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天策外衛

郭宋和顏真卿分賓主落座,顏真卿取出厚厚一封信,遞給郭宋笑道:“這是獨孤家的陪嫁,你自己看看吧!”

信封沒有封口,郭宋從裡面取出一份疊在一起的冊子,慢慢展開,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陪嫁之物,足足寫了百行,第一行就是明光鎧三萬套。

郭宋一下子愣住了,接下是橫刀三萬口,制式長矛五萬支,圓盾三萬只,弓弩三萬副,這實際上就是一支三萬人軍隊的全部裝備。

陪嫁竟然是兵甲,還是三萬套,郭宋不解地望向顏真卿,顏真卿笑道:“你是不是很奇怪,獨孤家族怎麼能拿出這麼多兵甲?”

郭宋點了點頭,他確實有些困惑。

顏真卿淡淡一笑,“其實這是大唐公開的秘密,關隴貴族都是以軍隊起家,幾乎家家戶戶都藏有大量兵甲,養有莊丁,元家佔領太原,一下子冒出兩萬軍隊,不就是元傢俬藏的兵甲,豢養的莊丁嗎?我不知道三萬套兵甲不是獨孤家族私藏全部兵甲,但可以看出,他們對你看得很重,押注在你身上。”

郭宋又繼續向下看,河東良田萬頃,白銀八十萬兩,讓郭宋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這哪裡是陪嫁,分明是以陪嫁爲藉口,全面支援自己,把良田給自己,實際上就是糧食。

再向下看,便是正常的陪嫁之物了,衣裙首飾,珠寶美玉,名貴瓷器,各種宮廷日用品等等,郭宋有點奇怪,問道:“這些東西能送到河西來?”

顏真卿笑道:“前面的部分我估計不容易,還不知道它們藏匿在哪裡?但後面的正常陪嫁應該問題不大,沿途各地官員都會給獨孤家面子。”

“還是多謝顏公費心!”

顏真卿擺擺手,“這是你的私事,作爲長輩出點力是應該的,我建議你還是要舉辦一個小小的婚禮,請一些親朋好友參加便可以,也算是對獨孤家的尊重。”

郭宋點了點頭,“晚輩也有此意!”

顏真卿笑眯眯道:“說完私事,再說公事吧!要不然住官宅,拿俸祿不好意思。”

郭宋精神一振道:“顏公請說!”

“是關於河西的官制,我個人感覺雖然,目前比較適應軍政一體,但還是有一點混亂,舉個例子說,錄事參軍和別駕的職能其實就重疊了,張裘安和曹萬年分工不明確,職能有衝突,我理解他們其實就是尚書左右丞,八個曹司,應該分給他們每人管一半,這樣兩人的責權就清晰了。

第二,就是長史有點不堪重負,潘遼既要管軍務,又要管民政,因爲錄事參軍和別駕職能不清晰,導致潘遼還得再過問具體政務,同時他還要管地方各縣,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兢兢業業是值得讚賞,可是人的精力有限,他忙不過來,就會出紕漏了。

第三,我發現河西走廊沒有州衙,說是有都督府,但實際上已經名存實亡,連官員和官衙都沒有了,也就是說,河西節度府直接管縣,或許因爲河西各州的縣比較少,像肅州就只有酒泉一個縣,甘州只有張掖和刪丹兩個縣,是沒有必要再設州衙,但這樣就會出現一個很大的管轄漏洞。”

郭宋沉吟一下道:“顏公能不能舉個例子,出什麼管轄漏洞?”

顏真卿道:“比如居延海,它歸誰管轄,張掖縣說和它無關,屬於肅州,可酒泉說,居延海不歸他管,很滑稽,這麼肥沃的一片湖泊土地,居然成了無主之地,大家都不要,那我帶家人到居延海當國王去。

當然,還不止居延海,還有休屠澤和白亭海、還有大澤,還有祁連山麓,這些地方都沒有官府管轄,你不能把責任推給縣,大唐很多州都有直轄地,這就是不設州府的病症,你完全可以讓酒泉縣令同時兼肅州刺史嘛!縣丞兼長史,縣尉兼司馬,這樣他們的職權就大了。”

郭宋點點頭,“薛公批評得對!”

顏真卿一揮手,“我還沒有說完,你不要打斷我!”

郭宋心中苦笑一聲,在這位老相國眼中,河西的官制還真千瘡百孔,他只得繼續表現出謙虛的態度。

顏真卿又繼續道:“你現在實行軍政一體,如果河西沒有什麼政務,本身無可厚非,但像現在河西政務繁多,人口近百萬,軍隊已達六萬人,疆域數千裡,再實行軍政一體,就會顧此失彼了,你應該把軍隊事務單獨拉出來,讓專人負責,原來的八曹司全部轉爲民政,軍是軍,民是民,把各種職權整理清晰,只有職權清晰,纔會治理得井井有條。”

“這樣官僚機構是不是太龐大了。”

顏真卿眼睛一瞪,“小子,你如果只着眼於河西的一畝三分地,就當我什麼都沒有說,如果你是心懷天下,想爲天下蒼生做一點事,那就老老實實聽我的,你別以爲我看不出來,你招募了六萬大軍,一個小小的河西養得起嗎?”

沉默片刻,郭宋道:“顏公也同意我志在天下?”

顏真卿負手走在牆邊,凝視着‘憫懷天下’的橫幅緩緩道:“要是以前我是不贊成的,但現在我看透了,唐朝的君主太軟弱,以至於兵患不斷,百姓塗炭,這個天下太需要一個強勢的王者,朱泚很強勢,但他是奸雄,難道我不支持你,反而去支持朱泚不成?

我已經沒有幾年了,那些君臣綱常倫理束縛了我一輩子,到了人生的最後幾年,我才終於醒悟,唐朝統治者不值得憐憫,真正需要我們憐憫的,是天下蒼生,是大唐的百姓!”

.........

顏真卿丟下一本厚厚的萬言書走了,這時他用了幾個月時間爲河西把脈,整理出來的建議,同時也是他爲官數十年的經驗總結。

當然,顏真卿剛纔說的只是一部分,他另外還有很多建言,他都一一寫在萬言書中。

郭宋如獲至寶,細細的閱讀起來。

.......

下午時分,郭宋來到了張掖城東,這裡有一座佔地十畝的秘宅,原本是郭宋家眷臨時避難之地,現在被闢爲他用,郭宋從安西回來後便成立了天策樓。

郭宋之前雖然成立了內衛,但內衛的主要職責是發現並抓捕敵人的潛伏探子,但對敵人的刺客卻有點力所不及,這也是因爲內衛成員主要以士兵爲主,沙場戰鬥力強大,但近身武藝不足。

上次李曼事件就是深刻教訓,差點造成河西軍高官的嚴重損失,所以組建一支專業的武士團體就很有必要了,不僅防範敵人刺客,同時還要派人去各地建立情報點,收集情報,甚至在必要時,還要執行刺殺任務。

目前各個藩鎮都有自己的秘密武士,收集情報和執行刺殺任務,這是戰場之外的另外一條戰線上的暗鬥。

天策樓的統領便是小魚娘,她接受了郭宋給她的正名,叫做郭玉娘,她本來就出身藏劍閣,對藏劍閣的運作很瞭解,經驗豐富,加上她自身武藝高強,更重要是郭宋對她的信任,這纔是最關鍵的。

現在天策樓剛剛運轉了幾個月,有成員六十餘人,兩個月前,郭玉娘去了一趟長安和洛陽,招攬了一批忠於公孫大娘的藏劍閣舊部,約六十餘人,大多是公孫大娘收養的孤女和孤兒,個個武藝高強。

公孫大娘的鑄劍弟子顧鳳鳴被李曼所殺後,忠於公孫大娘的人便徹底被李曼邊緣化,藏劍閣被朱泚強行解散後,這批忠於公孫大娘的舊部便在長安和洛陽依靠天籟樂坊和天青武館武館爲生。

得知是郭宋招攬,他們都十分踊躍地跟隨郭玉娘來到了張掖。

郭玉娘建立了完善的組織,按照公孫大娘的辦法分成內堂和外堂,開始了訓練,其中最重要的是洗腦,讓他們對天策樓忠心耿耿,這裡面郭宋的身份很重要,他既是公孫大娘師侄,也是天策的名義首腦,天策樓主,使大家對郭宋有了認同感。

郭宋這段時間也沒有少去天策樓,主要是給郭玉娘和數十名骨幹指點劍器九式。

早在好幾年前,郭玉娘就想學劍器九式,可女子一旦學了劍器九式,就會影響到出嫁,所以郭宋一直沒有答應,前年春天,郭宋經不住郭玉娘再三懇求,才終於答應她,開始教她劍器九式。

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
第九百一十一章 真假李寶第三百六十三章 嫁妝之憂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五百二十六章 搶麥之戰(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宋城瘟禍第五百九十章 先禮後兵第一百九十二章 疏勒于闐第二百七十章 巡訪村落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九百一十四章 用人不疑第二百二十七章 丫鬟春桃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九百六十四章 全面被動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戰局誤判第六十二章 粟特奴隸第九百二十六章 奔襲黎陽(上)第六百章 党項野心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寵信漸淡第四百三十五章 達成協議第五百四十章 激戰疏勒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報名選秀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精確穿插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二百六十一章 榆林西撤第五百零四章 面臨選擇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勞工市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絕密任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八十九章 威逼出兵第六十七章 段君訓女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一語道破第六百四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蕭關滅蝗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崆峒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四百六十一章 慘痛代價第六百二十一章 會獵太原第一百六十六章 遇強則強第六百三十八章 蔣幹盜書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儋羅大島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出征前夕第七百八十六章 圍城打援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襲糧軍第二百零九章 老薑彌辣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三百四十五章 抓住機會第三百一十三章 宛北平匪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挖掘線索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晉宮驚魂第八百四十五章 士子韓愈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背後捅刀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一百零九章 宣陽新宅第四百五十三章 再回安西第二百九十四章 關心則亂第九百五十二章 蜀中大亂第二百一十五章 趙府壽宴(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公孫大娘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家有嚴母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洛陽佈局(中)第四十七章 有仇必報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郭氏家族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外圍之戰(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提前安排第四百二十八章 提攜之恩第六十九章 痛失良才第一百三十四章 高郵夜驚第九百四十章 秘密爭取第九百二十八章 謀劃南撤第四百五十四章 故地重遊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麒麟莊園第三百二十三章 斬盡殺絕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忠勇之將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洛陽異動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錢氏進京第九百七十七章 太后明悟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異國斥候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特使第三十七章 黑山羌部第二十七章 武道大會(七)第四百一十三章 籠絡衙官第七百五十六章 發財新路第一千一十四章 注目東南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偷襲河內第八百八十九章 非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