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魂斷錢塘

伯顏命人重設帥帳。方要入內,忽見一匹快馬奔來,那騎士滿身風塵,神色惶急。伯顏濃眉間擰成一個川字,望着那騎士翻身下馬,從懷中捧出一支黃色卷軸,脫歡伸手欲接,那騎士卻不理他,徑自遞到伯顏手中。脫歡神色尷尬,訕訕縮回手去。

伯顏展開黃卷,一眼掃過,臉色越見陰沉,慢慢收起黃卷,踱了數步,忽道:“傳我將令,參將以上,速

至帥帳議事。”親軍們領命去了。伯顏大步跨人帳中,坐在上首,面上陰沉沉不見喜怒。衆人不知發生何事,惟有立在一旁。

須臾,衆將齊集,伯顏起身踱了數步,虎目中精光一閃,掃過衆將,沉聲道:“大都來了消息!蒙哥的兒子昔裡吉勾結海都,陰謀叛上,西北諸將盡被扣押,十萬大軍落人他手。如今他與海都合兵一處,踐踏了故都和林,奪走了成吉思汗的武帳。聖上命我大軍火速回師西巡!”衆將聞言無不色變。要知成吉思汗的武帳,於蒙人而言,好比漢王朝的傳國玉璽,一旦失去,非同小可。而且西北兵變,叛軍增至三十萬之多,且有海都等蒙古英王名將,大都形勢可說岌岌可危。

大帳中一時寂然,只聽得伯顏踱來踱去的腳步聲。他踱了半晌,倏地停步,揚聲道:“樑蕭!”樑蕭一怔後出列。伯顏道:“聖上有旨,令你率蒙古營、欽察營、漢軍八萬精騎率先北上,援救大都!阿術破了揚州,隨後會來!”

樑蕭只覺心頭一空,徽覺恍惚:“又要讓我打仗?打完大宋又打蒙古,這戰爭何時是個盡頭?天下一統,再無戰爭,豈不是一句空話?”

脫歡皺眉道:“如此一來,精兵強將抽調一空,如何滅宋?”伯顏道:“事有先後緩急。大宋殘兵敗將,便如土雞瓦犬,殊不足道。海都、昔裡吉纔是勁敵!”說着凝視樑蕭道,“此行關係重大,許勝不許敗!”

樑蕭低頭不答,伯顏見他無精打采,心頭不悅,正要呵斥,一名千夫長匆匆進來,急聲報道:“大丞相,宋駙馬楊鎮挾持益王趙、廣王趙逃出臨安,向南去了!”伯顏正被西北軍事擾得心煩無比,聽到這個消息,雙眉倒立,厲聲喝道:“豈有此理!”這一喝聲若霹靂,驚得那千夫長打個寒戰,撲通跪倒。

脫歡眼珠一轉,嘻嘻笑道:“丞相何須動怒,此事交與本王!保管將那兩個小兔崽子手到擒來!”伯顏面露憂色,嘆道:“讓這兩人逃到南方,後患無窮!”驀地鋼牙一錯,砰的一聲,將桌案拍得粉碎,沉喝道:“好,便來個殺雞嚇猴,斷了宋人的念頭。鎮南王,你拿住廣益二王,就地斬決,勿須寬饒!”脫歡拍手笑道:“好個殺雞嚇猴,正合我意。”狂笑聲中,率衆出帳去了,伯顏分派完兵馬,屏退諸將,獨將樑蕭留了下來。伯顏沉吟良久,忽地嘆道:“其實聖上早想見你一面,只欠恰當機會。唉,他老人家春秋高了,諸王不服管束,屢屢反叛,太子又柔弱不堪,難當大任。是以聖上很想有個年輕有爲的大將支撐局面,即便大行之後,也能輔助太子,震懾諸王,開疆拓土,不負太祖遺志。襄陽之後,你每打一仗,聖上都會讓我將戰況報回都裡,詳加考量。上次我入朝之時,他在諸王大臣之前,也不直呼你的名字,而叫‘聯的娃娃將軍’,說是不只將你留給兒子用,還要留給孫子用。唉,以往他屢屢破格提拔你,你也是知道的,這次更是指名道姓,要你帶兵北上,恩寵之隆,古今少有,遇上這等聖明之主,確是你的福氣!”

他頓了一頓,又道:“說到治軍打仗,海都之流決非你的敵手。但你身爲朝廷重臣,此次北上大都,須得謙遜自抑,收斂性子。官場不比戰場,戰場上一刀一槍,都看得明白;官場上的刀槍,卻是看不明白。我與你干係不同一般,才容你踢天弄井,別人哪有這種氣量?況且你位高權重,誰又不想取而代之?若人人與你爲敵,你就算有一萬個心眼子,也應付不來!故而該硬掙的時候硬掙,該低頭時也要低頭,不可一味自負才學,弄性尚氣,有話道得好:‘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當兵打仗,燒殺擄掠那是在所難免的,若老是斤斤計較,樹敵太甚;其次,你猶須記得,這天下是勃兒只斤的天下。聖上看人,首要是忠心,其次纔是本事,即便你沒有不軌之心,但人言可畏,積毀銷骨!就拿今天說來,你對脫歡無禮,本是小事,但若脫歡有心計較,三言兩語,就會變了味兒。你我這等大將,若定了反罪,一百個腦袋也不夠砍;說到這裡,再叮囑你一句,莫老是擺弄那幾根破算籌兒,早些時候,郭守敬一心薦你主持太史局,卻被聖上矢口回絕了。我大元以武功定天下,算術曆法終是小道,打仗治國纔是正經,更何況,聖上雄才大略,不獨要包舉海內,更有拓疆海外之心,高麗、日本、安南、交趾、古龍、埃及、大秦諸國,都是要一一平服的,你年紀尚幼,一身本事何愁沒地兒使……”

伯顏一口氣說了許多,轉眼一瞧,卻見樑蕭心神不屬,目光遊離,不覺心中大怒,厲聲道:“聽到了麼?”樑蕭身子一震,頹然嘆了口氣,緩緩道:“明白了!”伯顏想了一想,再無別的吩咐,便道:“好,下去安排兵馬,就在這兩日動身!”樑蕭向他深深一揖,轉過身,長長吸了一口氣,邁開大步,向外行去。伯顏瞧他背影,沒來由心頭一亂:“這個憊懶小子,我不知還要爲他費多少心思?”

樑蕭走出帳時,天色已昏,悶悶走了一程,忽聽有人笑道:“恭喜恭喜。”樑蕭一皺眉,回頭望去,只見明歸從帳後笑吟吟轉了出來。樑蕭不想理會他,冷冷道:“有什麼可喜的?”明歸笑道:“平章大人消遣明某人麼?大人大權在握,明日統兵北上,若一戰成功,必能彪炳青史,難道不是喜事?”

樑蕭瞧他一眼,冷笑道:“你有話便說,不必東扯西拉。”明歸低笑道:“往日恩怨,咱們一筆勾銷,若你不棄,明某人倒想助你一臂之力。你知道麼?伯顏本屆太子一黨,與脫歡乃是對頭。脫歡日後也必會處處與你爲難,但有老夫在他身邊潛伏,向你通風報信,對你將來趨吉避凶,定有莫大助益。”他見樑蕭神色狐疑,便笑道,“你心有疑惑,也是難免。不過此事於我大有好處,方今元廷內外,矛盾重重,外有反叛諸王,朝內親王也傾軋得厲害,只消忽必烈一死,勢必生變,屆時你手握重兵,且有我之助,大可先倒脫歡,再倒太子,然後用兵壓服諸王,必能一舉把持大元國政,屆時你我同享富貴,豈不大妙。”

樑蕭瞧他詭秘神色,打心底裡便覺厭惡,冷笑道:“你當樑某會與你同流合污麼?”明歸面色一沉,嘿然道:“你又裝什麼好人?明某縱然小有算計,但殺人終究不多。你王鉞一指,伏屍百萬,明某可是甘拜下風。嘿嘿,同流合污四字,原話奉還。”一拂袖,飄然去了。

樑蕭不禁呆在當地,他從來不齒明歸所爲,此時被此人如此譏消,竟是反駁不得,一時心中氣悶已極,頹然站了良久,翻身上馬,到臨安城內走了一圈,買了些胭脂水粉、綵緞衣裙。返回居所時,夜色已深,阿雪正在擺弄針線,見到樑蕭,欣喜萬分,幫他卸下甲胃。樑蕭見她笑靨如花,憐意大生,問道:“中條五寶呢?”阿雪笑道:“白日裡耍子去了,始終沒見回來。”樑蕭嘆道:“他們倒快活,你在做什麼?”阿雪雙頰微紅,輕聲道:“我看李庭他們都掛了香袋兒,你卻沒有。”樑蕭道:“要那些臭張致幹嘛?”忽見阿雪低下頭去,忙笑道:“好好,我說錯啦,別人的都是臭張致,阿雪做的,卻是香噴噴的。”阿雪掩口直笑。

樑蕭也微微一笑,拿來一個盒子,轉手遞給阿雪,道:“你瞧這是什麼?”阿雪笑嘻嘻揭開一看,卻是套刺繡極工的粉色女衣,不禁奇道:“哥哥,這是誰的?”樑蕭望着阿雪的笑臉,道:“我送你的!”阿雪臉一紅,道:“我要跟着哥哥打仗,怎能穿女孩子的衣服?”

樑蕭嘆道:“從今往後,你再不用穿馬弁的衣服啦!”阿雪一驚,道:“哥哥,你……你要趕我走麼?”樑蕭道:“你別想岔了。”見阿雪神色狐疑,又道,“我讓人燒好香湯,你沐浴之後,穿了給我看!”阿雪面紅過耳,轉人房裡。

過了半晌,阿雪換衣出來,香湯熱氣猶自未消,雙頰如火,更添嬌豔。阿雪見樑蕭目不轉睛望着自己,不覺心頭鹿撞,手足無措,低聲道:“哥哥?”樑蕭還過神來,苦笑道;“原來阿雪這麼好看!不知哪個王八蛋洪福齊天,能娶我這個漂亮妹子?”

阿雪聽得第一句,真個喜翻了心,聽得第二句,卻又好生泄氣,撅嘴坐到鏡邊,哪知久不着女裝,髮髻竟挽不周正。粱蕭啞然失笑,起身給她挽好倭髻,又取來妝盒,爲她描了眉,撲上胭脂。

阿雪呆望着鏡子,任他施爲,忽地低聲說道:“哥哥啊,你把我裝扮得跟新娘子一樣,莫非……你將阿雪許了人麼?”霎時間,美目中已是淚水盈盈。樑蕭苦笑道:“胡說八道,哪有此事?”拉着阿雪的纖手,並肩坐在庭前階上,嘆道:“我不是說過麼?我不會迫你嫁人,你若想嫁誰,我也不會阻你!”阿雪垂下螓首,低聲道:“要……要是阿雪不小心嫁錯了人,被人欺負,怎麼好呢?”樑蕭冷哼一聲,道:“我擰掉他的腦袋!”

阿雪啊喲驚呼一聲,撲哧笑道:“那我豈不成了……成了……”“寡婦”兩個字終究說不出口。樑蕭哈哈笑道:“也罷,看你面子,饒他小命,打斷兩條腿兒好啦。”

阿雪心想:“你自己能打自己麼?就算能打,我也心痛!”目光溫柔如水,輕輕將臉頰枕在樑蕭臂上。

樑蕭呆了呆,暗忖道:“若阿雪真是嫁給別人,我或許真會發狂,擰掉那人的腦袋。”想着心中好不矛盾。

二人相互依靠,有一搭沒一搭地說着話。到了半夜,阿雪意倦神疲,迷糊睡去,醒來之時,已躺在榻上,身上覆着錦衾,柔滑輕暖,芬芳在鼻。起身側目看去,卻見樑蕭對着孤燈,似乎寫些什麼,又包了一些東西,放在案上。

阿雪柔聲道:“哥哥,你在做什麼呀?”樑蕭回頭道:“你醒啦?”起身推門,只見夜色正濃,獨有北極星分外明亮,他凝立半晌,轉身走到榻前,低聲道:“阿雪,我不打仗了!”阿雪驚道:“你……你說什麼?”

樑蕭沉默半晌,說道:“阿雪,我從軍以來,害死許多人,本想等這一戰完結,便拋棄弓馬,去大都修訂曆法,興修水利,可他們不許,偏要我去西邊征討蒙古諸王,繼續殺人。”說到這裡,他長長嘆了口氣,道,“我想與其如此,還不如走了的好。”

阿雪也輕嘆了口氣,將臉枕在他肩上,道:“哥哥,阿雪也倦了,我們走吧,走得遠遠的,去欽察,去埃及,將青天覆蓋的地方都走遍。”樑蕭不覺莞爾,釋然道:“阿雪,聽了你這句話,我心裡真有說不出的歡喜。”他心中一暢,笑出聲來。

阿雪也跟着笑了一會兒,說道:“跟土土哈他們說麼?”樑蕭搖頭道:“無聲無息,走了最好!”阿雪雖不明其理,但也覺這般走了最好。

樑蕭心意州決,與阿雪收拾妥當,趁夜馳出北門。他手持通關令符,一路無所阻攔。不想才上官道,便見一隊隊騎兵明火執仗,呼叫奔走。樑蕭也不知發生何事,心中納罕,但他離開元營,再不願與軍中之人有所瓜葛,便道:“阿雪,我此番離開,伯顏必然惱怒,派人追趕,我不想與這些軍土相見,免得露了行跡,咱們先往山裡住幾日,過了風頭再走。”

二人向東南山區一路行去,不想沿途元軍兵馬更多,樑蕭竭力繞行,方纔勉強避過,與阿雪進人山中。走了約摸半日,正午時分,樑蕭選定歇息之地,以掌力震斷樹木,與阿雪修了一座窩棚,準備長住一段日子,待自己出走的風聲過去,再去他處。

樑蕭搭好窩棚,正想坐下歇息,忽聽十丈外灌木叢中嘩嘩作響,情知野獸在旁,心頭一喜:“妙得緊,晚飯有着落了。”當下屏住呼吸,縱身掠至,左手撥開草木,右手如風抓出。這一抓精妙絕倫,涵蓋丈餘,便是虎豹,也絕難倖免;哪知草木一分,卻露出一張佈滿驚恐的小孩臉蛋。樑蕭大驚失色,硬生生收回勁力,爪勢凝在那小孩臉上,卻見那孩子不過四五歲年紀,衣衫破碎,臉上沾滿血泥,被這一嚇,小嘴大張,哇哇哇哭將起來。

他這一哭,樑蕭手忙腳亂,不知如何是好。忽見小孩身後又鑽出個稍大的孩子,雙手一分,顫聲道:“別……別碰我弟弟……”一句話沒說完,只聽浙瀝瀝的聲響,樑蕭低頭一看,敢情這大孩子嘴上雖硬,實則已然嚇出尿來,心中又是吃驚,又覺好笑:“這荒山野嶺,怎地冒出兩個孩子?”舉目一望,卻見二人身後躺着一個男子,身着宋軍衣甲,破碎染血,當下撥開二子,伸手探他鼻息。那大孩子叫道:“別……別碰……”見樑蕭不理他,又驚又怕,也哭了起來。

樑蕭見那人氣息斷絕,死了多時,心頭黯然,站起身來。此時阿雪聽到哭聲,趕了過來,見此情形,大覺驚奇,當下將二人摟將過來,溫言寬慰。兩個小傢伙卻似有滿腹委屈,阿雪越是寬慰,兩人越哭得厲害,那較小的孩子邊哭邊叫:“媽媽。”

樑蕭皺眉沉思片刻,撫着小孩頭頂,軟語道:“你們叫什麼名字?”那兩個小孩仍有些怕他,那較大孩子身子一縮,怯怯地道:“我……我叫星兒,他……他叫咼兒……”

樑蕭道:“你們來這裡作甚?”是兒眼淚不絕涌出,哭道:“我……跟弟弟正在睡,姑爹突然闖進來,把我們抱上馬,好多人在後面跑,好多人都死了……姑爹……就死了……嗚嗚嗚……姑爹就死了……”說着又哭起來,咼兒也跟着哭。

趙星說得顛三倒四,含混不清,樑蕭的臉色隨他訴說而忽明忽暗,過了半晌,苦笑道:“想不到,竟在此地遇上你們。嗯,你們姓趙吧!”兩人瞪大眼睛望着他,咼兒脆生生地道:“叔叔……你………你怎麼知道呀?”樑蕭一愣,忖道:“生平倒是第一次有人叫我叔叔!”當即和顏道,“我當然知道,我還知道你們姑爹叫楊鎮,你媽媽姓全,奶奶姓謝!”二人更是驚訝,咼兒露出警惕之色,縮進阿雪懷裡,聲音打戰:“你……你來捉我們的嗎?”

樑蕭更無疑慮,尋思道:“昨日便聽說附馬楊鎮挾持益王趙星、廣王趙咼逃往南方,脫歡擔負追蹤之責。原來山外那些兵馬竟是脫歡遣來捉拿這二王來的!”他盯着二小,眉頭大皺,又忖道:“但這益王趙星、廣王趙咼竟是兩個不滿十歲的娃娃,當真叫人設想不到。”他一心脫出戰爭之外,不想方纔棄官出走,便又陷人此等麻煩,一時濃眉緊蹙,大感棘手。

阿雪給兩人拭了淚,柔聲問道:“你們餓不餓?”趙咼點頭道:“咼兒好餓,有燕窩吃麼?”阿雪愕然,搖頭道:“沒有啊!”趙星吞了口唾沫道:“五珍膾呢?”阿雪愣了愣,又搖了搖頭。趙星小眉頭一皺,道:“墉鴨羹有沒有呢?”阿雪嘆道:“都沒有,只有牛肉餅呢!”說罷拿了乾糧、泉水過來,二人雖在錦衣玉食里長大,但此時一天沒有進食,着實餓極,抓過麪餅猛嚼,急得阿雪連聲叫喚,只怕二人噎着。

樑蕭默不作聲,離開了一陣,回來時臉色鐵青,將阿雪叫到一邊,將兩人來歷說了,沉聲道:“咱們一路上遇上的兵馬,都是衝着他們來的,剛纔我已瞧見許多元人軍士,只怕過不多久,便會搜到這裡。”阿雪驚道:“那我們找個隱蔽處藏起來。”樑蕭搖頭道:“脫歡領了將令,必會傾力搜捕。他手下兵馬甚廣,能人衆多,僅是賀陀羅,便難應付。如今這片山巒已被重重圍困,屆時千軍萬馬一齊搜山,無處能夠藏身。”阿雪聽到賀陀羅之名,不由打了個寒噤,顫聲道:“那怎麼好?難道將這兩個孩子扔下不管?”

樑蕭神色陰沉,緩緩道:“阿雪,伯顏已經頒了號令,擒住這兩個孩子,就地處斬。軍令如山,決五更改。你我要離開此山,或許不難,但這兩個孩子要想活命,十分不易。”阿雪望着他,細眉緊蹙,發起愁來。

此時間,忽聽人聲傳來,樑蕭一皺眉,轉身抱起兩個孩子,與阿雪行走一程,只待人聲消失,方纔鑽人一片山谷,覓地歇息。趙星驚懼過度,很快沉沉睡去,趙咼卻精神尚好的嘴蜜裡調油,叫樑蕭叔叔,又叫阿雪嬸嬸。阿雪臉上羞怯,私心裡卻頗歡喜。樑蕭卻淡淡一笑,自去一邊喝酒。

阿雪和趙咼東拉西扯地說了一陣話,見他精乖可愛,又想到山外那麼多人要取他性命,心中好不難過。想了一會兒,忽地手指樑蕭,在趙咼耳邊低聲道:“咼兒,你給那個叔叔磕幾個頭,叫他兩聲叔叔!”趙咼瞪圓亮晶晶的雙眼,茫然不解,阿雪輕輕推他一把,低聲道:“快去呀!”趙咼不明就理,依言來到樑蕭面前,但又不知如何是好,只呆呆站着。樑蕭正喝悶酒,見他畏畏縮縮,奇道:“你做什麼?”趙咼被他嚇了一次,始終有些怕他,樑蕭一出聲,頓時心驚膽戰,兩腿一軟,撲地跪下,磕了個頭。樑蕭大爲驚訝,看他還要再磕,急忙扶住,叫道:“小傢伙,你這是爲什麼?”趙咼不知如何回答,囁嚅道:“叔叔

……叔叔……”叫了兩聲,心頭一陣害怕,禁不住哭了出來。

樑蕭好不驚訝,阿雪走上前來,撫着趙咼的頭,笑道:“哥哥,他想認你做叔叔呢!”樑蕭看她神情,頓知根底,心道:“笨丫頭,你也太小覷人了。”看着趙咼紅撲撲的小臉,又忖道:“不管他爹爹是皇帝也好,媽媽是皇后也罷,他終歸是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娃娃!”憐意大起,拭去他的淚水,微笑道:“小傢伙,無論如何,我都會護你周全。”

阿雪喜道:“咼兒,叔叔答應護你,還不磕頭?”趙咼雖不大明白,但也依言磕頭,樑蕭慌忙托住,阿雪這纔將趙咼抱回,照顧他睡去。

樑蕭心事重重,始終未曾閤眼,到得半夜,忽聽金鐵交鳴聲,暗暗吃驚,當下攜起弓箭趕到北面。舉目望去,只見遠處山道上火光通明,數十個元軍舉火舞刀,正與四個宋人廝殺。忽聽一聲慘呼,宋人中倒下一個,再一霎的工夫,又倒兩人,僅剩一名女子,披頭散髮,長劍狂舞,如中瘋魔一般。

元軍有意生擒此女,一名百夫長大聲吆喝,衆軍兩面包抄,欲要斷她退路。樑蕭生出側隱之心,縱身躍下,覷那百夫長一箭射出。那人悶哼一聲,頸上血流如注,樑蕭貼地飛奔,連連開弓,當真箭無虛發,元軍不明虛實,紛紛叫喊退卻。那女子趁機鑽入林子,樑蕭低喝道:“來!”當先疾走,那人緊隨其後。

二人七轉八轉,到了歇息之處,藉着火光映照,樑蕭認出那人,大吃一驚,敢情那女子竟是楚婉;楚婉更是駭異,舉劍欲刺,卻又知不是敵手,一時間進退不能,神色尷尬。

樑蕭皺眉道:“怎麼是你?”楚婉怒道:“這話理當我來問纔是!”這時候阿雪和兩個小孩聞聲醒來,楚婉轉眼望去,忽地雙目一亮,撲上前去,拉住趙星、趙咼,喜道:“你們……怎在這裡?駙馬爺呢?”趙星咕噥道:“姑爹死了。”

楚婉面色一黯,驀地心生警惕,擋在二人身前,瞪視樑蕭。樑蕭冷道:“我若有歹意,何必等到現在!”楚婉雙頰一紅,放下劍,將兩個孩子摟在一旁,問東問西。原來她離開常州之後,到了臨安,協助二王出逃,但元軍勢大,一隊宋人被衝得七零八落,遁人深山,楚婉躲了半日,終被元軍搜到。

樑蕭心知元軍遲早搜來這裡,當即熄了篝火,自去要隘處佈設木石機關。楚婉防範樑蕭,一夜中握劍守着二王,寸步不移。但她連場苦戰,疲倦異常,到得卯時,竟打了個噸兒。迷糊睡了一陣,隱約聽得笑聲,睜眼一看,卻見樑蕭用草莖編了個玲瓏剔透的金花雀兒,正逗二小玩耍。

楚婉驚駭欲絕,一躍而起,舉劍叱道:“滾開!”樑蕭聞聲退丁半步,趙咼最是膽小,見楚婉兇狠模樣,頓時撲入樑蕭懷裡,哭道:“叔叔……”楚婉更驚,忙道:“千歲,你……你快讓開,他不是好人!”趙咼瞪圓烏溜溜的大眼,望了望樑蕭,說道:“叔叔……怎麼……不是好人?”楚婉氣得頓足,正要喝罵,樑蕭擺手道:“別在孩子面前說這些,我有事求你!”

楚婉冷笑道:“你這麼大本事,還用求人麼?哼,你又有什麼詭計?”她素知樑蕭狡黠,認定他必有陰謀。樑蕭也懶得分辯,道:“我查探了一下,不遠處有個峽谷,你帶這兩個小孩,過去躲避!”

楚婉驚疑不定,道:“幹嗎要我去?”樑蕭道:“搜山兵馬太多,無論怎麼躲避,都難免被尋着。我惟有設法引開搜兵。我妹子阿雪生性糊塗,當不得大事!你帶她和二王躲藏兩日,待元軍退去,立時趕往這個地方!”在地上畫出地圖,道,“這裡叫做天機宮,你只需找到宮主花清淵,告訴我的名字,他一定會收留你們。”

楚婉見他神色懇摯,不似作僞,不由支吾道:“你……你有什麼詭計?”樑蕭略一苦笑,找來阿雪,同樣交代一遍。阿雪一聽,急道:“哥哥,我與你一起!”樑蕭笑道:“你放心,我晚上幾天,自到天機宮與你會合!”說罷將鉉元劍解給她,道:“這個給你。”阿雪接過,眉眼通紅,低頭不語。

樑蕭硬起心腸,指明峽谷方位,督促四人前往。阿雪落在最後,一步一挨,頻頻回頭,眼中盡是不捨之意。楚婉望了樑蕭一眼,神色迷惑,身邊的趙咼奇道:“叔叔不來麼?”楚婉嘆口氣,將他抱在懷裡,轉身去了。

樑蕭目送衆人消失在峽谷深處,牽了馬匹,奔上隘口旁的高岡,岡頂樹木盡皆彎曲,上有大石尖木,下有粗韌藤蔓,一排一排,設成機關。樑蕭取出一渾脫馬奶酒,大口暢飲。極遠處,草木瑟瑟,傳來蒙古

語的呼叫聲。

片刻工夫,渾脫見底,樑蕭酒意也涌上來,平躺在地,蓄養精神,心忖道:“一日之前,我爲大元平章,

橫掃三吳,誰想今日卻要與同袍刀兵相向。”他擡眼仰望晴空,不覺一呆,只見朵朵白雲聚集一處,依稀

結成一張人臉。乍眼一瞧,竟似極了樑文靖的模樣。樑蕭只覺心頭顫抖:“莫非爹爹天上有知,也在瞧着我麼?”霎時間,他胸中熱血滾燙如火,當下坐起身來,舉目一瞧,只見一隊元軍手持槍矛,逼近山岡。

樑蕭驀地拍地躍起,縱聲長笑。那些元人聽得笑聲,還未擡頭,嗖嗖兩支羽箭飛來,當頭兩人踉蹌慘叫,撲倒在地。

衆人措手不及,被樑蕭引弓發矢,又殺七人,剩下士卒向後退卻。樑蕭也不追趕,任其逃遁。不到一柱香工夫,只見四面林中人頭亂動,千百士卒大喊大叫,持着盾牌向山岡涌來。

樑蕭隱忍不發,待其攀登至半,揮刀斬斷藤蔓,只聽轟隆聲響,大石尖木勢若雷霆,滾滾落下。元軍措手不及,一時間鮮血四進,慘呼大作。機關放完後,元軍土卒死傷百計,剩下人退到山下,亂糟糟擠成一團。

樑蕭不待對方重振旗鼓,翻身上馬,飛馳而出。他算好路徑,東南面樹木稀少,山路子坦,正是用武之地,當下馳馬彎弓,勢若山洪瀉下。

衆軍抵敵不住,眼睜睜看他衝透重圍,穿過一座山谷,沿着山道,馳往山外。衆軍怒不可遏,各自拉來馬匹,圍追堵截。樑蕭奮起神威,箭不虛發,所到之處,死屍遍地。脫歡聞報大怒,召集部衆,上馬彎弓,亡命追逼。

樑蕭殺至山外,所攜十袋箭耗盡,三張強弓弦斷身折,不堪再使,當下掉馬殺回,長矛搖動,刺死五名追兵,奪下弓箭,馳人衆軍之間,彎弓如月,左右連發,一直衝至領頭將官面前。那人驚駭欲絕,舉槍欲迎,樑蕭伸手攥住,迎面一矛,將他刺於馬下。樑蕭順手扔掉長矛,舞開花槍,一朵槍花滿陣飛舞,所到之處,或兵或將,紛紛落馬。

雙方時分時合,殺出五十餘里。元軍士卒越來越多,四面八方涌來。樑蕭故伎重施,搶過兩匹戰馬,反身蹈陣,直逼一名千夫長,欲先殺大將,再衝亂其軍,正抖槍欲刺,卻聽那人脫口驚叫道:“平章大人!”樑蕭花槍一凝,認出此人是自己一名部下。那人張口結舌,眼中驚駭欲絕,樑蕭見他神情,心頭一軟,笑道:“去吧!告訴脫歡,我樑蕭反啦。”反手一槍,將他掃落在地,左衝右突,再度馳出陣外,且戰且走。

戰不多時,遙見脫歡帥旗徐徐而來,衆軍齊聲喝道:“活捉反賊樑蕭!”樑蕭心知那千夫長話已傳到,不由哈哈笑道:“活的沒有,死的要麼?”倏地調轉馬頭,破陣而人,劈波斬浪般直逼帥旗。衆軍見他驍勇至斯,齊聲呼叫,紛紛後撤,拱衛脫歡。豈料樑蕭本是虛張聲勢,趁其潰亂後退,奪下一匹駿馬,望東南斜馳。

殺到午時,樑蕭忽覺馬匹一頓,中箭軟倒。他棄了馬,奔上一座小丘,但見元騎四來,喝叫聲此起彼伏,他舉起強弓,竟是拉之不開,不覺苦笑,舉首四顧,但見峰巒挺秀,林藹蒼茫,忖道:“此處風光秀冶,景緻佳妙,老子今日埋骨於此,卻是不枉了!”想着放聲大笑,衆軍聞聲,四面擁至,但見樑蕭矗立山頭,神威凜凜,一時竟是無人敢上。

正當此時,數聲長嘯傳來,與樑蕭笑聲呼應,遠遠望去,忽忽五騎自北面馳來,元軍陣勢未定,頓被衝散。

樑蕭心頭詫異,舉目看去,心頭大驚,敢情來得竟是中條五寶。只看五人拋開馬匹,左一穿,右一縱,讓過箭枝,一溜煙躥上丘頂。胡老一老遠嚷道:“老大,你要當反賊麼?這麼好玩的事,怎也不讓老子曉得?”其他四人點頭笑道:“胡老一說得極是!”

樑蕭怒道:“好玩個屁!誰讓你們來湊趣?”胡老萬笑道:“李庭不讓老子說!”樑蕭聽得這話,便知必是李庭得知消息,自己不敢出頭,便慫恿五人前來相助,一時心頭說不出是何滋味,破口罵道:“要你五個混蛋多事!”他本想戰死此地,一了百了,但知五寶雖是亂七八糟,卻極有情義,既然來了,絕無拋下自己之理,只得打消念頭,槍指南方,喝道:“好,衝***!”振奮精神,衝殺在前。

中條五寶從來無事還要生非,既有如此熱鬧,豈有不喜之理,聞言大笑,紛紛嚷道:“對,衝***!”

各持兵刃,跟在樑蕭身後,殺人敵陣,齊心協力,搶下數匹戰馬,再度殺出重圍。

轉戰半個時辰,六人暫且拋下追兵,奔入一個林子。樑蕭側耳聆聽馬蹄聲響,覺出身後人馬又多了一倍,心道:“這1/2

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八章 黃河九曲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十二章 終天長恨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三章 大哉崑崙第五章 魂斷錢塘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十章 漢水驚濤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四、蝶戀花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十章 移星換斗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七章 故人相逢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二章 雪舞鳳翔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三章 大哉崑崙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六章 風波險惡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五章 魂斷錢塘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十一章 舊愛南泯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三章 情何以堪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九章 六花妙術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一、蜀道難第七章 偷天換日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十章 可恃唯我第三章 仙佛爭鋒第六章 赤毛之虎第五章 魂斷錢塘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二章 雪舞鳳翔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九章 心如死灰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五章 人命至重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一章 花暗柳明第一章 左右爲難
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八章 黃河九曲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十二章 終天長恨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三章 大哉崑崙第五章 魂斷錢塘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四章 純陽鐵盒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十章 漢水驚濤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四、蝶戀花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十章 移星換斗第十章 和諧之道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一章 萬夫莫敵第七章 故人相逢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二章 雪舞鳳翔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三章 大哉崑崙第八章 黃河九曲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六章 風波險惡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五章 魂斷錢塘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十一章 舊愛南泯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三章 情何以堪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八章 金蟬脫殼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九章 六花妙術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十二章 窮途末路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一、蜀道難第七章 偷天換日第七章 故人相逢第十章 可恃唯我第三章 仙佛爭鋒第六章 赤毛之虎第五章 魂斷錢塘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二章 雪舞鳳翔第八章 折弓爲誓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九章 心如死灰第十章 見花生佛第十一章 撥雲見日第十一章 風雲際會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十四章 捨身飼虎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五章 人命至重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一章 花暗柳明第一章 左右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