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廬山一角隱現

家中往事由外人之口中無意聽到,絕非好事。這說明他人皆曉得的事,唯自己矇在鼓裡。周家的事,沈家有事,徐家的事,隨着時日,慢慢地便如冰山一角,若隱若現,不經意裡總是揭開一點面紗來,真相與否,又或是道聽途說,雖令人煩擾,卻終歸讓自己瞭解一些事實,多了對人性的考慮,世事的洞測。

文箐一夜沒睡好,晨起時,透過門戶,見得正在進屋的小玉身後那灰濛濛的天空,嘆一口氣道:“這二月天了,早上還是這般冷得緊。你也多加小心,莫着了風寒。”

小玉一大早便被四小姐這麼關切地來一句,立時心裡暖烘烘的,笑道:“倒也不冷。幸好這不是山裡,我記得小時候,山風可是更冷得緊。”

她家原是北地山裡人家,後來不知什麼緣故,一家流到了北京,生活無着落,她是女孩子,打小便進了周家,侍候起文篔來。這些年,在周家,雖是幹着嚇人的活,不過卻比起下地那些活計,顯然輕鬆得多。她對於沈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這種生活,先時略有些不適,只是實實在在的一種熟悉感撲面而來,過不了一天半日地便適應了。

文箐說是自己要泡泡手,讓她歇會兒,她見插不上手,便見機地走到菜園子旁的那棵桃樹下,選了幾枝,帶回來,獻寶似地送給文箐,同時亦獻策道:“四小姐,這花開得十分妙,你瞧瞧,可是好看?”

文箐心裡一動,也點個頭,又誇讚了她幾句。”大姐是個喜花的,你隨大姐身邊多年,言傳身教,真正是得了大姐的真傳。只你挑的這些花枝,枝枝極有幾分雅趣,豔而不俗,欲開未開,最是意趣。”

小玉謙虛地道:“大小姐倒是個妙人兒,只是小玉卻是笨拙,學得不精。難得四小姐不嫌棄,小玉自是高興得緊……”終歸得了讚賞,還是十分開心的,於是越發賣力。”莫不如咱們帶一兩支送於太夫人?”

她真是有新,難爲還替自己想得這般周全。文箐越發覺得文篔也是真正用心,能教出這麼一個乖覺的丫鬟來,自己什麼時候也能有這麼個人貼身侍候?嘉禾?可惜,目前她那張臉,確實是帶出來見客的話,有幾分讓嘉禾自己羞慚,只怕她自己越在意容貌,便越發拘謹,容易做錯事了。

小玉見文箐在梳頭,見室內也沒有花瓶,只得將花小心放在架上,過來幫忙。瞧着鏡裡四小姐的小臉蛋兒方纔洗過臉,揉搓過,於是百里透着嫩紅,未曾抹胭脂,卻勝過抹胭脂。耳裡聽着四小姐在說話,也不知是問自己,還是自言自語:“這耳朵孔終歸要穿的。”說這句話時,文箐正摸着大大地耳垂,盯着鏡裡自己的模樣──前一世的容貌,自己長得也不差,楚楚動人。如今?也還好。

重新打耳洞這事兒,說起來,是二月二,龍擡頭那日,正是小兒理髮之時。華靖細心,瞧到了文箐的耳垂,誇了一句:“表妹的耳垂這般大,定是個好福氣的。”笑過候,便好心地提醒姆媽姜氏道:“表妹那耳洞竟是長實了,這二月二正是時候。”姜氏上了心。

文箐其實很不喜歡戴耳墜,尤其是長長的或是老大一個環的那種,前世見得許多少年男女耳上一個孔洞又一個孔洞,如九環刀刃一般,想象着那麼大一個個說不清是鋼環還是什麼環搖搖晃晃,環環相扣,耳朵受這些環的重力,得拉成什麼樣?她對此有恐懼感。當時回到周家,文篔她們亦提及過。

此時感於姜氏好感,她拿用慣了的藉口推拖道:“多謝大舅姆。只是,箐兒如今仍在孝期……”

當然,早晚這耳動是得穿的。她如今這腳,也只讓裙子遮得嚴嚴實實地,半點兒不敢讓姜氏與華靖瞧見。

可是,這般,在沈家呆得實在有些不自在,甚麼叫做坐如針氈?文箐就有這感覺,而且一日比一日不輕鬆。免不得便感嘆一句:“金窩銀窩,縱是千好萬好,也比不得自家狗窩。”

她所感嘆的是:不論是在三舅姆家,還是在大舅姆家,又或者蘇州周家,畢竟都不是屬於自己和文簡的家,自是哪處都要看人臉色,隨着別人的生活作息而起牀、睡覺,這點起居自由是半點兒不敢爭取的,所有的行爲中,唯有這一項是最考驗人的意志。在沈家,她是不敢再把自己當孩子似的,可以賴牀,可以晚起,而是姜氏幾點起,她也得暗中做到,以免被人逮着睡懶覺,留下不好的印象。

於是這般情況下,越想自己有一間小屋,想幾時起牀就幾時起,用不着怕被人指點。這個願望,每多過一日,便越強烈一分。

小玉沒明白她所言,相對來說,她不認爲沈家是金窩銀窩,而周家更不是狗窩,反過來比較還差不多。所以,她認爲四小姐這是用錯詞了。不過她是記住了這話,回到周家後,與雷氏講述四小姐在沈家之事時,便說到這點,令雷氏十分安心。雷氏讓她跟過來,除了是借她耳朵與眼睛打聽沈家如今情況以外,更是讓她小心跟緊了四小姐,莫要惹出事來。文箐的這句感嘆,令周家人十分滿意。原來生怕她討好孃舅家,未來夫家,便說些周家的不好的話,沒想到,文箐半點兒沒提在周家的那些事。這事而後來魏氏知曉,也說文箐終歸是周家人,識得些大體。

此時,小玉便關切地問道:“四小姐,是想家了?”

文箐知她誤會,不過樂得點了個頭,她還真是想着阿素要走,自己卻不能去送行,未免有幾分惦記。”可是大舅姆誠心相邀,曾外祖母臥病在牀,我卻……”她無法強行開口說出辭行的話來。

爲什麼說小玉機靈,是半個人精?且看她辦事便知。

小玉是個下人,總不能越了身分去與姜氏或其他主婦說:我們四小姐想家啦……

可是她有她的法子。下午時分,姜氏十分不好意思地與文箐提到:“舅姆如今是忙過頭了,竟然忘了那阿素是你義姐。如今她來蘇州,又要回到山西夫家,你倒是需得送她一送。”

文箐心裡一喜,卻不敢露出顏色來,只發愁地道:“讓舅姆操心了。先時我與她朝夕相處,阿素姐待我真個如同大表姐一般,視我情同姐妹……她一出嫁,倒是相見無時,前些日子也只見得一面……只是,曾外祖母臥病,箐兒雖不曾好好侍疾,也不敢開口……”

姜氏動容地道:“你曾外祖母這病啊,只怕是得拖上好些年。你一來,上次風寒便也好了些,你也算是咱們家的福星了。此去,你只管放心。改日再來陪你曾外祖母說些笑話,逗她開心……”

文箐到沈家,確實給這個恬淡的沈家帶來了不少歡樂,尤其是她講的那些笑話,既短,又容易學,而且十分有意思,逗得家中上下皆是笑顏開。再有,她說的按摩法子,確實讓於氏舒服些,那個太平車精緻小巧,如今只讓隨侍的婆子有事沒事便周身滾動,這樣禮物,確實送得十分得人心。於氏爲此,十分喜歡文箐。這幾日,總是掛在嘴邊”箐兒,箐兒”地換個不停。太夫人的這份器重,讓姜氏心滿意得,卻也多少令其他人十分羨慕。

姜氏這些年,爲沈家殫精竭慮,兢兢業業料理家務,沈家男子不事經營,作爲主婦,卻不得不費心思量。以前於氏當家,自是她打理。她一病,姜氏被她看重,竟是越了兒媳,直接就讓孫媳姜氏主持中饋。由此可見,姜氏並不是個柔弱的角色。

文箐對於這個大舅姆,或者說未來婆婆,其實是有些敬畏的。此時聽得她發話,說些留戀的話,也算是給自己辭行了,便越發第表示自己對孃舅家的感激之情。

稍後,去向三舅姆沈吳氏辭行,卻是在院門口碰到一些討債的人,喋喋不休地抱怨着離去,顯然是未償所願。一進門,果然見華嫣正在安慰留淚的吳氏。方纔與她們母女倆說幾句話,又傳來沈老太太對趙氏的罵聲,說她不守婦德,不是好人家的女子,眼睛亂瞄,竟是當着自己的面勾搭外人云雲。偶爾裡有阿惠在一旁的勸慰聲。

文箐聽得張口結舌,而華嫣面紅耳赤,沈吳氏只覺得羞慚,免不得與外甥女解釋道:“這討債的人一來,你外祖母便心情不好,你稍後再去她屋裡辭行吧。”

文箐由鈴鐺嘴裡方纔曉得,方纔來了一羣討債的人,一個個緊逼着吳氏還債,說爲何那賣宅子的錢還了誰家與誰家,卻不還自家,這不是沈家欺負人嗎?衆人一說,又氣憤,免不得就四下裡亂躥,乒乒乓乓一陣破壞。這宅子可就小小的幾間屋子,那些要債的又能躥到哪裡去?正巧趙氏從廚房幫着幹活出來,怕有人打到沈肇頭上,忙拉他進屋躲起來,可是還是有人見到她了。偏她一張眼瞧人,就有股風流之態,這也難怪連華姍都在背後裡說她走路不像正經人家的娘子,腰肢動得太厲害。於是她這般模樣,便被人調戲了兩句。她氣不過,敢怒不敢言,可沈肇可不是個孬的,便向那要債的人踢了一腳,把要債的人給惹怒了,更是大聲謾罵起來。沈老太太在屋裡被擾得沒法念經,出門瞧見這般光景,於是一待敢走了討債的人之後,便將一肚子氣遷怒於趙氏。

文箐聽得,還是當時的那句感想:何苦來着?同自己一般,只爲了弟弟來日,自投羅網,沒了自由,還要到處被人指點約束。

她也只是感嘆,自己無能爲力的事,想再多也是枉然。匆匆告別,是半點兒不敢耽誤,只讓華嫣將前兩日帶來的賣藥膏的錢拿去還些債,應付一個是一個。

沈吳氏被人再次上門逼債這事兒,姜氏是知曉的。文箐返回來時,同小玉道:“今日若下午能敢回去,還是早點回去。實在不行,明日天一亮,便走。”說完,自去姜氏屋裡說話,卻不料撞見姜氏與沈貞吉在屋裡鬧嘴。

沈貞吉說田地也賣得差不多了,如今也只這片瓦遮身,當年堂弟博吉對自己一家也照顧不多,如今見着討債的人逼得沈吳氏母子日子都過不下去了。不能見死不救。這話當然是沈澄開口說的,他現下在屋裡與妻子說這些,也不過是打聲招呼。

姜氏也認同這話,認爲該幫堂弟,可是要讓她傾力而爲,幫得連自家都沒法過日子,她是不樂意的,不僅是她,齊氏也這般。先時幫了一把,如今再幫,仁之義盡。

姜氏抹着淚,道:“那咱們還待如何?”

沈貞吉說當年早先時候,堂弟曾購得的幾幅畫,暗裡曾送給父親作壽。父親說這畫非同小可,便私下裡囑咐自己與弟弟好好保管。如今這催債的,沒想到竟是提到這事。他尋思着,不是家裡出內賊,便是這畫被博吉購買時候,被有心人瞧在心裡了。

姜氏聽到這些原委,便道:“不過是兩幅畫罷了,你作得這些,不也照樣有人來求麼?也沒見你如何。他們要債,既說拿畫還債,予他們便是了。”

沈貞吉知她完全不懂這些,可是要他放棄珍藏,實在心有不甘,便道:“你一個婦道人家,哪裡懂得這些原委。這事兒,不是這麼簡單的,那畫,也不是尋常的畫。唉,博吉這是惹的哪個厲害的?”

姜氏打從沈博吉一家出事,剛開始也以爲是巧合,可是連續被人逼債道這個份上,也覺得不是簡單的事,只是想不明的到底所爲何來?沈貞吉尋思堂弟不過一個生意人,也正因爲是生意人,才貪利忘義,難免與博吉打交道的人當中,就有人格外逐利,可是他也不太清楚堂弟生意上的事,要查也無從查起。

文箐無心聽壁角,奈何春日裡,這門與窗戶不像冬日那般關得嚴絲合縫,靠門的那扇窗戶,姜氏方給室內通了風,便沒關嚴,那些話與皆一一落在文箐耳裡。她默默轉身,走出幾步,方纔對小玉道:“晚上再來好好與大舅姆聊天。明日便走。”

她這廂莫明煩躁,既生惆悵,又有牽掛。

於此同時,周家長房此時亦有人煩憂。那人便是雷氏。

正文57 慰籍1正文362 鳥糞也能美容?正文15 欺生(二)正文130 嫡子與私生子一戰第219章 廬山一角隱現正文49 笑給你看正文271 求人才謀新營生第236章 執經問難第二章 是走還是留正文370 大風暴來臨正文309 割肉第207章 結聯盟,統一陣線正文379 刻骨癡心矢志不改第七章 最後一筆債——資產折舊正文44 分道揚鑣前正文119 生意上門3正文37 智勇取路第212章 防微杜漸正文181 族內不安寧第202章 把柄?雙刃劍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60 吵架2 信任正文15 欺生(二)第三十二章 哭訴正文150 文簡打賞,陳媽進屋第四十五章 可憐的徐姨娘正文157 苦肉計逼出實情第一章 債病交加正文52 胭脂盒正文99 內院兩個婢女第223章 無罪戴枷板第二十五章 挑撥離間——想逃被發現正文18 悲喜消息正文206 綢繆---嘴邊的蘿蔔正文86 伯爵後人-分別第四十六章 重聚正文09 賣 酒(三)——酒稅正文152 飯前之亂正文323 食肆開張正文336 賓朋滿座正文345百歲光陰一夢蝶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311 旋風中的沈顓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正文109 文箐救火正文155 夫妻翻臉正文263 天無絕人之路—驚喜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正文31 袁文質到底何許人?第215章 花房“幽會”第一章 債病交加第219章 廬山一角隱現正文275 沈遄夢遺略知人事正文331 腹背受敵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102 沈老太權威不容挑戰正文103 瞞天過海第236章 執經問難正文179 分家?各有心思正文226 今宵重聚第214章 至沈家作客正文54 胭脂盒2正文171 人醜工作都難有正文48 三個孩子一臺戲3正文86 伯爵後人-分別正文277 趕鴨子上架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第218章 春思14 欺生(一)第三十二章 哭訴第六十三章 上街四——是非正文353解釋,澄而不清第五十四章 第一項考驗——進項正文152 飯前之亂第三章 第一筆債——恩威並施正文358 姜氏替兒澄清原委正文193 文簡偷書正文93 人事亂糟糟1正文269 周瓏三兄妹之爭正文159 人之名樹之影第215章 花房“幽會”正文320文箮戲弄沈顓與文箐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第五十九章 下廚第四十四章 噩耗第234章 非是鸞言鶴信正文370 大風暴來臨正文118 生意上門2正文34 官司背後的事1正文124 沈吳氏談外債第235章 春日蘭花宴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第230章 有人替咱出口氣正文155 夫妻翻臉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101 真纏?夫家喜蓮足第六十四章 上街五——糾纏正文127 私生子3
正文57 慰籍1正文362 鳥糞也能美容?正文15 欺生(二)正文130 嫡子與私生子一戰第219章 廬山一角隱現正文49 笑給你看正文271 求人才謀新營生第236章 執經問難第二章 是走還是留正文370 大風暴來臨正文309 割肉第207章 結聯盟,統一陣線正文379 刻骨癡心矢志不改第七章 最後一筆債——資產折舊正文44 分道揚鑣前正文119 生意上門3正文37 智勇取路第212章 防微杜漸正文181 族內不安寧第202章 把柄?雙刃劍正文70 妹婿,我是你大舅哥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60 吵架2 信任正文15 欺生(二)第三十二章 哭訴正文150 文簡打賞,陳媽進屋第四十五章 可憐的徐姨娘正文157 苦肉計逼出實情第一章 債病交加正文52 胭脂盒正文99 內院兩個婢女第223章 無罪戴枷板第二十五章 挑撥離間——想逃被發現正文18 悲喜消息正文206 綢繆---嘴邊的蘿蔔正文86 伯爵後人-分別第四十六章 重聚正文09 賣 酒(三)——酒稅正文152 飯前之亂正文323 食肆開張正文336 賓朋滿座正文345百歲光陰一夢蝶第220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正文311 旋風中的沈顓正文186 下人紛紛來投靠正文109 文箐救火正文155 夫妻翻臉正文263 天無絕人之路—驚喜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正文31 袁文質到底何許人?第215章 花房“幽會”第一章 債病交加第219章 廬山一角隱現正文275 沈遄夢遺略知人事正文331 腹背受敵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102 沈老太權威不容挑戰正文103 瞞天過海第236章 執經問難正文179 分家?各有心思正文226 今宵重聚第214章 至沈家作客正文54 胭脂盒2正文171 人醜工作都難有正文48 三個孩子一臺戲3正文86 伯爵後人-分別正文277 趕鴨子上架第229章 做人當懂得分享第218章 春思14 欺生(一)第三十二章 哭訴第六十三章 上街四——是非正文353解釋,澄而不清第五十四章 第一項考驗——進項正文152 飯前之亂第三章 第一筆債——恩威並施正文358 姜氏替兒澄清原委正文193 文簡偷書正文93 人事亂糟糟1正文269 周瓏三兄妹之爭正文159 人之名樹之影第215章 花房“幽會”正文320文箮戲弄沈顓與文箐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第五十九章 下廚第四十四章 噩耗第234章 非是鸞言鶴信正文370 大風暴來臨正文118 生意上門2正文34 官司背後的事1正文124 沈吳氏談外債第235章 春日蘭花宴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第230章 有人替咱出口氣正文155 夫妻翻臉正文88 第一個早晨-漏言正文101 真纏?夫家喜蓮足第六十四章 上街五——糾纏正文127 私生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