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開封府通判!(5K大章哈)

第184章 開封府通判!(5K大章哈)

趙頊讓門下省主管給懟了回來,但他想要讓蘇允留在汴京的心思卻沒有停歇。趙頊想了半刻,隨後與孫思恭道:“請中書舍人蔡京前來。”

蔡京匆匆而至,與趙頊拱手見禮,道:“陛下,可是有聖旨要擬寫?”

趙頊笑得很是和藹,擺擺手,笑道:“不急不急,來來,蔡卿先坐下說話嘛,你從遼國出使回來後,朕還沒有跟你好好聊聊呢,來來,先坐下,咱們聊聊天。”

蔡京何等聰明之輩,自然看得出來趙頊另有所圖,但他心思深沉,自然不會戳破趙頊的謊言,反而是十分誠懇與趙頊聊了起來。

一開始趙頊只是問蔡京在中書舍人上的職位上感覺如何啊,可有什麼改善的地方啊,對朝廷有什麼建議這些君臣奏對的必要流程。

到了後面,趙頊似乎是不經意道:“……你也知道,朕的皇兒也要就學了,朕想留新科狀元郎蘇允在京中就職,如此可以隨時讓皇兒向他請教一下經義。

但朝廷慣例大多是將新科進士外放至州縣,朕想請教一下你,有什麼辦法可以將蘇允留在京中就職呢?”

蔡京心道:來了!

這便是戲肉了,前面的那些,不過是託詞罷了。

蔡京倒是有些暗暗心驚,心道官家對蘇允的重視可真是了不得啊,竟是連外放都不捨得!

本來新科進士外放至州縣爲通判或者籤書判官,這都是朝廷培養進士的慣例。

趙頊若是想要培養蘇允,只需放出去一年半載,到時候再調回來便是。

但現在趙頊竟是連這一年半載都不讓蘇允出去,直接就想留在京中……這哪裡是對一般臣子的態度!

蔡京心下震驚,自也不敢輕忽。

趙頊之所以尋他過來,可不僅僅是不明白該怎麼操作將蘇允留下來,大宋官家,若是連這個都不知道,那豈不是鬧笑話了。

趙頊的用意,自然是得著眼於自己的職務上——中書舍人。

中書舍人要幫官家起草聖旨,若是自己都不同意的話,這任命從一開始便難以進行。

所以趙頊尋了自己過來,其中之意是——我想要給蘇允某差遣,你得幫我通過。

蔡京的腦子快速轉動。

這是個好機會,可以討好官家,但這也有危險,若是官家想要的太多,那自己還給過了,固然是討了官家歡心,但自己的名聲也就臭了。

中書舍人乃是清貴,通常對自己的名聲極爲看重,要營造公正、不偏不倚、不媚上的人設,若是自己表現得過於明顯,那自己以後還怎麼在朝堂上混?

蔡京的念頭在腦中稍微轉轉,馬上便有了想法。

蔡京感慨道:“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官家這個父親,實在是有心了。

父父子子,此乃我們大宋朝以孝治天下之根本。

官家有這般慈父之心,臣自然要鼎力支持,官家可有心儀的差遣,臣好好思量一番。”

趙頊看向蔡京,面露滿意之色,與聰明人說話就是輕鬆,自己才說了一句,人家不僅意會到自己想要做什麼,甚至還給自己找好了理由,讓以後有人想要發難,都不太好找理由了。

趙頊心中自然有了一些想法,但還是裝作思考了一番,才道:“新科進士慣例是爲府州通判、籤書判官,目的是讓他們好好觀察一州府長官如何處理政務之意,好讓他們快速地成長。

朕想要讓皇兒受到好的教育,但也不能耽誤一個狀元郎之才,所以,朕想讓蘇允去開封府當差,只是開封府級別比普通州府要高,是不是有些高置了?”

蔡京感覺自己的眼皮在瘋狂的跳動,若非此人乃是大宋官家,換了是宰執之類的,他估計就拂袖而去了。

這話您是真敢說啊!

新科進士授爲僉書判官乃是慣例,通判州縣亦是慣例,但一般不會判雄州、上州,更不要說府這個級別了,而在府這個級別上,開封府乃是京畿府啊,乃是冠於天下州府之上的天下第一府!

天下第一府的通判差遣,哪有給一個新科進士的?

新科狀元郎也不行!

蔡京面露苦色,道:“官家,此事非議可能會很大。”

趙頊呵呵一笑,道:“朕行新法來,非議多了去了。”

蔡京悚然一驚,官家這話是什麼意思?

乍一聽官家的意思是,我行新法來,遭受的非議很多,所以沒有什麼好怕的。

但再往深裡想一層是:我行新法,不拘一格降人才,你們新法大臣都是我不拘一格提拔起來的,怎麼,以前你們可以,現在就不可以了?

這是誅心之論。

蔡京不敢迴應這個問題,趕緊呵呵一聲,道:“官家的愛子之心,想來不會有人敢非議的,不過,我聽說胡知府與蘇大家有師生之誼,蘇大家若是進開封府任通判,恐怕有些不妥。”

趙頊看了一眼蔡京,蔡京有些心虛低下頭。

蔡京話裡的意思趙頊自然聽得懂,他的意思是,官家若是想要讓蘇允破例當開封府通判,那麼須得讓舊黨有所退讓,讓胡宗俞退出開封知府之位,這樣子新黨自然沒有話說了。

趙頊低哼了一聲,這樣的話,新黨是沒有意見了,但舊黨的意見可就大了。

但趙頊心裡也清楚,若非如此,新黨可能不會同意此事。

趙頊心下快速思索,新法一派現在佔據了朝廷諸多要職,舊黨本就勢弱,再將胡宗俞從開封知府職位上趕下去,舊黨可能都沒有半點辦法鉗制新黨了。

蔡京果然是個聰明人,他就是想要用這種方法來勸阻自己!

這樣子讓自己知難而退,若是自己真要讓蘇允留下,必得讓胡宗俞退下,若真是如此,新黨也不會怪責蔡京,反而覺得蔡京做得很好。

趙頊心底下有些惱怒,但也知道,新黨肯定不會輕易退讓的,蔡京來了是如此,王珪來了亦是如此!

趙頊想了想道:“胡卿任開封知府以來,勤勤懇懇,政務上處理得極好。”

蔡京笑呵呵道:“胡知府的確是乾得很好,開封百姓亦是有口皆碑的。”

趙頊沒有說話。

蔡京頓了頓,道:“臣聽說蘇御史近來彈劾官員無數,清正之名亦是遠揚,開封百姓都說蘇御史乃是鐵面無私,實在是令人欽佩。”

這話沒頭沒腦的,但趙頊卻是聽明白了,蔡京之意是,舊黨那邊胡宗俞可以調去地方,但新黨這邊亦是可以退讓,便是讓蘇轍提職,這樣舊黨那邊也有所安慰,不會再出來阻撓此事。

畢竟蘇轍是舊黨,蘇允自然是舊黨,退一個胡宗俞,舊黨可以多出兩個新生力量,這買賣舊黨大約也能同意的。

趙頊看向蔡京,似笑非笑。

你們新黨的買賣做的是真好,蘇家最近與章惇要結親之事大家都知道,現在讓蘇允去當開封通判,伱們還要讓親近新黨的蘇轍上去,這買賣做的也是沒誰了。

不過,這雖然不算是兩全其美,但至少新舊黨都能夠同意了。

就是……蘇家人可得了大便宜了。

蘇允並不知道這裡面竟是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但他在聽到授官宣義郎後,差遣乃是開封通判的時候,蘇允神情極爲精彩。

其他的新科進士們投來的眼神亦是驚愕中帶著羨慕。

蘇允對於宋朝官制是有些瞭解的,聽到任命後,立即猜測裡面定然有自己不知道的內幕。

隨後,胡宗俞被卸去開封知府差遣,除京東西路轉運使,寄祿官階則是從朝議大夫升爲中散大夫。

雖然胡宗俞被撤去知府之職,但寄祿官階提了一階,還當上了轉運使,這很難說是貶謫了,也算是有所補償。

在之後,蘇轍被提拔爲起居郎。

起居郎這個差遣很有意思,一旦進入這個職位,意味著已經是開始進入升官的快車道了,很多的宰執基本上都會經過這麼一個職位,因爲這個職位相當於是官家的高級秘書,掌記錄皇帝日常行動和國家大事,一般官員哪有這樣的機會。

結合在一起,蘇允敏銳的察覺到,自己的開封府通判以及蘇轍的起居郎,很大可能是得益於胡宗俞的退讓。

當然,這未必是胡宗俞主動退的,這是一場政治妥協,或者說,是因爲官家要讓自己上去,因此與新黨所作的一場交易!

不過,蘇允對胡宗俞總終究是有些愧疚,主動請胡宗俞吃飯,也算是給胡宗俞辭行。胡宗俞卻是笑呵呵的,基本上都沒有說什麼,甚至一直都在勉勵蘇允。

後面酒席散了,都喝得有些熏熏然,胡宗俞拉著蘇允墜在了後面。

胡宗俞在蘇允耳邊低聲道:“居正,此事非你能決定,也非老夫能夠決定,官家既然這般安排,那自然有官家的思量,你無須對老夫有所愧疚。”

蘇允臉色猶然有些愧疚,道:“老師,此事非我所願……”

胡宗俞笑道:“此事卻是老夫所願矣,一路轉運使,還是京東西轉運使,這比開封知府可爽利多了。

開封知府就不是人乾的活,老夫幹了兩年,感覺都老了十歲。

去地方上享享福,到時候再回朝,可能就能夠上六部主官了,這不是壞事情。

倒是你,一入官場便是開封府通判,這是好事,但亦是難事,實在是說不上是好事還是壞事。

依我想來,最好是你從地方州縣開始幹起,一步一個腳印,反而是好事情,現在雖然起步高,但開封府之事過於麻煩。

就連浸淫官場多年的人,在開封府裡面做事,亦是戰戰兢兢,何況是你一個官場新丁,唉,不容易啊,不容易!”

隨後胡宗俞與蘇允交代了不少事情,比如說在官場上應該如何如何之類,胡宗俞沒有在科舉上教蘇允什麼,但這會兒卻是教了不少的官場經驗,也算是盡了老師的職責了。

胡宗俞雖然說他很是慶幸脫離開封府,但心底下其實五感雜陳,畢竟通常來說,擔任開封知府後,下一步便是要成爲宰執,他卻還是要去地方一趟,以後還回不回得來,那都是未知數。

而蘇轍亦是心下複雜,從御史到起居郎,自然也是高升,但他亦是知道,他的高升又是得益於他的好侄兒蘇允。

蘇允卻是沒有太多時間感慨,因爲他很快就得去開封府報到了。

說實話,蘇允心下是有些忐忑的,他想過中了進士後會當官,而且是一個州的二把手,相當於後世的一個市的二把手,但沒想到這個市是京城二把手。

好傢伙,屬實有些嚇人了。

嗯……你大學畢業後考公,然後考了個京城公務員,然後直接當上了京城二把手,哈,就問你怕不怕!

通判可不是一般的官員,名爲知府副手,實則乃是監州,專門用來監視知府的。

趙匡胤通過兵變奪取後周政權以後,逐漸消滅割據勢力並統一全國。

面對偌大的疆域,爲了穩定人心和鞏固政權,設置了通判。

宋代通判制度開始於幹德元年,宋太祖在率兵平定湖南、荊南等地後,下令讓刑部郎中賈玭等官員,到湖南諸州擔任通判這一職位。

對於那些舊官僚,既不能都廢除也不能放任不管,所以設置通判分權制衡。

第二年,原後周轄區內的四十三個州府都設置了通判。

之後的十幾年,宋朝先後滅掉後蜀、南漢、南唐等政權,並且在這些新兼併的地區都設置了通判。

通判與知州同領州事,職掌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審理等事務。

各州公文,知州須與通判一起簽押,方能生效。

也就是說,通判雖然不負責具體事宜,但他有一票否決權利。

通判還有權監督和向朝廷推薦本州官員,如果知州不法,通判可以奏告朝廷。

所以通判通常有【半刺】的別稱,也就是所謂的【半個刺史】。

蘇允屬實有些忐忑。

就如胡宗俞所說,他就是個官場新丁。

雖然蘇允對官場的事情不算陌生,但的的確確是第一次進官場,在外面看著好像是那麼一回事,但真正進入官場,那還真是不知道會如何呢。

幾日之後,蘇允來到了開封府衙。

一般來說,開封百姓不會稱其爲開封府衙,說起時候,總是稱之爲南衙。

並不是因爲尚書省在大內之南,稱“南省”,“南衙”猶“南省”之意;

也不是因爲開封府在皇宮之南而得名,更不是因爲開封府治在宰相、樞密使居住的東西府及尚書省的南邊,人們習慣上稱之爲南衙;

而是因爲宋太宗府邸的地理位置而得名。

北宋王朝建立後,趙匡胤封其弟趙光義爲晉王,當時晉王府邸的府址在大內和開封府治的南邊。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以其弟晉王趙光義爲開封府尹。

晉王趙光義出任開封府尹後,不到開封府治去辦公居住,而是在自己的府邸處理政務。

自此,不僅宋太宗別號“南衙”,而且開封府和知開封府者也均別稱“南衙”。

比如說之前的胡宗俞,別人可以稱他爲胡知府,亦可以稱呼他爲‘胡南衙’,以區別他跟一般知府。

蘇允輕輕吁了一口氣,想起了胡宗俞跟他說的一番話:“……南衙機構繁雜,爭鬥太多,光是裡面的官員,便讓人聽得頭昏腦漲。

這個衙門裡,有一個知府、一個通判,四五個判官、司錄參軍、六曹參軍、左右軍巡使、左右軍巡判官、勾當左右廂公事……

而士、戶、儀、兵、刑、工爲六曹次序,司錄二員,六曹各二員,參軍事八員,吏員數百人;

使院則是置十一案,每日行譴錢穀稅賦及刑獄諸般文書,裡面都孔目官、勾押官、前行、後行、行首等數十人,吏員上百人。

左右軍巡使、判官與左右軍巡院,左右廂公事幹當官四人,置吏六百人……

光是這些,府衙裡面便已經有上千人。

若是加上下轄的各種倉場庫務數千人,這是一整個多達上萬人的龐大機構。

人們常說三司臃腫龐大,乃是天下第一大衙門,可這南衙,也不比三司簡單到哪裡去。

嘿嘿,別說你一個官場新丁進去,就是老夫進去,也時常感覺到掣肘太多。

所以,這對你來說或許是好事,但或許也是揠苗助長,你須得把握好纔是。”

不過隨即蘇允笑了笑,擡腳便往裡面去。

忐忑歸忐忑,那不過因爲震驚於其破格拔擢帶來的情緒,對於蘇允來說,卻是很快便想通了。

只要我足夠鹹魚,便沒有不好上的班!

通判自然是位高權重,但若是想要偷懶,卻是再簡單不過了。

若是在偏遠州府,當通判可能不太簡單,但在這京城當通判,卻是簡單得多。

偏遠州府的知府知州,那都是土皇帝,沒有人盯著,他都能夠對百姓敲骨吸髓,但這是汴京啊,不用通判盯著,上下不知道多少眼睛盯著呢。

至於知府會不會拿什麼東西來陷害自己……嘿嘿,自己只是通籤文書,真出了問題,知府纔是擔責的大頭,一個四入頭的開封知府,拿他的大好前程來害自己……那也就隨他去吧。

第272章 一步登天!!第83章 有點東西第107章 離經叛道第217章 自請守邊!第50章 老夫觀你有韓忠獻之才!第334章 困窘的國庫!第444章 我們勸陛下御駕親征吧?第99章 人間清醒第370章 本相許他一個宋王!第451章 眉山有內鬼!第163章 這口氣我咽不下去!(4k,晚上還有)第297章 一枝獨秀!(4k哈)第25章 把自己賣個好價錢第417章 佈局!第130章 賺他上梁山!第233章 先祖能做的,我們也可以!第328章 將朋友搞得多多的!第383章 拿下延安府!第306章 蘇允的良藥!第149章 蘇轍歸京!第48章 驅人之法第320章 龐不韋!(4k哈)第405章 故佈疑陣!消磨士氣!第74章 人世間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人?第392章 刮目相看!第453章 前倨後恭,惹人發笑!第56章 大宋人太寬容也是不好!第14章 黃州!第262章 對不住了,我實在是太想進步了!(嘿嘿,沒想到還有吧?)第161章 放榜!第354章 風雨欲來!第151章 朕很喜歡孟子集註第182章 三元及第!第348章 大戶最重利益!第95章 反擊!第349章 靜塞軍的來信!第194章 嫌隙又生!(6k大章哈)第100章 小人得志!第398章 激辨!第384章 實力飛躍!(6k哈)第230章 鐵鷂子(今日11W)第159章 帝師!第159章 帝師!第216章 一起納了進來吧!第321章 一個破落戶竟然敢跟我們搶人?第361章 石破天驚!第334章 困窘的國庫!第234章 路雖遠,行之必至!(6k)第229章 用心良苦!第212章 無憂洞第96章 有仇就報!第201章 我要送給你們一場大富貴!第122章 大受歡迎!第375章 潛心發展!第276章 怎又來了,沒完了是吧?第431章 能決定命運的,不是血脈,而是雙手第365章 緊鑼密鼓準備之中!第246章 原來三國演義是紀實的啊!(6k!)第103章 論漢唐宋政治之得失第249章 釣魚成功!第295章 踏破賀蘭山缺!(4k哈!)第160章 三分靠打拚,七分天註定第211章 餵你一個文官怎麼上馬殺敵了?第26章 每月一千貫!第246章 原來三國演義是紀實的啊!(6k!)第448章 大明 大宋 大遼,新的三國鼎立!第270章 請滅西夏!(嘿嘿,還有一小章!)第289章 鹽戰(三)第151章 朕很喜歡孟子集註第203章 這纔是真正的潑天富貴!第352章 略懂拳腳!第428章 種家將妙計安天下!第145章 他是瘋的啊!(嘿嘿,沒想到吧,還有一更,今天將近萬字)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233章 先祖能做的,我們也可以!第276章 怎又來了,沒完了是吧?第352章 略懂拳腳!第285章 置辦三大產業!(4k哈!)第314章 已經廢掉的工部!第407章 聲東擊西!第90章 村裡的驢都沒有你這麼忙第27章 臨江仙第17章 該配合你的演出第193章 自作孽不可活啊!第100章 小人得志!第165章 關進小黑屋寫書去!(42k哈!)第243章 局!!(5K哈)第230章 鐵鷂子(今日11W)第399章 策反!第82章 蘇氏大殺器第368章 前狼後虎!第187章 入駐南衙!第279章 某,章楶!第267章 大仗在即!!(4k哈)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274章 願為相公效死!(3k)第111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152章 暗流湧動!第411章 滿門!
第272章 一步登天!!第83章 有點東西第107章 離經叛道第217章 自請守邊!第50章 老夫觀你有韓忠獻之才!第334章 困窘的國庫!第444章 我們勸陛下御駕親征吧?第99章 人間清醒第370章 本相許他一個宋王!第451章 眉山有內鬼!第163章 這口氣我咽不下去!(4k,晚上還有)第297章 一枝獨秀!(4k哈)第25章 把自己賣個好價錢第417章 佈局!第130章 賺他上梁山!第233章 先祖能做的,我們也可以!第328章 將朋友搞得多多的!第383章 拿下延安府!第306章 蘇允的良藥!第149章 蘇轍歸京!第48章 驅人之法第320章 龐不韋!(4k哈)第405章 故佈疑陣!消磨士氣!第74章 人世間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人?第392章 刮目相看!第453章 前倨後恭,惹人發笑!第56章 大宋人太寬容也是不好!第14章 黃州!第262章 對不住了,我實在是太想進步了!(嘿嘿,沒想到還有吧?)第161章 放榜!第354章 風雨欲來!第151章 朕很喜歡孟子集註第182章 三元及第!第348章 大戶最重利益!第95章 反擊!第349章 靜塞軍的來信!第194章 嫌隙又生!(6k大章哈)第100章 小人得志!第398章 激辨!第384章 實力飛躍!(6k哈)第230章 鐵鷂子(今日11W)第159章 帝師!第159章 帝師!第216章 一起納了進來吧!第321章 一個破落戶竟然敢跟我們搶人?第361章 石破天驚!第334章 困窘的國庫!第234章 路雖遠,行之必至!(6k)第229章 用心良苦!第212章 無憂洞第96章 有仇就報!第201章 我要送給你們一場大富貴!第122章 大受歡迎!第375章 潛心發展!第276章 怎又來了,沒完了是吧?第431章 能決定命運的,不是血脈,而是雙手第365章 緊鑼密鼓準備之中!第246章 原來三國演義是紀實的啊!(6k!)第103章 論漢唐宋政治之得失第249章 釣魚成功!第295章 踏破賀蘭山缺!(4k哈!)第160章 三分靠打拚,七分天註定第211章 餵你一個文官怎麼上馬殺敵了?第26章 每月一千貫!第246章 原來三國演義是紀實的啊!(6k!)第448章 大明 大宋 大遼,新的三國鼎立!第270章 請滅西夏!(嘿嘿,還有一小章!)第289章 鹽戰(三)第151章 朕很喜歡孟子集註第203章 這纔是真正的潑天富貴!第352章 略懂拳腳!第428章 種家將妙計安天下!第145章 他是瘋的啊!(嘿嘿,沒想到吧,還有一更,今天將近萬字)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233章 先祖能做的,我們也可以!第276章 怎又來了,沒完了是吧?第352章 略懂拳腳!第285章 置辦三大產業!(4k哈!)第314章 已經廢掉的工部!第407章 聲東擊西!第90章 村裡的驢都沒有你這麼忙第27章 臨江仙第17章 該配合你的演出第193章 自作孽不可活啊!第100章 小人得志!第165章 關進小黑屋寫書去!(42k哈!)第243章 局!!(5K哈)第230章 鐵鷂子(今日11W)第399章 策反!第82章 蘇氏大殺器第368章 前狼後虎!第187章 入駐南衙!第279章 某,章楶!第267章 大仗在即!!(4k哈)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274章 願為相公效死!(3k)第111章 我是個正經人!第152章 暗流湧動!第411章 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