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動盪的跡象

在起起伏伏的商海之中,長城公司從房地產上大撈了一筆,紡織、服裝和玩具廠則步上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春風,更上一層樓。就連孟師傅食品公司,也在新產品的推出上大獲成功,與連鎖便利店一起,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如果從身價來算,孟有田已經踏入了億萬富翁的行列,位列香港富豪的第一陣營之中。但那時並沒有富布斯或者其他的什麼排名,孟有田也樂得低調,免得被壞人盯上。

一九六一年,孟有田的大女兒在香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畢業,開始逐漸接手在香港的二十多家連鎖便利店業務。

孩子們長大了,孟有田並不服老,但也不由得感慨一代新人正在迅速成長,精力和學識都不是他所能比的。或許之前給孩子選擇專業時,他施加了影響,但孩子懂事,學習努力刻苦,爲下面的弟妹們作出了好的榜樣。而讓她接手一項大產業,孟有田也含有鼓勵的意思,讓後面的幾個孩子能夠更有動力。

“在孟家,只要你有能力,不管是男孩女孩,都可以執掌家業。”孟有田曾不只一次在孩子們面前如此表示,“如果不成器,就甭想着我能容忍你們當敗家子。到時候我全都捐了,一個錢兒也不留給你們。”

對此感到頗有壓力的自然是孟有田的幾個兒子,連帶着他們的母親也變得嚴厲起來,都希望自己生的兒子更出息。

“不要求你們象大丫那樣年年優等。但你們都得拿到大學文憑。”孟有田面對幾位老婆的嚴苛,又不得不出來給孩子們重新闡述自己的方針,“將來是從政,還是從商,或者有其他的理想,這個大學文憑都是敲門磚,是你們能在上層社會混的通行證。老爹辛辛苦苦,給你們打下了一個好基礎,使你們有一個較高的起點,你們要珍惜。要努力。”

“你們呢。別太逼着孩子,別給他們太大的壓力。”孟有田對幾位老婆也傳授了教育理念,“學習上呢,不要老跟大丫頭比。非拿個優等纔是好孩子。我的產業和錢呢。以後是分給你們四個的。你們再看着誰有這方面的才能,就交給誰去打理,難道非得讓孩子們個個都去學商業。去做個商人?他們有自己的偏好,就由他們去發展好了。日後當個律師,當個科學家,當個醫生,或者從政作官,不都是很好的嗎?”

話說到這份上,大家也就明白了。柳鳳有九龍堂的老人兒在公司,不必親自打理;紫鵑和小嫚早已經各把一攤,也熟悉和掌握了手中產業的管理和運作;阿秀不善經濟方面的事務,一直沒有插手公司事務。大丫無疑是頂替了母親的角色,接手了一個產業而已。

可惜大丫頭是個女孩子,阿秀作爲母親堅決反對女兒離開自己身邊。孟有田不得不從公司裡選人組成精幹班子,前往新加坡置業發展。雖然此時新加坡還未獨立,但已經完全自治,並剛剛成立了經濟發展局,進行招商引資。

給外資的政策是優惠的,勞動力成本也低廉。新加坡又是印尼、馬來西亞兩地的主要轉口貿易中心,在出口導向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上,長城實業又已經相當有經驗。將產業進行轉移並擴大,更是孟有田力求保險的策略之一。

那裡的華人佔多數,不太會有語言和習慣上的不適應,應該可以作爲一個避風躲清靜的地方。隨着國內形勢的變化,孟有田不得不提前做出預防的措施,爲了自己,更爲了家人。

動盪的跡象已經有所顯現,五九年至六一年,正是爆發第三波逃港潮的時間。此時正值香港的輕工業開始起飛,工廠需要大量年輕力壯的青年人,而新移民有助降低工資成本。所以,港府採取“抵壘政策”,即偷渡者如果成功抵達市區,就不會被遣返,並獲發身份證。生活的困難,以及港府的歡迎態度,造成了大批內地百姓涌入香港。

對這些入港的同胞,孟有田是盡力幫助的。一方面儘量多招收些入港同胞進廠做工,一方面自掏腰包給剛入港者派發一些食物。

“我們還能提供更大的幫助,比如說你手裡那些收租的房子,是不是能拿出來一些,暫時讓他們居住。”顯然,秦憐芳比孟有田更加憂心沖沖,而且更加關心這些同胞,“看到那些在街頭露宿的人們,我心裡可難受了。”

孟有田沉默了片刻,說道:“招收進工廠的倒是可以暫時住在出租房裡,可畢竟出租房的設計不是供很多人居住的。可不是我光想着賺錢啊,我是覺得建些簡易房讓更多的人有了遮風擋雨的地方更好。”

“那就建啊,你不是有很多地皮嗎?閒着也是閒着,我也出錢,把錢都花了也沒關係。”秦憐芳理所當然地催促道。

“你的錢?那也是我賺來分給你的。”孟有田哼了一聲,說道:“怎麼,現在不嫌我這個資本家賺來的黑心錢了,怕是隻嫌錢少了不夠用吧?”

“都這個時候了,你還不忘了跟我爭是非。”秦憐芳不悅地拍着輪椅扶手,說道:“要不是這腿,我——”

“別說了,跟你腿有什麼關係,別自怨自艾了,這事兒我去辦好了。”孟有田無奈地嘆了口氣,知道秦憐芳正處在鬱悶、迷惘、憂心等複雜的情緒當中,自從得到消息,彭dh被扣了一大堆帽子的時候,她就是這個樣子。

秦憐芳長出了一口氣,迷惑而期待地望着孟有田,“孟大哥,我昨天去街上派發食物了,和一些人談了話,竟然發現他們中有黨員幹部。”

孟有田想了想,採用了歷史上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對逃港問題的敏銳思路作了解釋,“這是政策有問題,不在於什麼覺悟不高,也不在於什麼資產階級的誘惑,而在於錯誤路線所導致的國民經濟凋敝,以及由這種凋敝所帶來的艱難民生。”

………….(未完待續。。)

第173章 心智崩潰第116章 巧舌如簧第26章 阿秀的心思第23章 打“大神”第4章 就是一小民第124章 庫房領獎賞第79章 起風波第70章 推不掉的差事第1章 首戰遇挫第163章 掃蕩之前第62章 更重的責任第152章 好事多磨第5章 劍走偏鋒的思路第34章 經驗交流會第6章 新的創業第25章 阿秀的身世(一)第58章 復仇之戰第7章 被逼無奈的依靠第74章 誘敵第95章 妓院拉攏第99章 突破口——義倉第146章 良崗莊的指導第33章 三十而立第24章 阿秀的寬宏第67章 拜年(二)第230章 考驗第192章 山洞——久違的故地第38章 火熱的心第204章 反擊——死寂中爆發第99章 突破口——義倉第21章 偏要活下去第135章 熱情相助第227章 撤退更難第81章 秋收第129章 無題第21章 偏要活下去第2章 久別重逢第61章 治病奇招第218章 徵兆第124章 敵工科長第33章 隱晦的陰謀第219章 思想的自由第153章 圓滿第120章 這邊拖,那邊反第267章 意外的包圍第6章 新的創業第94章 無題第94章 無題第161章 新局面第81章 送行之夜第32章 狼羔子第127章 良崗莊的局面第138章 願做一盞燈第154章 覺悟第35章 動盪的跡象第76章 激戰第121章 背後一刀第145章 打折再接?第159章 頓生感慨第169章 探望中的真話第121章 背後一刀第245章 戰鬥的佈置第59章 人狼組合第122章 地道的野望第37章 拾人牙慧,提前推出第15章 腳踏實地第32章 不接受挑戰的理由第128章 抗爭第80章 神槍渡危第169章 村子被佔第89章 逼親第11章 陰險殺招第190章 轉移——血濃,雪重第102章 後路?支點?第93章 兩情纏綿第134章 鬼子的思維第72章 相見歡第158章 八路來了第4章 就是一小民第15章 百萬富豪第105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258章 後繼有人第163章 繼續掃蕩第103章 鬧義倉(二)第94章 無題第249章 奪槍第168章 無題第41章 中毒第14章 阻擊第77章 無題第163章 掃蕩之前第212章 對敵策略第135章 層次提升的狙擊第105章 暫時的困難第20章 撿娃娃第60章 急中生智第163章 繼續掃蕩第48章 爭秋奪麥後的閒適第267章 意外的包圍第112章 敵佔區夜行
第173章 心智崩潰第116章 巧舌如簧第26章 阿秀的心思第23章 打“大神”第4章 就是一小民第124章 庫房領獎賞第79章 起風波第70章 推不掉的差事第1章 首戰遇挫第163章 掃蕩之前第62章 更重的責任第152章 好事多磨第5章 劍走偏鋒的思路第34章 經驗交流會第6章 新的創業第25章 阿秀的身世(一)第58章 復仇之戰第7章 被逼無奈的依靠第74章 誘敵第95章 妓院拉攏第99章 突破口——義倉第146章 良崗莊的指導第33章 三十而立第24章 阿秀的寬宏第67章 拜年(二)第230章 考驗第192章 山洞——久違的故地第38章 火熱的心第204章 反擊——死寂中爆發第99章 突破口——義倉第21章 偏要活下去第135章 熱情相助第227章 撤退更難第81章 秋收第129章 無題第21章 偏要活下去第2章 久別重逢第61章 治病奇招第218章 徵兆第124章 敵工科長第33章 隱晦的陰謀第219章 思想的自由第153章 圓滿第120章 這邊拖,那邊反第267章 意外的包圍第6章 新的創業第94章 無題第94章 無題第161章 新局面第81章 送行之夜第32章 狼羔子第127章 良崗莊的局面第138章 願做一盞燈第154章 覺悟第35章 動盪的跡象第76章 激戰第121章 背後一刀第145章 打折再接?第159章 頓生感慨第169章 探望中的真話第121章 背後一刀第245章 戰鬥的佈置第59章 人狼組合第122章 地道的野望第37章 拾人牙慧,提前推出第15章 腳踏實地第32章 不接受挑戰的理由第128章 抗爭第80章 神槍渡危第169章 村子被佔第89章 逼親第11章 陰險殺招第190章 轉移——血濃,雪重第102章 後路?支點?第93章 兩情纏綿第134章 鬼子的思維第72章 相見歡第158章 八路來了第4章 就是一小民第15章 百萬富豪第105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258章 後繼有人第163章 繼續掃蕩第103章 鬧義倉(二)第94章 無題第249章 奪槍第168章 無題第41章 中毒第14章 阻擊第77章 無題第163章 掃蕩之前第212章 對敵策略第135章 層次提升的狙擊第105章 暫時的困難第20章 撿娃娃第60章 急中生智第163章 繼續掃蕩第48章 爭秋奪麥後的閒適第267章 意外的包圍第112章 敵佔區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