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拾人牙慧,提前推出

不管怎麼樣,孟有田算是獲得了成功,學院裡的學生們對這位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從莊稼地裡走來的、身有殘疾的民兵英雄刮目相看了。是的,他幾乎沒有渲染個人以及民兵的勇敢和無畏,更多的語言都用在了思維方式和具體細緻的戰鬥方法上。結合着實際的例子,這種奇特的思維方式和新鮮的戰鬥方法,便顯得言之有物,顯得生動鮮活。

探討和爭論不可避免地產生了,有贊成的,當然也有個別的意見。吃過晚飯,軍政學院的學生們便聚成一堆一夥,或是交換筆記,或是發表看法,或是展示自己的創意。直到熄燈號吹響,學生們才意猶未盡地回屋,在黑暗中還不忘爭論幾句。

孟有田的目的達到了,雖然不知道他弄的這些東西會有多大範圍的傳播,最終的效果如何?但他已經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爲抗戰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心力。

第二天剛吃過早飯,學生們已經爭着來到蓆棚裡,搶先佔座,都想靠前一些,聽得清楚。這與昨天的召集,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孟有田也作好了準備,在一塊黑板上畫好了圖示,擡進了蓆棚。不同於昨天,還要擺出作報告的架勢,今天完全是同等的討論。

當然,孟有田很巧妙地通過被他改動過的戰鬥經過,將抗日戰爭時期民兵們最常用的麻雀戰、地雷戰、地道戰、圍困戰、破襲戰、伏擊戰、聯莊戰等都抖落出來。這些東西都寫在了他帶來的資料上,並不詳細,留下了給別人發揮想象的空間。可昨天沒來得及講,便被秦憐芳等人搶跑了。

一種戰術理論必須結合實際。才能立得住腳,才能令人信服。自然而然的戰術行動被賦予了名稱和規範,纔會被人們記住,被廣泛地推行。

八年抗戰,艱苦卓絕。歷史上,各根據地的廣大民兵和自衛隊,活躍在敵後廣闊的戰場上,依託高山密林、江河湖泊、平原地道和青紗帳。到處擺開了殺敵的戰場。

原始的大刀、梭標、斧頭,自然界的水、火、石頭,都變成了他們殺敵的武器。這些曾經純樸懦弱的莊稼人,以驚人的膽略和無窮的智慧,在抵抗外敵入侵的舞臺上,演出了一幕幕生動活潑的活劇,創造了許多靈活巧妙、神出鬼沒的獨特戰法,使日本侵略者日夜不寧、心驚膽戰。打得侵略者暈頭轉向、疲於應付。孟有田不過是拾人牙慧,提前將之歸納總結出來,公之於衆罷了。

“無論從武器裝備,還是從戰鬥素質上來看,我覺得僞軍纔是咱們要重點打擊的對象。”孟有田最後作了總結性的發言,笑着說道:“一呢,可以給咱們練練手,有利於提高部隊的戰鬥素養和勝利信心;二呢,給咱們提供物資,沒槍沒彈。就管他們要了;三呢,還可以幫咱們提供情報,提供方便,使游擊隊的作戰壓力大大減輕;四呢,僞軍還能給游擊隊攢人品,給日本鬼子散德性,使游擊隊爭取民心的工作大大減輕了。”

“有這四點就差不多夠了。”秦憐芳等人早早就跑來,說不定連飯都來不及吃,終於佔了靠前的座位,她眨着貓眼笑道:“柿子先撿軟的捏。等壯大了再收拾日本鬼子。僞軍大多都是被強迫的,稍有良心的也不會心安理得。無論是打擊,還是做政治工作,我想應該比較容易。”

孟有田微微一笑,沒有吭聲,別人以爲是默許,但他對僞軍卻另有自己的看法。比較偏激,不適合當衆說出來。

“這兩天的探討和交流,我是大有收穫呀!”楊荊雲起身笑道:“以後我看可以多組織這樣的活動。大家開動腦筋,多想辦法。所謂一人智短,衆人智長。民間還有句俗話: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次想出一個法子,那也了不得,也會讓侵略者寢食難安。來,我們感謝小孟,感謝他費心勞神想出來的好辦法。”

孟有田在掌聲中,在衆人的注視下連連拱手,謙遜道:“我要感謝大家,感謝大家的捧場。與大家的交流,也讓我獲益匪淺,真心期望咱們下一次再聚首,真心希望咱們能在最後的勝利之時暢飲歡呼。”

軍政學院是軍事體制,管理很嚴格,可不允許隨便出校。眼見活動結束了,秦憐芳等人紛紛伸手,與孟有田握手,就算是道別了。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孟有田甚至婉拒了午飯的邀請,騎上騾子,馱着昨天買好的東西,在集市上略走了走,買了些吃食便向十里村趕路。

走得這樣急,孟有田不只是想家,想娘,想紫鵑,想阿秀的原因。楊荊雲昨天和他談過話,讓他更積極的工作,向黨靠攏。孟有田哼哼哈哈地混過去了,今天他害怕楊荊雲再來嘮叨。

裡緊外鬆,孟有田可知道GCD的特點。自己以羣衆的身份,雖然不是想說啥就說啥,但到底不會被扣上什麼左呀右呀的帽子,來個什麼批評和自我批評,直到痛哭流涕還不放過。而且他搞不懂,對於窮兇極惡的日本鬼子都能講寬大,爲何對自己的同志,出現了不同意見和觀點,會整得那麼狠。

日頭很熱,孟有田戴上草帽,一路回了村子。這段時間所聞所見,老百姓似乎已經適應了戰爭年月。鬼子來了,便跑反躲避;鬼子不來,便勞動,便生活。就象那生長的大樹,冬季葉落蕭瑟,到了春天便吐綠,到了夏天又會鬱鬱蔥蔥。

頑強,是一種忍耐,也是一種可貴的本質,體現着不氣餒,不屈服的精神。正是靠着這種本質和精神,在艱難困苦、兵荒馬亂的年代,人們纔會鼓起勇氣,去適應、習慣那不同於和平時期的生活,並不放過短暫的、來之不易的快樂。

人哪,就是這樣,可不能多想,一想多了就會覺得身在水深火熱之中,活着都沒多大意思了。

第3章 無題第133章 言來語去第115章 說服第5章 最後一次參戰第27章 進軍房地產第207章 扯動——突圍的手段第26章 驚詫莫名第52章 瞎老元身上的謎第4章 患難的關心第1章 新身份,新記憶,新生活第85章 土匪遍地第127章 無題第118章 爾虞我詐第74章 誘敵第144章 殺鬼子第75章 化裝奪崗第10章 窮家和老孃第96章 “地雷”的威力第146章 良崗莊的指導第173章 思維方式第91章 勒索第79章 抗日宣傳第124章 交個底兒第70章 推不掉的差事第135章 層次提升的狙擊第127章 無題第80章 昏睡百年第31章 阿秀的問題第17章 大戰之前第31章 發財而不獨第42章 艱難搏殺第13章 炒作與轟動第59章 沒有頭顱的鬼子第19章 出手前的準備第68章 伏擊——不同的結果第58章 復仇之戰第111章 入莊第145章 打折再接?第73章 故人再相見第57章 無題第192章 山洞——久違的故地第158章 能人?第40章 內因外力第27章 土地的誘 惑第10章 靈光閃現第11章 暫住關帝廟第127章 迴歸第69章 不一樣的村莊第94章 無題第182章 慘象第166章 鬧情緒?第78章 樹林談情第70章 推不掉的差事第80章 昏睡百年第79章 抗日宣傳第15章 據村固守第233章 沉淪第96章 不同待遇的撤退第30章 比較極端第101章 相聚第40章 外財與出惡氣第258章 後繼有人第159章 頓生感慨第44章 洞外天地第66章 拜年第96章 “地雷”的威力第152章 無題第239章 走馬換將第84章 吃光喝光第53章 軋馬路第5章 劍走偏鋒的思路第74章 遠足十里村第17章 李大壞的心思第232章 勸誘第268章 不戰而降第198章 殺戮——不要蒼白的理由第231章 考驗(二)第41章 峭壁通途第40章 沉寂中的狙擊第37章 找人當槍使第128章 別離第171章 不吐不快的責任第7章 被逼無奈的依靠第53章 失誤——沒有活口第82章 無題第153章 圓滿第115章 柳鳳笨嗎?第66章 拜年第140章 心傷第50章 別前暢談第264章 正面交鋒(二)第269章 飛雷炮之展望第248章 突然爆發的反擊第247章 大竹的野望第139章 保衛秋收第93章 撤退之議第138章 風雪求救人第57章 逛廟第77章 伶牙利齒的女人第168章 避難南山背
第3章 無題第133章 言來語去第115章 說服第5章 最後一次參戰第27章 進軍房地產第207章 扯動——突圍的手段第26章 驚詫莫名第52章 瞎老元身上的謎第4章 患難的關心第1章 新身份,新記憶,新生活第85章 土匪遍地第127章 無題第118章 爾虞我詐第74章 誘敵第144章 殺鬼子第75章 化裝奪崗第10章 窮家和老孃第96章 “地雷”的威力第146章 良崗莊的指導第173章 思維方式第91章 勒索第79章 抗日宣傳第124章 交個底兒第70章 推不掉的差事第135章 層次提升的狙擊第127章 無題第80章 昏睡百年第31章 阿秀的問題第17章 大戰之前第31章 發財而不獨第42章 艱難搏殺第13章 炒作與轟動第59章 沒有頭顱的鬼子第19章 出手前的準備第68章 伏擊——不同的結果第58章 復仇之戰第111章 入莊第145章 打折再接?第73章 故人再相見第57章 無題第192章 山洞——久違的故地第158章 能人?第40章 內因外力第27章 土地的誘 惑第10章 靈光閃現第11章 暫住關帝廟第127章 迴歸第69章 不一樣的村莊第94章 無題第182章 慘象第166章 鬧情緒?第78章 樹林談情第70章 推不掉的差事第80章 昏睡百年第79章 抗日宣傳第15章 據村固守第233章 沉淪第96章 不同待遇的撤退第30章 比較極端第101章 相聚第40章 外財與出惡氣第258章 後繼有人第159章 頓生感慨第44章 洞外天地第66章 拜年第96章 “地雷”的威力第152章 無題第239章 走馬換將第84章 吃光喝光第53章 軋馬路第5章 劍走偏鋒的思路第74章 遠足十里村第17章 李大壞的心思第232章 勸誘第268章 不戰而降第198章 殺戮——不要蒼白的理由第231章 考驗(二)第41章 峭壁通途第40章 沉寂中的狙擊第37章 找人當槍使第128章 別離第171章 不吐不快的責任第7章 被逼無奈的依靠第53章 失誤——沒有活口第82章 無題第153章 圓滿第115章 柳鳳笨嗎?第66章 拜年第140章 心傷第50章 別前暢談第264章 正面交鋒(二)第269章 飛雷炮之展望第248章 突然爆發的反擊第247章 大竹的野望第139章 保衛秋收第93章 撤退之議第138章 風雪求救人第57章 逛廟第77章 伶牙利齒的女人第168章 避難南山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