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

花生哎喲一聲,跳將起來,嚷道:“曉霜,曉霜!”但見樑蕭臉色陰沉,心中一緊,一撇嘴便要哭出來,九如嘆道:“此地不宜久留,花生,你揹我回朱餘老那裡。”花生見他身上血跡未乾,驚道:“師父你也受傷了?”九如罵道:“什麼叫也受傷了,小小流了一點血罷了,也算得了傷麼?”花生只得愁眉苦臉,將他背起,樑蕭壓下心中波瀾,咬了咬牙,帶着二人穿過無色庵,越牆而出,庵中尼姑女冠眼睜睜瞧着,盡都不敢阻攔。

三人避開禁軍,回到朱餘老住處。朱餘老見三人狼狽形狀,好生驚訝,慌忙張羅熱湯。九如擺手道:“不用燒水了,快拿十斤酒來。”朱餘老目瞪口呆,樑蕭詫道:“大師有傷在身,怎能喝酒?”九如笑道:“你有所不知了,酒這物事,不僅能消悶解乏,還可疏經活血,暢通穴脈,對和尚來說,便是最好的補藥。和尚喝一分酒便多一分氣力,若是喝到十足,嘿嘿,任憑什麼內傷外傷,全都不在話下。”樑蕭失了曉霜二人,心頭沉重如鉛,明知此老一派歪論,也無心與他爭辯,退到一旁,默然不語。

朱餘老捧來酒罈,九如大喝一口,咂了咂嘴,向花生招手道:“你把被人打倒的經過,仔細說給我聽,不可漏掉一點半分。”花生搖頭道:“俺也不知出了什麼事,背心一痛,就撲在地上啦。”九如咦了一聲,道:“你沒瞧見對頭?”花生連連搖頭。樑蕭忍耐不住,忽地厲聲喝道:“真是蠢材,連對手也沒瞧見,好啊,你除了吃飯,還會做什麼?”花生從未見他這般生氣,心中既是害怕,又感內疚,忽地捂着胖臉嗚嗚哭起來。樑蕭一句罵過,已有幾分後悔,再見花生一哭,不由神色一黯,再無言語。

九如又喝一口酒,笑道:“樑蕭,你不用發急,那人是誰,和尚我已猜到了幾分。”樑蕭雙目一亮,露出希冀之色。九如道:“放眼天下,能在無知無覺中制住花生的人物,屈指可數。”他逐一扳指數道:“除去你我,尚有老窮酸公羊羽、老怪物蕭千絕、老烏龜釋天風、老色鬼楚仙流,嗯,還有賀陀羅這條臭蛇。釋天風與你交手,分身乏術,前面三個傢伙又氣派很大,萬不會暗算傷人,嗯,想來也只有臭蛇賀陀羅……”樑蕭搖頭道:“不會是他。”九如奇道:“此話怎講?”

樑蕭將賀陀羅滯留海島的事略略說了。九如笑道:“賀臭蛇這個筋斗栽得叫人解氣。”繼而白眉一擰,道,“如此說來,和尚倒是猜得不對。但或許漏說了一人。”樑蕭道:“天下還有什麼高手?”九如道:“大元帝師八思巴人稱藏密第一高手,和尚雖沒稱量過他,但此人少年聰明,是密宗裡不世出的人物。十六歲時,佛法武功便已無敵於吐蕃,其後與中原全真教兩次鬥法,將道教羣倫壓得擡不起頭來。是以他若有此本事,那也不足爲奇,只是此人身份貴重,該當不會親自出手……”樑蕭心如亂麻,勉強點了點頭。

九如將酒一氣吸盡,臉泛紅光,頭頂上罩了一團氤氳白氣,忽向花生招手道:“乖徒弟,過來。”花生抹着淚,沒好氣道:“幹嘛?”九如道:“我問你,你是不是和尚的好徒弟?”花生點點頭。九如道:“是就好,天色將明,卯時也到了。爲師喝了酒,須得小憩片刻,運功療傷。大天王寺我是去不了,你既是我的乖乖好徒弟,那就替爲師走一趟,會會那些密宗高手,免得被人說我老和尚言而無信。”花生嚇了一跳,他生平最不愛與人爭鬥,再想起瘦、胖喇嘛,更有說不出的害怕,搖頭便道:“俺打不過,俺不去。”九如怒道:“你還做不做我徒弟麼?”花生道:“做!”九如道:“那你去不去?”花生道:“俺不去。”九如聽他答得如此爽利,微覺詫異,心念一轉,叱道:“那好,你若不去,和尚也不認你做徒弟了。”花生目瞪口呆,臉色時紅時白,淚水只在眼眶裡打轉。九如硬起心腸,閉目不理。花生呆立半晌,神形恍惚,轉出門外,他丟了曉霜趙咼,又被樑蕭責罵,心中已是說不出的難過,此刻再被師父逼上絕路,不由得悲從中來,蹲在巷子一角,嗚嗚咽咽哭了起來。

正哭得傷心,忽覺有人走近,花生淚眼迷糊,擡頭一看,卻見樑蕭正望着自己,便哽聲道:“樑蕭,對不住。”樑蕭搖頭道:“我纔對不住,方纔不該罵你的。”伸手將他攙起。花生聽他一說,心裡略略好過些,轉過身子,低頭便走。樑蕭道:“你去哪兒?”花生道:“俺去大王寺。”樑蕭道:“是大天王寺,你名字都記不住,還去做什麼?”花生汗顏道:“對,對,大天王寺。”心裡默唸了幾遍,牢牢記住。

卻聽樑蕭又道:“花生,你說,咱們算不算兄弟?”花生道:“怎麼不算。”樑蕭道:“那你可否記得,當日你我在海船上結拜時曾說過,要共當患難,共享歡樂麼?”花生早將誓言忘到爪哇國去了,經樑蕭一說,方纔記起,懵懂點頭。樑蕭嘆道:“既然共當患難,要去大天王寺,又少得了哥哥我麼?”他仰望天際明月,冷笑道,“況且,我也想瞧瞧,那帝師八思巴究竟有什麼了不起的能耐?”

花生道:“可是曉霜……”樑蕭擺手道:“那人若是衝我來得,遲早都會現身。倘若曉霜有個三長兩短,天下間只怕從此不得太平。”說着眸子裡透出濃濃煞氣。花生瞧得打了個寒戰,趕忙搭下眼皮。樑蕭戴上阿修羅面具,鄭重地道:“花生你記住了,你我一朝是兄弟,終生是兄弟,無論如何,我都不會丟下你不管。”花生聽得這話,不禁心如火燒,熱血沸騰,大聲道:“對,一朝是兄弟,終生是兄弟。”二人相視一眼,前衍盡釋,齊聲大笑,披着星輝月華,向着大天王寺走去。

長街十里,空寂無聲,白露如霜,清輝泄地。城頭戍卒的歌聲蒼勁洪亮,沖天而去。兩人抵達大天王寺外,已是寅卯之交,寺內寶炬流輝,亮如白晝。寺前卻是空曠無人。寺門閉得正緊,兩座千斤石獅並排擱在門前,將大門攔死。樑蕭一皺眉,揚聲道:“八思巴,九如弟子花生,尊奉師命,來赴卯時之約,閣下大門緊鎖,石獅攔路,也算是東道之誼麼?”

寺中略一靜默,只聽一個聲音緩緩說道:“非也,敢問天有門乎?地有門乎?”語聲和藹之中暗藏威嚴,正是是八思巴說話。樑蕭道:“笑話,天地渺渺,哪有門戶!”八思巴道:“非也,倘若心無所礙,十方閻浮世界,盡開方便之門。”樑蕭心頭一震:“不好,今日是佛門相爭,不僅是鬥神通,還要比試佛法。我只圖嘴快,先輸一陣。”眉頭一皺,向花生道:“和尚,人家考較你呢!”花生歪頭想了想,抽了抽鼻子,走到門前,雙手推在一尊石獅之上,喝一聲:“去。”那石獅被他“大金剛神力”一撼,骨碌碌滾出三丈。花生抱住另一尊石獅,喝聲道:“起。”將千斤石獅扛在頭頂,奮力一撞,寺廟大門頃刻粉碎。

花生扛獅而人,舉目瞧去,但見寺前廣場上樹着一根旗杆,高入雲天,旗杆下密密匝匝都是喇嘛,也不知有幾百上千。花生呵呵笑道:“去吧!”將石獅重重擲下,轟隆一聲,地皮爲之顫動。

衆喇嘛見他如此蠻闖進來,盡是目瞪口呆。龍牙厲聲喝道:“臭和尚,是你砸門了麼?”花生有樑蕭相陪,膽氣大壯,圓眼骨碌碌一轉,嘻嘻笑道:“有門麼?俺沒瞧見!”他從前偷吃九如酒肉,九如一問:“臭徒弟,是你偷肉吃了麼?”花生立馬推諉道:“有肉麼,俺沒瞧見!”每每氣得九如橫眉怒目,卻無辦法。今日龍牙一問,花生聽得耳熟,隨口便答,只不過略加變通,把“肉”字換作了“門”字。

龍牙瞧他神氣憊懶,惱怒更甚,啐道:“胡說,大門明明就在那裡,你瞎了眼嗎……”話音未落,只聽八思巴嘆息聲自偏殿傳來:“龍牙,他若瞎了眼,你卻是瞎了心。”龍牙悚然一驚,合十道:“帝師教訓得是,龍牙着相了。”低眉垂首,不敢再言。獅心見勢不妙,豎掌於胸,飄然出列,陰陰笑道:“小和尚,你師父怎麼沒來?”花生一怔,正要如實回答,忽聽樑蕭長笑道:“九如大師當世神僧,佛法通天,豈能與爾等一般見識,派上個把徒弟,也算瞧得起你了。”花生聽他聲音竟從寺內發出,心中奇怪,擡眼望去,只見樑蕭戴着修羅面具,迎着如水晨光,盤坐在大雄寶殿的飛檐之上,晨風西來,吹得他長髮狂舞。

龍牙、獅心二人心神被花生吸住,樑蕭如何上了房頂,竟一無所覺,龍牙神色數變,厲聲道:“降魔九部何在?”只見九名紅袍喇嘛合十出列,一般肥瘦,一般高矮,手持一式金剛降魔柞。龍牙手指樑蕭,道:“趕他下來。”九人轟然應命,縱上房頂,將樑蕭圍在正中。大雄寶殿離地二丈有餘,九人提了百斤兵器,縱躍而上,輕身功夫已是驚人,衆喇嘛見狀,鬨然喝彩,屋瓦爲之震動。

樑蕭一手按腰,笑道:“龍牙,你當人多就厲害嗎?”龍牙微一冷笑,道:“假面人,你不要囂張,你聽這是什麼?”舉手一拍,忽聽偏殿中傳來小兒哭聲,但只哭了一聲,便即止住。

這哭聲雖然短促,樑蕭卻聽出正是趙咼,頓覺頭腦一熱,心血上涌,高叫道:“八思巴,你堂堂帝師,竟也幹這等沒臉勾當?”八思巴淡淡地道:“閒話休提,貧僧便在此處,爾等若有能耐,不妨過來。”樑蕭不料他算計如許周詳,竟事先擒住趙咼,曉霜雖未出聲,想必也在近旁,頓時方寸微亂,揚聲道:“好.我便過來。”正要縱向偏殿,龍牙卻冷笑道:“假面人,你要見那孩兒,可得先過降魔衆這關。”他微一獰笑,又道,“不過,交手之時,他們可以攻你,你卻不得還手,若有一指加諸其身,那小孩只怕有些不妙。”樑蕭聽他口氣,忖道:“八思巴拿咼兒脅迫我,卻不向忽必烈邀功,足見他還不知昌兒身份。怪了,他們怎麼知道我要來此?”疑惑間,卻見九名喇嘛面色不豫,一個黑臉喇嘛低聲道:“假面人,這比鬥不算公平。你若害怕,大可認輸。”樑蕭淡然道:“誰要認輸了?”黑臉喇嘛神色一變,喝道:“好,請接招。”金剛杵挾起凌厲勁風橫掃而來。樑蕭囿於龍牙之言,不敢還手,錯步讓開。另一名喇嘛搶上一步,手中鐵杵飄飄然點向樑蕭後心。誰料樑蕭身形忽矮,人影俱沒。只聽噹的一聲大響,兩支金剛柞相撞,火花四濺。

其他七名喇嘛見狀,齊齊大喝,七道金光不分先後向樑蕭揮來。樑蕭使開“十方步”,東一轉,西一旋,竄高伏低。只見那九條金剛柞越使越快,樑蕭身法也越變越疾。下方諸人只瞧得一道淡淡的青影在九道金光中出沒無端,形如一條飛蛇,遊走於滿天電光之中。驀然間,只聽嘩啦一聲,一個喇嘛揮柞打空,擊穿房頂,留下老大一個窟窿。再鬥兩招,又有一名喇嘛收勢不住,將一根檁子擊斷。

獅心見樑蕭已被困住,轉身笑道:“小師父來得辛苦,獅心特安排了一曲‘十六天魔舞’,專爲小師父消悶解乏。”花生想也不想,隨口道:“好呀。”獅心見他滿不在乎,暗自驚疑:“這小和尚聽說‘十六天魔舞’之名,竟爾無動於衷,難不成有什麼出奇的神通?”微一沉吟,雙手一拍,只見人羣分出一條道路,走來二十七名絕色少女。其中十一人身穿窄衫,頭戴唐帽,手持諸般器樂;餘者均是梳雲鬢,戴牙冠,掛雲肩,束綬帶,瓔珞披肩,紅綃墜地,手持曇花銅鈴,面帶媚容豔色。花生有生以來,何曾見過如此陣仗,只瞧得眼花繚亂,莫名所以。

衆女依列站定,爲首一名鵝蛋臉少女移步上前,欠身笑道:“小師父好呀!”花生面紅心跳,忸怩道:“俺……俺好得很。”那女子見花生舉止侷促,尋思道:“獅心這老喇嘛年紀越大,膽子卻越小了麼?哼,對付一個不經事的小娃兒,也須勞動十六天魔?”當下淡淡笑道:“小師父,你這可不對呀。我問你好,你就不問我好麼?”花生一怔,忙點頭道:“是呀,是呀,俺好你也好,大家都很好。”衆女瞧他呆傻模樣,各各莞爾。鵝蛋臉女子嘻嘻笑道:“小師父,你說我好,我好在哪裡?”花生瞅她一眼,低聲道:“你好看。”

衆女都覺好笑。一名圓臉少女佯嗔道:“小師父忒也偏心啦,蓮萼姊姊好看,我們就不好看麼?”

花生哪懂這般風情,面色漲得醬爆豬肝也似,汗流浹背,一迭聲道:“都好看,都好看。”一個細眉大眼的女子笑道:“這纔像話,那小師叔你又評評理,誰更好看一些?”花生一愣,瞅瞅這個,又瞧瞧那個,但覺個個妙豔無方,難分軒輊心頭不覺生出幾分迷亂。蓮萼看得分明,忽而笑生雙靨,手中銅鈴輕搖,除了龍牙、獅心,衆喇嘛各各後退,閉目盤坐,偌大廣場突然鴉雀無聲。

花生正覺奇怪,只見那十一名樂女奏起曲子來,端地吹聲迤邐,彈聲靡靡,響板悠然,令人生出非非之想。那蓮萼朱顏含笑,步走圓方,唱道:“十六天魔女,分行錦繡圍。”歌聲嬌媚,勾人綺念。圓臉少女輕輕一笑,接口道:“千花織布障,百寶帖仙衣。”餘韻未歇,細眉大眼的少女也唱道:“迴雪紛難定,行雲不肯歸。”

這時間,衆女手成拈花之形,齊聲和道:“舞心挑轉急,一一欲空飛。”伴着歌聲,羣女雙臂起落,背翻蓮掌,手勢變化多端,便如生出千手萬臂,纖纖蓮足挑轉不定,若鶩鳥舒翼,盈盈欲飛。花生從未見過如斯妙舞,只看得眉飛色舞,心中生出無窮喜樂。

蓮萼見花生眼神茫然,知他已然人彀,心中得意,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忽然間,人羣中發出一聲吼叫,一名喇嘛跳將起來,雙眼充血,手舞足蹈,向前急奔數步,忽又滴溜溜打了個轉兒,口吐白沫,癱在地

上。花生被這一擾,驚然驚醒,撓了撓頭,訕汕地道:“哎呀,俺幾乎兒迷糊啦?”

原來,這“十六天魔舞”歌舞共施,能生出極大魔力,定力稍弱,便會神智錯亂。衆喇嘛中,除了幾個頂尖兒的人物,也都須閉目凝神,以密宗心法相抗。但也有人不知好歹,張眼偷看,這一瞧,便被樂舞吸住心神,癲狂昏厥。花生年紀雖少,但自小修練禪宗神通“大金剛神力”,禪定功夫極深,雖迷惑於一時,但一聽喇嘛咆哮,立時醒轉。衆女見他一霎之間,眸子又轉清明,不由心中凜然,小覷之心盡去,舉動更趨妖媚,或是嬌嗔薄怒,或是巧笑嫣然,舞姿妖嬈,宛若天魔幻形,只瞧得花生神馳目眩,心頭又生迷亂,驀然間,只聽耳邊一聲沉喝:“花生,閉眼!”

這一聲如雷貫耳,花生聽出是樑蕭呵斥,慌忙閤眼。誰料雙眼雖闔,那靡靡之音仍是絲絲人耳,各種天魔妙姿,隨那樂聲,仍在花生腦中盤旋舞動,無論如何揮之不去。也怪樑蕭身處鬥場,情急中只叫小和尚閉眼,卻沒叫他捂耳。小和尚雖然心想:“若是捂了耳朵,豈不更好……”但轉念又想,“樑蕭只說閉眼,沒說捂耳,俺若不聽,一定捱罵。”一時間,他越聽越覺心癢,終究按捺不住,眯眼去瞧,這一瞧,便見羣女美目中放出奇光,身子柔若無骨,如蛇蚓般扭曲不定,幻化出許多前所未見、想象不到的奇妙姿態來。花生但覺一股熱血涌遍身心,臉上漸漸露出歡喜之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隨着衆女舞了起來。他自幼習武,體格柔韌,這一舞雖無趙飛燕之輕盈,但折腰襯腮、手揮目送之間,卻流露出幾分楊玉環的綿軟來。

樑蕭見花生陷入樂舞之中,無力自拔,不自禁連聲長嘯,身法愈發迅疾。降魔九部見他似要突圍而出,紛紛怒吼,金剛杵使得更爲猛烈,砸得瓦礫四濺,木屑紛飛。猛然間,樑蕭足下在大梁上一頓,凌空拔起,高叫道:“都給我下去吧!”霎息間,只聽喀喇喇一聲巨響,好似當空打了個響雷,大雄寶殿陡然坍塌。劇變忽生,九個喇嘛一時再無立足之地,手舞足蹈,伴着瓦礫紛紛,墜了下去。原來,金剛柞重逾百斤,駕馭費力,降魔九部使得越快,越難收勢,是故樑蕭有意加快身法,誘得他們一輪亂杵,砸得房頂千瘡百孔;而後突然發難,頓足震斷大梁,房頂吃力不住,頓時坍塌了。

樑蕭一招得手,大鳥般越拔越高,倏忽間連畫三個圓弧,一個大似一個,不待第三個圓弧劃盡,已在六丈高空,雙袖忽振,如輕絮一團,飄然落下。龍牙、獅心齊齊搶上,隔在他與花生之間,防他出手救援。

樑蕭見花生眉花眼笑,越舞越快,心知如此下去,後果不堪想象。但忖度眼下形勢,龍牙獅心已難應付,更有八思巴虎視在側,即便僥倖勝出,只怕花生也已神智錯亂,無可挽救了。剎那間,他心中連轉數個念頭,忽地大袖一捲,負手而立。

龍牙、獅心見他並無出手之意,頗感訝異:“這人好沒道理,難道不管同伴死活?”卻見樑蕭屈指一彈,口脣微張,發出啾啾之聲,初時細微莫辨,漸漸響亮如嘯,直衝雲霄。間中啾啾昂昂,韻律之奇特粗獷,衆人均是聞所未聞,聽得片刻,心中油油然生出蓬勃生意。那十一名樂女被這嘯聲一擾,竟爾走音竄板。

樑蕭大袖拂出,嘯聲綿密如水,越發悠長,忽低沉,忽雄壯,忽而曲折如線,忽而淒厲如槍,往往於不可能處高升低落、橫生奇變。那調子也越變越奇,非宮非商,不微不羽,大違音樂常理。

“十六天魔舞”既爲樂舞,隨樂而舞,樂曲是其根本。這套“天魔曲”純以精神力蠱惑敵手,對手定力越高,樂女精神力也相應加強。這些樂女自幼修練此曲,不但深明樂理,抑且內功了得,加之管絃合奏,威力奇大。此番對付花生,兀自未盡全力,而此時被樑蕭這奇怪嘯聲一攪,頓被逼出渾身解數,竭力與那嘯聲相抗。殊不知,“十六天魔曲”雖然千錘百煉,堪稱樂中極品,但終究只是人類之音。樑蕭口中嘯聲卻出自瀚海長鯨,乃是鯨族經歷億萬斯年悟出的天籟。與之相較,人籟自然落了下乘。

又過片時工夫,衆樂女漸漸抵禦不住,香汗如雨,羅衫溼透,露出玲瓏身段。衆舞女也停住舞蹈,紛紛搖鈴助陣,但二十七人聯手,仍是抵不住樑蕭的怪嘯。急管繁弦間,只聽那嘯聲忽如一隻鷂鷹,倏地躥入雲中,拔了一個尖細若鋼絲的高音。剎那間,錚錚數響,琵琶胡琴相繼斷絃;那嘯聲卻悠悠乎乎,在極高處盤旋數息,細細耍了個花腔,更拔數分,只聽噼啪之聲不絕,龍笛簫管都生出長長的裂紋。

“十六天魔舞”純以精神制敵,一旦敗落,立時反噬其主。衆女藝成以來,從沒遇上如此強敵,當真是騎虎難下,唯有守着哀弦危柱,苦苦支撐,再也無暇對付花生。花生禪心深厚,束縛一解,頓然清醒,定睛往場中一瞧,心中大奇。只見那羣天魔女爲嘯聲所趁,身不由主隨之起舞,時而陀螺亂轉,時而滿地翻滾,或者抱成一團,扭腰摸臀,醜態百出,那還稱得上“天魔”二字。花生越瞧越覺滑稽,終於忍耐不住,裂開大嘴,呵呵大笑起來。他這一笑,如便春風融雪,身上殘存的精神異力頃刻瓦解,衆女神色慘變,口角溢血,一個個歪歪斜斜,癱在地上。

花生大感驚訝,搶到蓮萼身前,欲要扶她起來。忽地一道灼熱掌風撲面而來,花生頓覺眼鼻酸熱,扭身出拳。拳掌相交,龍牙挫退半步,只覺內腑滯澀,氣機不暢。花生趁機攙扶天魔女,衆女不想他竟然如此好心,又驚又愧。龍牙顧着換氣,無暇阻攔,眼睜睜瞧着花生扶起諸女,心頭驚怒:“這小和尚接了老衲一掌,竟然若無其事麼?”樑蕭大袖再拂,收了嘯聲,長聲道:“八思巴,還有什麼伎倆,一併使出來吧。”說着走向偏殿,獅心攔在前面,嘻嘻笑道:“以檀越的本事,降魔九部算不得什麼。適才不過老衲不過借題發揮,瞧瞧檀越的本事,但你想見帝師,卻沒那麼容易!”樑蕭冷笑道:“我偏不信邪。”正要舉步,忽見衆喇嘛都從腰間中取下轉經筒,信手搖來,嗡嗡亂轉。倏忽間,百十圓筒脫出手柄,如蜂羣出巢,迎面撲來。樑蕭正待後退,那些圓筒又倏然轉回,咔嚓嵌回衆人手柄之上。這一放一收,雖是百名喇嘛同時施爲,但卻殊無錯漏,更無半點撞擊,足見平日裡習練精熟。獅心瞧着樑蕭,嘴角似笑非笑,隱有嘲意。

樑蕭雙目如電,掃過人羣,驀地發聲大喝,聲如響雷。喝聲一頓,樑蕭身形驟起,只聽嗡聲大作,十多枚轉經筒激射而來,勁風呼呼,颳得樑蕭長髮根根直起。樑蕭一足點地,雙掌一分,身如風車陡轉,使出“碧海驚濤掌”中的“渦旋勁”來。“渦旋勁”乃是“碧海驚濤掌”的“六大奇勁”之一,合於水流漩渦之性,對手一經掃中,勢必下盤虛浮,身隨之轉,只消功力稍弱,非轉到口吐白沫,昏暈倒地不可。那十多枚轉經筒被這奇門掌力一帶,不僅不撞樑蕭,反如衆星捧月一般,繞着他旋轉起來。

衆喇嘛大驚失色,紛紛拋出轉經筒,但一人“渦旋勁”,盡被樑蕭掌力裹走,片時功夫,樑蕭身邊圓筒大大小小,已有六十餘枚,乍眼望去,就似一道龍捲颶風在人羣中滾來蕩去,黃銅映日,金光耀眼。衆喇嘛目瞪口呆,紛紛走避。樑蕭使得性發,大喝一聲:“回去!”一陣撞擊聲響,轉經筒陡然脫出漩渦,掃向人羣,衆喇嘛皮破血流,慘呼大作。

獅心見此神威,細眼暴張,喝道:“蓮花生佛。”此時龍牙大袖飄飄,也掠入人羣,長聲應道:“天魔降伏。”衆喇嘛得了號令,四面散開,東一團,西一簇,結成九品蓮花之形,正是密宗絕學“蓮花伏魔陣”。相傳此陣爲密宗祖師“蓮花生”所創,降妖伏龍,威力奇大。

樑蕭放眼一觀,笑道:“要鬥陣法麼?”直直闖入陣中某處,雙掌齊出,將一隊喇嘛打得七斷八續。龍牙、獅心見狀大驚,敢情該處正是“蓮花伏魔陣”的“蓮蕊”所在。“蓮花伏魔陣”有九葉一蕊,九葉變化皆由“蓮蕊”帶動,“蓮蕊”深藏於九花之間,極不起眼。常人萬難料到這小小一隊人手便是陣法樞紐,往往被假相所惑,強攻佯裝發令的獅心、龍牙。從而背腹受敵,至死不悟。但樑蕭乃當代陣法大家,“蓮花伏魔陣”出自天竺,雖與中原陣法不同,但卻暗合天竺數術,樑蕭曾得蘭婭指點,通曉天竺算學,其中究竟,一瞧便知。

蓮蕊遭襲,陣法亂象叢生。龍牙按捺不住,飛步搶上,一招“荼滅神掌”拍將過來。樑蕭揮掌抵住,二人拆了數招,樑蕭始終佔住蓮蕊,龍牙奮起全力,也難將他逼開,反被樑蕭御主驅奴,帶動蓮葉九陣之一,衝擊其他八陣。

獅心心中大急,深知若是任憑樑蕭佔着“蓮蕊”,統帥九花,“蓮花伏魔陣”勢必自相沖擊,不戰而潰。一時間,顧不得身份,幾步搶上,與龍牙聯手夾擊,力圖將樑蕭逼出“蓮蕊”。他兩人禮佛論道雖然平平,但論及武功,卻是密宗裡第一流的高手。樑蕭以一敵一尚可應付,以一敵二,立時相形見細,十招不到,險象環生。

又鬥兩招,樑蕭忽地一掌拍向龍牙面門,龍牙揮掌迎出。兩掌方交,樑蕭掌心生出一股吸力,龍牙收勢不住,頓被吸住,這吸力正是六大奇勁中的“陷空力”,取法弱水三千,陷沒萬物之理。龍牙暗叫不好,正待運功掙脫,樑蕭早巳使出“渦旋勁”,右臂一掄,拖得他馬步虛浮,噢地撞向獅心。獅心大凜,右移橫移,讓過龍牙,揮掌拍向樑蕭左胸,樑蕭微微一笑,左掌揮出,又以將獅心吸住。龍牙、獅心不驚反喜,齊運內力,攻向樑蕭,心中皆想:“合我二人之力,豈不將你擠成肉餅麼?”

樑蕭覺出兩股內力一同涌到,當下默運心法,使出六大奇勁中的“陰陽流”來。這一勁包孕冷暖海水上下交流之理,龍牙的“大圓滿心髓”汲收烈日精華,至陽至大;獅心的“大慈廣度佛母神功”則走陰柔一派。樑蕭將兩大神功歸人經脈,須臾一轉,老陰生少陽,老陽生少陰,“大圓滿心髓”涌向獅心,“佛母神功”則衝向龍牙。二人大驚,匆忙運功抵禦,殊不知自家內勁越強,同伴所受衝擊也就越大。但兩人此時爲求自保,各將功力運到十足,一時間,只見龍牙肌膚泛紅,透出滾滾熱浪,獅心肥臉上則白裡透青,身上寒氣森森,砭肌刺骨。

衆喇嘛見三人凝寂不動,只當龍牙、獅心已將樑蕭制住,一個喇嘛有心立功,壯着膽子縱上前來,揮起一拳,打向樑蕭後心。樑蕭轉陰易陽,自身內力消耗不大,此刻正是饒有餘力,聽得風聲,足下一轉,又使出“渦旋勁”來,龍牙、獅心自相苦鬥,已無抗拒之力,頓被帶得飛旋起來。那喇嘛躲閃不及,被獅心肥大身軀重重一撞,飛出丈餘,跌了個四腳朝天。樑蕭大喝一聲,奮起神威,將龍牙、獅心當做兩樣絕佳兵刃,舞得呼呼亂轉,這一個灼熱如火,那一個奇寒如冰,所到之處,無人可當。一時間,只見樑蕭縱橫馳騁,將一座“蓮花伏魔陣”衝得七零八落,再難成形。

花生被隔在一旁,被三四十名喇嘛圍住。這些喇嘛俱是密宗好手,鬥了片刻,花生寡不敵衆,步步後退,須臾間已背靠旗杆。但見來人一個個面目猙獰,四面撲來,不覺害怕之極,情急中反身抱着旗杆便向上爬,兩個喇嘛跟上來捉,卻被他一腳一個,踹了下來。

花生一心逃命,攀爬奇快,直爬到二十丈高的旗鬥裡,往下一瞧,只見下方人物細小不堪,便似一羣螞蟻往來廝鬥,始才驚覺自己爬得太高,心裡好不忐忑。

樑蕭以龍牙、獅心作兵器,初時無往不利,但他以一人之力,困住兩大高手,時辰一久,真氣漸濁,舉動也有些遲緩了。衆喇嘛卻前仆後繼,勇悍依舊。樑蕭心知如此纏鬥,再鬥片刻,有輸無贏,掉頭四顧,卻不見花生影子。瞧了半天,才發現他竟然爬到旗鬥裡,披襟當風,好不快活。

樑蕭這一氣端地非同小可,怒道:“臭和尚,快下來,我擋不住了!”花生瞧得下方敵人密密麻麻,來去如潮,心頭便似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左思右想,但覺還是此處穩妥,思忖間,忽感尿急,當即靈機一動,高叫道:“樑蕭,瞧俺幫你。”拉開褲帶,也不客氣,向着下方,痛痛快快撒了一泡臭尿。

旗杆下衆喇嘛正仰天叫罵,忽覺雨從天降,有人閉口不及,嘴裡落了數點,但覺又鹹又騷。睜大眼睛往細處一看,不由得暴跳如雷,哇哇大叫,一時顧不得許多,奮起金剛柞,對着旗杆猛力掃出。旗杆喀嚓一聲折成兩截,向北傾倒。花生大驚失色,抱了旗杆便向下滑,邊滑邊叫:“樑蕭救俺,樑蕭救俺··…”

樑蕭暗罵,撤去“陷空力”,龍牙、獅心早已精疲力竭,一時雙雙滾到旁邊,閉目調息。樑蕭幾步穿過人羣,搶到旗杆下方,騰空縱起,一掌擊中旗杆。那旗杆墜勢稍緩,花生趁機翻落,臉色青1/2

第五章 敵友莫辨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十章 可恃唯我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十章 可恃唯我第八章 黃河九曲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七、滿江紅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八章 羣魔亂舞第一章 石公山頭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二章 白梅含香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七、滿江紅第九章 暗香浮動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四、蝶戀花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七章 否極泰來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五章 敵友莫辨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六章 天狼嘯月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三章 情何以堪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五章 魂斷錢塘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十三章 勝者爲王第一章 花暗柳明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十三章 勝者爲王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三章 仙佛爭鋒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六章 赤毛之虎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六章 赤毛之虎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十章 移星換斗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七章 偷天換日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五章 冰炭加身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二章 濁世滔滔
第五章 敵友莫辨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十章 可恃唯我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十章 漢水驚濤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十章 可恃唯我第八章 黃河九曲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七、滿江紅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八章 羣魔亂舞第一章 石公山頭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二章 白梅含香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七、滿江紅第九章 暗香浮動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四、蝶戀花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七章 否極泰來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五章 敵友莫辨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六章 天狼嘯月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三章 情何以堪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五章 魂斷錢塘第十一章 大王天寺第十三章 勝者爲王第一章 花暗柳明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十三章 勝者爲王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三章 仙佛爭鋒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六章 赤毛之虎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六章 赤毛之虎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三章 顛倒五行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十章 移星換斗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七章 偷天換日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五章 冰炭加身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二章 濁世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