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 初步談判

朱泚最終接過郭宋遞來的橄欖枝,派左相姚令言前往長安談判。

朱泚最初考慮的是派鴻臚寺卿趙年勝前往長安談判,但源休認爲鴻臚寺卿級別太低,去長安談判有點無禮,反而會誤事,畢竟是郭宋親自安排人送來太后靈柩。

他極力主張讓姚令言前往長安,在他的堅持下,朱泚最終接受了建議。

姚令言當然知道這是源休想借刀殺人,最好自己死在長安別回來了。

作爲涇源兵變的罪魁禍首之一,姚令言自知罪孽深重,他幾乎毀了整個大唐,如果他去成都必死無疑,但去長安呢?

姚令言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會如何,郭宋畢竟自稱唐臣,他會不會討好朝廷把自己問罪處死?姚令言心中着實沒有底。

但他沒有選擇,只得心懷忐忑的出發了.......

晉王宮,郭宋接到了洛陽的飛鴿傳信,朱泚已派姚令言來長安談判孟津關撤軍問題,別的使者都還好說,但姚令言是朝廷公開通緝的十三個叛賊之一,排名第四,如果讓姚令言公開來長安,恐怕朝廷那邊會有非議。

郭宋倒不是在意成都那個空架子朝廷,而是涇源兵變已成爲天下所有人的痛楚,郭宋可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去觸動這個傷疤,從而引起天下人的不滿。

“長史有什麼好的建議?”郭宋沉吟片刻問道。

潘遼站在一旁,他微微笑道:“這很簡單,如果殿下不想讓姚令言來長安,那就換個地方,比如虢州某地,不在關中,又是我們實控之地,不瞭解情況的,還以爲是我們派人去朱泚那裡。”

“長史高見,那就放在閿鄉縣,作爲對等,我們也要派一個高官過去。”

郭宋想了想,對溫邈道:“去請張司馬過來!”

.........

出乎姚令言的預料,他沒有機會去長安,甚至連關中都沒有機會去,行到澠池縣時,他便得到消息,晉王已派右司馬張謙逸前來閿鄉縣,準備在閿鄉縣和自己談判。

這個消息令姚令言喜出望外,看來郭宋也嫌棄自己是個麻煩,不願自己去長安,好事情啊!至少自己性命無憂了。

兩天後,張謙逸和姚令言幾乎是同時抵達閿鄉縣,他們當然不是獨自前來,而是各自帶着副手、隨從和護衛,一時間,小小的閿鄉縣變得熱鬧起來。

閿鄉縣令趙聞喜最忙碌,這麼重要的談判居然放在閿鄉小縣,令趙聞喜又是歡喜,又是緊張,歡喜自己有了露臉的機會,能讓晉王關注到閿鄉縣,能讓自己直接和右司馬接觸,那可是副相國啊!

而緊張是怕自己考慮不周,把事情辦砸了。

首先是住宿,趙聞喜安排兩座大宅子給兩邊人居住,宅子是閿鄉縣富商的老宅,但人在長安做生意,宅子空關着,營造得非常舒適,又安排了僕婦丫鬟斥候,又殺豬宰羊,派人到處尋找時令蔬果供應。

談判地點安排在縣衙,內堂內佈置得富麗堂皇,外面是一片有假山魚池院子。

張謙逸帶着士部司郎中顏碩,而姚令言帶着兵部侍郎徐鑑,等級倒也頒佈,兩人在大院裡相遇,寒暄了幾句,一起走進內堂坐下。

看得出趙聞喜是下了點苦心的,他在排座位上,自己一方是背西朝東,而對方是背東朝西,很符合目前兩國之間的地理位置。

原本趙聞喜想讓自己一方背北朝南,讓對方居於臣位,但縣丞勸他,這樣會引起對方的反感,趙聞喜便接受了聽勸,把位子調成東西向,而自己一方背西向東,這是漢唐以來的帝王方位,他們隱隱約約又佔據了上風。

張謙逸和姚令言坐在上首,兩名副手坐在下方,姚令言欠身道:“首先我朝天子感謝晉王殿下把太后靈柩送還洛陽,感謝貴方的善意。”

張謙逸笑着擺擺手,“兩國相爭,不累及先人,這是晉王陛下一向秉承的原則,不必多謝!”

姚令言又道:“孟津關是洛陽的北大門,對我們來說,不容有失,天子愛惜將士性命,想避免兵戈,希望能以談判方式解決,我們雙方既然能坐在這裡,說明大家都是抱着誠意而來,希望我們坦誠相待,儘快解決孟津關事宜。”

張歉逸微微一笑,“姚相國用了兩個希望,足見誠意,我想既然我們都來了,肯定是抱着誠意而來,都是希望解決問題,即使有分歧,也是條件能否接受的問題,和誠意無關,姚相國說對不對?”

姚令言苦笑一聲,當然就是條件了,條件太高,讓人無法接受,那還有什麼誠意可言。

“那我們就開誠佈公談一談,我們希望貴方退出孟津關,退到黃河對岸去,在十天內完成,作爲交換,我們可以承諾三年之內不進攻江南,”

張謙逸搖搖頭,“這個條件不對等,第一,我們佔領孟津關,而你們依然沒有涉足長江南岸;第二,江南其實和我們無關,我們幫助江南,只是出於晉王殿下和老韓相國私人交情罷了,當然,這個也可以作爲條件,但是弱了一點,所以我說不對等。”

姚令言也是拋磚引玉,他當然要從最低的條件談起,對方不接受也在情理之中。

這就像買賣貨物,貨物就是退出孟津關,可以買家先出價,也可以賣家先出價,姚令言是買家,他先出了一個低價,用一個既成事實和一個毫無意義的承諾來買下孟津關。

這個出價,賣家當然不能接受。

那麼接下來應該就是賣家開價了,姚令言有心理準備,對方開的一定是一個難以接受的高價。

張謙逸沉默片刻道:“我們是希望用崤關來換取孟津關!”

“不可能!”

姚令言一口回絕,這個條件簡直難以接受,用西大門去換北大門,還不如不換,如果崤關丟了,晉軍一樣可以勢如破竹般攻到洛陽。

“我已經說過,希望雙方有誠意,崤關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孟津關,提出崤關爲條件,我實在看不出貴方的誠意。”

“沒有誠意,我們就不會來了,姚相國的指責,我不能接受!”張謙逸冷冷道。

雙方都沉默了,張謙逸給顏碩使個眼色,顏碩會意,他緩緩道:“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如姚相國給我透一個底,然後我們從底線向上加,能加多少,就看最後談判結果了。”

姚令言搖搖頭,“底線我不可能告訴你,但我可以告訴你們一個原則,我們的讓步不能涉及領土,最多是在貿易,或者贖買方面談一談,或者江南可以談一談,其他不現實的東西就不要提出來,否則還不如開戰。”

張謙逸笑道:“我理解貴方的原則了,但我也要向晉王殿下請示,不如今天就先談到這,我們都回去請示一下,看看是否能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

“可以!那下次會談什麼時候?”

張謙逸想了想道:“拖得太長也沒意思,就三天後吧!我覺得回信都應該到了。”

雙方約定好三天後再談,第一天的談判就這麼結束了,彼此試探一番,大概都有了底。

回到宿地,張歉逸和顏碩坐在堂上喝茶,張謙逸笑道:“你能感覺到朱泚的真實想法嗎?”

顏碩點點頭,“其實姚令言已經說漏嘴了,朱泚是想用贖買的辦法,用錢來買下孟津關,然後附加條件就是不打江南。”

“看來我們所見略同啊!我也是這樣認爲。”

“那晉王殿下有這方面的要求嗎?”顏碩問道。

張謙逸搖搖頭,“我不能肯定,但我感覺是有的,只是我們出發時,他告訴我,條件是崤關和江南,估計是要我們試探一下對方,然後才最後敲定底線。”

顏碩有點心急,他放下茶盞道:“我們立刻向晉王殿下彙報吧!”

一個時辰後,雙方的信鴿都紛紛飛起,各自向長安和洛陽方向飛去。

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
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第五百六十一章 銅錢危機第六百八十八章 長安空虛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第八百一十三章 家有貴客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新的線索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八百四十八章 曉以利害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連續施壓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二十九章 武道大會(九)第七百零八章 奴隸贖買第九百九十九章 天子學畫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二百八十三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三百三十三章 元宵私心第七百零九章 巡視船場第一百九十六章 行蹤暴露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東市名店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再查線索第二百三十一章 又見薛濤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巡視江左第三十五章 甘雷私奔第一百零六章 雁過留名第六百九十八章 將軍本色第五百八十八章 突圍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血戰豐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海州之甕第八百五十七章 井陘異動第九百七十九章 送子磨礪第八百九十四章 挑起事端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三百三十五章 利令智昏第六百三十九章 夜襲霍邑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五百二十二章 解救唐民第六十六章 當街發威第六百四十二章 共同對敵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返回長安第二百四十七章 半渡而擊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二百九十六章 討要說法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八百一十四章 新聘西席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布棋落子(二)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諫不如變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七百九十章 師資難覓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八百四十二章 千里追蹤(下)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七百一十四章 冬狩前奏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任命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七百七十六章 世家危機第六百二十七章 皇權暗鬥第六百零八章 談判使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六百零九章 各讓一步第一百一十八章 酒鋪底蘊第一千零九十章 崤函之變(上)第二章 道童郭宋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八十九章 夜探敵營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夜襲江陵第四百九十八章 涇源兵變(中)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五月進京第五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九百八十二章 錦城家訪第五百九十五章 離間之計第七百二十二章 重回長安(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九百三十章 老友重逢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九百一十五章 百萬難民第五百章 出兵勤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武館突破第七百六十四章 居者有屋第七百八十七章 輕騎夜襲第九百一十八章 絕望慘敗第七百五十五章 親情難逾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合縱連橫(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五百五十章 逆我者亡第七百一十五章 秘密置換第八百零六章 早秋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