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蛇嘯雀來

樑蕭一路飛奔,不時可見二人所留痕跡,樹折石裂,宛如颶風掃過。樑蕭觸目驚心,自忖即便尋上蕭千絕,也必死無疑。他想到此處,胸中騰起一股悲壯之氣,明知此去凶多吉少,足下也不稍停。

向西南追了半夜,仍未追及,那兩人足跡又甚爲淺淡,樑蕭追到次日凌晨,竟然失了線索。他四方搜尋一陣,也沒半點蛛絲馬跡,那兩個大活人便似憑空消失了一般。

樑蕭不死心,繼續前行,經過幾處村鎮,卻不見一個活人,滿地惟見折槍斷弓、屍首散落。那屍首多爲宋元軍土,可也有不少尋常百姓,其狀慘不可言。

樑蕭驚疑不定,奔行百里,終遇上一羣宋人百姓,一問才知有幾支元軍偏師到過此地,屢與宋軍遭遇。衆百姓害怕亂軍劫掠,紛紛棄了故園,逃難去了。

樑蕭見這些宋人個個衣衫檻褸,蓬頭垢面,神色悽惶不勝。再聯想到一路所見,頓時悔意大生。

當初他盟誓滅宋,絕對未曾料到這一仗仗打下來,竟會令百姓落得這般地步,與早先所想全然不同!目睹襄陽城內慘狀後,他便已生後悔,仍然隨軍戰至今日,全因伯顏一統天下再無戰爭的豪言壯語。可這一路征戰下來,樑蕭目睹殺戮之慘,內心無時無刻不在煎熬之中。

這一晚瞧見千村荒蕪、萬戶流離的慘景,悔恨之餘,又覺心神恍惚:“如此下去,不知還會死多少人,

牽累多少百姓?或許真如蘭婭說的,即便這一戰之後,永世太平,可我的靈魂卻永遠不得安寧了。”

樑蕭怔立良久,醒轉時,那羣百姓早已去得遠了。他望着衆人背影,心中如被毒蛇噬咬,痛苦難當:“蕭千絕害我父亡母逸,流離失所,而今我又害得這些百姓失去家園、流離失所,如此看來,我與蕭千絕又有何分別?’’,_

他此次不顧性命趕來,只爲復仇,但一念及此,又覺意興闌珊,報仇之念大減,昏沉沉只顧前行,一時也不知走了多遠,更不知走向何方。

夜深時,樑蕭只覺雙腿如灌鉛水,疲憊不堪,坐倒在一棵大樹下,望着遠處村鎮,黑森森、冷幽幽,形同地獄。倏忽狂風淒厲,颳得枝葉嘩嘩作響,便似人馬哀哭一般。

樑蕭心力交瘁,迷糊睡了一陣。到寅卯交接時,他忽被一陣怪笑驚醒。那笑聲尖細高昂,夾雜着噝噝異響。樑蕭驚覺爬起,那笑聲卻又一歇,四野重回闃寂。

樑蕭望向笑聲起處,只覺漆黑一團,半分光亮也無,心中微生寒意。

他循聲走了十多裡,忽見前方房屋儼然,乃是一座村莊。此時天色將明,隱約可見村子後山影崔巍,倚天而出。樑蕭不知這一路走來,已近黃山地界。

走近時,忽見村子前橫七豎八躺了十來具元軍屍首。樑蕭搶上,蹲身扯開一人衣衫,只見他胸口有一團黑印,便似一隻極陰沉的眸子,死死盯來。樑蕭心頭打了個突,細看時,發覺那士兵渾身奇軟如棉,三百多根骨骼節節寸斷,竟無一根完整。

樑蕭大爲驚疑,猜想這元軍兵士當是被人一拳震斃,全身骨骼被拳勁波及,統統碎裂。倘若如此,這兇手拳勁之霸道狠毒,端的聞所未聞。他再看其他兵士,均是胸有拳印,骨骼盡碎。

樑蕭沉吟半晌,挖了個坑,將這些人就地埋了,才起身進人村內。他猜想那兇手或在鎮中,當下蓄滿內勁,每走一步,均默察周邊動靜。但走了一程,卻見村中戶戶門窗大開,戶內卻無一人。

此時天色將明未明,氣寒風冷,厲風穿窗越戶,悽悽慘慘,猶如百鬼夜哭。樑蕭縱然膽大,但一想到那兇人在側,也覺心跳加劇。猛然間,只聽“砰”的一聲大響,樑蕭失聲喝道。“是誰?”斜眼一瞥,卻見一扇木門在風中“咯吱”搖晃,驀然風勢再緊,那門扇又“砰”的一聲,打在框上。

樑蕭鬆了口氣,轉眼間,卻見那門扇一合一開之間,似有人影閃動。樑蕭心頭一凜,飛身縱起,穿門而入。但室內空空,並無一人。正覺奇怪,忽見地上有一道長長的人影,敢情是晨光初放,竟將人影自窗外投人室內。

樑蕭破窗而出,只見前方大街上一字站了六人,胸背相連,垂手而立。

樑蕭見那六人均是元軍裝束,雙眉一挑,叫道:“你們是誰的部下?”那六人卻如癡了一般,動也不動。樑蕭心中奇怪,走上前去,一拍最後那人肩頭,只聽“噗”的一聲,六人如牌九一般,向前傾倒,疊在一起。樑蕭大驚,細看時,只見那六名軍士吐舌瞪眼,顯已氣絕多時了。

樑蕭俯身細看,只見六人並非如村外元軍一般,骨骼盡斷,身上也無明顯傷痕,只是最末一人斷了右手小指,第五人則斷了左手小指。樑蕭看到第四人時,耗時良久,才發覺他左足小趾已斷。第三人則斷了右足小趾。第二人最奇,頭髮節節寸斷,除此再無損傷。樑蕭驚疑不定,再看第一人時,卻見那人骨骼頭髮均然無損,他略一沉思,撕開那兵士的衣甲,果見那人胸口有一團漆黑拳印。

樑蕭思索良久,心中忽地閃過一個念頭,不由驚咦一聲。他出聲未畢,只聽有人冷笑道:“瞧出來了麼?”樑蕭大駭,擡眼一瞧,只見丈外蕭然立着一人,衣着懶散,氣派瀟灑。

樑蕭膛目道:“公羊先生。”略一遲疑,又道,“這些人都是你殺的?”

公羊羽冷哼一聲,道:“此等無名小卒,殺之徒然污了手腳。”他上下打量樑蕭,嘿然道:“你若想死,老夫倒樂意成全。”樑蕭微微苦笑,道:“蕭千絕呢?”公羊羽淡然道:“他遇上故交,正親熱呢。”

樑蕭見公羊羽突然現身,委實詭異至極。又聽他含糊其詞,更覺疑惑:“此處發生了什麼事?”公羊羽瞧他一眼,哈哈笑道:“你這小子自身難保,還有心管別人的閒事?”樑蕭麪皮一熱:“就算我罪該萬死,雲殊就役犯有過失麼?”

公羊羽濃眉一蹙,目中寒光閃過。樑蕭擺手道:“先生且慢動手,這六人與我同袍從軍。所謂人死怨消,先生且容我將他們埋葬,再鬥不晚。”說罷自顧自拔出劍來,就地挖了個坑,將六人掩埋。

公羊羽從旁瞧了片刻,冷聲道:“他們死了有你埋葬,卻不知你死了之後,又有誰埋?”樑蕭聽得這話,想起自己從軍以來,征戰頻頻,屍積如山,血流成河。千萬將士在戰場上倒下,變成一具具無名屍首。自己活到今日,實屬萬幸。

他一時心生淒涼,嘆道:“人生百年,莫不有死,死後埋與不埋,又有什麼分別?難道來年先生棄世之日,也能料到誰來埋葬自己麼?”

公羊羽尋思自己拋妻棄子,身邊再無親人。恐怕百年之後,也落得個遺骨荒山,無人掩埋的結局,想到此處心中一慘,默然半晌,道:“好,瞧你父親面上,待你死後,老夫親手讓你入土爲安。”

樑蕭心中百味雜陳。他此來本想與公蘋羽辯駁一番,但這一路行來,目睹戰禍之慘,悔恨交加。他既覺自己罪孽深重,論理之心便蕩然無存,只想着:“今日死於他手,也算莫大解脫,可惜爹爹的大仇未報,媽媽去向不明,我束手待斃,豈非天大的不孝?”

誰知公羊羽卻被他一席話勾起生平憾事,沉思道:“天機宮我是不能回了,一子一女名有實無,百年之後,恐怕也無人爲我添香祭奠。唉,樑文靖那孩子本是好的,可恨死在老怪物手裡,這個仇我定要替他報的。不過他只得這一個兒子,倘若死了,豈不絕後?早先他聽說樑蕭攻宋之舉,勃然大怒下,只想一殺了之,此時卻又猶疑不決起來。

樑蕭見他拈鬚沉吟,久久不語,正覺奇怪,忽聽公羊羽緩緩道:“小子,你可知道,這鎮中六人是怎麼死的?”樑蕭略一遲疑,應聲道:“是被人一拳震斃。但爲何第二人斷髮,後面四人斷了手指、腳趾,卻叫人想不明白。”

“這正是那人的厲害之處。若一拳將六人骨骼震散,原也不難。難得的是他拳勁所及,只傷指骨頭髮,並不波及其他肌骨。內力之妙,可謂隨心所欲了。”

樑蕭心頭一凜:“可是蕭千絕麼?”公羊羽冷笑道:“蕭老怪若要殺人,雙掌所至,千軍辟易,何必玩這些花活?這門武功出白天竺,梵文名爲‘溼婆軍荼利’,溼婆是婆羅門教破壞之神,軍荼利則是‘瑜伽術’裡對內力的稱謂,也有蛇的意思,是以這內功便是‘破壞神之蛇’。此功大成之後,內勁猶如千百毒蛇,遊走於敵手體內,是傷心碎骨,還是摧肝斷腸,全憑修煉者的心意。”

樑蕭道:“這般看來,那人已然大成了。”公羊羽道:“不錯。”樑蕭雙眉一挑道:“他叫什麼名字?”公羊羽瞥他一眼,嘿笑道:“你這娃兒死到臨頭,問題卻不少。”粱蕭臉一熱,揚聲道:“誰叫先生老不動手,盡說這些不相干的話?”

公羊羽望着他,暗歎道:“我若一心殺你,何必廢話。唉,但眼下老夫委實硬不起這個心腸,須得叫你惹我生氣,再動手不遲。”當下試探道,“這人內功如此高明,你很佩服麼?”

他心忖修煉這“破壞神之蛇”的人乃是大奸大惡之徒,樑蕭只消答一個“是”字,自己必然大怒,立馬就能取他性命。故而話一出口.便目不轉晴盯着粱蕭雙脣。

樑蕭一皺眉,搖頭道:“天下間讓我佩服的不過四人,此人決不在其內。”公羊羽大失所望,隨口問道:“哦,是哪四人?”

“其中之一是位大和尚,他義氣沖天,敢作敢當。樑蕭佩服的人中,他算第四。”

“你說的是九如和尚?”

“先生也認得他?”

公羊羽冷哼一聲,答非所問道:“那麼第二人呢?”卻聽樑蕭道:“第二人卻是了情道長。至於爲何,也不消說了。”公羊羽聽得連連點頭,笑道:“這個自然,她排第一對不對?”樑蕭搖頭道:“她排第三。”公羊羽面色一沉,心道:“我倒要瞧瞧誰排在她前頭。”

卻聽樑蕭又道:“我第二佩服的是一位小姑娘。”公羊羽眉頭大皺,心道:“一個小女娃兒,焉能與慧心比肩?”想着怒哼一聲。

卻聽樑蕭嘆道:“這位小姑娘身患不治之症,卻不自暴自棄,樂於助人,若然無她相助,便無樑蕭今日。”公羊羽聽到這裡,神色略緩,微微點頭。只聽粱蕭又道:“至於樑蕭最佩服的人,卻是個大元的官兒。”公羊羽眼中精光一閃,勁透雙手。

樑蕭續道:“此人姓郭名守敬,他一心興修水利,精研曆法,成就千秋之功,遺惠百世之民,故而樑蕭佩服的人中,他算第一。”

公羊羽聽到此處,怒氣漸平,點頭道:“若真如你所說,此人無論在元在宋,均是叫人欽佩。”他嘴裡如此說,但樑蕭佩服者中竟無自己,心頭總有些不是滋味。

忽聽樑蕭道:“先生的武功才智樑蕭都是極欽佩的,可惜先生拋妻棄子,不顧親情,卻又叫粱蕭不太佩服了。”

公羊羽勃然大怒,但轉念一想,若然因此殺了樑蕭,豈不自顯心虛,便將一腔怒火生生壓下,冷笑道:“你小娃兒乳臭未乾,又懂什麼。”心中卻想着:“這小子狡猾無比,莫非已瞧出老夫心思,裝模作樣,叫我尋不着把柄。”轉念又想,“我何必自己動手,叫他乖乖自盡,豈不更好了”

他沉吟一會兒,忽道:“小子,你隨我來。”說罷轉身就走,樑蕭只得舉步跟上。

公羊羽來到村頭一株蒼松下。此時天光已白,四野亮堂。他一掌擊在松樹樹幹上,松針頓如下雨一般,簌簌而落。公羊羽大袖一揚,袖間似有無窮吸力,那千百松針頓時聚成一線,收人他大袖之中。

公羊羽收完松針,說道:“小子,我若出手殺你,未免勝之不武。石公山上,你我賭約未竟,而今不妨續上一續。”

樑蕭雙眉一挑,只見公羊羽大袖再揮,袖間松針嗖嗖射在黃泥地上,少頃便擺成一個圖形,似方非方、似圓非圓。

公羊羽問道:“你認得麼?”粱蕭神色微變:“認得,這是天地玄黃陣,莫非宋軍陣勢,卻是出於先生手筆。”

公羊羽淡淡一笑,不置可否道:“你在石公山頂大放厥詞,說什麼‘此陣囊括天地,吞吐日月,御千萬之兵如拈一芥,,想必也有點兒見識。如今我這陣圖之中,一枚松針便算一個軍士,你若破得此陣,我便饒你不死,你若敗了,便自己抹脖子了賬。”

樑蕭審視那陣勢半晌,搖頭道:“可惜我沒有收發松針的本事,如何與先生比鬥?”公羊羽笑道:“這個不難,以你眼下修爲,我說一說,你便會了。”

他心想樑蕭難逃一死,無須藏私,便拈起一枚松針道:“我這法子叫做‘碧微箭’,以碧針爲箭,內力爲弓,將這松針射出便是。”他見樑蕭神色疑惑,便道:“不明白麼?我且問你。弓能射箭,卻是因何?”

樑蕭精於騎射,深明弓箭特性,便道:“弓背剛硬,弓弦柔韌。只消左手緊握弓背,右手拉開弓弦,便能將箭射出。”

“不錯,一張弓裡有剛有柔,你的內力可有剛柔之分?”

樑蕭恍然道:“先生之意,是以剛勁爲弧,柔勁爲弦,松針爲箭。”

公羊羽頷首道:“你這混賬小子,心思卻還不笨。”樑蕭沉吟片刻,道:“如此說來,這功夫和蕭千絕的‘弓弦勁’倒有些相近。”

公羊羽兩眼一翻,啐道:“放屁,什麼叫有些相近?哼,碧微箭是碧微箭,跟弓弦勁全無關係。”說到這裡,又哼一聲,“就算有些關係,那也是蕭老怪參得野狐禪,不算正道。他以身子爲弓,我以氣機爲弓,上達天道,二者境界,相去不可以道里計。老子說:‘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

損之,不足者補之。’又道:‘將欲翕之,必固張之’。碧微箭的訣竅便在於此,比之‘弓弦勁’那等狗屁功夫,高明一百倍也不止。”

公羊羽罵了一陣,一吐心中悶氣,才又細說如何走脈,如何運勁。樑蕭悟性本高,抑且華山之後,他歷經陰陽龍戰之劫,內力兼具陰陽剛柔。聽罷公羊羽的話,拈起一枚松針,加以五成剛勁,五成柔勁,剛勁外張,柔勁內斂,倏忽二勁相交,只聽“嗖”的一聲,那枚松針應聲飛出,插人泥裡。

公羊羽點頭道:“孺子可教也。記清楚了,外剛內柔謂之出,外柔內剛謂之入。”

樑蕭一點頭,呼地一拳擊上蒼松樹幹上,松針簌簌而落,他這掌卻與適才相反,柔勁外吐,剛勁內收,其勢便似倒轉長弓,弓背在內,弓弦在外,將箭反射回來一般。百餘根松針被他掌力一引,頓然射將回來。樑蕭袖袍一攏,盡皆收入袖底。

公羊羽悠悠道:“說起來,這道理也並非侷限於松針傷人,來日若你內力臻達化境,吹秋毫,射微塵,那也未嘗不可。不過你若有幸臻此境地,天下之間,怕也無人是你敵手了。”

樑蕭聽出他話中的遺憾之意,微微苦笑,勁分剛柔,松針自袖中射出,也排出一個陣形,似方非方,似圓非圓。

公羊羽目光一閃,冷笑道:“你也用這個?”

“天地玄黃陣’乃百陣之王,無破之法。除了以彼攻彼,再無良策。”

公羊羽冷笑道:“算你小子有些見識。”一揮袖,地上松針如被風吹,玄天二十四陣運轉開來:“立春陣”若殷雷滾滾;“雨水陣”如斜風吹雨;“驚蟄陣”蛟龍擺尾;“春分陣”自分陰陽;“立夏陣”奔騰似火,“芒種陣”銳如麥芒,“小暑”、“大暑”前後勾連,“小雪”、“大雪”左右仿徨;“霜降陣”若六合飛箱,無所不至;“寒露陣”似葉間露水,聚散無方。一時間,陣形依四季變化,分進合擊。

樑蕭也拂袖轉動“玄天二十四陣”,但方位頗有不同。“冬至陣”對上公羊羽的“夏至陣”“秋分”對“春分”,“大雪”對“小暑”,“處暑”對“清明”,“寒露”對“穀雨”。玄天二十四陣合節氣之變,自有陰陽生克,公羊羽陣法遭克,頓然凝滯。

樑蕭再一揮袖,“成土陣”從正北出,“隱土陣”自東北來,“晨土陣”自東南出,“滔土陣”從西南來。一時後土九州九陣各依方位,紛紛殺出。

公羊羽冷笑一聲,大袖輕揮,玄天陣散至兩冀,九州九陣居中突出。所謂南火克西金,他以正南“深土陣”抵擋樑蕭西方的“並土陣”;東木鎮北水,以正東“信土陣”抵擋樑蕭正北“成土陣”。其他七陣,也各依五行剋制。其勢便如白鶴展翅,縹緲間暗藏殺機。

樑蕭識得這是“天地玄黃陣”中“玄黃九變”之一的“鶴翔之變”,當下雙眉一挑,揚聲道:“虎踞之形。”

他內勁到處,后土陣內收,玄天陣外突,形如一隻踞地猛虎,與沖天白鶴遙相對峙。公蘋羽深知攻不可久,鬥得片刻,陣勢內斂,變“品質之勢”。

、蟲質爲龍生九子之一,幼時其形如龜,成年後脫掉外殼,化龍而去。這一變寓攻於守,後續變化甚多。樑蕭即變爲“風翥之勢”,易守爲攻。公羊羽立成“黃龍之變”,玄天、后土二陣忽前忽後,勢若神龍,不見首尾。樑蕭陣變“玄龜之形”,任其來回衝擊,不動如山。

兩人雖以內力遙遙駕馭松針,鬥得實則卻是智謀。“玄黃九變”頃刻變完,二人又另創新陣,彷彿弈棋一般。“玄黃九變”好比定勢佈陣,佈陣已畢,再隨機應變,各出新意。只不過這比鬥陣法,蘊含許多五行生剋、八卦九宮之理,較之棋理卻又繁複許多了。

公羊羽越鬥越驚,心道:“這小子年紀輕輕,算學怎地如此了得。此陣他不過初涉,我卻鑽研多年,卻佔不得半點便宜。”殊不知樑蕭也是窮思蠍慮,不敢疏忽半分。初時他不過爲求自保,後來漸得妙趣,於學問之專注,反倒勝過關切自身性命了。

二人均爲當世一等一的聰明人。此番鬥智,真可謂棋逢對手。初時變陣尚且疾如狂風,鬥到艱深處,漸漸放緩,各各整眉苦思,過得一時半會兒,方纔各出袖風,交換一輪變化,變到山窮水盡處,又才各自托腮長思。直到一方萌發靈感,重又變陣應對。

如此鬥了兩個時辰,勝負未分。忽聽得西方山中傳來一聲鷹唳,尖細悠長,久久不絕。公羊羽雙眉一動,微有不耐之色。

那鷹唳響良久,仍不見歇。公羊羽倏地站起,一揮袖,兩枚碧松針射向樑蕭。樑蕭沉浸於陣法之中,不防他突然出手,“膻中”、“神封”兩穴一麻,頓被制住。

只聽公羊羽笑道:“陣法呆會兒再鬥不遲,那兩個賊貨鬥得許久,也不知勝負如何,咱們先去瞧瞧熱鬧。”

樑蕭被他提在手裡,只覺耳邊風響。眼前景物一閃而沒。公羊羽起落如飛,轉瞬奔出數十里路程。

到得一處山坳,公羊羽躍上一塊巨石,笑道:“到啦!”說罷將樑蕭放下。樑蕭定睛望去,只見遠處羣山,翠峰橫空,雲環霧繞,不見天色;近處則是一片蘆葦蕩,蘆花搖曳,好似堆銀積雪一般。蕩邊立着一黑一白兩個人,黑衣的是蕭千絕,白衣人則五旬年紀,鼻高目深,面白無鬚,嘴脣薄似刀削,白髮一絲不亂,如佛陀般堆在頭頂。

樑蕭見這人怪模怪樣,不類中土人士,又見他身邊坐着一名元軍兵土,氈帽已脫,黑髮落至腰間。他這一瞧之下,只覺心中劇震,若非穴道被制,幾乎立時便要大叫起來!敢情那元軍兵士不是別人,竟是阿雪!

樑蕭驚駭之餘,再一細看,卻見她渾身僵直,愣在當場,就似一個石人。那白袍人脣邊橫着一支血紅長笛,鷹唳聲正是從那笛中激發出來。

只見天空之中,七八隻蒼鷹、鷂子發出淒厲嗚叫,與兩隻禿鷲鬥得羽毛亂飛。那兩頭禿鴛悍勇無比,一啄一抓,便有一隻鷹鷂墮下。樑蕭想起母親曾說少時養過兩隻禿鷲,想來便是這兩隻了。

隨那白袍人笛聲高起低伏,四面八方時有山鷹巖隼飛至,片刻間已不下數十隻,團團圍住那兩隻禿鷲,亂啄亂抓。

樑蕭暗暗吃驚:“難不成這人竟能以笛子驅策鷹隼?”

只見那兩頭禿鷲漸漸寡不敵衆,頭翅中爪,身形搖晃,鳴聲淒厲。銀袍人笛聲忽地一揚,數十隻鷹隼、鷂子一擁而上,嚎爪齊施。只見半天中血雨紛飛,那兩頭禿鷲轉眼便被扯得七零八落。

蕭千絕見狀,八字眉向下一聳,怒哼一聲。白袍人歇了笛聲,揚聲道:“蕭老怪,你不是說這兩隻禿鷲長空無敵麼?而今輸了,還有什麼話說?”說罷哈哈大笑,笑聲中隱有噝噝異響。

樑蕭聽得耳熟,心道:“原來一早先聽到的怪笑聲便是他的。”

蕭千絕冷然道:“好,這一陣算我敗了。說好了,先鬥鳥兒,再比武功,賀陀羅,有本事的,這次便不要再逃。”

白袍人嘿然一笑,不置可否。但見蕭千絕作勢欲上,他忽地橫笛於口,發出一串清亮鷹唳。

只聽呼啦拉一陣亂響,漫天鷹鷂呼嘯而下,齊向蕭千絕撲來。樑蕭心頭凜然:“這人真有御鷹之能,卻不知是何來路?”

蕭千絕見羣鷹撲至,大喝一聲,雙掌揮舞。要時間,半空中似有無形刀劍飛舞,那些山鷹、巖鷂紛紛折翅斷頭,當空落下,未死的掙扎亂飛,卻無一個近得蕭千絕身側。

頃刻間,漫天鷹隼盡遭屠戮,僅存一隻山鷹,驚惶着展翅欲飛。忽聽一聲虎嘯,一頭黑虎從側旁林中躥出,縱起一丈來高,自半空中將那隻鷹撲將下來,按到地上時,已然不活了。

賀陀羅噝噝笑道:“蕭老怪,你的‘天物刃’越發凌厲了。”蕭千絕兩眼一翻,冷笑道:“屁話少說,還我鷲兒命來。”

他身形一晃,逼近三丈,賀陀羅手足不動,人卻橫飄兩丈,讓過蕭千絕一掌,笑道:“蕭老怪少安毋躁,再讓你見識見識。”

他橫笛於口,吹奏起來,此次卻是嘰嘰喳喳,尖細嘈雜。樑蕭忖道:“這是什麼鳥叫,好生耳熟。”

蕭千絕聞聲止步,冷笑道:“好,老夫就再瞧瞧。”當下凝立不動,刷刷刷又是三掌。賀陀羅雖在數丈之外,已然左右閃避,退到十丈處,臉色雖不大自然,口中兀自吹奏不絕。

一時間,只聽四周嘰嘰喳喳,應和之聲大起。樑蕭但覺天色一暗,擡眼瞧去,就見空中出現無數麻雀,如一片灰麻雲彩,向這方飛快移來。樑蕭恍然大悟:“這人吹的是麻雀叫聲。”

卻見那些麻雀便似瘋了一般,快如利箭,嗖嗖嗖從天而落,射向蕭千絕。蕭千絕掌風到處,麻雀屍身猶如雨落,但一羣墮地,二羣又至,前仆後繼,渾然不知死爲何物。

蕭千絕初時出掌尚且從容,漸漸越變越快,使到後來,雙掌此起彼落,疾如風輪。但那麻雀仍然越聚越多,遮天蔽日、鋪天蓋地,好似整個黃山的麻雀均向此地聚集而來。

麻雀聚集已多,經那賀陀羅笛聲催促,分作兩羣。一羣裹着蕭千絕,密密層層,猶如鐵桶一般。另一羣則衝向那頭黑虎,尖嘴亂啄。黑虎厲聲咆哮,揮爪搖尾,但那麻雀無孔不人,黑虎顧首難顧其尾,不多時,便聽得一聲嚎叫,黑虎雙眼流血,驚慌中拔腿欲逃。但羣雀窮追不已,對準它爪牙不及之處,啄得血肉飛濺。黑虎奔出二十來丈,口中厲吼變成聲聲哀嚎,驀地四爪一軟,癱在地上。

蕭千絕的“天物刃”掌風雖厲,但遇此怪異情形,也覺無法可施。麻雀本是百鳥之中至爲低賤弱小者,但因數量太巨,一旦聚集,威力之強竟是遠超鷹隼。蕭千絕殺透一層,又來一層,只殺得地上雀屍堆積盈尺,而那頭黑虎卻爲羣雀啄食,血肉已盡,只餘白骨了。

樑蕭縱然統領千軍萬馬,馳騁疆場,但見此情景,也覺心寒。

忽聽蕭幹絕一聲大喝,呼呼數掌,將雀陣衝出一個口子,身若一朵黑雲,徑向蘆葦蕩飄去。

樑蕭見他使出這路輕功,也不由暗讚一聲好,揣度道:“無怪他往蘆葦蕩去了,此時除了鑽人水中,委實擺不脫這些怪鳥。”

誰料蕭千絕貼着蘆葦尖滑出三百步之遙,並不人水,而是落在對岸,手裡卻多了一杆蘆葦,色澤淡綠。

蕭千絕眉間含煞,將蘆葦摘枝去葉,便成一支蘆管,湊到嘴邊,嗚嗚咽咽吹奏起來。蘆管聲本就悽怨哀絕,再經蕭千絕內力催逼,更是摧人肝腸。

樑蕭只覺眼角一酸,但他此時已非吳下阿蒙,一念方起,便悚然驚醒,忙以《紫府元宗》中的“洗心入定”之法,凝神守一,抗衡蘆管之聲。

蘆管聲升起,與賀陀羅的笛聲糾纏一處,麻雀被這一擾,無所適從,撲棱棱一陣拍翅,繞着同類屍體上下亂飛,哀鳴一陣,四面散去。

這一陣委實血腥慘烈,樑蕭眼看羣雀散盡,長吐一口冷氣,頗有撥雲見日之感。他暗暗心道:“蕭千絕這釜底抽薪之計委實高明,麻雀因笛聲而起,笛聲一破,雀陣自然破了。”

雀陣雖破,蕭千絕卻不敢大意,蘆管聲更是哀怨,如離人夜哭,怨婦悲吟,繞樑穿雲,千迴百轉,悽傷之意佈滿山谷。賀陀羅則變出百鳥之聲,鶯語關關,黃鸝啾啁,乃至鴉鳴鶴唳,變化無窮。

兩人樂聲皆以內力催逼,搖魂動魄,十分難當。樑蕭以“洗心入定法”抵禦,始能無虞。凝神間,忽聽嚶嚶之聲,不覺一驚,張眼望去,只見阿雪如梨花帶雨,哭得哀切至極。

敢情蕭千絕蘆管樂聲太過悽傷,阿雪聽得難過至極,血氣上衝,突破禁制,哭出聲來。但禁制又未能全解,是以她雖欲號啕大哭,卻又覺中氣不足,只能嚶嚶啜泣,胸中哀痛越積越厚,宣泄不得,漸漸面色發白,雙目失神。

樑蕭心知如此下去,阿雪勢必傷心而死。但他苦於穴道被制,無法施援,情急間運功衝穴。但“碧微箭”何等厲害,他連衝數次,均然無功。

正當此時,忽聽公羊羽大笑一聲,聲震林谷,繼而盤膝坐下,撤出青螭軟劍.橫於膝上,屈指勾捺劍身,叮叮咚咚,竟有切金斷玉之聲。

只聽公羊羽哈哈笑道:“蕭老怪,子日‘哀而不傷’,你這蘆管吹得亂七八糟,叫人聽不下去。”說着以劍代琴,挑引徵羽,按捺宮商,琴音婉妙處,竟不啻於烏桐冰弦、古今名琴,曲調歡快跳脫,令哀苦之意爲之一緩。只聽他應樂唱道:“野有死腐,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林有樸檄,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兮!無使也吠。”

這首《野有死腐》出自《詩經》,講的是在荒野之中,女子懷春,男子1/3

第十章 心隨明月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二章 雪舞鳳翔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六章 天狼嘯月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五章 敵友莫辨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二章 白梅含香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五章 魂斷錢塘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七章 車馬轔轔第六章 風波險惡第三章 仙佛爭鋒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十一章 變起蕭牆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九章 心如死灰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五章 魂斷錢塘第十章 心隨明月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十三章 勝者爲王第七章 車馬轔轔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五章 冰炭加身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八章 天機有月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六章 赤毛之虎第九章 心如死灰第二章 濁世滔滔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十四章 月照大江第六章 風波險惡第八章 金蟬脫殼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七章 偷天換日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九章 心如死灰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一章 花暗柳明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十章 心隨明月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十一章 變起蕭牆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
第十章 心隨明月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三章 情何以堪第二章 雪舞鳳翔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六章 天狼嘯月第九章 龍奔萬里第五章 人命至重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五章 槍挑東南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五章 敵友莫辨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一章 萬物歸藏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二章 白梅含香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五章 魂斷錢塘第七章 杏林醫隱第七章 車馬轔轔第六章 風波險惡第三章 仙佛爭鋒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三、三才變第十一章 變起蕭牆第十二章 一劍橫天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四章 隨圓就方第二章 濁世滔滔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八章 樂極生悲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九章 心如死灰第三章 誰勝誰敗第九章 自古多情第五章 魂斷錢塘第十章 心隨明月第六章 無法無相第十二章 天地反覆第九章 迷陣無形第十三章 勝者爲王第七章 車馬轔轔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六、射天狼第四章 凌空一羽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四章 幼帝之爭第二章 四面楚歌第五章 冰炭加身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八章 天機有月第一章 孤雲出岫第五章 千鈞一局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十一章 襄陽攻防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六章 赤毛之虎第九章 心如死灰第二章 濁世滔滔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十四章 月照大江第六章 風波險惡第八章 金蟬脫殼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十二章 佳人爲注第一章 石公山頭第七章 偷天換日第六章 人生初見第九章 心如死灰第四章 血濺梵天第一章 左右爲難第一章 花暗柳明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二、連環劫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七章 太乙分光第九章 六花妙術第三章 眉間掛劍第十三章 花中聖哲第十三章 衆叛親離第十三章 隰桑有阿第六章 煙波微茫第四章 西塞龍吟第二章 白梅含香第十章 心隨明月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第二章 霧林奇嫗第九章 暗香浮動第二章 蛇嘯雀來第十一章 變起蕭牆崑崙前傳·天驕鐵血 五、戰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