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

藉助當地土著的幫助,張弘武不僅在美洲大陸初步站穩了腳跟,甚至還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襲擊了三個小型部落,又收穫了一批俘虜.不僅又俘獲到了一大堆的物資,還在過程中繳獲了二十多匹初步被馴化的野馬。

據點被初步建設了起來,第一次住進木屋,並且享受到初級的華夏美食的土著人,歸順起來變得非常的容易。

張弘武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一點點的把自己的勢力建設起來……

同一時間,華夏本土。

距離張弘武離開也有三個月的時間,張弘斌剛剛和往年一樣,來到烈士墓園,親自祭奠了爲共和國捐軀的烈士們。在返回家中的時候,卻是收到了一份最新的情報。

內容只有一個,但絕對是震撼級別的:吳國滅亡,馬守應作爲吳國部將,聯合大順發動了政變。

事情,可以直接追溯到當年馬守應被趕出湖廣,並且投入大吳之後的第二年說起……

當時,馬守應帶着五千殘部,卻也是最精銳的部衆來到了大吳,並且表示投誠。本來對於這種低級的遊寇賊首,在大明分裂出來的大吳應該是要全面剿殺的。奈何當時大吳皇帝剛剛作出全線的整改,清理出了一批與文人關係密切的將領,正是缺乏主力大將的時候。同時李自成也在南方虎視眈眈,讓他不得不防。

再則,或許大吳皇帝也認爲,自己既然已經脫離了大明,而且馬守應完全沒有禍害過南直隸,那麼接受也不是不行。故而,委任其爲參將,安置在南方第二道防線進行駐守,目的就是對付很有可能會北上的大順朝。

馬守應作爲降將,在南直隸非常不受待見,尤其是老牌將領和文人,對他這個流寇出身的武將,也是多有諷刺。

在任上當了兩個月的參軍,但馬守應卻是受到了比曹操給他的更大的恥辱。他很不甘心,算是徹底把曹操、張獻忠和南直隸的上上下下都給恨透了。

某天,他剛剛完成了日間的操練,早早的回到了家。此刻的他已經沒有了當時在陝西意氣風發的樣子,反而顯得有點頹廢,頗有一種過一天是一天的意味。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親兵前來稟報,說是外面有自稱是他的故人來拜見。

馬守應也奇怪,自己身處異鄉哪裡有什麼故人?但也直接讓親兵放人進來,卻不想進來的人把斗笠拿掉,卻是讓馬守應嚇了一跳,因爲眼前的來着,不正是李自成的金牌軍師宋獻策麼?

或許也是飽經滄桑,宋獻策顯得比當時在陝西碰到的時候要老了許多,但也成熟了許多。以前的他可以說是鋒芒畢露,但是此刻的他,卻是彷如陳年烈酒,香醇卻不嗆鼻。

“你也挺大膽的,居然敢來這裡。怎麼,就不怕我把你抓了送上去?像你這種重要的存在,抓上去,只怕我都可以官升三級呢。”兩人落座,馬守應饒有興致的說到。

“你不會,因爲那個條件對你來說,還是太低了。再說,那種不把人當人看的政權,以您的眼光,只怕也看不上。”宋獻策卻是彷彿已經看透了馬守應的本意,非常平靜的回答道。

“呵,別說得好像你什麼都知道一樣。”馬守應冷笑一聲。

“我知不知道,這沒什麼意思……我來只是有一件大大的好處,想要和您討論討論。若是這筆生意您覺得做得過來,那麼我相信,你不會爲今天的選擇後悔的。”宋獻策笑了笑,也不客套,直接進入了主題。

“生意,就你和我還有什麼生意好做?別說,你以爲我就猜不到?無非,是讓我當內應吧?”馬守應好歹也是一個當過老大的人,若是一點觀人的手段那還不像話了。

“和聰明人說話,有時候就是那麼省心。”宋獻策完全沒有被拆穿的恐懼,反而打定主意馬守應會妥協的一般。

“我好不容易安定下來,豈會甘心當你大順的炮灰?”馬守應眉頭一挑。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忠誠,只是背叛的籌碼不夠。再則,您對大吳,有忠誠嗎?”宋獻策笑眯眯的說到。

馬守應沒有回答,但是他的樣子已經出賣了他。

“很簡單的,只需要配合我們,把邊關拿下來,那麼您至少可以成爲福建總督,主管福建的軍務。若是您可以配合我們奪下南直隸,那麼在我大順進行大規模整改之後,您將成爲軍部部長,主管天下兵事與陛下平起平坐。”宋獻策給出了自己的籌碼。

“聽起來卻是挺誘人的,但你家的皇帝,就願意別人和他分權?”馬守應諷刺道。

“閣下應該知道,大明也好,共和國也好,都採用新型的政體。通過這種改革,他們不僅沒有喪失對兵權的掌控,甚至更有效的控制了兵權。最重要的是,在這種政體的推動下,兩者的實力也在不斷的進步。我們陛下不是因循守舊之人,既然是好東西,他沒有理由不拿來用。故而,在拿下南直隸之後,我們也會進行大規模的改革。”宋獻策笑道。

“可照你那麼說,我豈非成了光桿司令,就算得到了那什麼軍部部長的職位,對我有什麼好處?”馬守應不幹了。

“第一,就是封爵,您將被封爲開國侯,這在我們的勢力裡,也是第一無二的存在,倍享尊榮;第二,我們組建的商會,您將免費獲得15%的利潤。別小看數量少,要知道我們的商會每年都會有數十萬兩的收入;第三,軍部部長,您將處於軍事的最高位,全國的軍隊都是您的部下,您也可以直接以這個身份,加入到國會的討論之中;第四,您根本不必擔心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想想吧,比如那想要把你處之而後快的大明,比起聯合起來把你趕走的大魏和大西,比起你不屑或者也看不起你的共和國,我大順是你最佳的助力,也是你後半身最佳的依靠。”宋獻策給出了條件。

“爲什麼,不是一方鎮守,或者裂土封王?”馬守應試着問了句。

“封王什麼的,已經不再是主流,或許可以封爲公爵,但封王卻是再也不可能會有的。你環視一下四周,哪怕是張獻忠那廝,不也沒有把自己的幾個義子封爲王嗎?再看看共和國,幾個兄弟兒子,沒有一個封王的。又或者我們大順,封王者也是從來沒有。這是一個時代的趨勢,誰也改變不了。再說,舒舒服服的享受無上權力,以及擔驚受怕的爲了自保而渾渾噩噩過一輩子,不知道您更喜歡哪個?就算到時候我們封你爲南京王,到時候的你,環顧四周,難道就沒有一點危機感,一點寂寞感?”宋獻策似乎是吃定了馬守應。

馬守應不語,實際上他也知道,當今世界上,封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又如同宋獻策所言,就算自己封爲什麼南京王或者別的什麼王,有了絕對的軍事政治能力。但到了那個高度,還有誰能夠接受他?繼續封王,那爲什麼本土那些爲他們打江山的老將就沒有封王的?若是不封王,誰能保證他的忠誠?

幾乎不需要考慮,都知道這年頭所謂的封王,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敗筆。

其實進一步說,在馬守應的心裡,這些年顛沛流離,他也有點累了。若是真的可以舒舒服服過後半輩子,而且不需要擔心被人秋後算賬的話,那麼宋獻策的提議,也未必不能夠接受。

剩下的,無非是討價還價的問題,誰都知道,宋獻策給出的條件,未必是最終的條件。

雙方就這樣討論了半天,從一開始的針鋒相對,到後面的和和氣氣,到最後,就是稱兄道弟,顯然是達成了協議。

就這樣,馬守應潛伏在了大吳國,小心翼翼的往上爬。終於,在討伐魏國結束之後,他被調了回去,因爲表現出色,而且這兩年給上面‘進貢’得也多,終於成爲了第一道防線的守將。官職也從參將變成了總兵,好歹也算是一方重將。

在這樣的環境下,馬守應反了,帶着新招募並且已經訓練成軍的五萬大軍,憑藉着這些年小心翼翼探聽到了各地守備情況,順利的帶着大順軍一路北上,幾乎是沒有給大魏和大明一點反應的餘地,就把主要地盤都給佔了過去,最後更是配合大順,一起奪下了南京城。

大順朝第一時間宣佈改革,憑藉着這幾年的積攢,培養出了一批合格的公務員,以他們爲主,召開第二次公務員開始,並且大刀闊斧的,學習大明和共和國進行政治和軍事改革。

馬守應,如同李自成答應他的,成爲了軍部部長。看似明升實降,實則權力依然還是有的,而且還得到了25%的商會股權,成爲了第二大股東不說,甚至還讓自己的兒子和李自成的女兒訂了親。

至於大順爲什麼改革,或許他也意識到了,如今再不改革,就要捱打的局面。眼看大西被共和國所滅,大魏也打得艱難無比甚至戰後還立刻進行了改革,他也意識到,自己再不改革,只怕就要被大魏或者大明給吞併。更別說,南邊的海南島,以及東邊的臺灣島,此刻還是共和國的地盤,他們若是登陸作戰呢?

大順不得不改革,李自成也不得不放棄一部分的權力。

新的大順朝廷最終是建立了,首都定在了南京城這個昔日的南方都城,多個朝代的國都。

改革熱火朝天的進行,但是,他還是忽略了一件事情,他改革得太晚了!

大明,似乎已經把下一個目標,放在了新生的大順朝上面!!

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97章 變強的明軍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67章 討論新鹽政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
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129章 接觸印第安第116章 新產品兇猛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36章 天外帝王石第42章 張才的自立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57章 不對等戰鬥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53章 儒家新學說第148章 崇禎要學習(上)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73章 張氏家族會第134章 坑了洪承疇第43章 公務員考試(二)第133章 流寇式手段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97章 變強的明軍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147章 茶種的戰爭(1)第37章 導購來支招第61章 藏兵死定了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151章 最新型火器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29章 大批海貨到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34章 張靖的心聲第62章 敵人在海底第16章 秦良玉被俘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40章 讓愛遍天下(上)第39章 強勢的反擊第8章 張才被綁架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157章 大變革之戰第46章 公務員考試(完)第156章 華夏國戰詔第118章 登陸本州島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86章 晉王張弘武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39章 楊愛的勸降第66章 月內下一府第163章 後金消滅戰(6)第45章 公務員考試(四)第90章 火燒盛京城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97章 希望村建立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77章 驚聞與抽獎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15章 驚現地雷陣第67章 討論新鹽政31章 明末足球賽中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63章 敵蹤的真相第11章 獲救與怒火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65章 進擊的艦隊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51章 電話誕生日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3章 二女共侍夫第115 血債要血償第60章 希望的運河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03章 羅汝纔出擊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