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佈局!

說來話長,但大宋朝廷的劇變是很快便完成了,快得讓被困在長安城的文彥博在聽到消息之後也忍不住愕然。

這段時間文彥博坐鎮長安以應付靜塞軍的進攻,等收到朝廷的新的命令時候,才發現高太后的統治已經落幕,而小官家趙煦已經成爲大宋的真正領導者。

文彥博收到的是官家趙煦的鼓勵,趙煦鼓勵他全力守住長安,後方自有官家爲他籌謀,只要守住長安,那麼文氏將可以保得延綿的榮華富貴。

文彥博看了一下手中的信函,用的是明黃色的宣紙,上面的字跡剛勁有力,一看便是趙煦親筆所書:

“朕深知老相公於長安禦敵,艱難異常。

靜塞軍來勢洶洶,然老相公素有威名,朕對相公之能,深信不疑。

長安乃我大宋西北要地,關乎國之安危,祖宗基業,不容有失。

相公全力守城,朕於後方,定當爲相公籌謀糧草、調配兵力,做相公最堅實之後盾。

若相公能守住長安,擊退賊寇,文氏一門,世代榮華,朕必不負!

且如今朝堂革新,朕親掌大權,正欲大展宏圖,老相公之功,於朕之大業,至關重要。

望老相公奮勇向前,不負朕望。”

文彥博讀罷,長嘆一聲,將信函置於案几之上。

他心中清楚,趙煦此舉,既是鼓勵,也是施壓。

如今朝廷大變,趙煦急需一場勝利來穩固自己的統治,而守住長安,便是他眼下最爲渴望的功績。

長安之戰的勝利有助於鞏固趙煦的統治地位。

一場關鍵戰役的勝利會讓朝廷內部的反對聲音減弱,使臣民對新君的領導能力充滿信心,從而加強趙煦對朝政的掌控力,穩定大宋的政治局勢。

相反,失敗可能引發朝廷內部的政治動盪,高太后舊黨的勢力可能會藉此機會對趙煦的統治進行質疑和攻擊,導致朝廷內部黨爭加劇,政治局勢更加複雜和不穩定。

長安對於大宋朝來說太重要了。

若宋軍在長安之戰中獲勝,將鞏固大宋在西北的防線,使長安這一戰略要地成爲抵禦外敵的堅實堡壘,增強大宋在西北邊境的軍事威懾力。

反之,若戰敗,長安淪陷,大宋西北防線將出現重大缺口,敵軍可長驅直入,威脅關中乃至更廣闊地區的安全,導致宋軍不得不重新調整防線,收縮兵力,處於被動防禦狀態。

長安之戰若是勝利,勢必會提升宋軍的士氣和信心,增強軍隊的凝聚力,同時也能使大宋在後續的軍事行動中更加主動,有機會進一步拓展領土或鞏固邊疆。

若是失敗,則會削弱宋軍的實力,導致兵力損失、裝備損毀,使大宋在與敵方的軍事力量對比中處於劣勢,可能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資源來重建軍隊,恢復軍事平衡。

除了這兩個影響之外,長安之戰的勝負之影響之深遠,是難以估計的。

一旦長安失守,西北邊境地區的經濟將遭受嚴重破壞,大量人口南遷或內遷,導致經濟重心進一步向南或向內轉移。

而長安失守將會造成人口的傷亡和流離失所。

若勝利,可通過妥善安置流民、恢復生產等措施,逐漸恢復社會秩序和民生。

但如果戰敗,大量難民涌入內地,屆時連內地都要因此而混亂不堪!

文彥博正是明白這一點,因此也明白趙煦爲什麼在清除了呂大防等後黨骨幹之後,還願意留着自己,甚至不惜以文氏滿門的榮華富貴來激勵自己。

無他,長安太重要!

便在文彥博思索之時,帳外傳來一陣腳步聲,一員偏將匆匆入帳,單膝跪地:“啓稟老相公,前線傳來戰報,靜塞軍今日又增派了兵力,對我軍防線發起了更爲猛烈的攻擊。”

文彥博眉頭緊皺,問道:“我軍傷亡如何?防線可還穩固?”

偏將回道:“我軍將士拼死抵抗,傷亡不小,但防線暫時還能堅守。只是敵軍攻勢太過兇猛,長此以往,恐難以支撐。”

文彥博站起身來,在帳中來回踱步。

他深知,長安之戰,已然到了關鍵時刻。

若能守住,不僅能解朝廷之危,還能讓自己在新皇面前立下不世之功;

可若守不住,不僅自己一世英名毀於一旦,還將成爲大宋的罪人。

想到此處,文彥博咬了咬牙,對偏將說道:“傳令下去,全軍將士務必死守防線,任何人不得後退一步。

若有臨陣脫逃者,軍法處置!再派人快馬加鞭,前往周邊州縣,徵調民夫,補充兵力,同時催促糧草儘快運往前線。”

偏將領命,迅速出帳而去。

文彥博走到營帳門口,望着遠處硝煙瀰漫的戰場,喃喃自語道:“官家啊官家,老臣爲了大宋,爲了你,也只能拼上這把老骨頭了……”

……

長安城外,靜塞軍的營帳錯落分佈,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蘇允端坐在主帥大帳之中,帳內佈置簡潔,一張寬大的案几上堆滿了軍事文書與地圖。

他身着黑色勁裝,劍眉下的雙眼透着冷峻與深邃,正等待着鄭朝宗派來的信使。

不多時,一名風塵僕僕的信使被引入帳中。

他單膝跪地,抱拳行禮:“先生,鄭將軍派我前來向您彙報軍情。”

蘇允微微點頭,目光如炬地看向信使,沉聲道:“起來說話。

我交代給你們的任務,進行得如何了?

先說說那渭河橋樑,派出去的輕騎兵可把它破壞了?”

信使趕忙起身,恭敬回道:“先生,鄭將軍已經依您的吩咐,挑選了五百精銳輕騎兵。

他們趁着夜色掩護,悄悄摸向渭河橋樑。

那守橋的宋軍本就鬆懈,我軍騎兵突然殺到,一陣猛攻。

宋軍還沒反應過來,我軍便已在橋上多處安置了火藥。

隨着幾聲巨響,渭河橋樑中段塌陷,徹底沒法用了。

如今宋軍的糧草補給,想要通過渭河運到長安,已是不可能的事。”

蘇允聽聞,眼中閃過一絲滿意,接着問道:“那在長安城外挖掘壕溝、設置鹿砦,防止守軍突圍這事呢?完成得怎樣?”

信使神色振奮,繼續說道:“先生放心,這任務也順利完成。

鄭將軍安排了大量士兵,沒日沒夜地挖掘壕溝。

那壕溝挖得又寬又深,寬處足有兩丈,深處也有一丈有餘。

挖出來的土,都堆在靠近我軍這邊,還壘起了簡易的土牆。

在壕溝外沿,我軍依照您的指示,密密麻麻地設置了鹿砦。

那些鹿砦都是用尖銳的木樁製成,深埋地下,尖頭朝上。

宋軍若想突圍衝過,定會被扎得人仰馬翻。

現在長安城被圍得水泄不通,宋軍插翅也難飛。”蘇允靠向椅背,微微閉目沉思片刻。

他心裡清楚,正是這些周密的佈置,纔在宋朝內部發生劇變,西北戰事卻依舊按兵不動。

他需要時間來完成這些部署,如今目的已然達到。

睜眼後,蘇允看着信使,緩緩說道:“很好,你回去告訴海夫,他幹得不錯。

接下來,按計劃進行,不可有絲毫懈怠。”

信使趕緊道:“以部分兵力佯攻長安,消耗守軍箭矢、糧食,此計鄭將軍也已依令施行。

每日清晨,我軍都會派出千餘精壯之士,分成數隊,推着攻城車、擡着雲梯,做出一副要強行攻城的架勢。

長安城頭的宋軍見狀,趕忙萬箭齊發,又拋下許多石塊滾木。

等他們火力稍減,我軍便佯裝敗退,撤回營地。

如此往復,幾日下來,宋軍消耗了大量的箭矢與石塊,想必糧食儲備也因頻繁戒備而有所減少。”

蘇允微微頷首,手指輕輕敲擊着案几,追問道:“那宋軍可有出城反擊?城內的士氣如何?”

信使面色一凜,認真回覆:“起初,宋軍還試圖出城反擊,想要衝散我軍的佯攻隊伍。

但鄭將軍早有防備,在城外設下了多處伏兵。

宋軍一露頭,便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退回城內。

經過這幾次教訓,如今宋軍輕易不敢出城。

至於城內士氣,據我們安插的眼線回報,因長期被困,物資漸少,士兵們臉上多有疲憊與憂慮之色,人心浮動,已不復當初的高昂鬥志。”

蘇允聞言點點頭:“很好,繼續這般施壓。

不過,佯攻之時也要注意分寸,不可讓兄弟們白白送死。”

他踱步至營帳門口,望着遠處隱隱可見的長安城牆,目光冷峻如霜,“城內的宋軍已成甕中之鱉,接下來,便是要等宋軍的援軍自投羅網了。”

言罷,他轉身看向信使,神色凝重地吩咐:“你即刻返回,告知鄭朝宗,密切留意長安周邊的動靜,一旦發現宋軍援軍的蹤跡,務必第一時間來報。

另外,讓他繼續穩固圍城防線,切不可有絲毫懈怠。

我這邊也會做好圍點打援的準備,給宋軍來個迎頭痛擊。”

信使領命,隨後快步走出營帳,飛身上馬,向着長安方向疾馳而去。

蘇允則站在營帳門口,久久凝視着長安的方向,腦海中不斷推演着即將到來的與宋軍援軍的大戰。

平子澄快步進入帥帳之中,平日裡波瀾不驚的臉上亦是帶着些許驚色。

蘇允頓時心中一凜:“清瀾,發生什麼大事了?”

平子澄亦是神色凜然道:“先生,宋廷劇變!”

平子澄將趙煦聯合範純仁在朝會上強撤簾的事情完整描述了一遍,甚至將趙煦的具體操作也一起描述了一遍。

蘇允聽完神色變得有些讚賞起來,但神色亦是有些遺憾。

平子澄當然不知道蘇允這會兒內心所想。

這會兒蘇允想的是:

其實若是趙煦是個長命君主,那他也不用來造反了,畢竟這趙煦是真的有能耐,這一次可不是歷史上那高太后自己年邁死去,趙煦順理成章的親政,而是他親自將高太后給拉下來的。

而這操作更是絕地大反擊,直接將殿前司以及範純仁都給拉進去,完成了一個令人擊節讚歎的逆轉!

而之後狂風驟雨一般將後黨清除出朝堂,又快速穩固住自己的權力,這對於一個十來歲的少年來說,實在是了不起!

不過隨後蘇允又是搖頭。

這麼想其實還是不對,無論趙煦能活多久都是沒有意義的,宋朝的官制、軍隊從一開始便是出於維護宋廷的權力而設置的。

就算是趙煦有能耐,但若無天縱之才,亦是難以突破趙家人的窠臼,依然難以應對金國的崛起,乃至於之後的蒙古人。

所以,這天下還是交予自己來拯救吧。

蘇允放下這些遐想,看向平子澄道:“咱們佈置的人可否已經上去了?”

平子澄趕緊屏退左右,隨後低聲道:“倪詠志被授爲樞密院都承旨樞密院首席事務官,負責軍政機要文書傳遞、協調內外,常參與軍事決策。直接對接樞密使,掌握軍情機密,替趙煦把控樞密院;

薛嘉怡被授爲三司判官分管三司具體事務,實際操控財政收支、賦稅政策。

尹之賢被授爲首都開封府推官,主管開封府的司法、行政副手,審理要案、管理京畿事務。

還有幾人被授爲御史,以及走馬承受,盡皆受到重用!”

蘇允聞言露出笑容,點頭道:“很好,保護好他們,程夫子啊,果然是咱們的好幫手。”

平子澄目光中泛起欽佩之色,壓低聲音道:“先生三年前便預見朝堂變局,讓二十餘名蘇門學子改投程門。

如今看來,這步暗棋纔是關鍵。

倪詠志能在樞密院站穩腳跟,全賴程頤‘理學正統’的舉薦;薛嘉怡在三司推行新策,亦有程門清議造勢。”

他從袖中抽出一卷密報,燭火映得字跡忽明忽暗:“最妙的是尹之賢,本是先生親授的兵法弟子,卻借程顥‘格物致知’之名考入開封府。

上月審理禁軍貪腐案時,正是他將文彥博私調糧草的摺子壓了十日——否則長安援軍早該到了。”

蘇允撫掌而笑,案上軍事地圖被震得輕顫:“程夫子以爲收的是求道書生,卻不知棋盤上早落了我們的子。”

他忽然斂去笑意,指尖點在長安標記上,“但文彥博老而彌堅,若不是提前截斷渭河糧道,單憑這些暗樁還掀不起風浪。”

平子澄躬身道:“先生當年夜觀星象,斷言‘西北將有異動’,便開始佈局。

如今看來,靜塞軍圍城、宋廷易主,竟全在您推演之中。”

帳外傳來更夫梆子聲,蘇允望着搖曳的燭火,目光穿透營帳望向長安方向:“趙煦這少年雖有雷霆手段,終究困在祖宗成法裡。

不過是大勢使然——若不革新軍制,縱有十個文彥博守長安,也擋不住金戈鐵馬。”

平子澄正欲回話,忽有暗衛疾步而入,呈上染血密信。

蘇允展開瞬間,眼中閃過寒芒:“折家軍改道子午谷了……告訴鄭朝宗,把獠牙收一收——咱們要的不是殲滅,是放餌。”

夜風捲着硝煙灌進帳中,平子澄望着蘇允在地圖上重新標註的伏兵路線,忽然想起三年前那個雨夜。

當時先生對着星圖,將二十個名字寫進程門拜師帖,墨跡未乾便說:“十年後,這些名字會讓大宋換個模樣。”

第66章 長相思!第314章 已經廢掉的工部!第193章 自作孽不可活啊!第105章 女生外嚮第374章 攘外必先安內?(今日72k哈)第176章 喬遷之喜!第180章 羣賢奸畢至!第1章 千裡報恩(已經簽約,放心收藏閱讀!)第455章 均田令!第320章 龐不韋!(4k哈)第202章 公私分明!第215章 王舜臣!第399章 策反!第449章 大宋的蘇秦程夫子!第10章 七巧玲瓏心!第256章 大宋的冠軍侯!(32k)第336章 宏圖大業!第107章 離經叛道第393章 草船借箭!第281章 什麼是根本?(3k哈)第187章 入駐南衙!第230章 鐵鷂子(今日11W)第398章 激辨!第219章 要命的任命!第227章 漢時飛將軍!第352章 略懂拳腳!第7章 匠氣太重!第44章 驚弓之鳥第446章 半老徐娘也敢來碰瓷?第416章 紹聖元年!第381章 迅雷不及掩耳!(今日9k哈)第306章 蘇允的良藥!第290章 鹽戰(四)第242章 蘭陵王顯靈?第2章 帝國棟樑第397章 落網!第300章 良人歸來!第7章 匠氣太重!第302章 先見之明宋神宗!第122章 大受歡迎!第298章 鹽州失,大廈傾!第132章 太學很牛逼!第30章 周員外上門第437章 環慶路易幟!第6章 以理力服人第269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32k!)第193章 自作孽不可活啊!第68章 你昨晚瞟娼去了?第86章 三國演義!第238章 此乃國戰!第112章 江州!第346章 洛陽道統之爭!第375章 潛心發展!第35章 請客!第393章 草船借箭!第248章 我大抵是瘋了(4k哈)第82章 蘇氏大殺器第415章 官家,你爲何造反?第430章 折氏亦有過牆梯!第320章 龐不韋!(4k哈)第135章 江東鼠輩!第102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285章 置辦三大產業!(4k哈!)第446章 半老徐娘也敢來碰瓷?第255章 朕之李藥師!(3k哈)第220章 北上!北上!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289章 鹽戰(三)第250章 名將費聽晟,高處不勝寒!(42k)第237章 若是為了前途,我不會來!(先來一章)第286章 衝擊!(3k)第82章 蘇氏大殺器第127章 冰井務(來了!)第239章 消極防禦!(4k)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385章 趙諸葛乃是大宋擎天白玉柱!(6k哈,哈哈,有意思)第434章 文彥博必須死!第98章 巧舌如簧張清荷!第443章 狡詐莫過呂惠卿!第205章 地洞子!第87章 利益之爭第32章 一專多能第229章 用心良苦!第193章 自作孽不可活啊!第16章 我叔父恐怕要輕生啦!第291章 沒有梁氏的大夏,亡了那便亡了!(32k)第254章 計中計!(又是3k!)第428章 種家將妙計安天下!第404章 李昌祚!第357章 蘇允必須死!第277章 軍名:靜塞!第23章 江右蘇郎第215章 王舜臣!第342章 救國救民平生志!第211章 餵你一個文官怎麼上馬殺敵了?第176章 喬遷之喜!第155章 秋闈!(來了)第268章 大仗開幕!第447章 滅夏正當時!大宋危矣!第112章 江州!
第66章 長相思!第314章 已經廢掉的工部!第193章 自作孽不可活啊!第105章 女生外嚮第374章 攘外必先安內?(今日72k哈)第176章 喬遷之喜!第180章 羣賢奸畢至!第1章 千裡報恩(已經簽約,放心收藏閱讀!)第455章 均田令!第320章 龐不韋!(4k哈)第202章 公私分明!第215章 王舜臣!第399章 策反!第449章 大宋的蘇秦程夫子!第10章 七巧玲瓏心!第256章 大宋的冠軍侯!(32k)第336章 宏圖大業!第107章 離經叛道第393章 草船借箭!第281章 什麼是根本?(3k哈)第187章 入駐南衙!第230章 鐵鷂子(今日11W)第398章 激辨!第219章 要命的任命!第227章 漢時飛將軍!第352章 略懂拳腳!第7章 匠氣太重!第44章 驚弓之鳥第446章 半老徐娘也敢來碰瓷?第416章 紹聖元年!第381章 迅雷不及掩耳!(今日9k哈)第306章 蘇允的良藥!第290章 鹽戰(四)第242章 蘭陵王顯靈?第2章 帝國棟樑第397章 落網!第300章 良人歸來!第7章 匠氣太重!第302章 先見之明宋神宗!第122章 大受歡迎!第298章 鹽州失,大廈傾!第132章 太學很牛逼!第30章 周員外上門第437章 環慶路易幟!第6章 以理力服人第269章 前所未有的大勝!(32k!)第193章 自作孽不可活啊!第68章 你昨晚瞟娼去了?第86章 三國演義!第238章 此乃國戰!第112章 江州!第346章 洛陽道統之爭!第375章 潛心發展!第35章 請客!第393章 草船借箭!第248章 我大抵是瘋了(4k哈)第82章 蘇氏大殺器第415章 官家,你爲何造反?第430章 折氏亦有過牆梯!第320章 龐不韋!(4k哈)第135章 江東鼠輩!第102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285章 置辦三大產業!(4k哈!)第446章 半老徐娘也敢來碰瓷?第255章 朕之李藥師!(3k哈)第220章 北上!北上!第207章 這如何了得?第289章 鹽戰(三)第250章 名將費聽晟,高處不勝寒!(42k)第237章 若是為了前途,我不會來!(先來一章)第286章 衝擊!(3k)第82章 蘇氏大殺器第127章 冰井務(來了!)第239章 消極防禦!(4k)第140章 冤家路窄!第385章 趙諸葛乃是大宋擎天白玉柱!(6k哈,哈哈,有意思)第434章 文彥博必須死!第98章 巧舌如簧張清荷!第443章 狡詐莫過呂惠卿!第205章 地洞子!第87章 利益之爭第32章 一專多能第229章 用心良苦!第193章 自作孽不可活啊!第16章 我叔父恐怕要輕生啦!第291章 沒有梁氏的大夏,亡了那便亡了!(32k)第254章 計中計!(又是3k!)第428章 種家將妙計安天下!第404章 李昌祚!第357章 蘇允必須死!第277章 軍名:靜塞!第23章 江右蘇郎第215章 王舜臣!第342章 救國救民平生志!第211章 餵你一個文官怎麼上馬殺敵了?第176章 喬遷之喜!第155章 秋闈!(來了)第268章 大仗開幕!第447章 滅夏正當時!大宋危矣!第112章 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