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偷襲軍堡

不多時,院子裡有親兵稟報:“啓稟都督,報信士兵來了!”

“帶他進來!”

親兵把報信兵領進房間,報信兵單膝跪下行禮,“受姚將軍派遣,卑職特來向都督報信!”

“有什麼緊急軍情?”郭宋問道。

“我們發現吐蕃在大斗拔谷內大量增兵,有小隊探哨出現在谷口。”

說完,報信兵將姚錦的信呈給郭宋,郭宋接過信看了一遍,信中說,吐蕃向大斗拔谷大量增兵,估計兵力已不低於萬人,很可能最近幾天就會發動對谷口的進攻,希望張掖城也要提高警戒。

郭宋收起信又問道:“吐蕃的探子出現得頻繁嗎?”

報信兵連忙道:“啓稟都督,吐蕃探子每天都會出現,最多的一天出現了四次,以前從來沒有。”

“你們怎麼會知道谷內吐蕃增兵了?”郭宋又問道。

“前幾天,幾名去河湟換鹽的羌人牧民從大斗拔谷出來,他們是黑山部的羌民,專門跑來告訴我們,吐蕃在大斗拔谷內增兵了。”

“黑山部?”

郭宋忽然有點恍惚,他想起多年前在休屠湖練箭,和他生活在一起的,不就是黑山部嗎?還有英姐和蒲酋長,自己竟然把他們忘記了。

其實郭宋也沒有忘記,其實他來甘州後就一直忙碌,連停下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根本就沒有機會回想從前的事情。

郭宋把奔涌而出的思緒按了回去,定下心對報信兵道:“你立刻回去告訴姚將軍,要他們高度警惕,我會立刻向谷口增兵。”

.........

次日一早,郭宋令郎將楊苗和重甲步兵統領康保率領重弩軍和陌刀軍前往大斗拔谷口增援,同時又令中郎將張拓率領兩千騎兵護衛重弩軍和陌刀軍前行,這次增兵,使大斗拔谷口的唐軍增加到九千人。

大斗拔谷位於張掖東南方向一百二十里處,是連接河西走廊和河湟地區的一條穀道,也是延綿千里的祁連山脈出現的一個大缺口,最寬處有數十里,最窄處也只有百餘丈,從中唐以來便是吐蕃進攻河西走廊的一條捷徑。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無暇顧及西域,並從西域抽調大批兵力,吐蕃、回紇趁虛而入,使唐朝接連失去了西域大片領土,大斗拔谷也一度被吐谷渾佔領,爲了爭奪河西走廊,吐谷渾和沙陀在十幾年前曾爆發大戰,結果三萬吐谷渾軍全軍覆沒,沙陀軍也同樣傷亡慘重。

這場大戰的結果卻是漁翁得利,唐軍控制了甘州全境,沙陀軍退回到肅州,吐谷渾人也放棄了對甘州的部分佔領,退回到大斗拔谷內,唐軍在谷口建立了土牛堡軍城,常駐軍隊五百人。

目前大斗拔谷口有駐軍三千人,由大將姚錦率領,爲防止吐蕃趁甘州軍北上的機會襲擊張掖,這段時間唐軍格外警惕。

黃昏時分,姚錦率領數十名騎兵在谷口前巡視,他前幾天得到羌族牧民的稟報,大量吐蕃士兵進入大斗拔谷,谷內的吐蕃軍力接近萬人。

姚錦當然也知道谷內的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六月飛雪是常事,並不適合軍隊駐紮,平時駐紮千餘人就足夠了,增加到萬人,顯然是兵指甘州。

“將軍,今天一天都沒有看見吐蕃探子,有點奇怪啊!”一名校尉低聲道。

姚錦深以爲然,“確實有點奇怪,但事情反常,必會有重大變故,今天晚上弟兄們都必須提高警惕,時刻準備作戰。”

“將軍的意思是,今晚吐蕃軍會偷襲我們?”

姚錦點點頭,“很有可能!”

........

夜幕悄然降臨,唐軍開始向土牛堡增兵,土牛堡平時可以駐軍五百人,戰時可以容納士兵一千人,軍堡居高臨下,正好扼住了從山谷進出的必經之路。

當然,吐蕃騎兵強行衝出山谷也可以,最多付出一些被箭矢射中的傷亡,但問題是,後勤補給怎麼辦?如果不拔掉土牛軍堡這顆釘子,吐蕃軍的後勤補給就過不來,沒有後勤補給,吐蕃軍還是會不戰而潰。

唐軍大營就駐紮在土牛堡背後,當吐蕃軍大舉進攻土牛堡時,唐軍就會從後面源源不斷增援軍堡。

一更時分,谷口出現了黑壓壓的人影,大約兩千人出現在谷口,現在也分不清吐谷渾人和吐蕃人,兩者的裝備和軍服都完全一致。

事實上,吐蕃已經完全控制了吐谷渾人,以前只是主帥是吐蕃人,吐谷渾人還是自成一軍,很容易出現矛盾,現在十人長都是由吐蕃人擔任,這就從根基上控制住了吐谷渾士兵。

當然,待遇和裝備也有所提高,不再像從前那樣涇渭分明,不過有一點始終沒有變,任何戰爭都是吐谷渾人打頭陣。

今晚偷襲土牛堡的兩千吐蕃士兵依舊是吐谷渾人。

一名吐蕃千夫長高聲對五百名士兵道:“按照規矩,第一個登上城堡之人賞羊千隻,其他士兵只要登上城堡就賞羊百隻!”

進攻土牛堡的路徑很狹窄,容不下大規模的士兵進攻,既然是偷襲戰,就用五百人打頭陣,一旦五百人攻上土牛堡,其他士兵便一起壓上。

五百名士兵攜帶簡易的攻城梯,他們身穿皮甲皮盔,手執盾牌短劍,這是吐蕃軍的特點,步兵大多使用短劍,也影響到了吐谷渾軍隊,不怎麼使用長兵器,兩軍交戰時喜歡貼身近戰,充分發揮短兵器的優勢,但如果是騎兵,則使用八尺長的短矛。

吐蕃軍的盔甲便是著名的鎖子甲,但那只是最核心精銳的贊普直屬衛兵裝備,一般普通士兵只能用皮甲,生鐵產量是國力的象徵,唐朝一年的生鐵產量有兩百萬斤,吐蕃在這方面還差得遠。

“時辰已到,出發吧!”

五百名吐蕃士兵在一名五百人長的率領下向谷口摸去,一輪皎月掛在天空,在大地上灑滿了銀輝,目力可及數裡,月光下吐蕃軍已經能隱隱看見兩裡外的土牛堡軍城。

此時城堡上一千唐軍士兵已嚴陣以待,唐軍斥候已經發現了在谷口有吐蕃軍隊集結,今晚敵軍必然會來偷襲。

唐軍士兵手執軍弩埋伏在城頭上,只有幾名唐軍士兵故作懶散地在城頭走來走去,吐蕃人多疑,若被他們看出破綻,今晚的進攻就會停止。

半個時辰後,無數黑影出現在山腳,開始無聲無息向上攀爬,土牛軍堡修築在一座十幾丈高的矮丘上,軍堡本身只高兩丈,但十幾丈高的山丘使城堡佔盡了居高臨下的優勢。

姚錦目光銳利地注視着下方的吐蕃士兵,他們已經漸漸爬上山丘,他心中迅速估算,可以射擊三輪。

“可以發射了!”姚錦下達了射擊命令。

‘梆!梆!梆!’

城頭上忽然響起了急促的梆子聲,一千名士兵同時起身,舉弩向敵軍士兵射去。

就像一陣突來的山雨,吐蕃士兵措不及防,紛紛中箭摔倒,發出淒厲的慘叫聲,前面的一百餘人被亂箭射殺,後面的吐蕃士兵嚇壞了,紛紛趴在山丘上,一動不敢動。

這是一種防禦危險的本能,卻給了唐軍士兵二次上弦的時間,五百人長已在第一輪箭矢中被射殺,幾名百夫長不知進退,回頭向山谷內望去。

只見山谷內燃起火把,這是要求他們撤退的信號,他們立刻大喊:“撤退!”

但他們剛剛起身要逃,第二輪唐軍士兵的弩箭呼嘯而來,上百名士兵紛紛中箭,翻滾下山丘,後面的士兵不顧一切向山谷內奔逃,逃出數十步,唐軍第三輪弩箭再次襲來,又丟下一百多具屍體,剩下的不到兩百人倉惶逃進了山谷。

城頭上響起一片歡呼聲,是歡呼,也是嘲笑,氣得吐蕃千夫長暴跳如雷,卻又無計可施,只得吞下這個偷襲失敗的苦果。

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
第五百七十七章 沙州夜訪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六百六十六章 運輸不足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泉州議事第五百七十八章 回紇使者第九百四十七章 螳螂在後第四百五十二章 韓滉罷相第四百七十四章 旁觀者清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容乃大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六百一十五章 延州火油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雨夜夜襲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忍無可忍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族祭大事第二百四十九章 述職報告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六百零六章 難以應對第一百一十三章 上門售皮第六百一十七章 境外飛地第七百零三章 成人之美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鎮軍營第七百七十四章 視察鹽州第八百三十章 患得患失第九百六十二章 提前出發第三百九十三章 落第秀才第八百四十六章 挑起爭端第六百二十三章 軍心混亂第九百八十五章 福兮禍兮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攏翠之屋第九百二十一章 元城嫁衣(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朱泚登基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九百八十七章 改行履新第一百九十一章 兩吐分裂第五百七十九章 初知敵情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洛陽異動第四百三十二章 有失有得第五百二十章 兵插後背第四百八十九章 運抵張掖第二十四章 武道大會(四)第二百四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酒樓小聚第八百六十二章 進入幽州第一百五十一章 補償條件第六百三十章 淮西變天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老將謝幕第五百六十九章 意外難民第二百零五章 人狼之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祁連戍堡第一百二十三章 半夜訪客第三百二十六章 徐州之戰第八百七十七章 碎葉染痾第一百七十七章 玉門遇襲第七百五十三章 夜來幽夢第三百八十九章 視察莊園(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突破封鎖第八百九十八章 聚義鋤閹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命換爵第七百二十三章 奪取商州第六百六十五章 關內收尾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驟陷絕境第八百零四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零一章 探查病情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重要突破第三百零一章 曲江小遊(下)第九百八十九章 再次選相第七百五十一章 長安舊城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粗糖推廣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朱滔之死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玉璽初現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婿回門第四十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五章 甘雨現身第四百五十五章 追擊輜重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二百一十一章 召王夜宴第三百九十九章 搜尋敵蹤第三百四十三章 蜀亂又起第九百九十六章 奇襲襄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防不勝防第七百七十九章 河北來客第一百五十二章 高手潛質第九十六章 婉拒拉攏第六百九十一章 太原開榜第七百九十二章 魏國來使第二百八十章 意外情報第六百九十章 宦官禍國第二百三十九章 郭家之悔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三十八章 軍俸問題第九百三十一章 蒲津相遇第四百零六章 將軍抉擇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貨幣之爭(上)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嶺南風雲(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血戰張掖(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新帝登基第一百二十九章 刺殺權宦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襲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