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夏至未至

清明時節,祭祖掃墓,踏青出行。

孟府一行人來到臨安城郊外的天目山。天目山雄踞黃山與東海之間,東西兩峰遙相對峙。天目山爲江南道宗名山,據傳,前朝張道陵曾在此修道,其後飛昇。

適逢仲春暮春之交,陽光大好,暖風微醺,衆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

只是清明時節不曾小雨紛紛,實在是有些煞風景,衆人也就漸漸缺了興致,沒了遊玩的念頭,紛紛起身歸家。

至城中湖畔,只見柳條低垂,微風拂面,路上行人笑意盈盈,未曾魂斷。

孟府一行人回到家時,已是未時末。

收拾完畢,且去歇息。

孟然醒來時,已是申時三刻,窗外有些陰暗,向外望去,雲朵低垂,原來在睡夢中天氣已然發生了變化。

傍晚時分,孟然帶着小蓮出門散步,薄霧籠罩。空氣中夾雜着些許涼意,微潤的風吹拂着路畔的杏樹枝,盛開的花瓣微微張合,彷彿在等待着即將到來的春雨。

不一會兒,雨絲灑落,如一巨大帷幕掛在天地之間,飄渺、迷濛,美麗至極。

漸漸,地上的水跡密佈,孟然和小蓮身上的衣衫也被雨水浸透,且去歸家。

許是下雨的緣故,夜裡涼意比至往日更盛了些。孟然裹緊被子,入眠,且去做個好夢。

翌日,大霧漫天,眼前一片白茫茫的,即使是街道對面的房屋也影影綽綽看不大真切,遠處的的閣樓也隱匿在空氣中,不可捉摸。

庭院裡低垂的柳枝梢頭,掛滿了晶瑩的水滴,一陣風拂過,灑落在孟然的衣衫上、頭頂、脖隙間,冰涼一片,孟然遭此襲擊,不自由得打個冷顫,皮膚表面亦起了許多的小疙瘩。

隔壁園林的那片墨綠的竹林,已經染了新的顏色,褪去濃重的冬裝,換上翠綠的新衣,好一幅春意盎然。

西院裡的櫻花也開的熾烈,許是經過霧水的浸潤,更加美豔動人,在風中搖曳,如美人在側。

也許是下雨的緣故,今日的孟府格外得安靜,孟然一個人享受着這難得的靜謐安詳。

讀書,學習,又是一天。

循環往復。

清明後十五日,鬥指辰,爲穀雨,三月中,言雨生百穀清淨明潔也。

穀雨這天,孟夫人打算帶着兒子出門前往大明山,此山被譽爲臨安第一景,擁有擁有32奇峰、13幽澗、8條飛瀑、以及廣袤的高山草甸。

晨起,天際霞光微灑。

孟然走在院子裡,安靜極了,偶有鳥兒的鳴叫聲,滿園的桃花對着晨光開得正好。

吃過早飯,一行人一路向西。

至大明山山腳的時候已是午時,衆人就地休息,收拾吃食。未時初,衆人吃飽喝足,便開始休息。

之後,開始爬山。

孟然擡頭望去,眼前的風景既新奇又陌生,觸目所及只有巍峨壯觀的大明山,山上到處都是肆意生長的繁茂樹木,鬱鬱蔥蔥。

他們沿着蜿蜒曲折的石階,穿過茂盛的樹林。石階兩側的土地上,長滿了不知名的植物,野花夾雜其中,在一片綠色的海洋裡不時冒出星星點點的黃色、紫色還有紅色。

衆人緩步慢行,飽覽美景。

衆人磕磕絆絆地走着,霧靄漸漸變濃,太陽的光線漸漸衰頹。

一路走走歇歇、歇歇走走,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攀登,終於登上了山頂。

登上山頂的那一刻,孟然忽然覺得,多日以來堆積的不快消散了許多,心情也舒暢了幾分,內心陰霾的天空,露出了久違的陽光。

孟然看着周圍的山川美景,心生感慨,大聲喊道:“好美啊,我以後一定要遊歷天下,閱盡天下名山大川。”

此等豪言壯語,惹得衆人哈哈大笑。

孟夫人白了兒子一眼:“等你長大了再說吧,小孩子家家,遊歷什麼天下。”

孟然有些不服氣:“我已經六歲了,不是小孩子了。”

孟夫人寵溺地摸了摸兒子的頭,笑道:“你就是五十歲了,在我眼裡還是個小孩子。”

孟然嘟了嘟嘴,不再言語。

在山頂休息了好些時候,衆人便開始下山。

回到城中府邸的時候,已是晚霞漫天。

過了些時日,孟浩沐休的時候,孟夫人讓丈夫邀請了張敬宗一家一起去城外太湖源遊玩。

“藉此機會,兩家親近親近,也讓兩個孩子熟悉熟悉。如今他們都六歲了,不幾年就到了適婚年齡,趁着現在還小,多接觸一番,也不是什麼壞事。”

對於孟夫人這番想法,孟浩也很是贊同。

那一日,兩家人與城門口集合,前後有序得前往太湖源。

兩位夫人自然是坐上了同一輛馬車,聊一些婦人們之間的話題;兩位老爺也是坐到了一起,偶爾聊些官場的趣事,偶爾聊些男人之間才喜歡聊的事情。

至於孩子,自然也是在一起的了。

孟然掀起馬車的布簾,看着外面的風景,忽然轉頭向妙雪問道:“雪兒,我帶了紙鳶,等會兒一起嗎?”

張妙雪點了點頭:“我不是太會,你要教教我。”

“好的,沒問題。”

在這樣有一搭沒一搭的話語中,衆人到了太湖源。

愛水的小孩子們,不顧水涼,直接脫去了鞋襪,光着腳丫坐在湖畔的青石板上,將小腳丫浸入水裡,一晃一晃的。

大人們則手搭涼棚,眺望遠處的風景。

古柏蒼蒼,新柳窕窕。遠處古老的閣樓映襯在水裡,蒼涼古樸,極具古味。

臨湖而行,水天一色,分不清楚水在天上還是天在水中。

一路古樹極多,鬱鬱蔥蔥,遮天蔽日,不知身至何處。及至山腳,恍然醒悟,原來已經到了文昌閣下了。

上山的小道是由石塊壘成,那些青石板鋪就的臺階,雖算不上平整,但經歷了幾百載的風雨侵蝕,曾經的棱角已然圓潤無比。

拾階而上,偶遇了行人三兩。

至山頂,衆人四散閒逛,欣賞閣樓建築,領略園林美景,怡然自得。

時間終是有限,沿着來時的小路下山。

或許是太過醉心於美景亦或是有些跑神,孟然在下山途中傷到了腳。

衆人自是一番忙亂。

回到城中,趕緊把孟然送到醫館,所幸並無大礙,只是扭到了腳筋,歇息一段時日就可復原。

孟府一陣雞飛狗跳,張府的人也上門詢問情況,得知無礙,也就放下胸口的大石。

值此,暮春已盡,夏至未至。

正逢陽光爽朗、微風和煦,是遊玩賞花的好時節,奈何因腳傷無緣美景良辰,徒添嘆息。

不良於行,孟然只好窩在家中讀書寫字,閒時吹風望月,勉強算是一番悠閒情趣,聊以慰藉。

至立夏時,腳已大好,雖走路仍需小心,但已然能夠正常行走了。

晨起,孟然逆着風走,陽光打在背上,有一絲炙熱,溫度透過衣衫浸入血肉,經脈骨頭裡的寒氣紛紛逃竄而出,恍惚間,身體輕了幾分,這幾日的陰霾也散去了許多。

入夜,睡意有些不足,翻來覆去也難以入眠。

孟然心中默算,六歲零一個月了。

躺在牀上,隔着窗縫看外面的亮光,身下的毯子很是保暖,身上的棉被溫熱的有些過分,睡不着的人兒看着窗外的光亮發呆。

推開窗,圓月西移,半抱琵琶般躲在雲朵後面。

繼而雅興來了,聽風賞月。

不知到了何時,涼意滲透整間屋子,圓月也已不見了蹤影,方纔關了窗子,睡下。

許是最近一段時間的臥牀休息,養成了孟然晚睡的習慣,每每午夜過後方纔睡下,以致白日裡精神萎靡,整個人都有些頹廢。

對於兒子如此模樣,孟浩夫婦既心疼又擔憂。只好經常邀請張妙雪上門做客,以期兩個小孩子的交流能夠舒緩兒子的情緒。

就這樣,孟然和張妙雪之間的感情,日益升溫。

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天氣漸漸轉熱,孟然一個人安靜地坐在院子裡,仰目四望。

不知哪裡來的雲朵,遮住了清冷的下弦月,留下孤零零的幾顆星掛在無垠的天空裡。

夜風拂過枝頭,驚得昏沉酣睡的夜鳥振翅四飛,啼哭不已,久久不能平息。

待一切平靜下來,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過,如同被潮水撫平的沙灘,不着痕跡。

街上有鑼聲響起,一慢兩快‘咚!——咚!咚!’三聲,已是子時。也是時候睡覺了。

一夜無話。

從睡夢中醒來,屋外還是一片昏暗,孟然心想,外面的天氣應該不是很好吧。

此時的孟然腦袋有些昏沉,眼皮卻倔強得不肯合上,只好穿衣起牀。

推開門,外面灰濛濛一片,庭院裡佈滿水跡,兩側的樹木枝葉低垂。

孟然喜歡下雨,卻又不喜歡撐傘,厭煩潮溼卻又渴望淋雨的人,糾結的人兒。

走在風裡,雨打衣角聲聲慢。

孟然心頭竊喜,這種天氣最是好了,可以不用擔心淋溼,但又能夠體味細雨撲面的感覺。

事實證明,初夏的雨已不似春雨那般細膩溫柔,已有滂沱大雨的幾分景象。

走了一小圈兒,孟然的上衣開始淌水,褲腳也已經全部溼透,脫下上衣,抖下雨珠,掛晾。

又換上了乾淨的衣服。

忙碌了一陣子,心情也好了些。

待這場雨結束、天氣晴朗時,便進入四月了,至此,夏天真的來了。

氣溫會逐漸穩定,日夜溫差會慢慢縮小,白天的時間也將會達到最長,到時,整座臨安都籠罩在酷熱之中。

從冬到夏,先生未歸。

第十章-有女曰南雁第七章-到達德清縣第四十三章-守孝三年(第二更)第九十六章-命運的抉擇第三十九章-小嬋姑娘(第二更)第九十一章-公主小月兒第六十六章-臨安人病危第一百一十五章-未來的局面第三十六章-牢裡有怪人第二十五章-遲寫的家書第六十六章-臨安人病危第四十一章-交代後事(第二更)第八十章-幾隻喪家犬第二十二章-疑是故人來第一百四十七章-陳氏老祖宗第九十二章-有浪子回頭第四十六章-劫後餘生(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槍法少年時第十四章-只爲求心安第十二章-歡度新年第一百零五章-爭風與吃醋第一百三十九章-計家的態度第四十九章-真相大白(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救美的機會第八十七章-那夜人共眠第一百三十四章-計家大小姐第五十章-安心上路吧第三章-第一堂課第五十二章-唱白臉的人第四十三章-折衝府叛卒第一百一十六章-槍法十二式第四十四章-小樓野鴛鴦第五十七章-醉花樓花魁第六十五章-舊人說舊事第五十五章-神刀門功法第七章-到達德清縣第一百七十四章-白虎與張家第五十八章-名妓的歸屬第七十三章-紅衣與白衣第二十七章-妹妹的朋友第四十章-每況愈下(第一更)第十九章-地龍翻身第四十七章-男兒當如此第一百零七章-槍法少年時第三十二章-季節輪轉第五十五章-第一封信第九十八章-八王宅夜話第九章-愛女情深第一百七十九章-代號八十一第六十章-午後有客至第十六章-緣來緣去第一百四十三章-安定坊顧府第五十八章-名妓的歸屬第五十一章-唱紅臉的人第四十章-一石擊二鳥第五十八章-少年將行第一百四十六章-韋氏兩三子第六十二章-城北一敵四第一百七十六章-餓虎對蛟龍第二十八章-陋巷有文士第一百六十一章-今日之機緣第一百零六章-暗影衛青龍第一百三十二章-暗影衛令牌第十六章-緣來緣去第一百六十一章-今日之機緣第四十八章-前因後果(第一更)第四十六章-劫後餘生(第一更)第七十三章-紅衣與白衣第五十九章-依依惜別(第一卷收尾)第十六章-道宗與朝廷第一百二十九章-日月樓舊事第四十八章-前因後果(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經書在畫裡第七十七章-夜半有客至第五章-六國一統第十四章-夏至未至第一章-青山鎮遇刺第九章-愛女情深第十章-有女曰南雁第六十八章-品花的道人第六章-前朝舊事第一百零七章-槍法少年時第五十五章-第一封信第四十四章-小樓野鴛鴦第一百三十七章-射日訣功法第四十七章-昏迷不醒(第二更)第十四章-只爲求心安第三十一章-秋去冬來第一百六十二章-員外馮二狗第一百四十六章-韋氏兩三子第六十一章-我信我的刀第四十四章-小樓野鴛鴦第二十五章-杭州之行第五十六章-武道第二品第一百二十七章-計家擂臺見第一章-恨前世孽第十三章-又一場廝殺第十七章-新市鎮慘案第一百三十八章-青州益都侯第六十六章-臨安人病危
第十章-有女曰南雁第七章-到達德清縣第四十三章-守孝三年(第二更)第九十六章-命運的抉擇第三十九章-小嬋姑娘(第二更)第九十一章-公主小月兒第六十六章-臨安人病危第一百一十五章-未來的局面第三十六章-牢裡有怪人第二十五章-遲寫的家書第六十六章-臨安人病危第四十一章-交代後事(第二更)第八十章-幾隻喪家犬第二十二章-疑是故人來第一百四十七章-陳氏老祖宗第九十二章-有浪子回頭第四十六章-劫後餘生(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槍法少年時第十四章-只爲求心安第十二章-歡度新年第一百零五章-爭風與吃醋第一百三十九章-計家的態度第四十九章-真相大白(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二章-救美的機會第八十七章-那夜人共眠第一百三十四章-計家大小姐第五十章-安心上路吧第三章-第一堂課第五十二章-唱白臉的人第四十三章-折衝府叛卒第一百一十六章-槍法十二式第四十四章-小樓野鴛鴦第五十七章-醉花樓花魁第六十五章-舊人說舊事第五十五章-神刀門功法第七章-到達德清縣第一百七十四章-白虎與張家第五十八章-名妓的歸屬第七十三章-紅衣與白衣第二十七章-妹妹的朋友第四十章-每況愈下(第一更)第十九章-地龍翻身第四十七章-男兒當如此第一百零七章-槍法少年時第三十二章-季節輪轉第五十五章-第一封信第九十八章-八王宅夜話第九章-愛女情深第一百七十九章-代號八十一第六十章-午後有客至第十六章-緣來緣去第一百四十三章-安定坊顧府第五十八章-名妓的歸屬第五十一章-唱紅臉的人第四十章-一石擊二鳥第五十八章-少年將行第一百四十六章-韋氏兩三子第六十二章-城北一敵四第一百七十六章-餓虎對蛟龍第二十八章-陋巷有文士第一百六十一章-今日之機緣第一百零六章-暗影衛青龍第一百三十二章-暗影衛令牌第十六章-緣來緣去第一百六十一章-今日之機緣第四十八章-前因後果(第一更)第四十六章-劫後餘生(第一更)第七十三章-紅衣與白衣第五十九章-依依惜別(第一卷收尾)第十六章-道宗與朝廷第一百二十九章-日月樓舊事第四十八章-前因後果(第一更)第一百一十章-經書在畫裡第七十七章-夜半有客至第五章-六國一統第十四章-夏至未至第一章-青山鎮遇刺第九章-愛女情深第十章-有女曰南雁第六十八章-品花的道人第六章-前朝舊事第一百零七章-槍法少年時第五十五章-第一封信第四十四章-小樓野鴛鴦第一百三十七章-射日訣功法第四十七章-昏迷不醒(第二更)第十四章-只爲求心安第三十一章-秋去冬來第一百六十二章-員外馮二狗第一百四十六章-韋氏兩三子第六十一章-我信我的刀第四十四章-小樓野鴛鴦第二十五章-杭州之行第五十六章-武道第二品第一百二十七章-計家擂臺見第一章-恨前世孽第十三章-又一場廝殺第十七章-新市鎮慘案第一百三十八章-青州益都侯第六十六章-臨安人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