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連夜出兵

“平分魏國?”

郭宋冷笑一聲道:“具體說說看,究竟怎麼個平分法?”

王侑也忍不住搖搖頭道:“對方的意思是,他們可以把魏州讓給我們,但要我們讓出相州,他們要相州、懷州、衛州、博州四州,其餘魏國地盤都承認給晉國,另外,他們答應不干涉鹽船過境。”

“提這個要求的時候,那個趙昌德臉上沒有一點愧意嗎?”

王侑笑道:“我覺得他們只是漫天要價罷了,相州已經在我們控制之下,他們還想要回去?他們提出相州,只是想保住博州罷了。”

郭宋負手走到地圖前,問道:“他們軍隊現在還在魏縣嗎?”

“卑職剛纔聽趙昌德說,爲了表示誠意,他們大軍已經向南撤軍了,具體撤到哪裡他也不知,不過應該很快會斥候消息傳來。”

“朱泚既然要和我們討價還價,我估計他也不會撤得太遠,一定還在魏州境內。”

“殿下.....想出兵?”王侑隱隱約約猜到了郭宋的想法。

郭宋緩緩點頭,“想談判可以,我只有一個要求,朱泚軍隊給我徹底退出河北,估計他們也不會答應,那就戰場見分曉吧!”

“卑職該怎麼對趙昌德說?”

“你穩住他,你就說我去清漳縣了,要明後天纔回來。”

王侑點點頭,“卑職明白了。”

........

一個時辰後,郭宋接到了斥候的情報,朱泚軍大營已經撤到百里外的昌樂縣。

郭宋隨即發鷹信去上黨,命令駐紮晉城縣的李冰率三萬大軍南下懷州,務必一舉擊敗敵軍,奪取懷州和黎陽。

當天晚上,郭宋率領五萬騎兵出發了,他並沒有打算夜間襲擊對方,之前之所以夜襲李納軍得手,是因爲李納沒有了帳篷,也沒有營柵,就是露天宿營,當然容易襲擊。

朱泚的大營是板牆式大營,高大堅固,夜襲沒有意義,也動不了對方分毫。

騎兵走得不快,在三更時分,大軍還下馬小睡了片刻,次日上午,五萬騎兵抵達了昌樂縣以北十里處。

這時,郭宋發現不少百姓互相攙扶着北上,這讓他有點奇怪,北上難民潮不是已經結束了,怎麼又來了?

這時,親兵把兩名老者帶了上來,兩名老者聽說是晉王,連忙跪下行大禮,郭宋微微笑道:“兩位老丈免禮,請問你們是哪裡人?這是要去何處?”

“回稟殿下,我們是昌樂縣人,朱泚將我們趕出縣城,我們無處可去,只能去洺州謀生。”

郭宋一怔,連問道:“怎麼會把你們趕出縣城,難道朱泚把縣城佔領了?”

“正是這樣,他們大軍進駐縣城,把所有百姓都趕出城,連縣令也被他們亂棍打出城。”

郭宋這才明白,朱泚根本來不及建板牆了,直接佔領縣城當軍營,只是.....這要趕多少百姓出來?

“你們縣城有多少人?”

另一名老者道:“我們縣城大約有四五萬人,不過之前大半都跑去洺州了,縣城裡只剩下幾千人,大部分都是老弱,去洺州那麼遠,可怎麼辦啊!”

原來只剩下幾千人了,郭宋見路上的難民基本都是老弱,這裡距離清漳縣還有兩百里左右,騎兵兩天可以趕到,可這些老弱至少要走七八天,路上沒有糧食,早就凍餓而死了。

郭宋心中不忍,便把行軍司馬陸展找來,吩咐他道:“我給你三千騎兵,你護送這些百姓去元城安置,元城那麼多空房,讓王長史安排他們住下,保證他們飲食藥材,另外,在半路上設兩個賑粥和休息點,每個賑粥點安排幾百頂大帳,我不希望他們餓死凍死一人!”

陸展抱拳道:“卑職一定會盡全力把他們安置好!”

郭宋又讓中郎將楊青率三千騎兵跟隨陸展而去。

兩名老者聽得清楚,兩人感動得老淚縱橫,跪下拼命磕頭,郭宋讓親兵扶起他們,又安撫他們幾句,讓陸展帶他們走了。

既然知道朱泚佔據了昌樂縣當軍營,郭宋倒不急了,下令軍隊去附近砍樹築營,他要修建一座板牆式大營。

他隨即派人去清漳縣,命令留守主將張拓率兩萬大軍南下,同時將大量後勤物資運送到昌樂縣。

.........

郭宋率領大軍抵達昌樂縣,很快被敵軍探子發現,他們立刻將情報送回了縣城。

昌樂縣是一座中縣,人口和城池在魏州都排名第三,僅次於都城元城縣和魏縣,屬於元城的外圍防禦城池,城牆周長二十里,高約兩丈,修建得十分堅固。

縣城裡的居民在之前第一輪難民潮興起時,便有大半百姓逃去了清漳縣,縣城內只剩下三成人口,都是不想折騰的老弱婦孺。

但命運卻從不是由他們做主,他們不想折騰也不行,朱泚直接佔領縣城作爲軍營,把最後的六七千縣民全部趕出縣城。

縣城內也是一片混亂,八萬大軍都是胡亂居住,這座民居住十幾人,那座大院住十幾人,不像軍營那樣整齊劃一,而且士兵們都在翻箱倒櫃,掘地三尺,千方百計搜索民居的錢財和糧食,他們的邏輯很簡單,銅錢攜帶不便,逃難沒法攜帶,一定會埋藏起來。

還真被他們找到不少糧食和銅錢,可惜都是魏國的小錢,魏國滅亡後,這些錢就不能再用了,基本就是一堆廢銅。

朱泚找不到合適的住處,他依然住在王帳內,大帳在縣城中央的一座校場內,周圍的建築全部被夷爲平地,數百頂侍衛大帳包圍着他的王帳。

大帳內,朱泚得到了探子的消息,十里外發現五萬多晉軍騎兵,正在構築大營,這讓朱泚愣住了,自己前天才派人去談判,怎麼晉軍就殺來了,難道談判破裂了?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朱泚連忙派人去把劉思古找來,劉思古已經聽到了消息,着實令他心中沮喪萬分,他早就提醒過朱泚,趁郭宋剛剛佔領元城,無暇顧及秦軍的機會,大軍趕緊撤軍回洛陽,但朱泚偏不信邪,還派人去談判,使他們錯過了撤軍的機會。

郭宋率領大軍南下,擺明了就是不想和他們談判,要和他們決戰,不會讓他們那麼輕鬆撤離河北。

但主公相召,劉思古又不得不來,他只得硬着頭皮來到王帳內,朱泚見他進帳,連忙上前問道:“對方是什麼意思?莫非是想給我們施壓,逼我們談判讓步?”

劉思古苦笑着搖搖頭道:“陛下,談判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罷了,微臣說過,河北對郭宋至關重要,他絕不會讓我們控制他的鹽道,所以衛州肯定不會給我們,我覺得他是想統一黃河以北,所以博州和懷州他也不會讓,甚至黎陽縣我們也別想。”

朱泚終於明白了,他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重重哼了一聲道:“姓郭的簡直太狂妄了,以爲我的利益就可以隨便剝奪?我絕不會把懷州和衛州讓給他。”

劉思古心中暗暗着急,主公怎麼就不明白呢?

他索性直言不諱道:“陛下,現在不是能不能保住懷州和衛州的問題,而是我們能不能全身而退的問題,郭宋明擺着要和我們打持久戰,開春後,黃河解凍,我們怎麼退回黃河南岸?”

朱泚臉上表情僵住了,他還真的沒有想過和郭宋決一死戰,現在他忽然意識到,恐怕一場大戰難以避免了。

..........

李冰率領三萬軍隊一直便駐紮在澤州晉城縣,他就在等主公的命令,以便隨時越過太行山向懷州發動進攻。

事實上,太行山上的各處險關要隘都控制在晉軍手中,上次魏晉談判,郭宋讓出了懷州,但險關要隘的軍隊卻沒有撤走,這就能保證他的軍隊隨時能越過太行山,殺進懷州。

李冰還是接到了郭宋發來的鷹信,命令裡只有八個字,‘奪取懷州,攻佔黎陽’。

當天晚上,李冰便率領三萬大軍浩浩蕩蕩向太行山白陘殺去,從白陘穿過太行山,可以直接抵達河內縣,朱泚鎮守懷州的五千軍隊,便駐紮在河內縣。

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
第三百一十四章 子午驚魂第三十四章 武道大會(十四)第八百八十三章 出乎意料第六百八十七章 英才入彀第七百一十八章 鳥擇良木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千零四章 韓滉進京(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招攬手下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四百三十一章 一波三折第八百零九章 晚節不保(中)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泉州大案(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驅狼吞虎第三十九章 警兆悄至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祭禮之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易州急信第四百六十六章 退閣者死第五百二十三章 壓力如山第三百六十六章 納徵請期第七百七十章 短兵相接第七十九章 兩強相遇第七百七十三章 高原爭鋒(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八百三十三章 冰釋前嫌第二百一十八章 掛印去爵第五百四十九章 伊吾談判第五百一十三章 銀箭警告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外圍之戰(下)第八百六十五章 計劃取消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七百三十七章 須拿誠意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審時度勢第五百一十八章 半渡而擊第七百八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三百九十六章 途聞警訊第九百零八章 碎葉來信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三百零三章 元家生隙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歸晉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唐改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兵臨泉州(上)第七百一十章 再添一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第四百七十三章 京城童謠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新羅學生第六百九十二章 思結消息第六百一十三章 河東情報第五百八十七章 舊緣新續第五百九十四章 靈州來客第三十一章 武道大會(十一)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證據確鑿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酒後失言第五百八十章 夜襲葛胡第六百五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致命誘餌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一百八十三章 主動請纓第四百九十五章 戰局逆轉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領新軍第九百四十二章 碎葉失陷第二百四十五章 血戰九原第三百四十一章 抵達成都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府壽宴(三)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虛晃一槍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三軍歸降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紫河秘谷第七十六章 絕密戰術第五十二章 靈州城外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西市訪民第二百零七章 天子病重第一百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一千一十五章 蛛絲馬跡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四百二十章 反守爲攻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七百零二章 可汗之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心有不平第二百一十二章 趙府壽宴(一)第一千一十章 兵臨江南(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城不寧第八百七十九章 解開真相第五百八十九章 再啓李晟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網開一面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秋後算帳(下)第五十七章 綠衫丫鬟第九百三十七章 漳河海港第七百八十五章 強奪滏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三百五十九章 返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