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大明的弱點

當前的局勢是,雙方於草原進行大決戰。

其中後金有弓騎兵三萬多人,步兵二萬,還有火炮兵五百人;明軍有五千火銃兵,一千火炮兵,作爲輔兵存在的步兵三萬人,關寧鐵騎二萬騎;後金有紅衣大炮十門,大明則由佛朗機炮二十門,外加紅夷大炮五門。

從火器的數量上,大明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從戰鬥意志和戰鬥意識來看,後金卻是稍微佔據優勢,相當於野戰的情況下,後金士卒獲得50%戰鬥力提升的BUFF,而在野戰的情況下,明軍除了關寧鐵騎以外都會遭受50%的減益BUFF。也可以看成,在野戰的情況下,後金的戰鬥力會翻倍。更別說,如今後金剛剛損失了一位親王(追封),也算是哀兵,戰鬥力又獲得了新一輪的提高。

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這已經不是可以優哉遊哉面對面聊天的時候了。

火炮早已準備妥當,後金的騎兵更是迅速移動了起來。當然,大明這邊關寧鐵騎也是第一時間進行了移動,對分散的後金騎兵進行阻擊。而後金必須要散開,聚集在一起唯一的結果,就是成爲對方炮陣的餌食。

雙方的距離正在不斷的拉近,後金的箭矢終於是射了出去。同時,大明的陣地之中的火炮,以及火銃也發射了。

雙方的總數都在瞬間發生了變化,弓矢藉助馬匹奔跑的慣性,飛得更遠,這就使得火銃的優勢會被一定程度的削弱,但別忘記大明還有輔兵,步兵們早已準備妥當,高舉盾牌只爲了讓火銃兵可以減少一些傷亡。

火銃兵也是隨着孫承宗的號令,一排又一排的進行射擊,雙方的距離還是遠了一些,而且後金採取了遊走射擊的手段,馬匹之間的間隔也比較遠,這就使得一次齊射造成的傷害,遠遠低於射出去的鉛彈。

是的,大明軍隊使用的是鉛彈,而不是米尼彈。當時錦衣衛盜走圖紙,盜走的僅僅是火銃的圖紙,至於米尼彈的圖紙卻沒有被盜走,這就使得大明除了繼續使用最原始的鉛彈以外,沒有別的選擇。少了米尼彈,射程自然就上不去,更別說這批火銃都是偷工減料的作品,不少火銃兵甚至不敢把火藥裝滿。

更別說,這火藥的配方也還沒有達到黑火藥的極致,一連串的落後,就使得這種火銃的射程遠遠大於大明制式的火銃,而且射速也提高了許多,但弱點就是和弓箭相比,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不過沒關係,遠距離的話,還有別的東西可以作爲掩護。

比如,火炮!

是的,弗郎機炮,紅夷大炮在這一刻發射了!目標,自然是對方的炮陣,那絕對沒辦法輕鬆移動的所在。而對方也不甘示弱,卻也是瞄準了大明的炮陣進行了炮擊。

大量的炮彈劃出了一道道的弧線,朝着前方噴射了出去,可憐的明軍和後金軍,他們用是實心彈。這就意味着,炮彈擊打出去,只能就一個點,或者一條直線進行攻擊,沒辦法把攻擊的傷害擴散出去。

饒是這樣,漫天黑煙滾滾,駭人的慘叫聲以及中了炮彈之後的慘狀,還是會最直接的刺激着神經,讓人畏懼。唯有這個時候,大家纔會意識到,在強大的火炮面前,所謂的武力,其實不過是一個笑話。在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沒有地位高貴低賤之分,只有幸運和倒黴之分。

別忘記了,後金的開國太祖野豬皮那傢伙,就是死於炮擊。在原本的歷史裡面,黃臺吉也是死於炮擊。

炮彈在飛,不同的是後金這邊只能夠發射十發炮彈,感覺稀稀拉拉的。大明這邊哪怕收到了騎射的騷擾,還是發射出了二十多發炮彈,那卻是烏黑的一片。

第一回合,後金被毀掉了兩門紅衣大炮,同時陣亡了三百多名勇士;大明這邊損失了士卒六百人,三門弗郎機炮被摧毀,另外還有兩門炸膛。火銃這邊也不太樂觀,超過三百杆火銃炸膛。

“爲什麼加那麼多的火藥?”把總很不滿的看着眼前這些炸了膛卻還活着的士卒們,向他們詢問到。

“啓稟長官,我們是按照基本的火藥量加進去的,這樣加已經超過十發子彈了,一直都沒事……”士卒無奈。

“孫閣老之前不是教育過我們嘛?這火銃不管工藝多好,用多了還是會壞的,所以火藥一律按照八成填充,絕對不能夠按照正規配方來裝填,爲的就是避免在這樣的緊要關頭炸膛。你們看看,你們三百多人炸膛,不僅毀了三百多杆火銃,而且還導致周圍二百多名袍澤的受傷,你們說你們這樣對得起他們嗎?”把總苦口婆心的說道。

“得了,也別廢話了,既然火銃炸膛了,立刻回到後方去,作爲輔兵給其他的袍澤擋子彈!”遊擊將軍算是看不下去了,好歹是給劃出了道來。

既然上官都那麼說了,那自然一切就成爲了定論。火銃兵既然沒有了火銃,那就失去了對敵的可能性。只是他們本來穿着的就是普通的棉甲,可沒有輔兵穿得那麼堅固,讓他們當輔兵,那可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了。

不過此刻,他們也沒有別的選擇,若是想逃,上官估計不會介意以逃兵罪滅了他們。

轉眼間,雙方就互相戰了有好幾個回合。

後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騎射手段,這是他們在野外無往不利的戰術手段。而大明也是充分發揮了火銃的強大,以及火炮比後金多這個特點,在火炮的配合下緩緩推進,一點點的進行射擊,居然把後金打得沒了脾氣。

幾個回合下來,大明這邊至少擊殺了三千多名後金士卒,在這在以前也絕對是難得的大捷了。至於自己死了多少士卒,卻是不會太在意,畢竟這年頭人命賤,招兵反而是最容易的事情。大明可不同後金,後金的滿人就那麼百萬人不到,死一個少一個,大明坐擁兩萬萬人口之多,就算死掉十幾萬也不成問題。

眼看勝算在握,大明軍隊在孫承宗的領導下一步步推進,終於,自己的短板被暴露了出來。

第一,就是資金不夠,物資的後續補給不足。火銃兵和火炮兵的火藥和彈藥在一次次的追擊之中消耗殆盡了!

第二,就是工藝虛假,偷工減料那是常有的事情,當然之後的滿清神機營偷工減料的情況更甚,不過那是原本的歷史,如今且不說這個。只說爲了省點錢,這些火銃和火炮都被一定程度的偷工減料,這就使得火器的耐久度嚴重不足。

幾輪攻擊下來,火炮和火銃多有炸膛者,很多時候還沒有傷害到對方,結果傷害到了自己。

到頭來,五千火銃兵,還能夠用的不足五百,火炮也是全軍覆沒。而這個時候,後金的主力尚未被滅。

黃臺吉不是傻瓜,他密切留意着戰場上的一切,甚至不斷後退引誘明軍的攻擊也是他制定的基本策略,很有意思的是,明軍果然上當,爲了擴大戰果,他們甚至以爲自己就那麼潰散了。

後金,哪裡有潰逃這種事情,就算要撤退,也是從容撤退而已!

到頭來,後金的主力尚未滅絕,大明的主戰力已經可以忽略不計,於是後金調轉馬頭,卻是殺了個回馬槍。

原本必勝的一場戰役,哪怕是小規模勝利的戰役,在瞬間逆轉過來了。

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3章 愚蠢統治者
第48章 對朝鮮戰爭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9章 張才的自救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0章 天啓七年初第145章 挖李巖牆角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109章 地盤又大了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68章 銀行那些事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51章 大移民計劃(上)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20章 全都給砍了第102章 邊關如鐵桶第140章 坑俘與會議(下)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58章 派邊軍剿匪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21章 神蹟現長安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130章 人心不易得第64章 反攻的希望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110章 一大盆冷水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3章 貿易初體驗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64章 後金消滅戰(完)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62章 知識是力量第18章 對土司政策(下)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7章 和老爹坦白第112章 羅汝才稱臣(下)第18章 走前的瑣事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24章 機牀的圖紙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章 保寧府新貌第75章 把荷蘭滅了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4章 敲定了買賣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30章 初步站穩腳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28章 最終的決戰(3)第42章 巨大吞金獸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58章 賞你吃地雷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36章 土司大叛亂第93章 挖義軍牆角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46章 後金的抉擇(上)第6章 顧炎武見聞(上)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89章 盛京將淪陷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43章 低調的處理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41章 反賊的科考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134章 蟻多咬死象第139章 坑俘與會議(上)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3章 愚蠢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