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鐵鷂子(今日1.1W)趙頊端坐崇政殿。
雖然最近有些懈怠,但以趙頊的性格,當真讓他不理政事,那也不可能,實際上就算是這樣,他也比一般的皇帝要勤勉得多。
接見完大臣之後,趙頊便想起身回新殿,在老的宮殿裡面待著,趙頊總是覺得有無數的有毒材料在毒害他的身體。
只聽得孫思恭的腳步聲匆匆傳來。
果然,孫思恭出現在門口,加快了腳步進來,還沒有走近便道:“官家,西北有信!”
趙頊頓時臉色一沉。
他心裡已經有了不小的陰影,西北來信,大多都是壞消息。
趙頊沉聲道:“拿來。”
孫思恭趕緊呈上軍郵,竟是厚厚的一袋。
趙頊有些驚詫,陣亡名單上次已經抵達了,撫卹也差不多完成了,這是……
趙頊趕緊拆開包裹,最上面的乃是一份奏摺,趙頊看了一下下面的冊子,竟是一份一份的口供,趙頊趕緊看奏摺,片刻之後,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
孫思恭小心翼翼道:“官家?”
趙頊將奏摺遞給了孫思恭,自己則是一份又一份的看起來口供。趙頊翻閱得很快,但孫思恭終究比趙頊先看完。
孫思恭的臉色亦是十分精彩,但不敢打擾趙頊。
趙頊翻了十幾本,然後重重放下,起身道:“走,去看看党項人的首級,看看他們長得如何凶神惡煞!”
孫思恭趕緊道:“官家,那麼多的首級,您讓武將去看吧,免得衝撞了您,您身體纔好沒有多久……”
趙頊哈哈一笑道:“這些党項人乃是朕的愛卿親手砍下來的,活的時候都不怕,死了更沒有什麼可怕的,走!”
趙頊龍行虎步,邁開腿往外走去。
首級自然不能送進這邊來,而是存放在大理寺,那裡煞氣大,可以鎮得住。
趙頊乘車前去,沒有多久便抵達地方,首級已經是一個個讓人擺放整齊,在大理寺的院子裡,趙頊一進去,便看到上百首級擺得整整齊齊,蔚爲壯觀,尤其是首級上的髮型,更是十分清晰。
孫思恭一進來便率先道:“大理寺卿何在?”
大理寺卿趕緊迎了上來。
趙頊道:“覈查了沒有,是党項人麼?”
大理寺卿趕緊道:“已經讓仵作檢查過了,是党項人,絕不會有錯。”
趙頊道:“是什麼身份能夠查得出來麼?”
大理寺卿趕緊道:“應該是党項騎兵,陛下可看其頭顱,額頭周邊有繭子,應該是長期帶著頭盔磨出來。
耳朵上穿了一樣的耳環,這耳環上有雀鳥,臣請人看了,該當是西夏那邊特有的一種雀鳥,當地人稱之爲鷂子。
而耳環上刻著鷂子的騎兵,党項人只有一支,便是鐵鷂子鐵騎。”
趙頊聞言眼睛忍不住微微瞪大,西夏鐵鷂子啊。
不過他隨即搖頭道:“鐵鷂子乃是重騎兵,這些都是輕騎,所以應該不是鐵鷂子。”
大理寺卿聞言搖搖頭道:“那臣就不知了。”
趙頊回頭朝一個禁軍都頭招了招手,那都頭趕緊過來,道:“官家?”
趙頊指了指耳環道:“你曾在西北與西夏軍交過手,你看看,這個東西你可識得?”
這都頭趕緊領命,湊近看了一會,道:“官家,這便是鐵鷂子。”趙頊有些奇道:“朕聽說鐵鷂子是重騎兵,而這些卻是輕騎兵,是哪裡出了問題?”
都頭趕緊道:“世傳鐵鷂子一共三千餘人,分爲十隊,每隊300餘人,隊長都是“皆一時之悍將”,實行世襲制度,採用魚鱗陣。
什麼“以鐵軍爲前軍,騎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
然又“有平夏騎兵,謂之“鐵鷂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來,若電擊雲飛,每於平原馳騁之處遇敵,則多用鐵鷂子以爲冒衝奔突之兵”。
這兩種形容明顯是衝突的,既然是重甲,那便難以倏忽往來,若要電擊雲飛,那便難以鉤索絞聯。
卑職在西北呆了過年,與西夏騎兵打交代不少,其實鐵鷂子根本不是所說的那樣。
鐵鷂子既有重甲,也有輕騎,只看執行的是什麼任務而已,而且,也不僅僅只有三千人。”
趙頊聞言眼睛大亮,道:“也就是說,這些便是鐵鷂子?”
都頭點頭道:“卑職再看看。”
都頭趕緊來回看了一遍,然後回來道:“官家,這些人是党項人,耳環的確也是鐵鷂子專用的耳環,這兩樣證據在一起,卑職只能判斷他們是鐵鷂子。”
趙頊站著不知道想些什麼,但臉上的笑容越來越盛,到得後面,竟是笑出了聲,還笑出了眼淚。
趙頊一邊笑一邊流眼淚,道:“這就是大宋軍隊聞之喪膽的鐵鷂子!
建國以來一百二十餘年,大宋朝多少名臣猛將,在西北抗擊西夏,對這鐵鷂子畏之如虎。
可怎麼蘇允一出手,便可以斬殺百餘鐵鷂子,而且還是僅憑一人之力,這是爲什麼,爲什麼!”
大理寺卿等人聞言面面相覷,那禁軍都頭更是神色驚詫。
趙頊指著党項人的首級,大聲道:“鄜延路經略使種諤,將這些首級送回京城,且爲鄜延路兵馬鈐轄、知綏德軍事蘇允蘇居正請功!
蘇鈐轄聞党項兵馬入侵,親率一營二百九十八兵馬迎擊党項騎兵。
此役我軍付出死一百八十六人、二十一人失蹤的代價,殲滅党項騎兵九十八人,只餘一十六人逃脫,蘇鈐轄陣斬党項騎兵七十二人!”
現場人等除趙頊孫思恭外,其餘人全都面面相覷。
不是,這數據有點離譜啊。
鐵鷂子死了九十八人,有七十二人是蘇允所斬殺?
那死去的一百八十六宋軍是幹嘛的?
獻祭的?
還有,蘇允是個文人啊,一個文人自己率軍作戰,陣斬天下最有名的鐵騎鐵鷂子七十二人?
嗯?
ωwш¤ тt kan¤ ¢ ○
嗯?
嗯?
這確定不是虛報戰功?
可這九十八個鐵鷂子的首級便放在這裡呢。
而且,這是鄜延路經略使種諤給請的功。
好像都不應該有假的啊?
可是怎麼想怎麼不對啊。
蘇允一個文人便可以斬殺七十二個鐵鷂子,那三川口之敗算什麼,好水川之敗又算什麼,定川寨之敗又算什麼,還有簽下的慶曆和議又算是什麼,之前永樂城之敗死掉的二十萬軍民又算是什麼?
衆人看著官家又哭又笑的,心裡亦是五味雜陳。
若是此事是真的,那官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此事是真的嗎?
他們其實不太敢相信。
百年來西夏給大宋造成的心理陰影有多大,在這裡的所有人都是知道的。
可是,這事兒能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