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嶺南風雲(上)

經過十餘天的沿海航行,這天上午,兩百艘大船在伶仃洋內緩緩而行,唐朝時,伶仃洋內有大大小小數十個島嶼,它們還沒有和大陸連成一片,各自獨立,島嶼和島嶼之間都相隔不遠,黃昏時分,船隊停泊在兩座大島之間,李鴦派兩名手下去南海縣打聽消息。

李鴦不知道,在他和父親李偲不在嶺南這段時間,嶺南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李偲的死訊傳來後,各方都在爭奪嶺南經略使的位置,尤其尉遲虎,他秘密勾結李偲的四子李鄜,承諾扶持李鄜上位。

與此同時,他出重金拉攏李瑜手下幾名掌軍大將,並不斷得手,已經成功拉攏了五名中郎將中的三人,也就是六千人轉而向尉遲虎效勞。

李瑜也想繼承父親經略使之職,可惜增城大將羅懷清是支持長子李鴦上位,李瑜喜好音樂、舞蹈和美酒,喜歡縱情聲色,導致將領們都不太支持他。

入夜,在王府不遠處的一座小宅內隱隱傳來絲竹之聲,更夫走過,忍不住重重啐了一口,召王病逝,南海縣滿城戴孝,王府內當然也豎滿了幡子,李瑜不敢在王府內談論音樂,卻悄悄把不遠處的一座民宅租下,趁夜和一羣同好者聚在一起,喝酒彈琴,高談闊論音樂之美。

喜歡音樂其實無可厚非,唐朝喜歡音樂的文人雅士如過江之鯽,但如果喜歡音樂到了一種癡迷的程度,荒廢學業政務,那就不應該了,何況李瑜父親去世不久,還在重孝期,更不能迷戀音樂。

其實李瑜已經很節制了,父親去世的消息傳來後,他再也沒有碰過音樂和歌舞,每天都身穿重孝爲父親守靈。

只是今天,他的好友新創了一首曲子,請衆人點評,李瑜再也控制不住,便把附近一座民宅租下,待到深夜時,五六個音樂同好聚在一起喝酒點評曲子。

這時,無數的黑影從四面八方而來,一名滿臉橫肉的將領一擺手,兩千士兵將民宅團團包圍。

這也是李瑜自己作死,平時王府內有上千士兵保護,想搞他的人根本沒有機會,但今晚他從王府裡溜出來,躲在一座小民宅中,身邊沒有一個侍衛,想殺他之人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

爲首將領見士兵已經包圍了民宅,他當即下令道:“殺進去,拿下李瑜人頭者,賞銀百兩!”

數百名士兵紛紛翻牆跳進了院子,此時,後院裡五六名男子正聚在一起喝酒談論音樂,兩名丫鬟挑着燈籠站在一旁,瞌睡得眼睛都睜不開了,但六人卻興致盎然。

“我來試一曲!”

李瑜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抽出一支玉簫,放在脣邊,嗚嗚咽咽吹了起來。

就在這時,花園門口忽然傳來一聲慘叫,衆人紛紛站起,李瑜也停止吹簫,愕然向慘叫處望去。

只見從花園外涌入大羣士兵,手執鋒利的橫刀,一個個凶神惡煞向這邊撲來,兩個丫鬟嚇得尖叫一聲,丟掉燈籠便逃,只逃了幾步便被亂刀砍倒,倒在血泊之中。

李瑜大吃一驚,轉身向水池方向逃去,這時,他聽見寫曲的好友大喊:“是我提供的消息,我要見尉遲將軍,你們不能.......啊!”

李瑜心中懊悔萬分,忍不住回頭望去,只見大叫提供消息之人已被砍掉半個腦袋,血淋淋地倒在地上,這時,他腰間忽然一痛,一低頭,卻見一把橫刀插進了自己腰間,他頓時痛得慘叫起來,只見眼前寒光一閃,他的慘叫聲嘎然停止,他的人頭已被劈掉,腦袋骨碌碌滾出一丈遠。

其餘幾人都沒有逃掉,都被士兵亂刃分屍,爲首校尉搶到了李瑜的人頭,這時,剛纔滿臉橫肉的大將走來,厲聲喝問道:“李瑜小賊何在?”

校尉連忙上前,單膝跪下,將李瑜人頭呈上,“啓稟尉遲將軍,李瑜人頭在此!”

“好!”

將領接過人頭,心中大喜。

這名滿臉橫肉的主將鳴叫尉遲青,是尉遲虎的兄弟,尉遲家族策反了南海駐軍三名中郎將後,尉遲青便作爲聯絡人潛入了南海縣,三名中郎將都聽從他的指揮,使他手下兵力達六千人,另外還有四千人忠於李瑜,由兩名中郎將統領。

幹掉了李瑜,尉遲青當即令道:“向城外發信號!”

西城門上點燃了一堆火,城門大開,很快,尉遲虎率領五千軍隊出現了,他們直接殺進了城內,尉遲虎年約四十歲上下,長一張方臉,眉毛粗糙得像刷子一樣。

尉遲虎身披金盔金甲,他進城門便問道:“尉遲青何在?”

一名校尉抱拳道:“尉遲二將軍正率軍攻打王府,他讓卑職告訴大將軍,李瑜人頭已拿到!”

“幹得好!”

尉遲虎讚了一聲,又問道:“王府內是誰的士兵?”

“是中郎將曾靖海率領的兩千人!”

“那柳長季呢?”尉遲虎追問道。

柳長季和曾靖海都是忠於李瑜的中郎將,手下各有兩千人,他們都回絕了尉遲虎對他們的拉攏,尉遲虎想佔領南海縣,幹掉這兩人是關鍵。

校尉立刻道:“柳長季和他的軍隊都在北軍營內!”

尉遲虎點點頭令道:“去北軍營!”

他率領五千軍隊在校尉的帶領下,向北軍營殺去.......

北軍營緊靠北城門,是一座小軍營,最多隻能容納四千人,柳長季和曾靖海率領的四千士兵便駐守在這裡,但曾靖海率部去防禦王府,軍營內只剩下柳長季和他的兩千部下。

尉遲虎殺到北城,卻見北城門大開,他心中暗叫不妙,立刻率領五千士兵衝進旁邊的軍營,果然被他猜到了,軍營是一座空營,柳長季和他的兩千士兵都從北城門逃走了。

這時,士兵在伙房抓住一名廚子,將他押過來,廚子心中害怕,嚇得跪在尉遲虎戰馬前,“大將軍饒命!”

尉遲虎冷冷道:“我可以不殺你,但你要老老實實交代,柳長季爲什麼逃掉,發生了什麼事?”

“具體小人也不清楚,我只是聽幾名士兵說,說李瑜被殺了,柳將軍想率軍去王府,又有人跑來報告,說西城門開了,尉遲大將軍率領大軍從西城門殺進來,柳將軍就決定從北門逃走!”

“你的意思說,他們剛剛纔逃走?”尉遲虎又追問。

“正是!走了還不到一盞茶時間。”

尉遲虎立刻調轉馬頭,率領軍隊追了出去,他們奔出北城門外,遠處是一片漆黑,已經看不見柳長季軍隊的蹤影。

有大將低聲道:“可能是去投奔羅懷清了。”

尉遲虎點點頭,只有這個可能。

他當即令道:“關閉城門,去王府!”

..........

召王府同時也是嶺南五府經略府,佔地近五百畝,裡面的樓臺亭閣極多,中郎將曾靖海率兩千人死守王府。

曾靖海其實是水軍主將,但因爲沒有敵人,廣州的水軍並沒有多,只有兩千人,主要負責在伶仃洋內巡哨,打擊零星海盜。

曾靖海倒並非忠心李瑜,他是忠心召王李偲,李偲臨走前囑咐他輔佐李瑜,他當然要盡心職守,怎奈李瑜自己不爭氣,脫掉孝服跑去談論音樂,被同伴出賣,最終死在尉遲青的手中。

王府圍牆高大堅固,兩千士兵部署在圍牆上和房頂上,用弓箭死守,而攻打王府的士兵有六千人,都是投降尉遲虎的三名中郎將部下。

這時,尉遲虎率領五千士兵趕到,尉遲青連忙上前來參見大哥,尉遲虎看了一眼王府問道:“有勸降了嗎?”

“我給曾靖海喊過話了,但沒有迴應。”

“他人在哪裡?我來勸他。”

“就在正門旁邊,大哥要當心對方冷箭。”

尉遲虎來到大門前,親兵們高舉盾牌,將他遮擋得嚴嚴實實。

“曾老弟可在?”尉遲虎高聲喊道。

半響,有人回答道:“尉遲虎,召王待你不薄,你卻要奪他的根基,你不羞愧嗎?”

聲音正是中郎將曾靖海,尉遲虎道:“曾將軍誤會了,我尉遲家族何德何能,敢霸佔嶺南?我們是支持四郎李鄜上位,李瑜昏庸,沉溺於音樂酒色,不堪大用,你何必效忠這種人。”

“李鄜更昏庸無道!”

“曾老弟,我其實是支持長子李鴦,但不知李鴦會不會被扣在長安,所以暫時支持李鄜,如果李鴦回來,我自當說服李鄜讓位!”

“你以爲我會相信你嗎?”

尉遲虎搖搖頭,“這不是信不信的問題,而是你的選擇,要麼我一把火燒了王宮,你們和王宮玉石俱焚,要麼你和我一起支持李鴦。”

曾靖海半晌道:“你此言當真?”

“我尉遲虎向上蒼保證,絕無戲言!”

“那好,我曾靖海願聽從尉遲將軍的號令,你不得讓我手下放下兵器,也不能解除我的職務。”

“大哥,他們必須放下兵器投降!”尉遲青急道。

尉遲虎擺擺手,“現在要儘快平息事端,穩住局勢,等我們站穩腳跟後,再慢慢收拾他。”

他隨即高聲道:“曾將軍既然是水軍,那麼可去岡州駐紮在新會縣。”

“你們後退三百步,開啓西城門,我率軍撤離!”

曾靖海其實並不相信尉遲虎,但他已經沒有選擇了,如果對方一把火真燒了王宮,不僅他們都得喪命於火海,大公子的妻兒都保不住,自己沒法向老王爺交代了。

撤離南海縣至少是目前最好的結局,他下令道:“全軍準備撤離!”

尉遲虎下令軍隊暫時停止包圍王宮,後撤三百步,又開啓了西城門,曾靖海率領兩千士兵迅速撤離了王宮,向西城門外奔去。

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二十章 甘雷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
第七百六十章 聚商共議第三百一十九章 潛入刺殺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六百六十章 關內攻勢(上)第七百八十章 轉彎抹角第四百六十三章 唐蕃談判第一千零六十章 白水圍剿第二百八十九章 賃寶換房第七百零一章 渾河之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四章 山中有秘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人之常情第二百四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銀票疑雲第六百零七章 夜奪蕭關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四百零三章 神醫贖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大戰前夕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五百五十五章 北唐廢帝第二百七十三章 冷氏求情第四百零七章 猛子收穫第七十八章 對陣郭家第五百九十六章 棉花節日第五百零三章 真亦假時第三百五十一章 崔府壽宴(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獵與被獵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秋後算帳(上)第二百零一章 生死之戰第六百三十四章 馳援雲州第四百三十章 沙陀使者第八百二十六章 漢中事件(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抽籤分房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面動員第一百四十一章 水賊張燕第一百九十章 被迫撤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顏相提案第六百零一章 靈州爭奪第九百一十章 背信棄約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九百九十七章 小董爲餌第五百五十九章 甘州鐵礦第八百九十一章 各自爲陣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布棋落子(三)第九百六十九章 北衙覆滅第九百五十一章 奇襲劍閣(下)第二百五十一章 巡視西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份問題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豆盧廣原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後戰備第七百二十章 激戰玄武第四十八章 血染紫霄第五百一十章 驕兵必敗第七百八十一章 崔氏態度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新式窗戶第七百五十二章 感業女尼第六百一十章 達成契約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六百五十二章 朱泚決定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二十章 甘雷第五百二十九章 冬季備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洞房花燭第三十章 武道大會(十)第七百四十九章 視察運河第六百九十五章 北征決定第三百九十章 視察莊園(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韓滉之憂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四百九十四章 無米之炊第四百章 夜剿悍匪第七百二十六章 共同敵人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李唐絕嗣第九章 身份之謎第五百五十七章 乍聞喜訊第四百一十九章 血戰張掖(下)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七百九十九章 援軍抵達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發動羣衆第九百五十六章 遭遇之戰第九百七十一章 發現秘密第十章 銷魂斷腸第一百七十五章 提前出發第六十八章 緣者而得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戰成名第三百七十八章 魚龍燈會(下)第九百九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八百一十一章 相位之機第十二章 君子報仇第六百二十六章 爭取世家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三百八十二章 迎親前夕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六十一章 黑市覓刀(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密知動向第七百四十章 困獸之鬥(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二百九十一章 凶信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