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回 屍變

陽信縣某老翁,家住蔡店村,村莊距城五六裡。父子二人於路旁開一客店,專供過往商旅居住。

這一日黃昏,有四名車伕前來投宿,客店已滿,並無空房。四名車伕眼見天色已晚,堅決要求留下“沒有客房,柴房也行,再不成,睡馬廄,打地鋪也能湊合,難道還怕我們不給錢嗎?”

老翁心地善良,心想“送上門的銀子不賺白不賺”。沉吟片刻,說道:“住宿的地方倒還剩一間房,就恐怕各位嫌棄。”

四名車伕道:“有落腳的地方就不錯了,哪敢挑三揀四?”

老翁道:“但那地方停有死屍。”語未畢,一聲長嘆“死的是我兒媳,小姑娘年紀輕輕,福分太薄,剛嫁給犬兒,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就得病死了。”

一名青衣車伕臉露同情,勸道:“老丈,節哀。”

老翁點點頭,領着四人穿廊過道,來到一間小瓦房中,房內點着一盞昏黃油燈,燈光似有似無,照在一張木板上,木板上睡着一名女子,二十來歲年紀,臉色慘淡如金紙,額頭上纏着紗布,呼吸全無,手足冰冷,身上蓋着一張紙被,顯已死去多時。

四人雖然膽大,乍見死屍,也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青衣車伕瑟瑟顫抖,借說話來壯膽,問道:“老丈,入店這麼久,怎麼沒見到令郎?”

老翁道:“他給媳婦買棺材去了,明天才回來。幾位客官,時候不早,便請安歇了吧。”手指屋角一張七尺來寬的木牀,道:“地方是窄了點,但四個人擠一擠,也能將就,小老兒告辭了。”

老翁去後,四名車伕一路奔波,疲倦睏乏,也懶得洗腳,直接脫掉衣服皮靴,往枕頭上一靠,隨即鼾聲大作。

青衣車伕膽小,與死屍同屋相處,內心恐懼,睡得並不踏實,朦朦朧朧間似乎聽到木板上發出咔咔兩聲響,嚇了一跳,忙偷偷睜眼打量四周動靜。

這一瞧,頓時魂飛天外:屋內本來燈火昏暗,此刻不知爲何,竟然亮如白晝,一桌一椅,一牀一塌,俱看得清清楚楚。只見木板上響聲不絕,那女屍伸手將紙被揭起,緩緩坐直身子,雙腳接觸地面,一步一步向自己走來。

那女屍來到牀邊,俯下身子,在每名車伕口鼻間各吹了一口氣,連吹三口氣,三名同伴就此全無知覺,鼾聲也停止了。

青衣車伕嚇出一身冷汗,眼見女屍向自己走來,顯然是要故技重施,吹氣吹死自己,忙閉住呼吸,一動不敢動。

果然不出所料,那女屍來到面前,照例在青衣車伕口鼻間吹了口氣,然後慢吞吞回到木板上躺下,繼續睡覺。

青衣車伕害怕極矣,大氣不敢輕喘,偷偷用腳踢了踢身旁同伴,三人均是毫無反應,看情形十有八九死翹翹了。此時心中膽寒,只有一個念頭“逃命要緊!”於是小心翼翼在被窩中穿好衣服,躡手躡腳走到門邊,光着腳丫拔腿就跑。

那女屍立馬察覺,隨即在後追趕。青衣車伕更加恐懼,不要命狂奔,一邊跑,一邊大呼小叫,希望引起他人注意,前來營救。但村內靜悄悄的無絲毫聲息,半個人影也無,身後鬼影倒有一個。

車伕無奈,只得一路往縣城方向奔馳,很快就來到東郊,不遠處一座寺廟矗立,燈火搖曳,隱約傳來陣陣木魚聲。

車伕大喜,連忙跑到廟門前呼救,吱呀一聲響,廟門開了小小一條縫,一個道士探頭出來張望,問道:“幹什麼的?”

車伕上氣不接下氣,急道:“有鬼要殺我,快開門放我進去。”

道士一聽有鬼,臉色立馬變了,顫聲道:“我的媽呀,鬼來了,快關門。”砰地一聲巨響,廟門緊緊.合閉,接着又是一聲輕響,顯然道士爲人穩妥,不僅關了門,連帶插上了門閂。

道士見死不救,車伕氣得想罵娘,忽然間後背上一股冷風吹到,涼颼颼的忍不住打了個寒顫,轉身一望:那女屍尾隨而來,距離自己不過數尺,雙手十根指甲尖尖似針,正冒着陣陣黑氣,看樣子隨時會暴起傷人。

此刻命懸一線,車伕頭腦加倍靈活,眼見廟門前一顆大白楊,粗如水缸,正可以用來與女鬼周旋。當即一個箭步快衝,躲到樹後,那女屍荷荷一聲怪叫,身形如風,猛撲過去。

一人一鬼繞樹旋轉,車伕身手敏捷,女屍往左,自己則右,女屍往右,自己則左,僵持了一陣時間,一人一鬼精力俱都耗盡,呼呼喘氣,累得不行。

女屍久鬥無功,忽然間雙臂陡長,一把抱住了白楊樹,隔着樹幹抓住車伕腰帶,但聽得嗤嗤兩聲響,車伕衣衫撕裂,臉色瞬間慘白,雙腿發軟,嚇暈了過去,倒地不起。

那女屍用力過猛,雙手指甲深深插進樹幹,怪叫了兩聲,身子僵立如標杆,已然死去。

道士在廟內側耳聆聽,良久無聲,放下心來,開門走出,伸手在車伕胸口一摸,心臟仍在跳動,自語道:“沒死,還有救。”言畢,俯身背起車伕,進廟治療。

回到廟內,道士喂車伕喝了一些湯水,替他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忙活了一宿,天矇矇亮時,車伕終於醒轉。

道士囑咐車伕“施主身體虛弱,不宜亂動,你且在廟中休息養神,我去縣裡報官。”

縣令聞聽女鬼作惡,親自前來驗查,只見白楊樹下一具女屍,筆挺挺一動不動,心中好奇,當即命令七八名手下上前動手,掰開女屍研究。

七八名衙役咬牙猛拽,齊心協力,廢了好一番功夫,纔將女屍雙手從樹幹內拔出,仔細一看,樹幹內十個洞孔痕跡分明,好似用鐵錐鑿出一般,深可見屑。

縣令嘖嘖稱奇,命人去客店打聽,不出所料,老翁兒媳屍體不翼而飛,那自然就是眼前這位女鬼了。

縣令拍拍車伕肩膀,笑道:“老兄,智擒女鬼,幹得不錯!我賞些銀子給你,這就回家吧。”

車伕苦着臉道:“回老爺:小的出來時四人同行,眼下一個人孤零零回家,怎麼跟鄉村父老交待?要是鄉親們懷疑我是殺人兇手怎麼辦?”

縣令沉吟道:“說得有理。這樣吧,我寫一封書信交給你帶回去,那麼便可證明你清白。”

車伕這才滿意,拿着書信銀兩,喜滋滋回家去了。

第197章 西湖主第209章 蓮花公主第370章 陵縣狐第375章 彭二掙第111回 鴝鵒第249章 馬兒第188章 餺飥媼第394章 男妾第374章 布商第50回 海公子第382章 龍飛相公第400章 外國人第214章 竇氏第367章 沅俗第214章 竇氏第234章 吳門畫工第196章 花姑子第162章 頭滾第164章 捉鬼射狐第226章 彭海秋第152回 姐妹易嫁第398章 鬼隸第449章 丐仙(一)第140回 青梅(二)第383章 馮木匠第107回 汪士秀第446章 鍾生(一)第403章 車伕第369章 蛤第192章 閻王第91回 蟄龍第66回 珠兒第447章 鍾生(二)第277章 牛癀第263章 戲縊第388章 蚰蜒第303章 藏蝨第354章 績女第102回 連鎖第337章 遼陽軍第114回 劉海石第413章 古瓶第356章 抽腸第296章 金和尚第247章 豢蛇第78章 張誠第24回 真定女第215章 金生色第39回 王成第299章 男生子第200章 鄱陽神第258章 冷生第208章 伍秋月第92回 蘇仙第253章 向杲第2回 耳中人第370章 陵縣狐第372章 疲龍第229章 縊鬼第162章 頭滾第368章 鳥語第437章 小翠(一)第48回 義鼠第368章 鳥語第373章 真生第354章 績女第392章 張氏婦第235章 胡大姑第175章 趙城虎第341章 邑人第276章 鏡聽第171章 念秧(二)第123回 李司鑑第288章 鬼令第132回 產龍第367章 沅俗第49回 地震第150回 妾杖擊賊第312章 負屍第276章 鏡聽第58回 鳳陽士人第172章 寒月芙蕖第374章 布商第199章 義犬第240章 劉亮採第12回 王六郎第27回 妖術第344章 武夷第272章 死僧第308章 化男第188章 餺飥媼第373章 真生第262章 八大王第254章 董公子第77章 濰水狐第224章 大力將軍第382章 龍飛相公第144回 公孫九娘第59回 耿十八
第197章 西湖主第209章 蓮花公主第370章 陵縣狐第375章 彭二掙第111回 鴝鵒第249章 馬兒第188章 餺飥媼第394章 男妾第374章 布商第50回 海公子第382章 龍飛相公第400章 外國人第214章 竇氏第367章 沅俗第214章 竇氏第234章 吳門畫工第196章 花姑子第162章 頭滾第164章 捉鬼射狐第226章 彭海秋第152回 姐妹易嫁第398章 鬼隸第449章 丐仙(一)第140回 青梅(二)第383章 馮木匠第107回 汪士秀第446章 鍾生(一)第403章 車伕第369章 蛤第192章 閻王第91回 蟄龍第66回 珠兒第447章 鍾生(二)第277章 牛癀第263章 戲縊第388章 蚰蜒第303章 藏蝨第354章 績女第102回 連鎖第337章 遼陽軍第114回 劉海石第413章 古瓶第356章 抽腸第296章 金和尚第247章 豢蛇第78章 張誠第24回 真定女第215章 金生色第39回 王成第299章 男生子第200章 鄱陽神第258章 冷生第208章 伍秋月第92回 蘇仙第253章 向杲第2回 耳中人第370章 陵縣狐第372章 疲龍第229章 縊鬼第162章 頭滾第368章 鳥語第437章 小翠(一)第48回 義鼠第368章 鳥語第373章 真生第354章 績女第392章 張氏婦第235章 胡大姑第175章 趙城虎第341章 邑人第276章 鏡聽第171章 念秧(二)第123回 李司鑑第288章 鬼令第132回 產龍第367章 沅俗第49回 地震第150回 妾杖擊賊第312章 負屍第276章 鏡聽第58回 鳳陽士人第172章 寒月芙蕖第374章 布商第199章 義犬第240章 劉亮採第12回 王六郎第27回 妖術第344章 武夷第272章 死僧第308章 化男第188章 餺飥媼第373章 真生第262章 八大王第254章 董公子第77章 濰水狐第224章 大力將軍第382章 龍飛相公第144回 公孫九娘第59回 耿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