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

‘咚!咚!咚!’

縣城軍營內敲響了聚將鼓,幾名校尉和十幾名旅帥紛紛趕來主將大帳。

大帳內燈火通明,裡面情形卻讓所有將領都愣住了。

帥帳內坐着一個陌生的年輕人,校尉馮遠帶着幾名士兵站在一旁,衆人面面相覷,校尉許顏高聲問道:“馮校尉,他是何人?”

郭宋打開木箱,取出兩顆人頭放在桌上,衆人將領一陣譁然,兩顆人頭竟然是刺史張瓊和都尉莫羣山。

郭宋緩緩道:“我乃天子派出的監察郭御史,封天子之令秘密巡視西川,刺史張瓊和都尉莫羣山涉嫌造反,已被我處斬,爾等要跟隨他們嗎?”

衆人惶然不安,許顏又問道:“閣下說自己是監察御史,有什麼證據?”

郭宋取出金牌,放在他面前,認識這幾個字嗎?

‘如見朕面’

許顏臉色霎時變得蒼白,單膝跪下,“卑職不知,請郭御史見諒!”

許顏認識幾個人,其他人都不識字,但他們見許顏跪下,也連忙跟着跪下。

旁邊馮遠暗暗佩服,這位郭公子不知從哪裡搞來的牌子,確實管用,竟然鎮住了這羣軍漢。

郭宋點點頭,“你們不願造反,這很好,我奉天子之令秘訪西川,但我確實從未指揮過軍隊,但我知道,人爲財死,鳥爲食亡,你們只要聽我的指揮,我把張瓊的錢財全部分給弟兄們!”

所有將領都驚喜萬分,如果說對方是監察御史讓他們感到畏懼,那麼對方竟然慷慨把刺史張瓊的錢財分給他們,着實令他們激動萬分。

郭宋又冷然道:“拿了錢就得絕對服從我的指揮,若有三心二意,小心你們的腦袋。

郭宋拔出黑劍一掃而過,快如疾電,衆人頭頂上的盔纓紛紛落下,衆人摸着頭上的盔纓,無不駭然,要是斬他們人頭,恐怕都活不成了,將領們再次跪下抱拳,“願聽使君差遣!”

郭宋軟硬兼施,鎮住了這幫將領,但他明白,只有看到白花花的銀子,這幫將領纔會真正替自己效命。

他立刻令道:“召集所有士兵,去張瓊府上挖掘錢庫!”

衆人紛紛去召集士兵,不多時,一千名士兵召集齊全,在郭宋的帶領下,浩浩蕩蕩向張瓊府而去。

抓住這個空隙,許顏低聲問馮遠道:“這位郭御史到底是什麼來頭?”

馮遠和他私交頗厚,他也壓低聲音道:“我只知道他是薛長史的準女婿,從京城過來,今天就是他把薛長史一家救出去。”

許顏頓時恍然,他也聽說了,一個武藝十分高強的人把薛長史一家救走,原來就是此人。

“那你覺得他那面天子金牌是真的嗎?”許顏又問道。

馮遠嘆了口氣道:“你認爲薛長史會容許他女婿拿一面假的天子金牌來哄人嗎?”

許顏緩緩點頭,馮遠的話令他深以爲然,如果是假金牌,首先倒黴的不是別人,而是薛長史。

片刻,一千士兵將張府團團包圍,他們把張瓊一家趕到下人房中,將一口口大箱子擡出府去,這些都是張瓊妻子的綾羅綢緞和各種首飾,真正財富不在這裡,大家都知道,張刺史喜歡白銀,不喜歡銅錢。

很快,士兵在後園找到了地下錢庫的入口,郭宋用銅鑰匙打開了鐵門,士兵們一擁而入,將裝滿了白銀數十口大箱子擡出來,郭宋初步估計,至少有五萬兩銀子,還有不少黃金和珠寶。

郭宋指着白銀、黃金和各種財物笑道:“這些全部分給大家,我分文不取。”

這一刻,這支軍隊徹底被郭宋收買了。

.........

楊子琳的成都進軍並沒有成功,韋皋得到郭宋的快報,急忙報告了劍南留守崔寬,崔寬是崔寧之弟,崔寧入朝述職,深恐其他州起兵造反,便留下兄弟崔寬鎮守成都。

崔寬得到消息,及時關閉了城門,兩萬劍南軍府的士兵上城防禦。

崔寬同時發鴿信通知朝廷,瀘州刺史楊子琳造反的消息。

劍南節度使崔寧目前不在巴蜀,而是在朝廷述職,崔寬不知道楊子琳兵力底細,倒也不敢冒失出擊。

次日一早,楊子琳率領一萬軍隊殺到了成都城下,此時早已經過了開城的時間,但城門依然緊閉,將士們便知道了,他們的起兵已經被對方提前得知,着實令將士們失望萬分。

楊子琳心情卻十分複雜,他的造反本來就是一場做戲,配合崔寧進京,只不過他想假戲真做而已。

他原本就是想利用崔寧對自己的信任,打成都府一個措手不及,一舉佔領成都,但現在他的如意計劃破裂了,讓他既沮喪,又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這麼好的機會被自己錯過了。

他沒有攜帶任何攻城武器,攻打城池顯然不現實,可就這麼撤離成都城,他又有點心中不甘。

這時,他的副將李琮玉勸道:“使君,劍南軍在成都有兩萬駐軍,一旦他們得知我們的真實兵力,一定會開城出擊,那時就對我們不利了,卑職建議還是先撤回瀘州,我們對瀘州地形熟悉,可以和對方一戰,在這裡我們應該避免劣勢。”

楊子琳嘆了口氣,“我就怕撤軍以後,很多觀望的州會對我們失望,從而改變立場。”

“可是被劍南軍擊敗,那更讓大家喪失信心,還不如保存力量,在瀘州擊敗劍南軍,那時纔是凝聚人心的機會。”

楊子琳想想也有道理,既然假戲真做失敗,那就要保存實力,只要手中有軍隊,就不怕沒有機會。

“好吧!傳令全軍南撤!”

.........

次日中午,一萬軍隊又返回了陽安縣,去的時候士氣高昂,最後卻碰了個閉門羹,連城池都不敢打便鎩羽而歸,着實影響到了士氣,將士多有怨言,大家都指望殺進成都發一筆財,現在發財美夢破滅,卻要揹負起造反的名聲,讓士兵們怎麼可能沒有想法。

西川士兵普遍比較油滑,各有各的想法,要麼吃好喝好,每月輕輕鬆鬆拿軍俸,要麼指望戰亂髮一筆財,要他們像北方軍隊那樣服從軍令,重視軍人榮譽,那幾乎不可能。

所以從成都府退回來,很多士兵都極度失望,趁着夜色掩護偷偷開了小差,一夜之間跑了七八百人。

楊子琳又氣又急,他現在急於打開簡州官倉,好好犒勞一下士兵,挽回軍心。

來到陽安縣城前,卻發現城門大開,一名大將手執長槍,單槍匹馬立在城門前,卻不知是什麼意思?

只聽這名大將高喊道:“要想進城門,需勝過我手中之槍,誰敢上來單挑,李琮玉可敢上前?”

軍隊一片譁然,楊子琳也愣住了,這人是誰?陽安縣發生變故了嗎?

這名大將又喊道:“怎麼像縮頭烏龜,李琮玉的卵子還在不在?”

李琮玉大怒,厲聲道:“第一營跟我殺上去,拿下此人千刀萬剮!”

他一揮手中大刀,帶領五百士兵衝了上去。

楊子琳覺得有些不妥,但他也比較遲疑,沒有攔住李琮玉。

馬上大將正是郭宋,他已摘弓在手,冷冷看着疾奔而來的銀盔大將,這人是不是李琮玉不知道,但幹掉他足以動搖對方的軍心。

就在對方相距還有百步時,他拉弓如滿月,一連兩箭射出,兩支箭一前一後,快得無以倫比,郭宋見對方長刀向左,便知道他是右手將,必然會向左躲閃,所以他的第二支箭略略偏左一點。

李琮玉大喊一聲,來得好,他揮刀向箭劈去,‘當!’箭射在刀面上,震得他雙臂微麻,他大吃一驚,想劈第二箭已來不及,他本能地向左一閃,‘噗!’這一箭正中面門。

李琮玉慘叫一聲,翻身落馬,當場慘死。

郭宋一箭射出就是命令,城頭上馮遠大喊:“射箭!”

躲在城頭上的一千士兵紛紛現身,亂箭齊發,射向五百名士兵,五百士兵躲閃不及,紛紛中箭倒地,後面的士兵調頭便逃。

郭宋心念一動,縱馬疾奔,直撲向楊子琳,楊子琳眼睜睜望着李琮玉被射殺,正驚恐之時,卻見對方大將揮槍向自己撲來,速度疾快如飛。

楊子琳心中畏懼,調轉馬頭便逃,他逃跑立刻帶動了其他士兵,一萬軍隊跟着倉惶奔逃,竟然兵敗如山倒。

城頭上士兵們歡呼雀躍,高聲喝彩,這是他們從未見過的一幕,主將單槍匹馬,竟然將一萬人殺得屁滾尿流,狂奔逃命。

過了很多年後,巴蜀茶館裡總是會講到這精彩一幕,說書先生一拍驚堂木,眉飛色舞道:“那一年天降神兵,話說簡州陽安城下........”

郭宋在巴蜀一戰成名,他自己卻很遺憾,早知道對方這麼軍陣這麼脆弱,他就該把一千士兵部署在城下,這一戰就徹底勝了。

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
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鍵試驗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第九百五十九章 遷都之議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輿論之劍(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天山古道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三百六十五章 灞上新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九百二十四章 不甘失敗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四百九十七章 涇源兵變(上)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第一百二十一章 兩個條件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漢中山莊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二百五十二章 靈州來客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七百八十四章 兩線出征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八百一十八章 再度試探第一千零三章 賞賜深意第二十八章 武道大會(八)第四百八十四章 連夜出京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四百零五章 就職演說第七十三章 弓局首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接受條件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二百七十二章 強換土地第九十二章 陰山遇狼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六百五十章 深宮驚變(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醍醐灌頂第二百五十三章 洛陽船匠第三百一十二章 借道伏牛第六百四十五章 迎頭痛擊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三百零九章 佳婿攻勢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九百八十三章 道宮擴建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緣再見第九百八十六章 父子談心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六百九十六章 草原斥候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四百七十八章 河西監軍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二十二章 武道大會(二)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營州消息第七百三十四章 成都來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保守勢力第七百三十九章 困獸之鬥(中)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三百三十四章 接受調查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八百八十八章 家有規矩第二百零八章 再進讒言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八百八十四章 矇混過關第六百八十二章 王爺醉酒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八百六十一章 夜襲信都第一章 選道大會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八百九十三章 酒館交易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常州勸位(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突破之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存錢取息第五百六十章 顏公到來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三百七十章 酒樓偶遇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巡視琉球(上)第七十一章 五五規則第二百六十二章 蝗災警訊第一百四十四章 意外箭信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合縱連橫(上)第八十三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兩個選擇第九百七十八章 李泌之諫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四百八十三章 及時提醒第一百六十四章 怒辭供奉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軍條件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