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

新型的底火面世,採用的是1817年英國人開發的那種用銅孟和雷酸汞等材料製造的底火。

新型子彈的面世,意味着火槍的全面升級,更別說系統出產的火器就是最好的參照物。要說技術的話,當前秦國的技術累積,剛好還是可以製造出19世紀初級別的火銃的。

唯一的難題,就是子彈材料。

新型子彈採用的是銅,至少銅佔據了子彈構成材料的絕大部分。偏偏華夏本來就是一個貧銅國,國家的銅儲量不算很高,至少人均儲量很低。用來鑄造銅錢都已經是勉強,更別說要挪用來鑄造火器炮彈了。

實際上張弘斌也在考慮,逐步取消銅錢制度,改爲以金銀爲主體的新體制。這也意味着,要針對秦國的銀行業進行一番改造,或者說是創造出一套新的銀行業標準和制度出來。就工程量而言,不可謂不高。

但若是能夠讓銅錢變成歷史,那麼就可以有更多的銅可以用來鑄造火炮火銃,甚至是彈藥。

這點,張弘文被叫了回來,專門主持華夏中央銀行的建立,張弘斌給他的時間,是一年的時間。好歹,必須要在一年的時間裡,把銀行的總行和分行鋪設開來,同時做好異地通兌業務。並且已經開始認命徐光啓作爲顧問,財政部部員陳景負責新錢幣的鑄造,其包括樣式的確定,防僞標識的確立和鑄造監督等等。

可以肯定,在將來的一年裡,大秦的工作重點,就放在了幣制改革這上面。

但大秦畢竟是軍工立國,一支強大的部隊是必不可少的。

新型火銃和新型火炮的製作成功,或者說是仿造成功,其結果是冷兵器基本上退出歷史舞臺。至少在正規軍這部分,將不設置冷兵器部隊,唯一保留的是騎馬部隊,但也是在騎馬的基礎上配備騎槍。所謂的馬刀,那是在沒有子彈的情況下,最後的戰鬥武器。

既然沒有冷兵器兵種的必要,那麼軍制的改革也是必然的結果。

在冷兵器時代,五個人一伍,採用的是五五制原則。其中三個人進攻兩個人負責防守,大體就是這個樣子。可以說這個制度對於冷兵器兵種而言,可以最有效的在確保進攻人員安全的情況下,與對方展開肉搏戰。一支集團軍,那可就是數萬甚至十數萬的規模,衝殺起來聲勢浩大,跑起來驚天動地。

可以說,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模式,一則是部隊的人數,二則是部隊的武器,三則士卒的精銳程度。

唯有三者佔據其中之二,戰爭纔有勝算,否則必然失敗。除非出了諸葛亮這樣的妖孽,否則很少會出現以少勝多的情況,也正因爲太少太少,所以纔有資格記入史冊不是?能夠記入史冊的,往往都是無法被複制的戰役,裡面有太多太多不確定因素,嚴格來說就是涉及運氣的成分太多,不是誰都有那麼好的運氣。

在熱兵器時代卻是不同,人數已經沒什麼意義,甚至在現代已經講究的是散兵局部突破。說句不好聽的,十數萬人排排站發動衝鋒,除非直接逼得對方沒有子彈,否則根本就是排隊等槍斃。再說,難道那些火炮就是吃素的?

想想,在十數萬人衝鋒的情況下,設置一百門‘七五小姐’,也就是75mm速射炮又會如何?

一分鐘極限放出三十發炮彈,一百門就是三千發炮彈。

哪怕是實心彈,那也是真正的炮彈雨,砸在敵人陣地之中,按照那種密集程度,這得被砸死多少人?秦國這邊的炮彈,可不是實心彈,那可是真正的開花彈,採用的是無煙火藥,爆炸威力非凡。三千發打出去,數萬人的生命幾乎可以說就這樣被直接收割了。

剩下的哪怕還有十萬部隊,要面對正面戰場的火炮、火槍兵組成的戰陣,沒有潰逃已經算是精銳部隊了。

別忘記,那麼遠的距離走過來,何止要兩分鐘?換言之,火炮還可以繼續發射個一分鐘左右,又是三千發炮彈。

十數萬人,沒有崩潰或者全滅,那是秦國手下留情了。

總的來說,就說明了一件事情,在熱武器的戰爭模式下,密集的戰陣和大量投入的近戰步兵,除了悲劇以外沒有別的可能性。戰爭的主旋律已經改變爲火器的質量、火炮的投入數目和士卒的精銳程度三個標準。

就在昨天,張弘斌已經秘密派人,聯繫大明的軍官,把庫存的武器出售出去,甚至外國比如中東、東南半島小國傢什麼的也可以出售。子彈可以在他這裡購買,也可以自己製造,反正張弘斌不提供子彈製造技術就是了。

在這個基礎上,熱武器戰爭的發展進程,可以說是被張弘斌硬生生的加快了。

既然已經進入了熱武器戰爭時代,那麼自然不能夠繼續採用冷兵器時代的兵制。

是的,兵制要改革,不管以前這個兵制有多麼優秀,爲了適應以後的戰鬥,都必須要進行改革!

唯一苦的就是王二和李定國兩人,前者剛剛把綠珠跑上手,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就被張弘斌抓了壯丁。如今日夜在軍部那邊處理軍制改革的問題,已經三天沒有和綠珠見面了。不知道會不會因此分手?張弘斌對此表示遺憾,他真的不是因爲王二重色輕友他不爽才那麼安排的……

李定國本來就是一個小屁孩,就算要成親也得等上三年,這是張弘斌給他的期限,在四年前就定下了。不過這廝下手比王二還要快,也不知道是不是所謂的童言無忌,敢愛敢當。

他是直接把紅娘子的心給拿走,然後訂下了婚約,紅娘子如今甚至已經開始以未婚妻的身份,住進了李定國的府邸。能看不能吃,到底算不算得上痛苦,張弘斌不知道,反正李定國作爲最高軍官之一,他自然是走不掉的。

“少爺,三三制我不反對,但是兵力組成那麼單薄,真的沒問題?原本的五五制,也沒什麼不好啊!”王二剛剛學習出來,本來是要人命爲總兵鎮守一方,卻不想遇到兵制改革,只怕職位又要有變動了。

這年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帶的兵多一些,故而眼看五五制改爲三三制,很多人都神色複雜的看着張弘斌。

“三三制是熱武器戰爭的常用的制度,以班爲最低軍事構成,三個班爲一排,三個排爲一個連。在這個基礎上,三個連外加一個炮兵連組成一個營。之後三個營爲一個團,三個團爲一個旅,五到六個團爲一個師,上面還有一個軍長,一個總司令。

不否認,一個標準師其實也不過才10000人,對於如今輕則數萬,多則十數萬的大明軍隊來說簡直是螻蟻與巨象的區別。但是你們搞得士卒那麼密集,到時候如何做戰術規避?那麼多人站在那裡,如何避開對方的火炮和子彈?

戰爭模式已經改變,你們面對的是槍林彈雨,當開花彈被普及,密集的隊伍不過是炮兵的靶子。 你們,就那麼希望我大秦的子弟兵,因爲你們固執的思維,在戰場犧牲掉,而且還是無謂的犧牲掉?”張弘斌一邊敲着桌子,一邊向與會的軍官詢問道。

大家都低着頭,似乎在斟酌張弘斌的這番話,也有可能是在反思。

“我作爲最高軍事指揮官,無條件接受秦王殿下的所有提議!”李定國或許是唯一一個不會考慮自身利益的,他的一切都是張弘斌給的,而張弘斌就相當於是他的親哥哥,這個世界上的唯一親人。

連自己人都不幫,那活着還有什麼意義?

“我也無條件同意!”張弘武作爲真正的親兄弟,自然也是無條件支持。

“結果,我又得重頭學習了嗎?”王二笑了笑,他沒有支持也沒有反對,但態度聽得出來他是支持的。

楊洪、曹文詔和曹變蛟等人也是陸陸續續的表示支持,局部在觀望,但也不好意思提出反對。畢竟上司都提出了支持的意思,自己反對就是對領導的反對。身爲一個下級和上級作對,在華夏來說是很愚蠢的行爲。

於是,大秦的軍事制度,在即日開始,進行了大改革。

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37章 有家歸不得
第154章 崇禎的奪權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19章 天才小屁孩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34章 仗還得要打第37章 有家歸不得第54章 系統到四級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7章 向士紳收稅第45章 華夏的形勢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21章 到大學演講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59章 我要回家啊第74章 反賊的噩夢第55章 要自立免談第138章 青樓大整頓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67章 敵人在哪裡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19章 免勞勿相送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102章 神機營威武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123章 曆法的改革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61章 自產的火銃第155章 後金要摸魚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23章 國家博物館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50章 茶種的戰爭(4)第74章 崇禎要海貿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68章 共和國反擊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72章 鬱悶並幸福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4章 大秦文化節(上)第47章 後續的處理第18章 計議救公主第13章 愚蠢統治者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1章 三少爺活了第141章 讓愛遍天下(下)第98章 羅汝才設計第135章 流寇遇流氓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37章 順勢搞整頓第96章 張才的起點第8章 買下李定國第21章 各地的響應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72章 系統繼承權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131章 順國吞吳國第158章 後金消滅戰(1)第73章 別小看大海第25章 稱帝無底線第82章 義軍的宴會第50章 人類升空時第53章 爹惑兒來解第27章 虎頭山攻防(下)第128章 登陸聖何塞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40章 觀念的衝擊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87章 總攻進行時第42章 公務員考試(一)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124章 強勢的碾壓第108章 釣到條大魚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2章 1643年大事記(下)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151章 茶種的戰爭(完)第52章 大移民計劃(下)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7章 密會的背後第56章 南非滿洲國第75章 輕敵遭敗績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126章 進擊的商品第41章 新商品區域第30章 最終的決戰(5)第11章 有客海上來第37章 有家歸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