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地龍翻身

處暑至、暑意零散,秋意濃、天地始肅,月上弦、寒蟬嘶鳴。

時間流逝,季節變化,孟府依舊。

這一日,孟然出了庭院,風起,有銀杏葉落;雲散,有曦光照耀大地。孟然嗅着清清爽爽的空氣,沐浴在涼風裡,感覺一切都很美好。只是發癢的鼻腔以及流淚的眼睛,煞了風景,讓人有些懊惱。

走出門去,路上行人已經紛紛換了裝扮,添了衣服,已然一副入秋的模樣。殊不知,處暑也才過了數天而已。秋老虎已然暮年,再也無法張牙舞爪了,只好找個深山洞穴等待死亡將臨。

暑氣止,肅殺氣揚。草木慢慢開始枯萎凋零,落葉漸舞。

而孟然,也從悲傷的情緒中慢慢走了出來。

或許,時間纔是最好的療傷神藥,只有時間才能抹平人們心中的傷痛,才能撫慰人們內心的苦楚。

時間似乎可以抹平一切。

九月初一,孟府來了位新的西席先生,繼續教授孟然儒家經典。對此,孟然並未反對,但也不曾全心接受。

先生姓張,據說是已締結婚約的張府的一個遠房親戚,本地的一位老秀才,考了十多年的舉人,均未中。故而棄考,也就在臨安做了啓蒙先生。

初次見面,張先生客氣問道:“孟然少爺,《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些可都學了多少?”

孟然恭敬答道:“回先生,《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論語》都已學完,《孟子》、《大學》、《中庸》尚未開始學習。”

“好,那就從《孟子》開始學吧。”張先生拍板決定。“下面開始學習《孟子》的由來。”

《孟子》是記載孟子及其學生言行的一部書。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皺國,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等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孟子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爲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

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作。

孟子生活的戰國中期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爲變亂,社會更加動盪不安。同時,思想也更加活躍正當“百家爭鳴”的時代。所以,孟子一方面繼承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另一方面又有所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和學術思想。同時,在與墨家、法家等學派的激烈交鋒中,孟子維護了儒家學派的理論,也確立了自己在儒學中的重要地位,成爲僅次於孔子的正宗大儒。隨着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孔子被尊爲“文聖”,孟子也被稱爲“亞聖”。

講到這裡,張先生手持戒尺,嚴肅說道:“所以,你要好好學習儒家學問,勿要懶惰貪玩。”

孟然恭敬稱是。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孟然的學業日漸增多,所幸孟然天賦異稟、自己也認真努力,功課都完成的很好。除儒家經典外,琴棋書畫的學習也各有進步,得到了先生們的一致讚賞。

十月中,立冬至。

庭院裡美麗的銀杏樹葉,早已被寒風吹得七零八落,散落成泥;西北風愈發寒冷凜冽了些,大約是冬季了吧。

一場大雨過後,慘白而又冰冷的太陽懸於九天之上,久違的陽光穿過厚厚的雲層灑在大地上,如果這個時候再來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也許會很應景吧,恰如詩中所寫的那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那時整個人間都將是一片雪白。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前人說的話,總是那麼有道理。最近一段時間,孟然總是疲倦感十足,不知道是因爲學習太過勞累導致的虛弱感,還是因爲季節而帶來的疲倦,傻傻的分不清楚。總是覺得一覺可以睡到天荒地老,可在每個清晨總是很準時的清醒過來。

溫度低了,孟然也愈發懶散,雜書也已經很少看了,整個人似乎進入了一種荒蕪的階段。

孟然的狀態很是不好,父母問及,卻也不知該如何應答,只是推脫說是天氣問題,也許入春了,也就好了。

臨安的風愈發狂躁,氣溫也降得厲害,孟然似乎總有一種錯覺,覺得今年的冬天格外寒冷了些。走出暖暖的房間,庭院裡北風呼嘯、落葉飄零,全身上下充斥着冰涼的感覺,孟然只想早些走完這段路,然後安靜得坐在屋子裡聽先生授課、學習。

到這時候,孟然已將《孟子》的梁惠王篇、公孫丑篇學完。

見了張先生,孟然先是見禮,然後坐下,攤開書本。

只見張先生說道:“孟然少爺,如今已經十一月初了,再有一個月也就要休課,我打算在年前講完《孟子》的滕文公篇。可有問題?”

“沒有問題。”

“好。那繼續吧。”

是年臘月初三,這天的夜晚降臨得格外早。亥時一刻,臨安城忽然一陣燥亂,家畜嘶鳴不安、雞飛狗跳;已經冬眠的蟾蜍和蛇類竟然爬到了街頭,只是此時天色已晚,無人在意此等異常。

亥時末,萬物俱息,除了城中少數某些尋歡作樂的場所尚是一片燈火通明,其餘人傢俱已漆黑一片。

只聽聞,有聲自西北起,殷殷如雷,其聲漸近,直達窗櫺,頃之,屋宇搖動,牆壁欹側,有傾圯之勢。

自子時至丑時連震五六次。既而復震,地底如擂大鼓,良久乃止。

整個臨安城一片慌亂,有成百上千人大聲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啼哭、成百上千條狗汪汪大叫。其中夾雜着北風呼嘯、房屋倒塌的聲音、木質燃燒噼裡啪啦的聲音,幾百種聲音一起響徹整個城區。

全城的人都在慌亂中穿衣戴帽,出門四處奔逃,惶惶不安。

孟府,孟浩在慌亂中穿戴完畢,吩咐家僕做好家裡的救災工作,自己則趕去衙門,組織全城百姓進行救災。

到了衙門後,孟浩給縣衙六房的典吏、書辦分工,隨後逐級劃分任務。

很快,衙門的各類差役出發,各自組織相關人馬開展救援。

一部分人扒拉倒塌的房屋,解救被困的人羣;一部分人運水滅火,撲打着火的房屋;一部分人安頓受傷的百姓,就地包紮或者送至醫館。

一番忙碌,救援工作至尾聲時天已大亮。

所幸的是,臨安的災情並不嚴重,房屋倒塌數量有限,只倒塌了十數間房屋;只是引發的火災災情有些嚴重,燒燬了好幾十間民居;至於人員傷亡倒還算少,只可惜的是本縣縣丞王伯英因公殉職。

孟浩在衙門裡將傷亡人數、毀壞房屋數量、家畜傷亡情況統計好之後,擬定災情奏摺,命人火速送至杭州府。

一直等到下午的時候,衆人的情緒才稍稍安定,哭喊聲漸漸停息。

此時,飢餓充斥了整個身體,代替了恐懼。房屋完好的人家自是劈柴燒飯,炊煙裊裊;而那些運氣不佳不幸遭遇房屋倒塌的人羣依舊流落在街頭。

知縣孟浩組織城中富戶,各自在家門口煮粥,爲遭災的家庭貢獻一份力量和同鄉情誼。

此次天災,孟府無甚大礙,是以孟府諸人在整理停當後,就在自家府邸門口,擺好柴火、食材等,砌了個簡單的竈臺後,煮起了粥。

小蓮陪着孟然守在煮粥的鍋前,看着鍋裡翻騰的熱氣。

孟然盯着鍋裡翻騰的水看了一會兒,轉身問道:“小蓮姐,爲什麼地龍會翻身?”

小蓮翻了個白眼:“我哪裡會知道。”

孟然討了個沒趣兒,也就不再問了。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鍋中的米粒兒翻騰,粥香四溢。孟府的僕人開始舍粥。

遭了災的鄉鄰紛紛上前,一邊道謝,一邊大口大口地喝着白粥。

看到這幅情形,孟然的鼻頭有些發酸,一個人小聲嘟囔着:“沒事兒翻什麼身子啊,你看把這些人害得,真是個惹禍精......”

小蓮聽到孟然的嘀咕聲,面帶疑惑地看着孟然,問道:“少爺,你在說什麼呢?”

孟然猛然停了嘴,聳了聳肩。

漸漸地,鍋要見底的時候,來喝粥的人已經幾乎沒有了,孟府也就開始收拾殘局,準備晚上的煮粥事宜。

孟然看了沒趣,自是拉着小蓮回了自己臥室。

之後的幾天,縣衙將房屋損壞的災民紛紛安置在城中各處,分發各類生活用品以及過冬所需的衣物棉被。

臨安城的百姓很快從災難的陰影中走了出來。

第二十三章-最涼是人心第一百五十四章-八公主出京第八十二章-跳湖的美人第一百一十一章-神奇的發現第十四章-只爲求心安第一百三十二章-暗影衛令牌第一百六十三章-清淡兩母女第一百七十一章-計家山河劍第二十七章-妹妹的朋友第九十七章-佛宗無畏印第三十一章-秋去冬來第六章-荒唐的噩夢第九十三章-天刀訣十式第六章-前朝舊事第十九章-地龍翻身第三十二章-未落款的畫第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一更)第四十章-每況愈下(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短矛樊無忌第六十四章-前朝奪嫡案第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六章-韋氏兩三子第一百七十一章-計家山河劍第一百四十四章-啞巴與瞎子第三十九章-周府的客人第六十九章-有少女懷春第一百一十一章-神奇的發現第十章-牙行買奴第一百零四章-諸皇子封王第一百六十六章-弔唁老柱國第九十六章-命運的抉擇第十七章-不辭而別第四十章-一石擊二鳥第一百五十章-一劍可開天第六十七章-城東採花賊第七十六章-修煉混元功第一百零四章-諸皇子封王第一百三十六章-計家計芙蓉第十六章-緣來緣去第一百三十四章-計家大小姐第一百五十七章-胸有不平意第一百七十五章-大俠左神機第六十九章-有少女懷春第一百七十八章-少女的心事第一章-恨前世孽第八章-少年初見第五十九章-依依惜別(第一卷收尾)第五十四章-化解之法第五章-六國一統第五十三章-安濟坊醫館第五十四章-化解之法第一百五十章-一劍可開天第一百六十七章-百尺樓樓主第五十六章-小小鬧劇第九章-且敬三杯酒第十五章-先生歸來第三十一章-秋去冬來第七十六章-修煉混元功第五章-欠我一條命第一百七十八章-少女的心事第七十一章-秋雨中客至第一百三十一章-晉王府密議第一百四十四章-啞巴與瞎子第四十一章-交代後事(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少女的心事第三十六章-行醫問診(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大俠左神機第一百二十八章-張昭儀失蹤第七十七章-夜半有客至第五十七章-冰釋前嫌第七十章-跟蹤宋飛兒第一百六十四章-劍仙李青蓮第六十八章-品花的道人第二章-惜今生緣第四十三章-守孝三年(第二更)第六章-荒唐的噩夢第五十四章-別院臨南湖第三十三章-年關將近第三十二章-未落款的畫第五十三章-茶樓卜卦第五十三章-安濟坊醫館第五十九章-依依惜別(第一卷收尾)第二十九章-中秋月圓第七十九章-都是苦命人第二十一章-秋雨中鬥法第四十七章-昏迷不醒(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三章-計家悟園開第二十七章-有女海棠第一百一十九章-萬劍化長龍第一百六十四章-劍仙李青蓮第十七章-新市鎮慘案第一百五十四章-八公主出京第二十四章-皇城司官制第三十五章-雪落人間第九十八章-八王宅夜話第十五章-先生歸來第一百六十六章-弔唁老柱國第十五章-先生歸來第三十四章-琴棋書畫第十四章-夏至未至
第二十三章-最涼是人心第一百五十四章-八公主出京第八十二章-跳湖的美人第一百一十一章-神奇的發現第十四章-只爲求心安第一百三十二章-暗影衛令牌第一百六十三章-清淡兩母女第一百七十一章-計家山河劍第二十七章-妹妹的朋友第九十七章-佛宗無畏印第三十一章-秋去冬來第六章-荒唐的噩夢第九十三章-天刀訣十式第六章-前朝舊事第十九章-地龍翻身第三十二章-未落款的畫第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一更)第四十章-每況愈下(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短矛樊無忌第六十四章-前朝奪嫡案第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一更)第一百四十六章-韋氏兩三子第一百七十一章-計家山河劍第一百四十四章-啞巴與瞎子第三十九章-周府的客人第六十九章-有少女懷春第一百一十一章-神奇的發現第十章-牙行買奴第一百零四章-諸皇子封王第一百六十六章-弔唁老柱國第九十六章-命運的抉擇第十七章-不辭而別第四十章-一石擊二鳥第一百五十章-一劍可開天第六十七章-城東採花賊第七十六章-修煉混元功第一百零四章-諸皇子封王第一百三十六章-計家計芙蓉第十六章-緣來緣去第一百三十四章-計家大小姐第一百五十七章-胸有不平意第一百七十五章-大俠左神機第六十九章-有少女懷春第一百七十八章-少女的心事第一章-恨前世孽第八章-少年初見第五十九章-依依惜別(第一卷收尾)第五十四章-化解之法第五章-六國一統第五十三章-安濟坊醫館第五十四章-化解之法第一百五十章-一劍可開天第一百六十七章-百尺樓樓主第五十六章-小小鬧劇第九章-且敬三杯酒第十五章-先生歸來第三十一章-秋去冬來第七十六章-修煉混元功第五章-欠我一條命第一百七十八章-少女的心事第七十一章-秋雨中客至第一百三十一章-晉王府密議第一百四十四章-啞巴與瞎子第四十一章-交代後事(第二更)第一百七十八章-少女的心事第三十六章-行醫問診(第一更)第一百七十五章-大俠左神機第一百二十八章-張昭儀失蹤第七十七章-夜半有客至第五十七章-冰釋前嫌第七十章-跟蹤宋飛兒第一百六十四章-劍仙李青蓮第六十八章-品花的道人第二章-惜今生緣第四十三章-守孝三年(第二更)第六章-荒唐的噩夢第五十四章-別院臨南湖第三十三章-年關將近第三十二章-未落款的畫第五十三章-茶樓卜卦第五十三章-安濟坊醫館第五十九章-依依惜別(第一卷收尾)第二十九章-中秋月圓第七十九章-都是苦命人第二十一章-秋雨中鬥法第四十七章-昏迷不醒(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三章-計家悟園開第二十七章-有女海棠第一百一十九章-萬劍化長龍第一百六十四章-劍仙李青蓮第十七章-新市鎮慘案第一百五十四章-八公主出京第二十四章-皇城司官制第三十五章-雪落人間第九十八章-八王宅夜話第十五章-先生歸來第一百六十六章-弔唁老柱國第十五章-先生歸來第三十四章-琴棋書畫第十四章-夏至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