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

本來,由於蘇伊士運河沒有打通的關係,歐盟的國書勢必要繞非洲一個大灣才能夠開始前往亞洲。

但誰讓共和國要打通一條大運河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世界?以至於使臣只需要抵達波羅的海和紅海的交接處,然後耐心尋找,就找得到來自東方的商人,然後搭乘他們的船,以最短的時間內,來到華夏人民共和國。

不過這段旅程,前後也花費了將近一個多月的時間。

差不多入冬了,使臣才帶着國書,來到了長安城。

和那些在外面見過世面的殖民者不同,這個使者幾乎沒有離開過歐洲,最多就是因爲公務原因在各個國家跑來跑去而已。第一次來到神秘的東方,看到這繁華的城市,頓時覺得奧斯曼帝國的代表的確沒有說謊,和這樣一個繁榮的國家做貿易,應該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使臣第一次來到異國,尤其是一個和他們國家完全不同政體的國家,所以他也不知道要找誰幫忙好。無奈之下,自然只能問一問帶他來長安的商人。

“使者,你且去政府諮詢臺那邊問問就是了,政府自然會有人接待你,並且告訴你應該找哪個部門的!”商人也不太懂得這一套流程,只能給他指明瞭前往政府辦公大樓的路。

“你好,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嗎?”使臣來到政府辦公樓,在翻譯的幫助下找到了諮詢臺,然後一個長得非常甜美的年輕女子接待了他。

“美麗的小姐,你真是太美麗了,玫瑰在你的面前也只能黯然失色!”卻不想這大使是個多情種子,花癡犯了。

“抱歉,我這個僱主來自法國……蠻夷之國浪蕩慣了,難免有點不懂禮數。”翻譯無奈的說到。

“沒什麼,請問你們來辦理什麼業務的呢?”接待員微笑着詢問到,但誰都看得出,語氣比之前冰冷了許多。

這不奇怪,隨着共和國成爲世界第一大國,共和國的百姓的民族自豪感自然也培養了起來。尤其是共和國首都的長安城,這裡的百姓一直以大國子民自居,最看不起的就是番邦蠻夷國家的野蠻人。在他(她)們看來,若要找對象第一首選是華夏人,次一級選擇是徹底歸化了的華夏新居民。至於別的,就不做選擇了,除非是收小妾的話可以考慮。

在華夏,若是沒有歸化的,基本上不是苦力就是奴隸,他們正在積極改造,或者接受着處罰,誰會選他們?

顯然,眼前這個外國人並非這種苦x類型,但除非腦殘了,否則不會有誰會看得上他。哪怕,他在他們國家是多麼多麼的英俊瀟灑也不行,說到底華夏和西方的審美觀本來也不太相同。

“僱主,注意一下形象,你這樣可是把歐盟的臉給丟了!”翻譯只能拍了拍使臣的肩膀,低聲勸諫到。

他這個翻譯其實也挺悲催的,本來他也算是滿清帝國的一個代表,列席於歐盟議會裡面。但自從滿清帝國開始北上進入非洲內陸地區之後,他這個代表就變得非常不受待見。眼看都快被邊緣化,而自己的國家似乎也不打算再把自己叫回去,索性提議過來給使臣當翻譯,看情況索性就留下來,不回去了!

“抱歉,請原諒我的失態,我乃歐羅巴政權同盟,也就是歐盟派來的使臣,打算向貴國遞交一份來自歐盟的國書。不知道我應該去哪個部門,找誰來處理這件事情?”使臣聽聞,也不得不整理一下一種,人摸狗樣的詢問到。

“客人你可以去外交部報備,等待外交部官員處理這件事情。”接待員見是正事,自然也不敢怠慢。

“謝謝你,美麗的東方小姐,待事情結束,我可以請你去喝杯茶嗎?”使臣非常規範的行了一個貴族禮。

“很抱歉,我已經有男朋友了!”在翻譯把這句話翻譯過來之後,接待員冰冷了的回答道。

“他真是一個幸運的男人,那我也就不打擾了。”聽聞使臣也只能沮喪的告辭而去。

“小美,你不是沒有男朋友嗎?”旁邊路過的同事突然問了句。

“爲了跟他說那句話,我已經決定答應和杜興交往了!”小美朝着那使臣的背影啐了一口,不爽的說到。

“幸運的杜興,他應該請那個使臣喝杯茶的。”同事笑了笑,趁着小美還沒有發飆,立刻就離開了。

話說兩頭,使臣找到了外交部,外交部部長親自來接待他們。實際上外交部的任務真的很少,畢竟此刻和共和國建交的國家非常的少。算來算去,也就是一個奧斯曼帝國和一個印度,後者還是共和國的藩屬國。

於是乎,外交部也是幾次縮編,如同解散般悽慘。

如今好歹遇到了一個正事,倒也算認真的對待。不過自然不會對歐盟使者諂媚,除非他真打算不想幹了。

“你的國書我已經收到,明日會立刻遞交給皇上,並經過國會商議之後,纔會回覆你。在此之前,我們會給你安排一個外賓住宿的招待所,你可以在那裡先休息個幾天,順便在長安城玩玩也可以,不過要注意隨叫隨到!”外交部部長非常嚴肅的對他說道。

“好的,我可以慢慢等!”說真的,使臣早就想在長安城好好玩玩了。

部長派了個外交部的辦事員,把使臣帶到招待所,然後轉身就帶着國書來到了國會。此刻國會正在討論一件事情,那就是前不久,埃及的反叛軍開始和共和國的商人接觸,不僅給出了一筆巨大的軍火貿易清單,而且還表示,若是共和國願意幫助他們復國,並且從奧斯曼帝國手裡奪回失地,那麼他們也會如同印度一樣,向共和國稱臣,成爲藩屬國。

至於新開鑿的運河,所有的土地和營運永遠歸共和國所有!

就衝着這個,國會也不得不重視,實際上卻是必須要討論討論,是幫助奧斯曼帝國賺得更多,還是幫助叛軍賺得更多。之前外交部部長也在場,離開的時候還在爭論,但此刻回來了,才發現已經基本上結論傾向於兩邊獲利。

外交部部長聽聞,覺得這纔是真理,共和國怕過誰,什麼奧斯曼帝國,什麼埃及的,以後有機會全部收入共和國的疆域之中,誰敢反就滅了他丫的!

“好了,這個問題就先商量到這裡,外交部部長,剛纔聽說有外國使臣來遞交國書?”張弘斌看向了部長。

“是的陛下,就在剛纔,來自歐羅巴政權同盟,也就是歐盟的使者來到我們這裡,遞交了一份國書,希望和我們破冰交好,平等貿易!”見張弘斌問到,部長急忙吧國書呈了上去。

“哼,口氣不小,你們也看看,然後議議,要如何答覆他們好了!”張弘斌拿過來看了一眼,把國書交給了別人。

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43章 瘋狂的彩票(中)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9章 文化節開幕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35章 黎落的規勸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66章 月內下一府
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20章 最理想成果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65章 溫情與備戰第125章 初步工業化第149章 崇禎要學習(下)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145章 新鈔大普及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67章 討論新鹽政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33章 孔氏的謀算第22章 稱帝與立憲(上)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80章 有惡客西來第117章 王二的抉擇第161章 後金消滅戰(4)第65章 暗流在涌動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34章 稅收的重要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50章 明年下長安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47章 機構的調整第48章 遊子回家了第160章 後金消滅戰(3)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14章 憋屈的隕落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32章 隔岸觀虎鬥第58章 來場震撼的第94章 發現了澳洲第86章 藩王始解封第43章 第一條鐵路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88章 大明有悍將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100章 張獻忠扣關第24章 異常的火爆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38章 告緬甸國書第78章 曹文詔降了第113章 魏國近代化第2章 二女同產子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50章 出仕火器局第100章 急襲大淩河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43章 瘋狂的彩票(中)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120章 將軍百戰死第30章 明末足球賽(上)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55章 柳如是登場第49章 人口瘋漲年第26章 虎頭山攻防(上)第9章 文化節開幕第114章 張才的戰爭第1章 1643年大事記(上)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27章 父子的對話(上)第88章 徐光啓約談第72章 張弘武出名(下)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69章 艦隊初出海第112章 漢人又強了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44章 公務員考試(三)第135章 收編其部屬第84章 血債血償時第53章 這裡我做主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76章 爲成功再敗第153章 盛大授勳式第22章 黃龍山基地第136章 山西拿下了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92章 皇家軍校立第22章 李自成反擊第41章 最後一層樓第55章 提議建歐盟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30章 把楊洪逼反第107章 賞你顆手雷第20章 新產品上市第35章 黎落的規勸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第85章 沒法淡定了第25章 第一次換屆第66章 月內下一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