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94 文箐坦白交待

餘氏一大早來給文箐送錢。

文箐笑着聽她替三嬸解釋:“四小姐,三奶奶一想起來,只着緊了讓我快過來,年前,我偏把這事給忘了,現在來給四小姐請罪。”

俗話說:伸手不要笑臉人。她這副討好的態度,再加上人家送錢上門,文箐自然只會表現得十分高興,又哪會去多嘴說些討嫌的話來。前幾天早聞聽周家有月例一說,只是沒想到,居然三嬸還備有自己姐弟的月例。這對於她來說,也算是一筆小小的意外之財,而這個意外之財卻是儘管拿了光明正大地花銷出去。“餘媽,你這特意給我送來,我該謝你纔是,怎會怪罪於你?若真是那樣,我豈不是好賴不分了。”

餘氏讓她清點一下,錢帳還是要過了眼,點好數目。文箐一看她抱來的是錢匣子,只得打開來,內裡是一百貫寶鈔,再加十吊銅錢。“難爲三嬸與餘娘子想得這般周到,春節打賞,我正缺銅錢呢。這下,倒是解了困。請替我多謝三嬸,侄女感激不盡。”

餘氏心道:四小姐也是重錢啊,如今這番話說得多好,若是常常這般,又怎麼會不討三奶奶的喜?

文箐要給餘氏打賞,餘氏卻堅拒,說了幾句話,便走了。

嘉禾開門衝進來時,見四小姐嘴角帶着笑,一個人正在屋裡數着錢。她有些慌張地道:“四小姐,不好了少爺偷書被大老太爺碰上了”

“甚麼偷書?我不是讓他去幫我拿書嗎,怎麼成了偷書了?”文箐心想,他不過是自己禁足不能取書罷了,又不想因爲取本書,鬧得人盡皆知,才讓弟弟不作聲響地去回來。怎麼連嘉禾都說是“偷”了?不會是沒與文簡多說幾句,他也以爲是偷書回屋吧?

文箐下意識裡認爲嘉禾用“偷書”來形容,她倒是有些哭笑不得。只是一聽周敘竟當場碰見了文簡“挾帶書”,便也十分擔心,不知他如何回覆周敘 。急急地問道:“不對,我給你說胡塗了,你喘口氣,慢慢與我講個分明。我問你:伯祖父在他自家院裡,怎麼跑到我們這邊來了?”文箐一頭霧水。待確認周敘真在藏書院那兒,便問道:“既然我弟被留在那裡,可有捱罵?”

嘉禾小聲道:“沒有,大老太爺沒有罵少爺,倒是笑着牽了他進去,然後過了一會兒,小少爺便讓裡面的一個小廝來告訴我,着我速背了小姐過去。”

“既然是伯祖父發話了,那還磨蹭甚麼。”文箐一聽,周敘竟是找上自己來了,忙把錢匣子一合上,讓嘉禾抱到裡間放妥,鎖好。

可是,他找自己,能有甚麼事呢?一想到這,也十分緊張起來。

陳媽倒是在信裡說過,伯祖父這人,辦事公道,十分講理,對自己喜歡的人會格外看重,不亂髮脾氣……可是文箐卻與周敘到現在,也不過是見得三次面,說了幾句話,還真是摸不住這人到底如何。

嘉禾一陣風似地收好了錢匣,扶了文箐往外走,最後一看小姐走得太慢,還是自己揹她來得快。文箐見她緊張得肌肉都發僵,安慰她道:“既然伯祖父是笑着對我弟 ,定是沒甚麼事。”她這話說是哄對方,不如說是哄自己。

可是她越是這麼說,嘉禾越是着急,氣喘吁吁地揹着文箐往外狂奔。

主僕二人急匆匆地趕過去。文箐沒想到,果然文簡將周敘逗得哈哈大笑。原來他方纔將自己在姐姐那裡聽來的笑話,揀了兩個最可樂的講與周敘聽。

周敘原是一個一本正經的人,只是終歸在在衆孫兒面前,便是享受天倫之樂,此時對衆孫兒比慈愛非常,聽得笑話,也笑不可抑起來,指着文簡對文筵道:“你們幾個,加起來,都不如文簡一個會討人喜歡。”

文箐便在這個當兒推門進去請安。周敘見她進來,臉上帶了笑,卻是讓她坐下來。問了她幾句傷勢後,正好又有人送來了書,周敘便讓文筵他們帶了文簡出去,方纔問文箐道:“這書,是你讓文簡拿的?你如今能認得這裡頭的字了?”

他對於這個侄孫女,一直認爲記憶力是打小就好,可最多也只是死記硬背,約略能認幾個字罷了,沒想到,文箐卻是要翻《大明律》,不禁也是十分好奇。

文箐看一眼他手上拿的,正是《大明律》,只是一見得封面,便已瞧清了,同自己先時在裘訟師那兒見到的還是有些不一般,現在的這個纔是真正的印刷版,而先時裘訟師那兒卻是手抄版。她臉上有些紅雲飄起,羞怯地道:“回伯祖父,其實,這,這書上的字,還是認不全,只猜個大意……”

她答完,才醒悟到,方纔一緊張,竟是中了周敘的計了。這書明明還沒到自己手上,自己怎麼就曉得內容了?沒想到方纔自己先是緊張過頭,然後又是見得弟弟在說笑便精神放鬆了,大意了。

周敘卻也沒追究她這些,只讓她拿了書唸了一小段。文箐本想別有心機地翻到戶律一卷,尋幾條有關家財的條律,後來終究怕被周敘識破自己的用心,忙翻了前面的來讀,。是這裡面,生僻字更是多,想猜都要費了勁,於是念得結結巴巴斷斷續續,有若一個方開蒙的童子一般。連續遇見了幾個生僻的繁體字,一下子便好似緊張,聲音越念越小,最後停下來,抿着嘴,念不下去了。

周敘果然沒有疑慮了,見她倒是大多字果真全認得,心疲乏:真正是難爲她了,偏偏她竟是個女子。於是只讓她把書放下來,問道:“你怎麼想起要找這本書來?”

打死文箐也不會說出自己的目的:是想查查戶律,要看看關於分家方面有哪些條款,自己從裘訟師那裡得來的是不是有遺漏的。於是便支支吾吾地道:“早先便存了好奇,因歸家途中遇到的那個貴人——裘訟師,常常同我談起《大明律》,便想着定要找來讀一讀。前日,我身邊的丫環嘉禾提到一件事,讓我又記起這書來。”

她慢慢地講起了嘉禾伯母有一女兒,定了一門親事,卻不想是人家早年騙他們在先,男方竟是有身體殘疾,這馬上要過門了,她堂姐聞聽這事,便欲退親。對方便說他們這是犯了事,要告他們。文箐聽說這事,起了好奇心,就想翻《大明律》查個究竟,到底是男方堅持成親有理,還是女主退親有法可依。

周敘聽得她的話後,問道:“這書這麼厚,你曉得要在哪卷裡找?”

文箐擡頭,裝天真地道:“回伯祖父,孫女曉得,在戶律裡,查婚姻條例。”

周敘見她既懂事又有些不知世事,正是昔年自己少年求學時亦是這種勁頭,不禁又想起自己弟弟周復來,有些傷懷。道:“你丫環叫嘉禾?誰人取的名?”

文箐道是自己胡謅的一個,周敘倒是頗爲讚許地點了一下頭,此名甚好,意含家中五穀豐登。“她家的事,伯祖父自會差人去打理。你終究是女子,就算是通讀了這些律法,也不可拋頭露面去替人討個公道。”

文箐有些興奮難抑,再略帶些羞赧,欣喜地道:“太好了孫女替嘉禾謝謝伯祖父。幸好有伯祖父在,伯祖父最英明瞭,若不然,孫女我……”

周敘一見她竟直接拍自己馬屁,也有些不好意思了,道:“你既有心向學,日後只管來這看,有不懂之處,便可馬上問你大哥文筵……”周鴻這一房,如今只得了文箐姐弟,周敘對他們亦大方起來。

文箐再次感激地道謝。沒想到,弟弟這“偷”書,竟給自己帶來這莫大的好處。自己不就是怕爲了太招人眼,女子看這些書,會讓魏氏或其他人說三道四,才讓弟弟偷偷地把書帶回屋裡嗎?如今好了,周敘一句話,便可以將這些全都不管了,還能公然進入到這裡來看書。太好了

周敘又翻開書,拿了幾條律法,考較了她是否真懂。文箐自然是十分裡只講得出五六分來,其中有二三分是真有意保留,另有二分卻是古今大不同,聽周敘說起來,才發覺自己看書與他們看書,在理解上,果然有差異的。

說得這般,便不可避免地又提到了裘訟師,周敘也讓她再次講起了歸家時的一些事。文箐這次卻與在魏氏面前不同,十分有意地把自己賺錢一事放大了。幾次說到沒有錢時,要忍飢挨餓,雖有貴人相助,但大多是最終得自己想法子來過難關。

周敘對她這點,不依仗貴人,力求自給自足,不怨天尤人,很是贊同。竟是半點兒沒說文箐不該爲此去販賣,先時他認爲商人就是重利的,故而也反感周騰其人其性,只是到得侄孫女這兒,他卻道是:非不得已而爲之。

只是他下這個判斷的同時,文箐亦在總結:“不是孫女妄言,孫女認爲錢財這些身外之物,只要用心,便可以經營得來,維持生計,不是太大的難事。”

若是旁人,此時定要說她講大話了,可是她說到最後,卻連周敘也理所當然地認爲,好似這些在她來說,還真不是難事。他只道這是經歷波折多了,孫女早就是半個大人了。

文箐卻是在想爲自己分家後,好謀求自立門戶,在周敘面前要預防針呢。也不知這老頭到時同意不同意。

文箐接着一臉苦惱地提出來,自己有一個難事,又怕自己說出來,會連累伯祖父生氣煩憂。

周敘得她這句話,自然只能說:你且說了,便是你做錯了,我不生氣,但該罰的還是得罰。

文箐這時同他講起了小黑子孫豪送的錢財,又道是自己當時收下來的時候,實是迫不得已,而且也不知內裡物事,只道是尋常一些點心或者小禮物類的。

文箐同孫家人相熟,並由其護送到杭州,這事兒魏氏他們皆曉得,唯一一個被矇在鼓裡的只有周敘。此時他聽了,傻眼了,只覺侄孫女心眼可不缺,竟會曉得在事前說好了,讓自己不動氣。而文箐實實是給他出了一道難題。孫家當年提親到自己門上,自己卻是有所嫌棄,沒同意。只是沒想到轉了這麼多年,文箐竟得了孫家人的照顧,這份人情卻不能不還。周復如今不在了,也只有自己還在朝堂,這事兒……

他不聲不響地有一小會兒,文箐心神不安地等着他處罰自己,沒想到他問起孫豪來。問她同孫豪相處這麼久,其人其性如何?

文箐見他倒是沒怪罪自己女扮男童,與人廝混一起,原來早就準備好了要受他一通責備再加處罰的,卻沒想到,他現下不提。揣不透他的意向,便十分謹慎地地道:“孫女同他稱兄道弟,多得他一路照顧有加,此人性情豪爽,十分重義,好打抱不平,對朋友極其照顧,對自己看不入眼的,亦是十分厭棄,面上一覽無餘,可謂是恩怨很分明的一個性情中人。只是性情上可能受家族影響,約略有些急躁,於是在外人看來,是個惹事的。”

她這番話,倒是十分忠肯。但是另一則,卻無形中,似乎關於堂姐們說的孫家人品性不良的那些話,在文箐嘴裡,皆成了由於是外人不熟故有所不明其內裡的意味。

周敘這般不聲不響,確實嚇着了文箐,她講出這些話後,仔細窺查周敘面上表情,奈何人家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竟是半點兒不動聲色。這事兒她也盤算過好久,不說出來了,悶在心裡好了,可是,這萬一孫家起復了,到時孫家人哪天碰上週敘,同他說起來,而他不知情,豈不是最後是自己罪過大了。不如現在坦白,爭取在這個老頭面前得到從輕發落。

後來,文箐要感謝文簡創造的這次同周敘的談話機會,另外也萬分慶幸,當日將這些事說了出來,讓周敘心裡有譜,要不然的話,誰曉得後面會不會真鬧出大事來?

周敘只問了文箐一句:“孫豪送給你的財物,可得一樣也未曾動過?”

文箐很肯定地道:“侄女兒當時收下時便不知情由,沒可奈何,事後得知這些事,卻無從退還,只當作是替他保管,半點兒也不敢動用,現下箱裡物事一樣不少。”

周敘這時方纔吐了口氣,吩咐道:“孫家送錢的事,還是莫要讓人曉得,這事你倒不張揚,也沒讓你嬸子們曉得,還算不糟。那些物事,你先保管好,改日……”

改日如何?此時似乎言之過早。

聽他沒怪自己,倒是說自己大事不胡塗。文箐想自己是存了私心,纔沒同三嬸他們說這筆錢財的事,後來是想說,卻過了時機罷了。所以只好在老先生您跟着“坦白”來了。

文箐聽了他後來又說了些安慰的話,原來吊起的心,終於迴歸到原位。周敘是個十分明白大事體的人,這要是自己同魏氏講這些,只怕不會少受罰。真是慶幸找對了人。

她今日在屋裡和周敘說這些事,沒想到竟是一下子解決了自己好幾個困難,輕鬆了許多,同時也對周敘這人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原來是對這老頭沒好感,避而遠之,如今呢,想“抱他大腿”,在家族中有他這個大靠山,要是得了他的喜歡,那纔是好啊。

文箐尋思着,他馬上要返京,自己還有時間能多瞭解、並讓他幫着自己解決一些事嗎?

正文249 錢錢錢,錢抵罪正文100 纏足正文259 水落石出正文299 要挾與訓斥正文341商輅存疑生好奇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晚餐?正文104 華嫣接連挨訓正文174 李氏救人生怨正文68 趙三其人其性第241章 心亂如麻第三十三章 淳樸的村婦正文83 生員怕歲考正文317思變如易爻正文49 笑給你看正文173 燎原3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171 人醜工作都難有10.明代童裝——第二十章正文278 細節決定成敗1正文167 沈顓送花第十五章 小綠要談婚論嫁了正文226 今宵重聚308 向前艱難後撤亦難正文143 濟濟一堂2正文341商輅存疑生好奇正文30 惡人自有強人壓3正文189 鄧氏怒而驅弟正文127 私生子3正文368 酸澀難當牽紅線正文48 三個孩子一臺戲3正文171 人醜工作都難有第一章 債病交加正文59 兄弟吵架1正文64 交換秘密1正文102 沈老太權威不容挑戰正文265 誰埋的錢正文306 欲語還休正文40 張三?章三委屈正文20 治暈船,識律法正文206 綢繆---嘴邊的蘿蔔正文33 突見連環官司正文47 三個孩子真熱鬧2正文58 慰藉2正文180 祠堂風波正文325樹欲靜風不止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正文53 閒話聊陶正文21 江右喜訟第二十三章 逃吧(一)正文106 一口井起大波正文316商戰硝煙漸起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正文18 悲喜消息正文142 濟濟一堂1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第四十章 對簿公堂(一)9、明初喜轎非大紅轎——第十八章第八章 歸州驛站——地方官打擂臺正文72 天上掉餡餅正文10 結拜正文298 李氏突然造訪自適居第三十四章 陸三嬸一家人正文287被個粗人笑話了正文273 牛奶事件、氣而搬家正文72 天上掉餡餅第三十一章 誰是可信之人正文175 星火成燎原燒傷衆人正文156 周瓏母女撫今追昔正文290家暴正文249 錢錢錢,錢抵罪第二章 一幫子討債人第六十二章 上街三——閒事正文226 今宵重聚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正文272 新宅落成第五十四章 第一項考驗——進項正文125 突如其來的私生子正文103 瞞天過海正文301 鬥志昂場正文151 清白卻心甘情願認罪的人正文325樹欲靜風不止正文361 文箐再尋他計起妖蛾子正文78 文鬥,誰怕誰正文303 舊仇安在正文160 兩妯娌口角第230章 有人替咱出口氣正文285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文337詩會題菜名正文42 三百貫鈔一條命第199章 “血案”終致分家正文58 慰藉2第215章 花房“幽會”正文315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第一章 仇人相見正文97 腳傷、驚嚇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23僱工貪墨銀錢之罪——第七十三章正文173 裂縫告狀、原委正文378 一片冰心施於巧物
正文249 錢錢錢,錢抵罪正文100 纏足正文259 水落石出正文299 要挾與訓斥正文341商輅存疑生好奇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晚餐?正文104 華嫣接連挨訓正文174 李氏救人生怨正文68 趙三其人其性第241章 心亂如麻第三十三章 淳樸的村婦正文83 生員怕歲考正文317思變如易爻正文49 笑給你看正文173 燎原3正文357 文箐心疾發作正文185 您放心(合意之人)正文171 人醜工作都難有10.明代童裝——第二十章正文278 細節決定成敗1正文167 沈顓送花第十五章 小綠要談婚論嫁了正文226 今宵重聚308 向前艱難後撤亦難正文143 濟濟一堂2正文341商輅存疑生好奇正文30 惡人自有強人壓3正文189 鄧氏怒而驅弟正文127 私生子3正文368 酸澀難當牽紅線正文48 三個孩子一臺戲3正文171 人醜工作都難有第一章 債病交加正文59 兄弟吵架1正文64 交換秘密1正文102 沈老太權威不容挑戰正文265 誰埋的錢正文306 欲語還休正文40 張三?章三委屈正文20 治暈船,識律法正文206 綢繆---嘴邊的蘿蔔正文33 突見連環官司正文47 三個孩子真熱鬧2正文58 慰藉2正文180 祠堂風波正文325樹欲靜風不止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正文53 閒話聊陶正文21 江右喜訟第二十三章 逃吧(一)正文106 一口井起大波正文316商戰硝煙漸起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正文18 悲喜消息正文142 濟濟一堂1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第四十章 對簿公堂(一)9、明初喜轎非大紅轎——第十八章第八章 歸州驛站——地方官打擂臺正文72 天上掉餡餅正文10 結拜正文298 李氏突然造訪自適居第三十四章 陸三嬸一家人正文287被個粗人笑話了正文273 牛奶事件、氣而搬家正文72 天上掉餡餅第三十一章 誰是可信之人正文175 星火成燎原燒傷衆人正文156 周瓏母女撫今追昔正文290家暴正文249 錢錢錢,錢抵罪第二章 一幫子討債人第六十二章 上街三——閒事正文226 今宵重聚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正文272 新宅落成第五十四章 第一項考驗——進項正文125 突如其來的私生子正文103 瞞天過海正文301 鬥志昂場正文151 清白卻心甘情願認罪的人正文325樹欲靜風不止正文361 文箐再尋他計起妖蛾子正文78 文鬥,誰怕誰正文303 舊仇安在正文160 兩妯娌口角第230章 有人替咱出口氣正文285人逢喜事精神爽正文337詩會題菜名正文42 三百貫鈔一條命第199章 “血案”終致分家正文58 慰藉2第215章 花房“幽會”正文315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第一章 仇人相見正文97 腳傷、驚嚇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23僱工貪墨銀錢之罪——第七十三章正文173 裂縫告狀、原委正文378 一片冰心施於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