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又一個考驗—小綠之事

鄭大嫂子本來想避過這事,可是又想小綠是從周家出嫁的,也曾爲周家的喪事操勞不少,算是個義女,多少也應該知道,只是開始時,見周家一點不知動靜,反而不說好了。這下被宋二家的點了名,只得點頭,訕笑着道:“也只聽得些皮毛。這新娘子到婆家,總是要立些規矩的,不是?”

周夫人點點頭道:“大嫂說的這倒是。到了婆家總得對上服侍舅姑,兄長妯娌,對下還有子侄輩的,自是不同孃家,規矩總得立起來。不過,小綠我倒也是教過規矩,便是到個大戶家裡,想來也難挑出個寅卯來。咳……她這是?”

鄭大嫂子聽得這話,只得如實道:“她家那個二嫂啊,也是個厲害的,便是那李家村的。素來佔小便宜慣了,又不是個愛惜的主。見夫人送郭三娘子的嫁妝都好,便今日拿個碗盤,明日道自家凳子壞了需得借個杌子……

這,郭三娘子想來這是夫人的情意,這要碎了一個不就是不配套了嗎?那日裡見她二嫂李二娘子又來拿另一套的,便說了句‘且小心着’。

李二娘子也不知爲的甚麼事,便急了,當下去訂了一套一樣的。這樣,郭家不就有兩套嗎?可偏偏這兩套都放一個碗櫥裡。

結果隔日裡,這兩套裡便殘了一個,再隔兩日,殘了三個。還都是郭三娘子放的那邊。郭三娘子便當着衆妯娌的面,道‘這幾日未曾用過這套碗,怎的就壞了。’

李二娘子便爲這個吵起來了,道三弟媳自己沒用好反誣人,要是怕錯了不如去砧了字。

郭三娘子年輕畢竟少經了事,聽得這麼一激,正好村頭有砧字的,就把碗給砧了。

這下李二娘子氣了,這樣便罵上了。起先郭三娘子還能讓着,最後李二娘子道什麼‘三弟媳顯擺,以爲是官家義女,便高人一等,看不起衆妯娌,一個不值錢的碗還砧個字,把一家人當個賊似的防着……’郭三娘子便也不服氣了,道她拿了自家多少東西,才嫁過來幾天,這嫁妝便沒了幾樣能看得下去的。說這話時,她們愛舅姑從醫館裡回來,便也聽在耳裡,又聽李二孃一再道三弟媳是防家人防賊似的,這才問了這個事。便有了這罰跪的事。”

文箐聽得她說得這般生動,好象她就在旁邊看着吵架一般,真正是好奇這古代的女人們咋這麼能說會想,包括自己的事也一樣。只是這郭家兄弟衆多,又不分家,擠在一塊,真是是非多。想想前世,不還有人找男朋友就是要無父無母無兄弟姐妹的,所以也不稀奇了。只是,那李二娘子明顯是欺小綠新爲人婦,不懂得與這一大家子的相處之道,纔會使小綠中了這“暗”計。

陳嫂便也問了,鄭大嫂子便道自己孃家便住郭家隔壁,郭家十多口人,就擠在那院裡,可不是每天都熱鬧嘛。

周夫人聽了,神色不變,只道:“這般說來,郭親家是半點兒也沒錯,確實要罰她守規矩的事。一家人,既然沒分家,嫁妝再如何,也是一家的。她這一砧字,可不是就讓家裡人膈應上了。換誰是妯娌都有這個想法,若是我做她舅姑的,這事自然也要罰她的。想爲這事她已知錯,難怪她不敢再來看望我了。還請二位嫂子要是方便,代爲周旋一二。”

文箐聽周夫人這般,心中暗中記下來,原來還有這一道。刻了一個字,便是藏私,說重點就是“異財”,這就是不孝舅姑不敬兄嫂。

陳嫂在旁邊嘆口氣道:“我們家,人口不多,夫人又是好說話的,她哪裡見過難相處的。只是爲了幾個碗,便這樣。改日裡,我便讓她從家裡拿幾個碗去吧,上次辦喜事時,家裡買了好幾套,夠她用幾年的了。”

宋二嫂子在旁邊聽得張大了嘴,周夫人最後兩句說得恭敬,可是陳嫂卻說得厲害,這一主一僕讓自己也明白了厲害。於是,再不敢說話。

鄭大嫂子知道這是周家有點兒惱李二孃,陳嫂故意這般說話的,便道:“那是。這也就是李二孃那個沒見過世面的人才會這般計較妯娌間的小物事,既然是公用的了,壞了,不也是自己沒得用嘛。我看她也是想打壓一下三弟媳,本來她一直以爲她在郭家算是嫁妝好的,原還是佔自家大嫂上風,只是他家大哥卻是個醫士,這以後得看大嫂掌家,自不敢與大嫂比了。可是沒想到三弟媳一來,又把她比下去了,所以這便有了些不服氣。日子久了,便也好了。我見夫人身體不便,本來也不想講這事來讓夫人勞心。”

文箐聽到這裡,居然妯娌間過日子還算計這個的。真正是富人家要算計分家財產,窮人家照樣會比幾樣嫁妝好賴,比孃家出身的,連一個碗都要算計到。

真個是:“有人的地方,便是江湖。”

鄭大嫂二人告辭而去,阿素拿起被柱子他娘抓空的果盤,皺了皺眉頭。文箐原來只以爲柱子他娘是個嘴碎而快的,倒也是第一次見這般佔小便宜的,算是開了眼了。“吃不完,兜着走。”以後得叫她“兜着走”。

周夫人卻與陳嫂商量道:“想來,小綠也並不是很得舅姑疼,只怕這其中有我們周家的緣故。她也是受老爺連累,才急急地辦了親事,否則真要有時間好好挑,必不會是這光景。”

陳嫂只勸她寬心,道:“各人有各人的命。郭三郎也是她自已看中的,咱們家那時候也只是順水推舟。再說,這成都府,蘇州府又能找到幾個象夫人待小綠這般好的?”

周夫人想了片刻,方道:“那也得幫幫她纔是。眼見得她受苦,總不能袖手旁觀。你,問問小姐可有好主意?”

陳嫂笑道:“夫人心中已有主意,這又是出題考小姐,不是?”

周夫人不說話,只管讓她叫去,待她要出門時,又叫住她,讓阿素也過來。

文箐與阿素一起過來時,還不明白什麼事。等陳嫂說完,文箐一聽,馬上就明白周夫人要考自己,想着如何答纔好。只是爲何也叫阿素過來?

周夫人見她一副小大人模樣思考,並不見多爲難,便道:“你也不用想得太多,怎麼想的便怎麼說。錯了,母親也不怪你。你只需想出法子來幫了小綠,又不讓郭家的人鬧大意見,便是了。阿素也是。”

阿素雖不是明白周夫人的目的,不過想起阿姆來找自己時吩咐的“讓小姐出頭便行”,便也立於一旁,想了想,卻不肯先開口。

文箐見事來了,也不能躲,便道:“母親,我倒是一時想不好,不如聽聽阿素姐姐的,阿素姐姐可是過些日子要見舅姑的人。”

這一句打趣,把阿素羞得滿面泛紅。以往見小姐都正經得很,誰想開些玩笑來,也狠。

陳嫂聽得最後一句,心裡尋思着:老爺要在,阿素要是回了蘇州,也是談婚論嫁的時候了,可別耽誤了纔是。最近只顧着夫人這頭,倒是忘了女兒了,小姐卻能念及此事,自己心裡一時泛了些苦楚,又涌上些感激之情。

阿素見衆人都盯着自己,便羞答答地道:“李二娘子既是個愛佔便宜的,小綠也只能讓着她點,好的全交給舅姑,這樣自己不佔李二娘子的上風,又討了舅姑的歡喜,時間一久,便好了。”

周夫人看向文箐,文箐不想現在就講自己的想法,見阿素這般講,便有了主意:“姐姐是個善心的有菩薩心腸。我倒有幾個小問題要與姐姐討論的,請母親與陳媽也指點一下迷津。”

陳嫂與阿素有些疑惑地看向自家小姐,不知她又會出什麼問題。阿素只想着小姐別太爲難自己。文箐衝她一挑眉,又見周夫人點了頭,便繼續道:“這小綠一時軟下腰來不要緊,可是天天要這樣對一個不講理的二嫂,只怕過得太憋悶了,脖子上老被人騎着,肯定不舒服。”

衆人點點頭,確實是這樣,聽小姐接着說:“這討好了舅姑是真,可是這隻怕也得罪了其他妯娌。小綠姐能有私房錢去討好,可是其他房不如小綠姐的,豈不就覺得在舅姑面前矮了一截?”說完,看向阿素,衝她點頭。

阿素明白過來,接口道:“小姐說的甚是。這要是她家舅姑是個愛財的,初時必然喜歡她。可待得她無錢時,臉又要冷下來,到時各妯娌便齊齊出手,小綠的日子便很難過了。要是個不愛財的舅姑,今天小綠姐給點,明日又給點,後日再給點,時日一長,便養成了習慣,突然有一日不給了,必然是覺得小綠不孝順了。”

周夫人同陳嫂聽得,紛紛點頭,心裡都道阿素也長大了,懂得想這許多事了,心中安穩了些。

文箐在一旁聽得,便鼓掌道:“阿素姐姐比我想得周到。原來世間果然有這般難處理的內宅事務。”

阿素受小姐一誇讚,不好意思,便噘了嘴,一副女兒態,對了周夫人道:“夫人,您看,小姐如今更會欺負人了,嘴刀子利得狠。我說不過她,她必然有主意了。我這法子不好,不如聽聽小姐的。”

周夫人只含笑不語。文箐沒想到自己玩笑過頭,被阿素出賣 了。心裡道:“阿素也是個利害的。懂得繞到夫人那裡一個大彎過來害自己。”

文箐有心不想讓內心想法被他人看透,總不能說我早就想過了,按我前世知道的婆媳相處關係,便是最好分開來住。於是,便慢吞吞道:“母親,女兒覺得……這事,不是一天兩天能辦成的……”

周夫人一聽她這麼說,知道她必然有想法了,更帶着些興味看着女兒。

陳嫂在一邊有點急切地想知道小姐的想法,便催促道:“小姐,不妨快點講與我們聽。”

文箐抿了嘴,一笑道:“陳媽勿急,我也在想着呢。聽鄭大嬸道,郭家十多口人擠一起,還不象咱們現在這般簡單沒有異心,而是各顧各的,都要爲將來分家打算。這人一多嘴也雜,是非就多了。聽母親也說起過,這要是咱們在蘇州便也會同小綠一樣,要爲是非頭疼,可是我們現在歸州,就沒這煩惱事。”文箐說到這裡,不再往下說了,而是直直盯着阿素,因爲這事她們早就在房裡討論過了。

阿素被她看得發毛,只得硬着頭皮出來道:“小姐的意思便是:那小綠這事,只要分開住了,她二嫂便是再厲害,也不能天天跑她家裡去摔碗換碗去。”

“正是!阿素姐果然聰明!”文箐一拍巴掌笑道。

周夫人聽得,很是欣慰地點點頭道:“你和阿素果然用心了。阿蘭,這事便交給你們夫妻倆辦了。”

正文41 對質發狂正文41 對質發狂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第214章 至沈家作客第五十四章 第一項考驗——進項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正文66 同病相憐正文344不如意事既便只二三正文89 迂迴打聽1正文149 不安寧3正文59 兄弟吵架1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第一章 仇人相見第二十七章 大戰中欲渾水摸魚第213章 盼客走第二十一章 被困倉底的日子(二)正文343八珍染指正文54 胭脂盒2正文269 周瓏三兄妹之爭第四十二章 喜慶第235章 春日蘭花宴正文368 酸澀難當牽紅線第237章 周瓏的春心正文151 清白卻心甘情願認罪的人正文284 借風順水徹底搬離周宅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277 趕鴨子上架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正文62 意外之財第二章 一幫子討債人正文375 魯孫豪使計虛晃一槍正文322 繪畫風波正文369 毀婚一事大暴露正文355智計解圍如數奉還正文93 人事亂糟糟1正文84 黑子,誰家少爺正文39 秦氏男人章三正文37 智勇取路第十八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二)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10.明代童裝——第二十章正文312更長夢短正文349 錯點鴛鴦譜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正文190 太姨娘訓兩媳第222章 翻臉2正文53 閒話聊陶正文47 三個孩子真熱鬧2第223章 無罪戴枷板第四十章 對簿公堂(一)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正文358 姜氏替兒澄清原委11 風寒症第五十七章 母女第九章 要鬧錢荒正文324 紅火:別出心裁廣告第241章 心亂如麻11 風寒症正文305 痛苦地糾結第十八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二)正文77 人善被人欺正文255 先生博學,何人?正文347 無常難測是世事正文72 天上掉餡餅正文277 趕鴨子上架第224章 幫倒忙毀了局正文114 壁角2 劉氏兄弟暗談正文87 杭州三舅母第六十二章 上街三——閒事14 欺生(一)正文142 濟濟一堂1正文42 三百貫鈔一條命正文124 沈吳氏談外債18.喪期守孝各類問題——第四十四章——四十八章第228章 百口莫辯/日久見人心1正文262 償債正文120 細細剖解生意觀正文280 第一桶金正文268 出人意料的周瓏正文149 不安寧3308 向前艱難後撤亦難正文45 毛遂自薦者第211章 好一團亂麻正文350 聽壁角猜疑頓起正文146 陳媽進不了周家門正文309 割肉第七章 最後一筆債——資產折舊正文255 先生博學,何人?第五十一章 家庭地位上升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20.牙人,牙行之行規——第五十四章正文26 周旋,你來我往第五十八章 韭菜與麥苗正文134 生意成了正文19 真相會成爲兇相正文380 周同的無妄之災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
正文41 對質發狂正文41 對質發狂正文286瞎子背瘸子策略第214章 至沈家作客第五十四章 第一項考驗——進項正文348 太湖煙水綠沉沉正文66 同病相憐正文344不如意事既便只二三正文89 迂迴打聽1正文149 不安寧3正文59 兄弟吵架1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第一章 仇人相見第二十七章 大戰中欲渾水摸魚第213章 盼客走第二十一章 被困倉底的日子(二)正文343八珍染指正文54 胭脂盒2正文269 周瓏三兄妹之爭第四十二章 喜慶第235章 春日蘭花宴正文368 酸澀難當牽紅線第237章 周瓏的春心正文151 清白卻心甘情願認罪的人正文284 借風順水徹底搬離周宅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277 趕鴨子上架80 掉腦袋的至理名言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正文276 發家致富困難重重正文62 意外之財第二章 一幫子討債人正文375 魯孫豪使計虛晃一槍正文322 繪畫風波正文369 毀婚一事大暴露正文355智計解圍如數奉還正文93 人事亂糟糟1正文84 黑子,誰家少爺正文39 秦氏男人章三正文37 智勇取路第十八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二)正文144 濟濟一堂3不痛快10.明代童裝——第二十章正文312更長夢短正文349 錯點鴛鴦譜正文381 壞消息,好消息正文190 太姨娘訓兩媳第222章 翻臉2正文53 閒話聊陶正文47 三個孩子真熱鬧2第223章 無罪戴枷板第四十章 對簿公堂(一)第五十三章 一隻狗 引發的是非正文358 姜氏替兒澄清原委11 風寒症第五十七章 母女第九章 要鬧錢荒正文324 紅火:別出心裁廣告第241章 心亂如麻11 風寒症正文305 痛苦地糾結第十八章 庶民出嫁面面觀(二)正文77 人善被人欺正文255 先生博學,何人?正文347 無常難測是世事正文72 天上掉餡餅正文277 趕鴨子上架第224章 幫倒忙毀了局正文114 壁角2 劉氏兄弟暗談正文87 杭州三舅母第六十二章 上街三——閒事14 欺生(一)正文142 濟濟一堂1正文42 三百貫鈔一條命正文124 沈吳氏談外債18.喪期守孝各類問題——第四十四章——四十八章第228章 百口莫辯/日久見人心1正文262 償債正文120 細細剖解生意觀正文280 第一桶金正文268 出人意料的周瓏正文149 不安寧3308 向前艱難後撤亦難正文45 毛遂自薦者第211章 好一團亂麻正文350 聽壁角猜疑頓起正文146 陳媽進不了周家門正文309 割肉第七章 最後一筆債——資產折舊正文255 先生博學,何人?第五十一章 家庭地位上升正文110 當家母不太會算帳20.牙人,牙行之行規——第五十四章正文26 周旋,你來我往第五十八章 韭菜與麥苗正文134 生意成了正文19 真相會成爲兇相正文380 周同的無妄之災正文122 慣出來的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