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八)

臨行,朱元璋召傅友德面授機宜:“蜀人聞我西征,必悉精銳東守瞿塘,北阻金牛,以扼我師。若出其不意,直搗階文,門戶既隳,腹心自潰。兵貴神速,患不勇耳。”明升聞訊,急傳左丞相戴壽、吳友仁率重兵憑天險瞿塘峽(今四川奉節東)防守夔州(今四川奉節),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寨,鑿兩岸石壁,在江上架起鐵索飛橋,兩岸配置炮石、鐵銃,堵截明軍舟師;又遣兵在北部扼守金牛道(川陝棧道),阻擊明陸路大軍。

作戰經過三月,湯和部進至大溪口,命楊璟率舟師進攻瞿塘,初戰失利,退還歸州,猶豫不定。閏三月,傅友德率步騎兵,聲稱出金牛道,暗引5000精兵出陳倉(今寶雞南),攀山穿谷,晝夜兼行,於四月初擊敗夏軍丁世珍部,克階州(今甘肅武都)。接着,修橋過白龍江,破五里關,攻拔文州(今文縣),開闢入川道路。渡過白龍江,乘勝攻取龍州(今四川平武南)、綿州(今綿陽)等地,直逼漢州(今廣漢)。明升鑑於北邊告急,令戴壽率夔州守軍主力赴援。傅友德部抵漢州,因漢江水漲,部隊爲江水所阻,遂急造戰船,準備渡江。爲聯絡湯和部,削木牌數千塊,寫明攻克各州日期投入江中。沿岸夏軍見木牌,軍心動搖。傅友德乘勢猛攻,先敗守將向大亨,繼敗戴壽援軍,遂克漢州。向大亨、戴壽退走成都。朱元璋獲悉傅友德部捷訊,責令湯和迅速進軍。廖永忠奉命率水兵一部進取瞿塘,爲鐵索橋守軍所阻,即選勇士數百潛入上流,攻夏軍陸寨,自率精銳溯江而上,以鐵裹船頭,置火器而上,上下夾擊,焚橋斷索,克瞿塘、夔州。隨後,廖永忠、湯和分率水師、步騎,相繼進抵重慶。六月二十二,明升出降,夏國亡。七月初十,傅友德部進圍成都。戴壽以象陣迎戰傅友德,明軍以強弩火器衝擊象陣,傅友德身中流矢仍堅持作戰,將士亦個個奮勇衝殺,大象後退,夏軍死傷甚衆。戴壽知重慶已失,於次日出城請降。明軍乘勢分兵攻取未附州縣。

評析“兵不厭詐”。能否巧用謀略,是明軍滅夏之戰能否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因素。朱元璋在戰役指揮上,能夠避開對手重兵把守的要點,出其不意地從間道出兵,是對《孫子兵法》“善攻者攻其所不守”的靈活運用。湯和初戰不利,沒有及時採取變通措施,是明軍水路進展遲緩的重要原因。傅友德部能夠按照朱元璋的正確部署,善於運用謀略,先是聲東擊西,暗渡陳倉,收到了出敵不意的作戰效果;繼而,在攻下階州、綿州之後,於江流放木牌通軍情,一箭雙鵰,既達到了先聲奪人的意外收穫,又達到了調虎離山、爲攻下瞿塘關創造條件的目的。

朱元璋出身貧苦,從小飽受元朝貪官污吏的敲詐勒索,他的父母及長兄就是死於殘酷剝削和瘟疫,自己被逼迫從小出家當和尚。所以,在他參加起義隊伍後就發誓:一旦自己當上皇帝,先殺盡天下貪官。

後來他登基皇位不食言,果然在全國掀起轟轟烈烈的“反貪官”運動,矛頭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貪官污吏。他的辦法很特別:

首先,朱元璋對貪污六十兩銀子以上的官員格殺勿論。當他發現御史宇文桂身藏十餘封拉關係拍馬屁私託求進的信件後,立即派人對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府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從上到下貪污現象極其嚴重,他龍顏大怒,立即詔令天下:“奉天承運,爲惜民命,犯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決不寬貸。”並稱:從地方縣、府到中央六部和中書省,只要是貪污,不管涉及到誰,決不心慈手軟,一查到底。

其次,朱元璋敢於從自己身邊“**”開刀。明初的中書省下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由於大量留用元朝的舊官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他們有恃無恐貪贓枉法。朱元璋大膽對這些官員進行懲處。

洪武十五年,戶部官員與地方官府勾結,採取預先空白報表蓋印後私自填充虛假支出數額營私肥己貪污財物。朱元璋發現後,立即將各地衙門管印的長官全部處死;副長官打百棍邊疆充軍。三年後,又查出戶部侍郎(相當今天的副部長)郭桓和各司郎中(司長)、員外郎(副司長)與各地到中央繳納課稅的官員結成貪污團伙,採取多收少納、捏報侵欺手段貪污國庫物資摺合糧食達兩千四百萬石的犯罪事實。他將這些貪官統統處死,各省、府、縣牽連人員無一倖免,一時幾萬貪官人頭落地,受到不同處理的人就更多了。洪武二十五年,戶部尚書趙勉夥同老婆內外受賄十幾萬銀兩東窗事發,結果夫妻二人雙雙成了刀下鬼。

洪武十六年,刑部尚書開濟接受一死囚家賄銀萬兩,用另一死囚做替死鬼。他還勒索其他罪囚家人錢物,並導致一家20口人全部自殺的悲劇。洪武十九年,刑部郎中、員外郎受賄虛報死亡並私放兩死囚。這些大貪官都被朱元璋斬首。

洪武十八年,工部許多官員借營建宮廷之機,採取虛報工匠工役人數天數多領工銀,發放時剋扣工匠銀兩私吞。朱元璋在一次突擊檢查中就查處侍郎韓鐸、李楨貪污受賄案,並且帶出中央專門派去監督工部的工科給事中。

洪武十八年,兵部侍郎王志把徵兵之機當作生財之道,接受逃避服兵役的世襲軍戶所送賄銀達23萬兩。朱元璋把他也送上斷頭臺。

洪武十九年,禮部侍郎章祥,夥同員外郎辛欽,竟然私自侵吞皇帝賞賜公主婚禮的銀兩,也被朱元璋拿了個正着。

朱元璋爲了監督各級官吏行爲,專設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給事中職位。然而這些監督部門也被了。洪武十九年,都察院御史劉志仁奉命去淮安處理一宗案件。到達後他故意拖着案子不審,吃了原告吃被告,勒索兩家許多錢物,還誘姦良家民女。後被朱元璋處死。朱元璋又查出六科有61個給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貪污受賄行爲,一一做了處理。

第三,朱元璋發明“剝皮實草”的殘酷刑法處置貪官。一天,朱元璋在翻閱一批處死貪官的卷宗時突發奇想:百姓痛恨的貪官一刀斬首太便宜了他們,何不採取挑筋、斷指、斷手、削膝蓋等酷刑。他還創造了“剝皮實草”刑法,把那些貪官拉到每個府、州、縣都設有的“皮場廟”剝皮,然後在皮囊內填充稻草和石灰,將其放在處死貪官後任的公堂桌座旁邊,以警示繼任之官員不要重蹈覆轍,否則,這個“臭皮統”就是他的下場。這種觸目驚心的舉措震懾了一批官員,使他們行爲大爲收斂。

第四,朱元璋對自己培養的幹部決不姑息遷就。爲了培養和提拔新力量,朱元璋專門成立了培養人才的國子監,爲沒有入仕的年輕讀書人提供升遷機會。他對這些新科進士和監生厚愛有加,還經常教育他們要盡忠至公,不爲私利所動。然而洪武十九年,他派出大批進士和監生下基層查勘水災,結果有141人接受宴請,收受銀鈔和土特產品。朱元璋在斬殺他們時傷心的連連嘆氣。

第五,朱元璋制定整肅貪污的綱領——《大誥》。近兩年時間編纂的《大誥》一書是他親自審訊和判決的一些貪污案例成果的記錄,書中還闡述他對貪官態度、辦案方法和處置手段等內容。朱元璋下令全國廣泛宣傳這本書;他還叫人節選抄錄貼在路邊顯眼處和涼亭內,讓官員讀後自律,讓百姓學後對付貪官。

作爲開國之君的朱元璋,“人在政舉”,藉助自己的崇高威望,以極其殘酷的法律嚴懲貪官污吏。其決心之大、力度之強、措施之精確,收到了強烈震懾作用。朱元璋從登基到駕崩,他“殺盡貪官”運動貫穿始終沒有減弱,但貪官現象始終沒有根除。他晚年只能發出“爲何貪官如此之多,早晨殺了,晚上又生一撥”的哀嘆。

江南官員船漏偏遇頂頭風考覈不合格遭到稅監敲詐被毆暴死街頭1607年2月(明萬曆三十五年正月),江蘇省泰興縣知縣龍鏜赴京參加“大計”(明朝官員考覈制度,每隔6年考覈一次官員,考覈外官名“大計”),因考績不佳,被貶了官。當他走到廣寧門時,遇到稅監趙祿、王泰、張憲、邢相等人正在收稅,見龍鏜到來,於是便橫加勒索。誰知龍鏜的行囊空匱,稅監們就對他拳打腳踢,直至龍鏜被打得口噴鮮血而死。

五 亂石谷(中)三十四 奪命金針(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九)三 蓋世奇功(下)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七)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一)十 大雪山(中)四十三 逼嫁新娘(謀算篇)(四)遊編劇外之寫在下半部開篇之前十七 趕屍路(中)十八 玉笛笙笙癡兒郎(上)六十四 踏雪尋源(三)四十一 狂蟒之戰(五)九 慧智心闌(中)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七)四十八 意料之外情理中(四)四十 僞善者(五)三十九 蛇谷驚魂(一)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一)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九)六十四 踏雪尋源(一)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二)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二)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三)學而遠行之----揭開神秘的西域(中)尾聲(六)十五 神兵涉險覓佳人(中)三十二 亡命天崖(下)六十 背叛(四)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五)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七)四十三 逼嫁新娘(謀算篇)(五)四十 僞善者(四)五十八 原來如是(三)九 慧智心闌(中)五十 再聚首(二)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三)四十八 意料之外情理中(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五十七 言而無信(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三)三十五 玄音山莊(五)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八)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中)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九)五十八 原來如是(二)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二)十二 親密愛人(中)八 琵琶哀曲淚滿樓(中)五 亂石谷(中)遊編劇外之寫在下半部開篇之前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下)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四)六 請君入甕(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三)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七)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七)四十 僞善者(一)六十三 香消玉殞(一)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六)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四)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六十二 唐門行(三)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一)六十三 香消玉殞(二)十二 親密愛人(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十三 驚雲突變(中)四十四 逼嫁新娘(真情篇)(二)十一 雪嶺遺釵(上)十五 神兵涉險覓佳人(下)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七)十二 親密愛人(下)六十六 決戰,天池雲端(夢覺篇)(二)後記(二)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一)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二)五十九 潛伏(三)五十二 假假真真(三)三十五 玄音山莊(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七)三十九 蛇谷驚魂(三)尾聲(八)五 亂石谷(上)十九 生死一線間(中)六十四 踏雪尋源(三)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九)四十六 雙重身份(一)五十三 誘餌(五)
五 亂石谷(中)三十四 奪命金針(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三十九)三 蓋世奇功(下)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七)六十五 決戰,天池雲端(夢魘篇)(一)十 大雪山(中)四十三 逼嫁新娘(謀算篇)(四)遊編劇外之寫在下半部開篇之前十七 趕屍路(中)十八 玉笛笙笙癡兒郎(上)六十四 踏雪尋源(三)四十一 狂蟒之戰(五)九 慧智心闌(中)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七)四十八 意料之外情理中(四)四十 僞善者(五)三十九 蛇谷驚魂(一)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一)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九)六十四 踏雪尋源(一)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二)三十七 恩怨難泯話今朝(二)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三)學而遠行之----揭開神秘的西域(中)尾聲(六)十五 神兵涉險覓佳人(中)三十二 亡命天崖(下)六十 背叛(四)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五)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七)四十三 逼嫁新娘(謀算篇)(五)四十 僞善者(四)五十八 原來如是(三)九 慧智心闌(中)五十 再聚首(二)三十八 揭秘了結黃金海(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九十三)四十八 意料之外情理中(三)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五十七 言而無信(一)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六)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二十三)三十五 玄音山莊(五)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四)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八十八)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中)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九)五十八 原來如是(二)六十七 決戰,天池雲端(夢解篇)(二)十二 親密愛人(中)八 琵琶哀曲淚滿樓(中)五 亂石谷(中)遊編劇外之寫在下半部開篇之前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十)三十 道雖高尺魔高丈(下)五十一 情爲何物世難斷(三)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四)六 請君入甕(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三)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二)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七)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七十七)四十 僞善者(一)六十三 香消玉殞(一)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二十二)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六)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四)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二)六十二 唐門行(三)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一)六十三 香消玉殞(二)十二 親密愛人(上)學而遠行之----明朝十六帝(三十)十三 驚雲突變(中)四十四 逼嫁新娘(真情篇)(二)十一 雪嶺遺釵(上)十五 神兵涉險覓佳人(下)學而遠行之----明史雜談(七)十二 親密愛人(下)六十六 決戰,天池雲端(夢覺篇)(二)後記(二)五十四 良緣天定永不悔(九)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四十一)四十五 逼嫁新娘(離別篇)(二)五十九 潛伏(三)五十二 假假真真(三)三十五 玄音山莊(五)學而遠行之----明代傳說(五十七)三十九 蛇谷驚魂(三)尾聲(八)五 亂石谷(上)十九 生死一線間(中)六十四 踏雪尋源(三)六十八 決戰,天池雲端(夢醒篇)(十九)四十六 雙重身份(一)五十三 誘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