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五)

用“春秋無義戰”,來說明現在軍閥之間的戰爭也是不義之戰。下闋先描述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再寫渴望平定心情,而那些爭王圖霸者,有誰會去聽一個窮苦潦倒者之言,所以只能自傷懷抱。結句形象地傳達出了作者憂國憂民的襟懷。在謝應芳現存的詞作中,具有這類思想感情的作品不在少數。再如:

吳淞舊雨相鄰住。喜復來今雨。那時因遇。十年艱險,劍頭炊黍。如今相見,衰顏醉酒,似經霜紅樹。湖山佳處。登高望遠,遍題詩去。——[賀聖朝]上詞是直說戰亂,本詞則以隱約傳示方式,寫戰亂給人們帶來的心靈創傷。上闋作者回憶了與朋友一起吳地避難的情景。以“十年艱險,劍頭炊黍”,來形容當時心驚膽怕的生活。戰亂之後,老朋友重新見面,應該有萬千肺腑之言,作者卻獨說當時心理感受,由此可見戰亂給作者多麼深刻的印象。下闋寫今日相見之情。隨着時光流逝,因爲戰亂而一事無成,現在已經是滿頭白髮,恰如經霜樹葉一般枯萎,面對好山好水,只有題詩賦文,聊以**。作品風格蘊籍,抒發的感情沉著悲涼,“衰老亂離之感,言之蘊藉乃爾,令人消魂欲絕。”

在謝應芳詞作中,除了集中反映當時戰亂現實之外,還有一部分作品,表達了身處異代的遺民感受,這些內容,在元末明初的詞作並不多,所以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如[沁園春]“寄張希尹,兼簡劉小齋、張熙載”:

憶昨秋風,送書畫船,過楊柳洲。把錦囊傾倒,燈花共喜,棹歌歸去,詩草仍留。坐榻高懸,家童偶語,此客尋常頗見不。襟懷好,比子猷尋戴,別樣風流。別來一日似三秋。且喜花時可勝遊。要尋山問水,春申故國,賦詩釃酒,季子高丘。醉帽簪花,吟茵藉草,莫笑疏狂老未休。回來也,有堂前舊燕,江上盟鷗。

詞上闋寫與朋友遊賞景物行程,下闋用“春申故國”、“季子高丘”、“堂前舊燕”等故實,既指明瞭遊覽之地,又含蓄委婉地抒發身處異代感受。作者面對已經易主的江山美景、故國田園,情感愴然,只有故作瀟灑之態,來掩飾心中耿耿之情。在這裡要指出的是,謝應芳的異代之感,和前朝遺老遺少們的異代之感,有本質上不同,遺老遺少們的異代感受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的家亡國滅之痛,而謝應芳作品中異代之感,是作爲前朝老人,經歷了腥風血雨之後的一種無奈與蒼涼,是戰亂給作者心靈留下陰影的表現。所以謝應芳詞中所透露出的異代之感,往往是通過描寫戰亂現實來表達,兩者相互結合,情感更爲沉鬱。如[八聲甘州]《寄無錫錢夢弼》:

記年時東走避風塵,隨處覓桃源。偶相逢一笑,堠山西畔,喬木參天。百尺元龍樓上,下榻許高眠。鼓我瓠巴瑟,魚鳥欣然。每日春風池館,有竹林諸阮,醉袖聯翩。要簪花捧硯,常挾兩飛仙。又安知、桑田變海,竟飄零、老去雪盈顛。綈袍外、故人餘意,肝膽雕鐫。

上闋是回憶避難吳地情況,雖然在避難之中,作者與朋友苦中作樂;下闋寫現在景況,還是遊山玩水,但心境卻不同,由於滄海桑田,作者白髮滿頭還要到處飄零。從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作品中滄海桑田之感,是由於戰亂飄零而引發的。

在謝應芳詞中,還有一部分抒發了閒適之情,當然引發作者閒適之情的原因很多,但主要還是作者經歷決定的。謝應芳作爲一位普通的讀書人,身處易代鼎革之時,既沒有圖王爭霸者的雄心大志,也沒有舊朝貴族的痛心疾首,只是以授徒爲生,加之他學問賅博,故而人們爭“延致爲弟子師”,(《明史·謝應芳傳》)一家基本上依靠束脩維持生計。至正初年,隱居武進白鶴溪,江南平定後,又隱居於芳茂山,閉門讀書,達官縉紳來訪,不卑不亢。詩書的薰陶,戰亂的經歷,養成了雍容豁達的鄉村儒者風範,智者樂山,仁者愛水,山水已經成了無言之友,山水也成了他表達閒適之情的載體。如[一剪梅]:

東風吹醒老梅枝。南也芳菲。北也芳菲。月明半夜五更時。笛也爭吹。角也爭吹。青松澗底獨離奇。寒也誰知。暖也誰知。老夫聊爲一歔欷。梅也題詩。鬆也題詩。

本詞寫梅花初開景象。一夜春風,梅花開得漫山遍野,明月朗照,音樂聲起,意境是多麼清幽美妙;山谷青松,歷經寒冬洗禮,更加蒼翠碧綠,也是那麼可愛。作者看到此景,想起了兩種不同境界,遇春而發的梅花,經歷風雪的青松,雖然他們經歷不同,但都充滿着生命的活力,都是一篇美好的詩歌,故而不禁爲之感嘆唏噓。本詞雖然沾染了現實因素,但從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出作者閒適情緒。

謝應芳詞作,在藝術上很有特色,他的部分作品基本上跳脫了“豪放”或“婉約”舊有格局,其表現方式明顯受到散曲影響,可以說,謝應芳是一位典型以散曲表達方式寫詞的作家。下面主要從四個方面對其詞作進行藝術剖析。

首先是謝應芳詞作語言的散曲化。散曲語言語言給我們第一感覺就是大量運用俗語和口語,包括“哎喲”、“咳呀”之類的語氣詞,正如淩濛初所說:“元曲源流古樂府之體,故方言、常語,沓而成章,着不得一毫故實”。謝應芳詞作在用語方面也有這一特點。俗語、口語很多,基本上每一首作品都有口語和常語的痕跡,舉不勝舉。如:青年去了。青衫破了。舊日青氈無了。一時清興未能除,說與故人知道。春花春好。秋花秋好。每日看花尤好。人生沽酒買花錢,消得杖頭多少。——[鵲橋仙]《寄汪南軒》昆岡火烈去年時。玉也灰飛。石也灰飛。鶴長鳧短總休提。善有天知。惡有天知。今年快活保妻兒。歌也相宜。舞也相宜。揮金如土醉如泥。休負佳期。莫負佳期。——[一剪梅]《三首寓意寄故人》之一上述兩首作品,基本上是用口語、常語寫成。和傳統詞比較,顯得流利生動,一點也沒有傳統詞的隔膜。就是用典也採取散曲“化生爲熟”方法,如“杖頭錢”、“鶴長鳧短”。特別是“鶴長鳧短”,將“鶴唳心驚”和“王喬鳧舄”連用,改變了典故原來意思,以此來比喻戰亂時節作者到處逃難的感受,非常貼切生動,也具有一定內涵,即使不知道這一典故的讀者,也可以理解其中意義。

其次,和詩詞比較起來,散曲的句法比較完整,句子與句子之間經常用虛詞和語助詞相聯繫,語意比較連貫,詩詞中很常見的省略語法、意象並列、句與句之間跳脫的寫法,在散曲中比較少見,故而散曲作品一般在精煉含蓄方面不太講究。謝應芳的詞也具有這一特點,無論是長調作品,還是短調作品,多用散文化的句式來寫詞,在語義上,句與句之間聯繫較緊,意義也比較連貫。如[一翦梅]《壽安玄卿》:

一色蒼然兩河翁。年也相同。月也相同。六年湖海共飄蓬。煙也溟濛。雨也溟濛。移家今住葑門東。朝也相從。暮也相從。何當歸隱舊山中。桃也春風。李也春風。

作品是賀壽之詞,卻無一字涉及壽字,而是寫兩人相同的漂泊感受和退隱情趣。全詞如同說話一樣平淡,以時間爲經線,感情爲緯線,從兩人年齡說起,表示關係親密,再說到兩人一起逃難,言感受一致,又說當下朝暮相從,最後說到兩人隱居志向,表明志趣相投。平鋪直敘,語盡意盡,沒有一點起伏,和敘事散文所用筆法大致一樣。

第三,散曲和詞相比,曲韻密而多,詞韻疏而少,所以讀起來散曲更爲流利婉轉,沒有詞的頓挫之感。謝詞用韻,正是借鑑散曲用韻的方法,如上面幾首作品,都具有這一特點。[鵲橋仙]《寄汪南軒》,本調正體韻腳是四個,而本詞卻用了“了、了、了、道、好、好、好、少”八個韻字;[一翦梅]本來正體韻腳是六個,而《三首寓意寄故人》中的“昆岡火烈去年時”一詞,卻用了“飛、飛、提、知、知、兒、宜、宜、泥、期、期”十一韻,《壽安玄卿》用了“翁、同、同、蓬、蒙、蒙、東、從、從、中、風、風”十二韻。韻腳加密,在謝詞中比較普遍,除此之外,謝詞中還有平仄通押現象。這些現象,恰恰反映了謝應芳詞在音韻的使用上,也逐步朝着當時漢語語音實際方向靠攏。

四十六 雙重身份(五)十 大雪山(中)四十一 狂蟒之戰(二)十九 生死一線間(下)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三)五十三 誘餌(四)二十一 磐龍計(上)尾聲(六)四十七 聯盟會(一)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四)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一)十 大雪山(中)四 鬱金香瓶(上)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一)四十七 聯盟會(一)二十六 赤月追擊令(下)尾聲(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三)五十二 假假真真(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二)尾聲(十三)二十六 赤月追擊令(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十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六)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四)十三 驚雲突變(上)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四)三 蓋世奇功(下)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六)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三)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三)三十六 過眼雲煙情仇在(四)十四 情義兩心知(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五)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一)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續二)學而遠行之----揭開神秘的西域(上)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七)五十三 誘餌(四)五十二 假假真真(四)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九)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四十六 雙重身份(一)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一)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八)二十三 塞外飄香(下)六十三 香消玉殞(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十七)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六)五 亂石谷(上)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三)二十七 線索人物(中)十 大雪山(下)四十二 患難與共難度人(三)七 乾坤心經(上)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八)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下)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六)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一)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三)五十九 潛伏(五)九 慧智心闌(中)五十八 原來如是(二)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四)尾聲(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八)二十二 成王敗寇(上)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五十二 假假真真(五)四十四 逼嫁新娘(真情篇)(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一)後記(一)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六)四十九 蓉蓉危機(八)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二)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九)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四)四十九 蓉蓉危機(三)三十九 蛇谷驚魂(四)四十 僞善者(二)十八 玉笛笙笙癡兒郎(下)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一)十 大雪山(下)六十六 決戰,天池雲端(夢覺篇)(四)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七)四十二 患難與共難度人(一)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二)五十八 原來如是(五)
四十六 雙重身份(五)十 大雪山(中)四十一 狂蟒之戰(二)十九 生死一線間(下)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三)五十三 誘餌(四)二十一 磐龍計(上)尾聲(六)四十七 聯盟會(一)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四)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一)十 大雪山(中)四 鬱金香瓶(上)五十六 跋涉鏨山竟是緣(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一)四十七 聯盟會(一)二十六 赤月追擊令(下)尾聲(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三)五十二 假假真真(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二)尾聲(十三)二十六 赤月追擊令(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十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六)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四)十三 驚雲突變(上)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四)三 蓋世奇功(下)五十五 蕭瑟紅顏君何忍(六)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三)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三)三十六 過眼雲煙情仇在(四)十四 情義兩心知(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五)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一)學而遠行之----茶馬古道(續二)學而遠行之----揭開神秘的西域(上)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七)五十三 誘餌(四)五十二 假假真真(四)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九)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四十六 雙重身份(一)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一)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八)二十三 塞外飄香(下)六十三 香消玉殞(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十七)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六)五 亂石谷(上)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三)二十七 線索人物(中)十 大雪山(下)四十二 患難與共難度人(三)七 乾坤心經(上)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八)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下)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六)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一)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三)五十九 潛伏(五)九 慧智心闌(中)五十八 原來如是(二)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四)尾聲(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八)二十二 成王敗寇(上)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五十二 假假真真(五)四十四 逼嫁新娘(真情篇)(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一)後記(一)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六)四十九 蓉蓉危機(八)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二)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九)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四)四十九 蓉蓉危機(三)三十九 蛇谷驚魂(四)四十 僞善者(二)十八 玉笛笙笙癡兒郎(下)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一)十 大雪山(下)六十六 決戰,天池雲端(夢覺篇)(四)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七)四十二 患難與共難度人(一)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二)五十八 原來如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