的發生爭鬥,怕是大宋朝廷不會善罷甘休。畢竟,相國寺也代表着大宋朝廷的門面,真的那樣做了,就是與朝廷宣戰。

趙懷英也不想與大宋朝廷發生爭鬥,就算他沒有見過當今天子,也是他的弟弟,兄弟發生鬥爭,實在是不智之舉。因此,趙懷英才決定帶上楊右使孤身前往相國寺,化解這段恩怨。

此事,說到底還是他們有錯在先,只要他親自登門拜會,以玉清法師的氣度不會耿耿於懷。

次日,清晨時分趙懷英便與楊右使前往相國寺。

“來者何人報上名來!”

“小師傅,回稟貴寺方丈,就說故人來訪!”

“什麼故人不故人的,看你用面具遮擋着臉,根本就是做賊心虛,我看你就是邪教之人!”趙懷英面帶面具,看不清楚容貌,又身穿披風,這讓人看上去猶如鬼魅一樣,不見得是好人,那沙彌二話不說,便攻了過來。

趙懷英根本就沒動手,楊右使則代爲出手,迅速解決山門前的小沙彌。那沙彌早已派人回稟寺中其他同伴,在山門前已經擺好陣勢,就等着趙懷英二人前去,而趙懷英依舊沒有理會他們,楊右使獨自一人與武僧交戰在一起。

“玉清大師何在?”

玉清法師與趙擎蒼等人正在後堂禮佛,山下的事情他是真的不清楚,正在念誦心經卻被一道聲音打斷,他猛地睜開眼睛,口唸一聲佛號,嘆息一聲:“終究是逃不掉啊!”

“多年不見,教主風采依舊,聽聲音怕是武功更進一步。”玉清法師走出後堂,來到大殿外,便看見戴着面具的趙懷英,他從聲音已經聽出是他,又看見他人就在眼前,道:“今日教主前來,是爲了本寺的僧人與貴教發生衝突?”

“正是爲了此事前來!”趙懷英開門見山地說出來回道,“此事乃是一個誤會,還請大師看在我的面子上,放了他們。至於他們所犯的錯誤,我自然會給貴寺一個交代,大師您看如何?”

玉清法師見趙懷英十分誠懇,也沒有仗勢欺人,或是直接動用武力,又看見他獨自一人前來。頓時,玉清法師才明白趙懷英這是與自己講和,並非用武力將人強行帶走。

此事,出乎玉清法師的意料之外,他以爲趙懷英必定會帶領大量人馬前來,用武力強行帶走分部的堂主與副堂主。現在看來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這讓玉清法師有些愣住了。

片刻後,玉清法師回過神來,道:“阿彌陀佛,此乃大善!”

玉清法師的話讓趙懷英笑了,他此次前來也是抱着賭一賭的想法,以他與玉清法師的交情,二人不算是深交,也不會因爲這些誤會鬧得不可開交。並且,這件事的確是他們的錯,趙懷英見此事能如此化解,實在是有些開心。

“大師,我教右使與貴寺的武僧在山門前有些矛盾,還請大師派人前去制止。”

“此事,貧僧自然會處理!”

“不知我現在可否將他們二人帶走?”

玉清法師有些爲難的說道:“教主將他們帶走,貧僧自然沒話可說,只不過那四位倒是有些麻煩。”

“如何麻煩?”趙懷英疑惑道。

“他們四人乃是貧僧師叔祖,甚少露面。由於他們早年行走江湖與貴教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貧僧本以爲教主前來是來攻打相國寺,特意請他們出山,只不過現在是難以善了。”

請佛容易,送佛難!

趙懷英心知肚明,那些隱藏於暗中的高僧很少露面,也是爲了保證方丈的權力。除非是寺中出了大事纔會出動,否則他們都隱藏在暗處潛心修佛。但是,本教之人一直被困於相國寺,這話說出去也讓他很沒面子,故而他也做好準備,真的不行就讓那四人折服,拱手將他們放出來。

玉清法師很是無奈,要是知道這事能這麼容易解決,他也不會將那四位師叔請出山。現在倒好,反倒是他們相國寺做的太過,而他有些自責,這些年潛心修佛的心性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

若是玉清法師主動聯繫上趙懷英,那麼這事很容易解決,偏偏他不知道如何聯繫趙懷英,只因他神龍見首不見尾,只有他主動聯繫他人,很少有人能找到他的位置,更別說聯繫上了。

最後,趙懷英讓玉清法師領他前往後山,讓他自己去說。

當趙懷英與玉清法師二人一同離去,前往後山時,趙擎蒼、趙擎宇等人也從後堂出來,他們是因爲等不到玉清法師前來,有些擔心,這纔出來。其實,他們本想一起出去,奈何主持以爲冤家宜解不宜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想讓當今皇上牽連進去,那樣性子就完全變了。

“奇怪了,怎麼主持與那人都不在了?”趙擎宇滿心歡喜地跑出來,還以爲能與摩尼教教主挑戰,卻不想他們二人早就不在前殿,這讓他有些失望,還是趙珩宇詢問沙彌才知道主持與趙懷英前往後山了。

趙擎蒼暗想道:“莫不是這事已經解決了?”

“大哥,咱們也去後山看看!”趙擎宇一心想要與趙懷英切磋,哪裡會放過這次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他的提議得到趙擎蒼的認同,他們在沙彌的帶領下也前往後山。

“四位師叔祖,此人便是摩尼教教主!”

玉清法師與趙懷英二人走了一刻鐘的路便到了後山,在方丈的指引下,趙懷英也看見了那四位高僧盤膝而坐,只不過沒有看見他的兄弟,不過玉清法師也解釋了,他們二人在地窖之內,這本來是儲物的地方,後來廢棄了。

“在下摩尼教教主方懷英,見過四位高僧!”

玉清法師鄭重的介紹了趙懷英身份,也講明此次事情緣由,這件事就此揭過,請求四位高僧將那二人釋放出來,而趙懷英也上前恭敬地打聲招呼,也算是給了他們四人面子。

“阿彌陀佛!”那四位高僧中的大師兄口唸佛號,道:“貧僧見過方教主,這是貧僧二師弟法號玄慈,三師弟玄悲,四師弟玄痛、六師弟玄苦。”

趙懷英與其他三人一一見禮。

接着,玄慈大師道:“方教主與前任教主方臘是何關係?”

“此乃在下私事,請見諒!”趙懷英不想與任何人提及方臘是自己的外公,說白點就是不願透露自己的身份,道:“敢問玄慈大師,方丈說大師與我教有些恩怨,不知是何事?”

“教主不願多說,貧僧也不願強求!”玄慈大師微笑道,“此事早已過去多年,再說方臘已死,這件事不提也罷!今日方教主前來要人,孤身前往,此意貧僧也知曉,他們二人就任由教主帶走吧!”

“多謝大師!”趙懷英再次多謝一聲,然後親自進入地窖之中,將那兩人帶出來。

“屬下見過教主!”

“你們真是丟進本教的臉面,不查明緣由,就與相國寺發生爭鬥,差點又攪動江湖。”趙懷英怒吼一聲,訓斥道:“你們二人還不快去向玉清大師賠禮道歉,還不快點!”

他們二人這些日子以來早就明白是自己等人錯了,就算趙懷英不要求,他們也會主動地道歉。畢竟,這事因他們而起,也要因他們而結束。玉清法師也沒有多說什麼,微笑的將他們二人扶起來。

趙懷英與他們二人先行告辭離開,而玉清法師則被四位高僧留下來。其實,玉清法師也是有事想要詢問,故而藉此機會留下來詢問罷了。

“師叔祖,讓弟子留下是有何事?”

玄慈看了一眼玉清法師,訓斥道:“玉清,你已經是相國寺方丈,理應懂得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難道你的師傅忘記教導你了?”

玉清法師低着頭,主動認錯道:“還請師叔祖教誨!”

“冤家宜解不宜結,這個道理我不必多說,你也懂得!”玄慈厲聲道,“若是你早先擒獲二人時,爲何不主動聯繫方教主,卻一味的認爲他會攻打相國寺,這些年你的佛修到哪裡去?”

“弟子錯了!”玉清法師也知道這件事是他的錯,要是他之前找到摩尼教汴京分部總壇,讓他傳信與趙懷英的話,那麼這些事也不會鬧得如此境地,差點引起江湖大亂。

若是相國寺真的被摩尼教圍攻,那麼同氣連枝的其它寺院也不會輕易放過,必定會有一場大的腥風血雨掀起。若不是趙懷英大度,甚至說是給了相國寺足夠的顏面,怕是真的萬劫不復。

玄苦嘆息一聲:“玉清,你師傅爲你取這個法號,就是讓你明白是非黑白,與世無爭。若是你沒有放下心中的執念,又如何做到心中清明,那又如何讓相國寺香火鼎盛?”

玉清法師就像是孩子一樣,接受四大得道高僧的教誨。經過他們四人的指點迷津,玉清法師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讓他對佛法的理解又更深一步,當四大高僧教誨一番後,玉清也道出心中的疑惑。

“師叔祖,弟子有一事不明?”

“你想問的是爲何我們會輕易的放過?”玄慈點出玉清法師心中所想,又回想起見到趙懷英的那一刻,他嘆息一聲:“當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方臘已死,再提那些恩怨又有何意思?”

玄痛沉聲道:“即便是我們四人合力,也不見得是他的對手。”

“從他的身手與氣度來看,他的年紀不大,卻有這樣的武學修爲,哪怕是當年的方臘也有所不及!”玄苦接話道,“若是真的激怒此人,怕是我們都無法收場。如果結怨,那便是生死不休,必有一方損失慘重,以摩尼教的實力,怕是我寺率先滅亡。”

“化敵爲友纔是最好的選擇!”

玄慈一語道出重點,像趙懷英那樣身手的人,以他一人之力就可以將他們四人全部擊敗,不說安然無恙,也不會有性命危險。他們坐苦禪已經數十年,早已看透紅塵,在看到趙懷英的時候,他們心中的執念也放下了。

玉清法師才明白四位師叔祖爲何一直不動如山,實際上那座山根本就難以撼動。若是真的結怨了,徹底沒有回頭路。縱然有朝廷的支持,勢必會傷亡摻重,那麼一切都不值得。

當他們心中的執念放下後,四位得道高僧像是看見曙光一樣,相視一笑,然後口唸佛號,佛珠在手中轉動着。片刻後,他們都沒了聲息,已經奔向求佛的大道之上。

“阿彌陀佛!”玉清法師不卑不亢,也沒有任何的傷感,就這麼默默地念着佛號,目送着四位師叔祖安然離去,也可以說是脫去這身皮囊,真正的得道成佛,他反而有些羨慕。

玉清法師默默地念了一遍往生經文,然後站起身,恭敬地作揖,轉身離去,摩尼教與相國寺的事情已經結束,他準備回到寺中安排師叔祖的法事,他的心在師叔祖的教誨下明亮許多,收穫頗多。

本書來自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429章 紅顏禍水(二)第466章 平分秋色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蓮社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286章 明白了何事?第390章 挑戰第120章 巧渡長江(二)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225章 如願以償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377章 作弊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三十二章 弒兄奪位第五百八十九章 四海人家第187章 再見傾城第182章 方臘現身第257章 承諾第五百七十五章 舉國歡騰第524章 損失慘重第390章 挑戰第53章 委以重任(一)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79章 我們看戲就行了!第172章 初次見面第426章 你是我的第497章 當務之急第326章 吃出‘禍事’(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羊入虎口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109章 回京第35章 大夏龍雀第180章 刁難第144章 天賜良機第284章 好險第530章 直搗黃龍第88章 送信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386章 和盤托出第511章 火燒糧倉第89章 初次交鋒(一)第五百七十章 悽慘的下場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117章 戰前部署第34章 贈送寶馬第34章 贈送寶馬第224章 取證據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323章 初識楊政第305章 當年往事(二)第487章 險死還生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談判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22章 指點迷津第137章 身知第374章 步步爲營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章 你真傻!第526章 下戰書第50章 父子相見第26章 抵達湯陰,得知住處第494章 分道揚鑣第492章 火攻、蛇膽第421章 悸動第427章 承認第399章 真刀真槍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276章 斬草除根第262章 替罪羔羊第242章 逼宮(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第122章 大破潤州城第134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五)第93章 兩軍交鋒(一)第212章 慌了第233章 撲朔迷離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46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429章 紅顏禍水(二)第269章 百密一疏第447章 皇后出面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458章 完顏晟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若不死,血債血償第199章 欲奪天下第287章 靜觀其變
第五百八十二章 佈局啓動第六百六十八章 全面反攻第429章 紅顏禍水(二)第466章 平分秋色第549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45章 喜得良緣,贈送良駒第六百三十三章 白蓮社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286章 明白了何事?第390章 挑戰第120章 巧渡長江(二)第509章 斬首示衆第225章 如願以償第343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525章 三軍會合第377章 作弊第六百零三章 集體相親第198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三十二章 弒兄奪位第五百八十九章 四海人家第187章 再見傾城第182章 方臘現身第257章 承諾第五百七十五章 舉國歡騰第524章 損失慘重第390章 挑戰第53章 委以重任(一)第53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79章 我們看戲就行了!第172章 初次見面第426章 你是我的第497章 當務之急第326章 吃出‘禍事’(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羊入虎口第五百九十一章 天上人間第109章 回京第35章 大夏龍雀第180章 刁難第144章 天賜良機第284章 好險第530章 直搗黃龍第88章 送信番外篇 第五章 齊聚汴京第386章 和盤托出第511章 火燒糧倉第89章 初次交鋒(一)第五百七十章 悽慘的下場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117章 戰前部署第34章 贈送寶馬第34章 贈送寶馬第224章 取證據第136章 魂遊地府第270章 束手無策第323章 初識楊政第305章 當年往事(二)第487章 險死還生第五百七十一章 最後的談判第334章 廢除三舍法(二)第380章 創造紀錄第22章 指點迷津第137章 身知第374章 步步爲營第123章 分兵而圍,孤軍深入第504章 忠義難兩全第23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六百章 你真傻!第526章 下戰書第50章 父子相見第26章 抵達湯陰,得知住處第494章 分道揚鑣第492章 火攻、蛇膽第421章 悸動第427章 承認第399章 真刀真槍第169章 深夜造訪第546章 排兵佈陣第276章 斬草除根第262章 替罪羔羊第242章 逼宮(一)第六百七十七章 九王鎮山河第122章 大破潤州城第134章 萬軍叢中過,片葉不沾身(五)第93章 兩軍交鋒(一)第212章 慌了第233章 撲朔迷離第64章 殺雞儆猴(一)第467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第46章 周侗的囑託第166章 加官進爵(一)第429章 紅顏禍水(二)第269章 百密一疏第447章 皇后出面番外篇 第七章 化敵爲友第458章 完顏晟第29章 錯把周侗當賊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若不死,血債血償第199章 欲奪天下第287章 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