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岳父周奎(二)

ument.write(

去拜訪老丈人也不能太寒酸了,朱影龍讓熊瑚挑了幾件還算像樣的禮物,僱了一頂軟轎,就這麼帶着史可法出門了。

輕車從簡,朱影龍也沒有刻意隱瞞什麼,大大方方的穿着便服和史可法出府,然後一起往城南而去。

沾着皇親的身份,周奎這個城南兵馬副指揮史還算做的比較穩當,魏忠賢不是沒有打過周奎的主意,只是這周奎爲人甚爲圓滑,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除了一般的書信來往,魏忠賢得到一絲一毫有用的訊息,而且周奎貪財,魏忠賢認爲這樣一個人很容易收買,成不了大事,所以就一直沒動他。

周府坐落在杏花巷,門庭也不算大,中等偏上,門前的兩對小石獅子道也精神,鎦金的“周府”二字好像才更換不久,大門上紅漆也像是重新油漆沒過多久,去年周瀅寧也曾給老父捎過一筆五千兩銀子,父親喜歡黃白之物,她這個做女兒還是非常清楚的,大明朝的官奉其實不低,只是官場上的應酬,迎來送往的花費實在是太高了,這麼一來貪污受賄就很正常了,像周奎這樣的武官,除了下面軍官的孝敬,就只有吃空餉這個途徑聚斂錢財了,不過自己這個老丈人到挺會享受的,首先他也沒有把自己標榜成一個清官,就看這府邸修的清幽雅緻就知道了,又沒有很顯露自己,他的府邸不像別的官員喜歡越大越氣派越好,他選擇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比下有餘,比上不足的宅子,選取的地點也毫不起眼,就看這老丈人這座宅子,朱影龍就能看出周奎是一個深得明哲保身之神髓的人。

經過一些不得不做的繁文縟節,周奎將朱影龍和史可法二人迎入了自家的客廳。

“未知王爺突然來下臣這裡,是不是寧兒這孩子有了身孕?”周奎來了這麼一句到把喝了一口熱茶的朱影龍驚的一下在全都噴出來了。

老丈人的聯想也太不靠譜了,朱影龍被茶水這麼一嗆,臉頓時脹得通紅,連連咳嗽了數下才緩過來。

“這個,不是,不是……”朱影龍連連搖手道,坐在一旁的史可法想笑又不敢笑,緊閉着嘴巴很難過。

“本王是特地來看望岳父大人的。”朱影龍吩咐侍衛們將禮物擡了進來道。

周奎眼睛一瞄,就知道東西都價值不菲,連連推辭道:“王爺,您能看下臣就已經是莫大的榮耀了,下臣哪敢再收您的禮物。”

“這也是本王和王妃的一片孝心,岳父大人就不要推辭了。”

“既然是這樣,那下臣就不客氣了。”周奎心中哪有不想要的,推辭了一下,就讓人把禮物擡進去了。

接下來無非先問了一下週瀅寧的近況,翁婿之間聊了一些比較家常的話,朱影龍今天也就是過來看看,先了解一下這位岳父大人,好回去再做打算,不一會兒,你問一句,我答一句的談話就這麼完了,接下來朱影龍不知道該說什麼,周奎也不知道該問什麼,客廳裡的氣氛頓時尷尬起來。

“王爺打算在京城住多久?”周奎終於找到一條可以問的問題問道。

“不知道,可能要等萬壽節過後才能回去吧,岳父大人是不是要本王給瀅寧捎點什麼?”

“不是,下臣只是隨便問問。”周奎訕訕笑道,笑容裡明顯有些不自然。

朱影龍原本就當是很普通的問題,但是周奎臉色的變化讓他頓時起了一絲狐疑,不過他當時沒有表露出來,不動聲色的道:“時間不會太長,估計能趕的上回開封過年。”

時間過的很快,一下子就快到晌午了,在周奎自然盛情挽留下,朱影龍和史可法留了下來吃了頓酒飯,然後就告辭出了周府,朱影龍讓軟轎在後面跟着,與史可法相攜走在街上。

“憲之,你怎麼看?”朱影龍邊走邊問道。

“王爺的這位岳父大人恐怕不是表面上貪財那麼簡單?”史可法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的應該最清楚,而且分析起來也比朱影龍冷靜許多,所以他要把史可法帶在身邊。

“明哲保身,這個本王也看出來了。”朱影龍笑笑道。

“明哲保身是不錯,但從我們進入周府,甚至到最後在酒宴上,學生觀察他所有的笑容似乎都很勉強,似乎不是出自自己本願。”史可法前前後後的回憶了一下道。

朱影龍的腳步立刻停了下來,剛纔他的確也注意到周奎一次不自然的神色,道:“你的意思是,這背後莫非有什麼隱情?“

“不知道,學生也只是猜測而已,可能並沒有什麼不妥之處。”史可法道。

越想越懷疑,越想越不對勁,僅憑猜測是不能證明任何問題的,有了一個田宏遇,朱影龍絕對不能容許第二個田宏遇的出現,在朱影龍不怕一萬,就怕一萬的謹慎心態下,下令暗影對周奎一家展開周密的調查。

當調查結果擺到朱影龍的案頭,他算是徹底的目瞪口呆了,他還有點哭笑不得,真想不到周奎居然跟客巴巴有一腿,客巴巴在宮外也有一套府邸,周奎跟客巴巴勾搭上的時候正是天啓帝迫於羣臣壓力趕客巴巴出宮的那段時間,正是因爲這點露水姻緣,客巴巴還念一點舊情。魏忠賢可能也是知道的,但終究沒有動周奎,難怪他在自己面前那麼的不自然,原因居然是這個。

同樣驚訝的還有史可法和熊瑚,三個人都以不可思議的眼神盯着那份周密的調查資料,恐怕後世的史學家看到這份報告也要跌破不知道多少付眼鏡吧。

“太荒唐了。”史可法下的評語。

“真想不到,嘖嘖,寫的蠻不錯的。”熊瑚看的臉紅紅的,鳳眸就是捨不得離開那段文字,翔實的記載了周奎與客巴巴的相識過程,內容精彩程度就跟天橋上說書的似的,可能還是周起元親自操筆寫的,他以前就幹過說書的,寫這種東西還不駕輕就熟,順手捻來,描寫的更是繪聲繪色,情景交融,令人羨慕的文采。

這篇東西要是放到周瀅寧的面前,她恐怕連看的勇氣都沒有,客巴巴衆多面首中居然還有一個就是自己的親身父親,對於這樣一個便宜的後孃,周瀅寧無論怎麼樣也不會承認有這麼一回事的。

可週奎既然跟客巴巴有一腿,爲何客巴巴沒有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幫他一把,還讓周瀅寧嫁給了自己呢?難道是魏忠賢暗中搞鬼,報復周奎,越想就只有這個理由說的通。

太亂了,朱影龍發現歷史的混亂簡直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不禁爲自己的將來有些擔憂起來。

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7章 協理朝政(二)第11章 真有刺客(二)第9章 上元燈節(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三)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2章 借刀殺人(四)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一)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三)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三)第3章 藍家兄妹(三)第1章 春闈出貢(二)第10章 宴無好宴(一)第5章 閃電偷襲(一)第11章 軍制改革(六)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9章 滿漢通婚?(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5章 歸順(一)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11章 開封風雲(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11章 寧遠(一)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3章 皇帝萬壽(二)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10章 百業待興(二)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5章 歸順(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一)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1章 春闈出貢(一)第1章 赴遼(二)第6章 軍區與軍銜(二)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8章 遭遇一戰(四)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4章 被迫遷都(三)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七)第8章 觀戰(一)第1章 皇太極稱帝(二)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7章 絕代雙驕(二)第7章 南下(二)第12章 南京城下(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五)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九)第2章 後金求和(二)第4章 真相(一)第3章 杭州大捷(三)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11章 實業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6章 救美(二)第3章 時局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1章 沅州之爭(一)第7章 開戰(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6章 夜戰錦州(二)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一)第7章 夜審(三)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10章 角逐沅州(一)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2章 盛京風雲(五)第8章 一網打盡(一)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1章 停戰和談(二)第8章 救人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三)第6章 圍困南京(六)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五)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1章 鐵口斷宋(二)
第7章 錦州逼和(二)第7章 血戰寧遠上(二)第7章 協理朝政(二)第11章 真有刺客(二)第9章 上元燈節(一)第9章 微服南巡(十三)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2章 借刀殺人(四)第4章 再次和談(一)第4章 被迫遷都(四)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一)第7章 李瑤情動(四)第4章 形勢逆轉(二)第10章 戰爭爆發(三)第4章 破冰之舉(二)第10章 鄭芝龍的野心(三)第3章 藍家兄妹(三)第1章 春闈出貢(二)第10章 宴無好宴(一)第5章 閃電偷襲(一)第11章 軍制改革(六)第10章 浴火鳳凰(六)第9章 滿漢通婚?(一)第4章 苗疆大智者(一)第5章 歸順(一)第2章 停戰談判(四)第11章 開封風雲(一)第2章 豎子不足與謀(二)第11章 寧遠(一)第6章 再起波瀾(一)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5章 血戰長江(五)第3章 皇帝萬壽(二)第9章 微服南巡(二十)第10章 百業待興(二)第4章 意外收穫(三)第10章 扶桑行省(十)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5章 歸順(二)第11章 又是刺客(一)第3章 直搗黃龍(一)第1章 春闈出貢(一)第1章 赴遼(二)第6章 軍區與軍銜(二)第9章 主動出擊(二)第2章 三方備戰(二)第4章 福建淪陷(一)第9章 微服南巡(七)第8章 遭遇一戰(四)第9章 美人婉若(一)第4章 被迫遷都(三)第9章 血戰寧遠下一(下)第12章 決戰山海關(一)第10章 梟雄遲暮(七)第8章 觀戰(一)第1章 皇太極稱帝(二)第3章 圓桌擴大會議(二)第7章 絕代雙驕(二)第7章 南下(二)第12章 南京城下(一)第2章 盛京風雲(五)第2章 堅壁清野(二)第10章 扶桑行省(九)第2章 後金求和(二)第4章 真相(一)第3章 杭州大捷(三)第11章 父女相見(四)第6章 軍區與軍銜(一)第9章 少數民族政策(一)第5章 省親之路(三)第11章 實業第7章 絕代雙嬌(三)第6章 救美(二)第3章 時局第3章 制度變革(二)第11章 游擊戰爭?(二)第10章 浴火鳳凰(四)第1章 沅州之爭(一)第7章 開戰(二)第12章 黃紅之爭(五)第6章 夜戰錦州(二)第1章 苗務大臣(一)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一)第7章 夜審(三)第12章 這是或許就是緣分(三)第10章 角逐沅州(一)第3章 談判交鋒(二)第2章 盛京風雲(五)第8章 一網打盡(一)第10章 浴火鳳凰(一)第9章 戰爭的天平(三)第7章 湖廣戰略(二)第1章 停戰和談(二)第8章 救人第5章 人算不如天算(三)第6章 圍困南京(六)第9章 微服南巡(十五)第8章 星火基金(一)第1章 鐵口斷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