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千鈞一局

樑蕭抱起狗兒,順着大路瞎走,渴了便喝溪水井水,餓了,只看哪裡有酒家飯莊,便一頭撞入,抓了就吃,有人攔他,他便拳打腳踢。他武功小有根基,兩三個壯漢近不得身。其言其行,可說人嫌鬼厭。白日裡,他面對世人冷眼,從不服軟,只有午夜夢迴之時,仰望那冷月孤星,方纔想起父母,悲苦難禁,抱着大石枯樹痛哭一場。

這般渾渾噩噩,也不知道過了多少時候,經過多少地方。這一日,他來到一處城鎮,聽旁人喚作廬州。

樑蕭抱了狗兒,到一處屋檐蜷下。一時百無聊賴,只見日光從屋檐前落下來,照着自己黑漆漆的雙足,十分暖和。當下他湊近陽光,掐蝨子摸跳蚤。他自幼習練“如意幻魔手”,手指靈活,此時大獲奇功,一掐一個準。片刻間,蝨子跳蚤一一抓完,樑蕭童心大起,便將蝨蚤在腳邊擺成三排,粗粗數來,約有二三十個,尋思道:“倘若湊滿百數,橫豎十個,擺得四四方方,才叫有趣呢。”但身邊蝨蚤摸無可摸,便將狗兒擰過來,笑道:“你癢不癢呀,給你也捉捉!”掐住一個狗蝨,仍在地上排放整齊。瞧得路人連連皺眉,都覺這小叫化子骨子裡透着古怪,一個個避而遠之。

樑蕭正得其樂,忽地頭上掉下一個物事,將地上排好的蝨蚤砸亂,樑蕭一瞧,卻是塊半兩重的碎銀,不覺大怒,攥着碎銀,擡頭瞧去,卻見街心站着個又高又瘦、面如淡金的紫袍漢子,三綹黑鬚隨風飄曳,背上掛了個藍布包裹,見樑蕭瞧來,低頭咳嗽兩聲,轉身去了。樑蕭咬了咬嘴脣,待他走出十來步,忽地叫道:“去臭銀子。”運足氣力,將銀子對準那漢子的背脊奮力擲去。

那漢子便似後腦長了眼睛,反手將銀子撈住,回頭詫道:“小娃兒,你不是乞討麼?”樑蕭被人當作乞丐,更覺羞怒,瞧那人接銀子的手法,似乎懷有武功,又見他一臉病容,自度不用懼他,當下兩手叉腰,啐道:“我討你姥姥。”他在市井中廝混久了,學了一肚皮的潑皮言語,這一句不過是牛刀小試,只等對方還嘴,再行對罵。

那人冷笑道:“你這娃兒當真古怪,咳咳,我不與你一般見識。”一邊咳嗽,一邊轉過街角,消失不見。樑蕭見那病夫臨陣脫逃,既覺得意,又感無趣,啐了一口,低頭看去,只見滿地蝨蚤已被自己腳步擾亂了,不免心中悻悻。他忽覷得對面燒臘店前無人,便趁店家轉身,抱起狗兒兩步躥上,凌空扯斷草繩,摘下一隻燒雞。店家掉頭看見,哇哇怒叫,但樑蕭腳步輕快,早已鑽入一條通街巷子。

繞過兩條街,樑蕭揣度沒人追來,方纔停住。他扯下兩隻雞翅給狗兒吃了,然後捧着燒雞大快朵頤。才咬兩口,就聽遠處喧譁,樑蕭轉頭看去,只見一個身穿華服的胖大公子攥着一個少女的胳膊,在她臉上啃來啃去,旁邊兩個青衣家奴哈哈大笑。那女子容貌清秀,裝扮樸素,瞧來是尋常人家的閨女,此時面紅耳赤,滿臉都是眼淚鼻涕,不免風韻大減。

樑蕭扯下雞腿咬了兩口,忖道:“這女孩子有什麼好啃的?難道比雞腿還好吃?”正覺奇怪,忽聽近旁有人低嘆道:“豬屁股又作孽了。”另一個噓了一聲,壓低嗓子道:“別叫他豬屁股,被聽見了,可是沒命的。”。

那胖公子身形臃腫,臀部尤其肥大,向後翹起,臉上嘻嘻褻笑,硬拖那女子往酒樓上走。女子身子墜在地上,哭得十分傷心。樑蕭瞧她哭泣模樣似曾相識,一轉念,猛然想起,母親被蕭千絕抓走時,正是這個模樣。霎時間,他只覺心口發燙,掉頭看去,身旁有個屠戶攤子,砧上放了一條豬尾巴,旁邊還有煺豬毛用的瀝青,燒得正稠。那屠夫踮着腳,一心瞧着熱鬧。

那胖大公子豬屁股正得其樂,忽聽身後衆人鬨然一笑,斜眼瞧去,並無異樣,哼一聲又掉過頭去。誰料衆人又是一陣鬨笑。這回笑聲小些,彷彿遇上極好笑的事情,偏又不敢放聲。豬屁股怒火中燒,小眼裡透出精光。衆人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面肌抽動,正覺辛苦,忽見一個小乞兒扛着三尺來長的燒火棍兒鑽出來,嘻嘻笑道:“豬屁股,肥又大,上面掛着條豬尾巴;豬尾巴,搖又擺,前面頂了個豬腦袋。”豬屁股也知自己的綽號,一時羞惱異常,小眼翻起,厲叱道:“小叫花子,罵你爺爺麼?”他身邊那少女原本淚眼婆娑,這時“撲哧”一聲,破涕爲笑。

豬屁股見衆人都瞧着自家身後,已自犯疑,直待那少女發笑,方纔省悟,伸手一撈,卻撈着一根豬尾巴,扯下來一瞧,只見上面沾滿瀝青。豬屁股性情驕橫,何曾受過這般捉弄,只氣得七竅生煙,伸手將那少女掀了個趔趄,向那小乞兒叫道:“***小叫化,是你不是?”說着便來揪他。那小乞兒嘻嘻一笑,轉身讓過,那兩個青衣家奴縱身欲上,卻被豬屁股一人一個嘴巴,摑倒在地,罵道:“狗奴才,瞎了眼,有人捉弄老子也沒瞧見。”

那小乞兒正是樑蕭,他將豬尾巴蘸了瀝青,鑽到人堆裡,覷機粘在胖公子臀上。豬屁股盛怒中打翻兩個隨從,捲起衣袖,又來撲樑蕭。他本是將門之後,從名師學過幾年槍棒拳腳,雖荒淫日久,贅肉漸生,不復往日敏捷,但這一躍一撲,倒也隱含法度。樑蕭瞧他來勢兇猛,忙一矮身,從他腿邊鑽過。一時間,二人一胖一瘦,一大一小,如猛虎攫兔般兜了兩圈。豬屁股忽地使個“燕雙飛”,雙腿成剪,來蹴樑蕭,左膝微曲,蹴出的右腿倒也虎虎生風,聲威懾人。

樑蕭被他一腳掃過頭頂,頭皮生痛。豬屁股一腿掃空,欺樑蕭矮小,大喝一聲,順勢使了個劈掛腿,舉腿過頂,對着樑蕭奮力劈落。樑蕭躲閃不及,忙將手中燒火棍兒向上格出。胖公子瞧那棍兒纖細,亦且招式用老,索性順勢壓下,驟然間忽覺膝間一涼,半條胖乎乎的小腿跳到眼前,似曾相識,正自訝異,忽覺一股鑽心劇痛從腿上傳來,豬屁股仰頭便倒,抱着一條齊膝而斷的右腿,發出潑天慘叫。

原來,樑蕭的“燒火棍”並非尋常木棍鐵棍,而是那口寶劍。這口劍本得自於長髯道士,削鐵如泥,吹毛可斷,因被樑蕭用破布條裹着,其後又沾了許多泥土,粘在一處,恰似燒火棍兒一般。豬屁股不知就裡,這一腿踢中劍鋒,怎會好過。

旁觀衆人見此情形,均是驚得呆了,兩個青衣奴也張大了嘴,忘了動彈。樑蕭眼見鮮血遍地,不由害怕起來,抱了狗兒溜出人羣。那兩個奴才回過神來,怒吼道:“抓住他,他傷了衙內!”其中一人銜尾猛追,另一個扶起昏死的豬屁股,回府報信。一時間,滿街喧譁,市集裡亂得猶如一鍋滾粥。

原來這胖公子來歷非同小可,他老子便是大宋江漢置制使夏貴。爲當朝宰相賈似道親信,鎮守廬州。這夏貴將略平平,討好上司卻是一等一的厲害,一身功名多半是憑膝蓋跪出來的,故而老百姓嘴裡叫“夏貴將軍”,心裡卻叫“下跪將軍”。這夏貴仗着手握重兵,橫行江漢無人敢管,兒子“豬屁股”更以欺男霸女爲樂,百姓懾於淫威,敢怒不敢言。不曾想突然蹦出這麼個小愣頭兒青來,一劍砍了豬屁股半條腿。只是老百姓平素裡被欺壓慣了,忽遇此事,驚駭之情反倒多過暢快之意,一時間羣起追趕樑蕭。

樑蕭瞧見追趕的人越來越多,不少人平民裝束,饒是他膽大妄爲,也不由慌亂起來,穿街繞巷一路亂竄,卻不料處處被截,路路不通。他在城裡走奔無門,突地趁着混亂,躥出城門。

方纔出城,便聽到馬蹄聲響。樑蕭回頭一瞧,只看十餘匹快馬載着軍漢,向這邊直衝了過來。敢情僕人們一嚷,已驚動官兵,如此難得的馬屁機會,傻子才肯放過。不待大帥發令,這些軍漢早已人人爭先,個個賣力,呼喝着一擁而上。

樑蕭畢竟年紀幼小,怎跑得過高頭大馬,眼看逃不過,瞧得道邊有一棵數丈高的栗子樹,便縱身爬上,蹲在枝丫之間,望着那些人馬奔近,擡手撓頭,主意全無。慌亂間,忽覺手背銳痛,舉目一看,卻是碰着一顆刺慄。他靈機一動,撕下衣衫,裹住兩隻手掌,摘了幾顆刺蝟也似的栗子,奮力擲出,正中馬頭。戰馬負痛,頓將背上軍漢顛了下來。

樑蕭咯咯直笑,站定樹梢,雙手左起右落,摘下刺慄,四面開弓。那刺慄帶上勁力,正是絕好暗器,一時間栗子樹下人語馬嘶,鬨鬧一團。

樑蕭擲了幾個回合,左近栗子殆盡,正欲另攀高枝。忽見又來了幾騎人馬,爲首的卻是那青衣家奴,奔到樹下,怒道:“一羣蠢貨,他拿刺慄丟你們,你們就不會拿刀槍擲他麼?”宰相的家奴大如官,這青衣奴在主子面前卑怯恭謹,在這些軍漢面前,卻說不出的盛氣凌人。

這一語驚醒夢中人,衆軍漢各自抓了刀槍,向樹上飛擲過來,只見刀槍亂舞,嗡嗡直響,樑蕭慌忙鑽入枝丫躲避,四面簇簇刺慄,掛得他渾身是血。忽然間,一把單刀從他腰邊嗖地掠過,驚出樑蕭一身冷汗,他暗釦一顆刺慄,對準那個青衣奴擲出,正中那廝眼角。青衣奴捂着眼嗷嗷慘叫。待得扯下刺慄,摸了一把傷口,滿手是血,怒道:“慢着。”衆軍住手。青衣奴瞪着樹上,道:“這猴崽子困在樹上,插翅難飛。殺了他豈不便宜。你們三個蠢才,去北面守候;你們四個賤貨,去南面把守。剩下的給我上馬,拿刀把這棵鳥樹砍了,看他還往哪裡跑?”衆軍漢鬨然應命。拿了朴刀,提起繮繩,十幾匹戰馬嘶叫,齊刷刷奮蹄人立。

樑蕭攥了兩顆栗子,從樹幹裡探出頭來,方要擲出。忽聽耳邊嗖的一聲,一支羽箭掠過。一眼瞧去,只見那青衣奴不知何時挽着一張弓,陰笑道:“小猴崽子,再動一下,老子就射你媽個透明窟窿。”樑蕭慌忙躲到樹葉後面,又怒又懼,握緊拳頭,咬牙忖道:“好呀,待會兒下樹,我再跟你拼個死活。”

忽聽衆軍漢一聲吆喝,躍馬揚刀,衝了過來。當先一人,藉着馬力揮刀劈在樹上,入木徑寸。轉眼間,軍漢們輪番衝鋒,樹身被劈斷大半。一個軍漢忽地夾馬奔上,伸腿奮力一撐,栗子樹轟然折斷。樑蕭手舞足蹈栽落地上,只聽得四下裡人語馬嘶,心中慌亂至極,抓着長劍,沒頭沒腦一陣亂舞。衆軍漢見他驚惶失措,哈哈狂笑,一縱馬匹,便向樑蕭衝來。樑蕭神昏智亂,只顧舞劍,忘了躲避。眼看就要被馬匹撞倒,斜刺裡忽地搶出一個人來,喝一聲:“去!”兩匹戰馬向天悲鳴,在空中翻了個筋斗,重重落下,馬下軍漢慘叫一聲,竟被馬匹壓折了腿,。

那人冷笑一聲,足下如風,雙手起落,瞬息間繞着樑蕭轉了一圈,只聽得馬嘶不斷,一衆馬匹口吐白沫,被他盡數拽翻,衆軍漢皆成滾地葫蘆。那人掀倒馬匹,擋在樑蕭前面,捂着口輕輕咳嗽。樑蕭見來人如此神威,暗自驚訝,好容易定住心神,細瞧來人,不覺“哎喲”叫道:“是你?”那人轉過身,冷笑道:“小鬼頭,你還用銀子扔我不扔?”樑蕭一時紅透耳根,原來此人竟是給他銀子的那個黃臉病夫。

青衣奴駐足瞧着,心頭駭然,瞧見二人說話,頓覺有機可乘,忽地挽弓,向那黃臉客一箭射來。那黃臉客聽到風聲,反手一揮,厲聲道:“好奴才。”他存心滅口,氣貫羽箭,欲要甩出。忽聽道旁有人笑道:“秦天王,箭下留人。”那黃臉客不防近旁尚還伏有人手,黑眉一挑斜眼睨去,只見一個短鬚漢子慢騰騰從道邊走了出來。他不高不矮,小帽青衣,圓臉上一團和氣,右臂上纏着一根粗大鐵索,大圈壓着小圈,縱橫交錯,索上鋼錐根根朝外,在日光下精芒耀眼,鋒銳逼人。

黃臉客一數那鋼錐,恰好七枚,不由嘿然道:“七星奪命索?”那短鬚漢呵呵一笑,挑起拇指道:“秦天王見識了得,竟還認得這不中用的傢什?”

黃臉客冷笑道:“七星奪命索,鬼魂也難脫;江南名捕何嵩陽吃飯的傢伙,誰會認不得?”短鬚漢子一路走來,步子沉穩,笑道:“說得是,不論別人如何捧貶,在何某眼裡,這鎖鏈都不過是吃飯的傢伙,就好比鐵匠的錘子,木匠的規尺。呵呵,與‘病天王’秦伯符說話,真是直白痛快。”

樑蕭聞言,覷了黃臉客一眼,忖道:“他原來叫‘病天王’!他一隻手便將馬拉翻,氣力可真大。”想到自己早先還想與他鬥毆,甚覺羞怒,“原來他不是怕我,是不屑理會我呀?”

卻聽秦伯符道:“何嵩陽,你是官府中人,來這裡行的也是官府的事吧?”何嵩陽笑道:“秦天王目光如炬,國有國法,這孩子犯了事,何某自須略盡本分。”秦伯符冷笑道:“什麼國有國法?怕是那個下跪將軍的家法吧?哼,爲一個小娃兒興師動衆,不嫌害臊麼?”何嵩陽笑道:“夏大人乃當權之人,咱們做捕快的,若無權貴照應,怎地做事?秦天王也是明理人,須知身在公門中,萬事不由人。”他嘴上苦口婆心,足下卻步步逼近,須臾間,離二人不足兩丈。

秦伯符始終盯着他臂上鐵索,忽地輕咳一聲,道:“何嵩陽,你再動半步,休怪秦某翻臉了!”何嵩陽步子一頓,手捋短鬚,朗笑道:“當年秦天王震懾江湖,江湖宵小聞風喪膽。不知如今武功是高了,還是低了?”秦伯符哂道:“如此說,你是要稱量某家了?”何嵩陽笑道:“豈敢豈敢。常言道,殺人償命,欠債還錢,這小娃兒斷了夏公子一條腿,總須有個交代。”秦伯符道:“好啊,這麼說,你也要斷這小娃兒一條腿了?”樑蕭嚇了一跳,想到豬屁股斷腳哀號的情形,不覺雙腿痠軟。

何嵩陽笑道:“秦天王放心,砍腳卻是不必,但衙門裡總要走一遭的。”秦伯符冷笑一聲,道:“什麼衙門?廬州的衙門就是他夏貴家的私器,秦某焉能將人推進火坑?那姓夏的小子欺男霸女,惡名遠播。這小娃兒便不動手,秦某此來廬州,也不會放他過去。斷他一腿算是便宜了。換了秦某,斷的可就是他的脖子!”何嵩陽擺手道:“秦天王這話不妥。所謂天有其道,國有其法。倘若人人一怒拔刀,這天下還成什麼世界?”秦伯符濃眉倒立,揚聲道:“奸佞當道,法之不行。道不同,不相爲謀!”驀地兩眼陡張,沉喝道,“何嵩陽你說了這多廢話,莫非想絆住秦某,好讓那青衣奴才去搬救兵麼?”

何嵩陽被他一語道破機心,面肌倏地一跳,哈哈笑道:“秦天王誤會,何某不過與你辯一辯國法私義,豈有他念?”秦伯符嘆了口氣,搖頭道:“何嵩陽,你擒賊無數,秦某敬你三分,方纔與你多說兩句。哼!現今你的援手到了,秦某也當去了,省得浪費氣力。”何嵩陽神色一變,凝神細聽,果有細微蹄聲,他本是聽音辨蹤的高手,這次居然後知後覺,不由心中一凜:“這廝耳力端地通神。”急思計謀,力求將這強敵絆住。

卻見秦伯符轉過頭,對樑蕭道,“小傢伙,咱們走吧。”樑蕭小嘴一撅,頗不情願,但此刻大敵當頭,除了秦伯符,別無依靠,只得抱起狗兒,跟在他身邊。何嵩陽無法可想,驀地縱聲笑道:“秦天王何須急躁,再留片刻,卻又何妨?”說話聲中,丈八鐵索脫出手臂,屈曲如蛇,向秦伯符嗖地掃來。

秦伯符眉頭一擰,盯住那鐵索端頭,身子卻如磐石屹立,一動不動。何嵩陽這索法變化多端,看似掃向秦伯符,實則留有後招,倘若秦伯符出手招架,七星索勢必掃向樑蕭,迫秦伯符分心照顧,再伺機將他纏住,只消拖延片刻,大兵趨至,任秦伯符如何英雄了得,也敵不過千百兵馬。

但秦伯符既然不動,所有後招都難發揮。何嵩陽一咬牙,鐵索順勢卷出,只聽嘩啦一聲響,秦伯符已被死死纏住。何嵩陽不覺喜出望外,他本當秦伯符即使不閃不避,也會出手招架,萬無束手就擒的道理。要知他這條七星奪命索下不知擒了多少強賊巨寇,索上七枚尖錐一旦着身,勢必鑽肉而入,罪人若然掙扎,鐵索便會愈來愈緊,鋼錐直抵內腑,頃刻間便送了性命。是以江湖有道:“七星奪命索,鬼魂也難脫。”言之有因,絕非虛言恫嚇。

何嵩陽一擊而中,真有不勝之喜,但面上卻不流露半分,淡淡笑道:“天王這般承讓,何某委實過意不去。”面上微笑,手上卻驟然加勁。驀見樑蕭揮劍撲了上來。何嵩陽哈哈大笑,覷他長劍來勢,側着身飛起一腳,踢中樑蕭手腕,樑蕭痛叫一聲,長劍墜地。何嵩陽見過秦伯符力拽羣馬,深知厲害,不敢大意。腳下對付樑蕭,手上同時發力,心想一旦七枚鋼錐入肉,任你天王老子,也休想脫身。

誰料一拽之下,秦伯符仍是不動。何嵩陽心覺不妙,定睛瞧去,只見那鋼錐非但沒能刺入對方身體,亦且有彎曲之勢。不禁脫口叫道:“好硬功!”此時蹄聲更緊。援兵將至,但不知爲何,何嵩陽心頭卻更爲惶惑。他自爲捕快以來,歷經無數風浪,卻從未遇上過這等強敵。

樑蕭耳聽得蹄聲大作,又見遠方煙塵滿天,心頭慌亂,驀地轉身,拔足便跑。但只跑了兩步,卻又停住,回頭瞧了秦伯符一眼,忖道:“這病老鬼先前救我,現今他被人拴住,我怎能獨自逃命呢?媽常說,受人點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我雖幫不了他,但也不能臨陣脫逃!”想到這裡,把心一橫,彎腰拾起長劍,跳上去揮劍劈向鐵索。

何嵩陽瞧得清楚,不待他劈到,大喝一聲,鐵索一抖。只聽金鐵交鳴,樑蕭擋不住索上大力,手臂痠麻,長劍幾乎再度脫手。何嵩陽這一次震開長劍,幾乎使盡渾身力氣,他忽覺手上一緊,似要被對方拖動,慌忙穩住身子,咬牙瞪眼,胸脯如鼓風箱。倘若樑蕭再度揮劍,必能輕易斷索,但他吃虧學乖,再也不肯上前。唯是退後兩步,橫劍守在秦伯符後方,面向趕來兵馬。耳聽得蹄聲如雷,樑蕭只覺掌心裡滿是汗水,寶劍也幾乎拿捏不住。

秦伯符見他捨身相護,眼裡微有讚許之色,驀地朗叫道:“小傢伙!你且瞧一瞧,人馬距此還有多遠?”他被鐵索捆縛,尚能高言大語,不論是樑蕭還是何嵩陽,均是訝然。樑蕭略一估摸,說道:“還有一百多步。”

秦伯符道:“好,十步之時,喚我一聲。哼,先瞧我將這七星索變作沒星索。”樑蕭瞧他神氣從容,也不覺鎮定許多,只看那何嵩陽面皮漲紫,好似拔河一般,整個身子俱都墜在索上。秦伯符足下仍是不丁不八,紋絲不動,那索上鋼錐則一分分地彎折下去,漸與鐵索持平。樑蕭瞧得目瞪口呆:“鋼錐也刺不進去,這病老鬼的身子是鐵打的麼?”

正覺驚疑,前方人馬更近,兩個軍官一心搶功,張口怒叫,策馬搶在隊伍前面,猙獰眉眼清晰可見。樑蕭越瞧越怕,一時也顧不得許多,高嚷道:“十步到啦!”秦伯符濃眉一展,笑道:“七星奪命索,鬼魂也難脫,真是索如其人,徒具虛名!”話音方落,樑蕭眼中彷彿出現錯覺,只瞧得秦伯符衣袍鼓脹,霎時間身形彷彿膨脹了一倍。錚錚兩聲,百鍊精鋼的丈八鐵索斷成三截。何嵩陽氣力落空,一個趔趄仰天坐倒,手握半截斷索,氣喘如牛,再也爬不起來。

秦伯符一抖身子,將兩截斷索捉在手中,猝然轉身,喝聲:“去!”兩截軟鐵索在空中抖得筆直若槍,脫手飛出,撲撲兩聲刺穿兩匹馬頸,其勢不減,又將馬上兩名軍官刺透。霎時間,血光迸出,馬嘶人號幾乎不分先後響起。衆軍漢無不驚悚,齊呼一聲,紛紛勒馬。

秦伯符連斃二將,旋即移步後退,右臂挾起那棵折斷了的大慄樹,瞧得衆官兵又衝過來,雙眉倒立,大喝一聲,將兩丈來長、一抱粗細的樹幹橫掃而出。只聽人叫馬嘶,前排馬匹倒了一片。秦伯符飄退數丈,將手中大樹向前擲出,又砸翻數騎追兵。他轉身將樑蕭挾起,幾步奔至道邊,縱聲長嘯,拔身而起,如飛鳥般掠過一片丘巒,消失不見。衆官兵爲他神威所奪,目瞪口呆,竟忘了追趕。

秦伯符翻過幾座山丘,方纔停下步子。將樑蕭放落,拈鬚笑道:“小傢伙,我問你,適才我與何嵩陽鬥力,你怎麼不趁機逃走?”樑蕭撇嘴哼了一聲,道:“你說什麼,再怎麼說,我也不能不講義氣。”秦伯符瞧他小臉稚嫩,說話時卻竭力學出大人的樣子,不倫不類,不覺笑道:“臭小鬼胡吹大氣,嘿,你小小年紀,懂什麼義氣?我瞧是傻里傻氣還差不多。”他口中揶揄,心裡卻覺自己此番並沒救錯人,甚感欣慰,不由哈哈大笑起來。樑蕭生來最受不得被人小覷,聞言怒道:“傻里傻氣,總好過你死樣活氣!”

秦伯符笑聲忽止,冷聲道:“小鬼……”樑蕭立馬道:“老鬼。”秦伯符臉一沉,道:“你這臭小鬼……”話未說完,樑蕭便道:“你這病老鬼……”秦伯符怒目相向,叱道:“你這臭小鬼,怎就牙尖嘴利的,不肯吃虧?”樑蕭啐道:“你這病老鬼,一瞧就活不過明天,被我罵一罵,又有什麼關係?”秦伯符被他無意說中生平最爲忌諱之事,臉色陡沉,厲聲喝道:“臭小鬼,你再咒我試試?”

樑蕭瞧過他大顯神威,見他辭色轉厲,微微膽怯,撅嘴道:“說不過就翻臉,哼,不與你說了!”轉身道,“白癡兒,走啦!”秦伯符大怒,一把扣住他胳膊,反轉過來,厲聲道:“臭小鬼,你敢罵我白癡?”樑蕭被他一扭,痛得幾乎流出淚來,大叫道:“臭老頭,我叫狗兒,又不是叫你……哎喲……”

秦伯符一愣,忽聽得汪汪狗叫,低頭一看,卻是那隻渾身灰黑的小狗,瞧見主人被欺,甚覺憤怒,身上毛髮盡豎,衝着秦伯符猛吠。秦伯符麪皮發燙,暗叫慚愧,將樑蕭放開。但他自重身份,明知誤會對方,也不願向這小孩子認錯,只是嘿然坐下,淡淡道:“敢情這狗叫做白癡兒麼?這名字起得一點兒都不好。”樑蕭怒道:“誰說不好,它洗淨了比雪還要白!”秦伯符失笑道:“原來白癡兒這名字並非說狗兒蠢笨,卻是說它長得白啊?哈哈,有趣有趣,我瞧這狗兒灰不溜秋,該叫灰癡兒、黑癡兒,方纔貼切。”樑蕭撅嘴道:“狗長毛,人穿衣,你穿了件紫衣服,就叫紫癡兒麼?”

秦伯符嗔目大怒,一拍大腿騰地站起,厲聲道:“臭小鬼,你又繞彎子罵人?”樑蕭知他要打,急忙抱手縮腳。秦伯符見此情形,猛然省悟:“這小子縱然古怪,但到底是個孩子,我秦伯符何等人物,豈能與黃口孺子一般見識?”於是他按捺怒氣,擺手道:“罷了,臭小鬼,事已過去,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道,咱們一拍兩散、分道揚鑣!”說着轉身走了兩步,忽又轉過身來,濃眉緊蹙,神色嚴厲,樑蕭當他變卦又要對付自己,慌忙擺個架勢。秦伯符卻不瞧他一眼,只望着遠處冷笑道:“這些狗奴才,跟元人作戰個個都是膿包;對付一個娃兒,倒也悍不畏死。”樑蕭聽得奇怪,循他目光瞧去,只見七八個官兵提刀弄槍,轉過遠處山樑,飛也似的奔了過來。

秦伯符微一冷笑,瞧得身旁立了一塊五尺見方的大青巖,伸手在岩石上一抓,那石塊便如腐土朽木,被他抓落一塊。秦伯符疾喝一聲,那石塊去如流星,噹的一聲,正中一名將官前胸,那名將官雙腳離地,倒飛出兩丈有餘,砰然墮地,口中鮮血狂噴,眼見不活了。諸軍一呆,駐足不前。

秦伯符一伸手,又抓落一枚石塊,諸軍直瞧得兩眼發直,雙股戰戰。忽有人發一聲喊,拔足便逃,衆軍漢恍然驚覺,也顧不得地上長官,急急如喪家之犬,惶惶如漏網之魚,腳底生煙,拖刀曳槍,頃刻間走得不見蹤影。

秦伯符驚退諸人,心中得意,不由哈哈大笑,但瞥了樑蕭一眼,笑容一斂,尋思道:“常言說:‘殺人須見血,救人須救徹’,而今官兵遍佈,這小傢伙到處亂走,無異於羊入虎羣,勢難活命。但我身有要事,這小鬼說話又十分討嫌,帶他一路,不知當也不當?”正覺猶豫,忽瞧樑蕭抱起狗兒欲走,當下板起臉來,厲喝道:“回來!”探手將他抓在手裡。樑蕭又驚又惱,踢足掙扎,但秦伯符手如鐵鉗,任他如何掙扎,也難脫身。

秦伯符挾着樑蕭大步疾行,他足力甚健,翻山越嶺如履平地,樑蕭大嚷小罵,他只當充耳不聞。樑蕭罵了一陣,口乾舌燥,懨懨地沒了聲息。二人行了百里路程,暮日沉西,天色漸晚。也不知到了何處,只見四下裡草木叢生,偶爾傳來泉流嗚咽,若斷若續。又行一程,東天皓月團團升起,飛彩凝輝。樑蕭瞧着這輪滿月,不知怎地竟想起母親笑靨,繼而又念起亡父,憶及以前那些溫馨甜美之處,不由得眼角酸澀,心口發燙,若非有人在旁,真想大放悲聲,哭個痛快。

正當此時,秦伯符身形一頓,將樑蕭重重扔在地上。樑蕭正感傷往事,被這一摔,心情大壞,怒道:“病老鬼,你是蠢牛麼,這麼大勁?”秦伯符大覺惱火,睨他一眼,厲聲道:“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你這小鬼倒也摔不死?”樑蕭大怒,跳起來正欲回罵,忽聽遠處傳來一聲狼嚎,悠長尖細,淒厲中透着詭異。樑蕭不禁打了個冷戰,往日流浪時,他曾在曠野中被一羣野狼追趕,後來爬到樹上,方纔免劫。此時耳聽狼嚎陣陣傳來,四周林木搖晃,樹影森森,端地如鬼如魅,不由害怕起來,頭一縮向秦伯符靠近了些。

秦伯符忽見樑蕭露出怯態,不覺好笑:“到底是個孩子。”他這一番狂奔,也頗爲費力,驀地濁氣上升,禁不住咳嗽起來。樑蕭瞅他一眼,忖道:“這病老鬼力大如牛,怎還會病懨懨的呢?”擡眼細看,卻見秦伯符凝目盯着左方的一面石壁,捋須沉吟。此刻月光照壁,可見石壁上凸凹起伏,似乎刻有文字。秦伯符瞧了半晌,喃喃念道:“人心多變,如何分黑白方圓?世事詭譎,總不離勝負得失。”這一副對聯刻在石壁上,雖然對仗粗陋,但也略略道出人心冷暖,世道艱辛,秦伯符心有所感,一時瞧得呆了。

樑蕭坐了半晌,始才定住心神,覺出自己身處之地,乃是兩山間一處低坳,谷中擱了一張巨大的四方石板,徑約十丈,光滑平整,在月光下通體白亮,好似塗滿水銀;其上曾被刀斧刻畫,留下筆直痕跡,縱橫一十九道。樑蕭認出是一方棋盤。棋盤東西兩方,擱了數枚渾圓的石子,上凸下平,黑白難辨,但觀其大小,一枚枚徑過半尺,不論石質,少說也重有十斤!

樑蕭瞧得發愣。秦伯符卻踱到月光朗照處,盤膝坐下,招手道:“小傢伙,過來。”樑蕭哼了一聲,站着不動。秦伯符微微一笑,道:“始才摔你罵你,是我不對。”樑蕭不料他低頭認輸,甚是詫異,繼而又生納悶:“這老頭子怎麼變了一副好臉色?只怕有什麼詭計,我須得當心。”他雖說流浪已久,對常人戒心極重,但到底年幼情熱,秦伯符兩度相救,令他孤苦中平添1/2

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七章 車馬轔轔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十章 心隨明月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七章 車馬轔轔第七章 偷天換日第六章 煙波微茫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一、蜀道難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四章 隨圓就方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九章 六花妙術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一、蜀道難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八章 天機有月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一章 花暗柳明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八章 羣魔亂舞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十二章 終天長恨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十一章 變起蕭牆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七章 故人相逢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一章 花暗柳明第九章 六花妙術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一、蜀道難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十章 移星換斗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十二章 終天長恨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二章 白梅含香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七章 杏林醫隱
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七章 車馬轔轔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十章 心隨明月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七章 車馬轔轔第七章 偷天換日第六章 煙波微茫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一、蜀道難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四章 隨圓就方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九章 六花妙術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一、蜀道難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八章 天機有月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一章 花暗柳明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八章 羣魔亂舞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十二章 終天長恨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十一章 變起蕭牆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七章 故人相逢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一章 花暗柳明第九章 六花妙術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一、蜀道難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十章 移星換斗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十二章 終天長恨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二章 白梅含香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十二章 勾心鬥角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七章 杏林醫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