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明順的密議(上)

海軍出征,那就不是張弘斌需要關注的問題,軍部會盯緊的。

再說,對一個羣島開戰,以如今海軍的戰鬥力若還不能夠獲勝,那張弘斌反而覺得這天地之間,真的有鬼神?當然,若真的遇到了什麼超級大風暴或者大海嘯什麼的,以至於軍隊不得不退回來,那還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這種很意外的事情並沒有發生,五天後,在通訊儀之中,張弘斌就通過張才瞭解到,海軍已經完成了對夏威夷的攻略,隨船的五百守軍已經開始在當地進行駐守,至於大軍已經繞到了他的領地進行補給,然後經南洋行省,返回臺灣駐地。

海南島這段時間的海軍一直都在關注來自大順和大明的海軍,畢竟臺灣島的海軍出發了,天知道他們會不會趁機南下。只是很可惜的是,他們看樣子是真的被共和國打怕了,寧可相互之間在陸地打打內戰,也不敢在海上與共和國作戰。當然,不排除張弘斌手中掌握的某人,對大明海軍高級將領的影響力。

說起來,那傢伙也倒黴,剛回到老家,就被帶到了這裡。張弘斌其實知道,這是黎落故意所爲,否則按照大明如今的錦衣衛實力,先一步抓住他不是太難。如今這老小子,在長安活得不亦說乎,結束了常年的航海生涯,當起了老齡足球隊的隊員,整天和隊友一起玩耍,閒暇的時候去華夏大學聽幾堂課,倒也過得瀟灑。

他在自己手裡的消息,自然會有專門的人手,傳到鄭成功一系人耳中。結果證明,這位的確不敢再輕舉妄動。若非如此,臺灣海軍,也不敢這樣貿然出動。

大軍回來了,帶着一塊新的國土回來了。要論開疆擴土,只怕歷朝歷代,也沒有幾個比自己更強了。不過真要算起來,只怕歷朝歷代的皇帝都要笑死自己:“華夏尚未一統,你瞎打個球?”

自內而外,攘外必先安內,多少年的優秀經驗,算不算是職業病了?

國人和國人之間打架,有意思嗎?或許春秋時代,各個小國之間,會存在國家的區別,因爲那個時候,世界就那麼大。就如同英國和倭國,感覺世界就那麼大,所以一個英國可以分成三個國家打來打去,一個倭國也可以分成七八十個小國家打來打去。

如今已經不是春秋時代了,大家至少明白,華夏就是華夏,就算分裂成幾個軍閥割據,也改變不了華夏人的血脈。

最終誰能夠懂得張弘斌苦心的,張弘斌不報與期待,對華夏進行內戰,並不符合政治經濟利益的述求。而戰爭的本質,其實何嘗不就是這二者的延伸?

武力奪取這大明和大順這兩塊地盤,說真的還真不算太難,只要張弘斌想要做,一年的時間足矣。

但打下來呢?善後誰來做?!自然是自己這個勝利者!

計算戰爭損耗,計算後續善後和撫卹,計算戰後重建,結果國會也好,財政部也罷,都發現成本太高。畢竟對手不是外國,可以直接燒殺搶掠一番彌補自己的財政損失。燒殺搶掠的結果,只會搞得善後處理變得更加麻煩。就如同自己殺了自己的本家兄弟,到頭來掏錢安葬這位的還是自己。

現階段,還是不要考慮武力奪取的那些事情了。優先考慮的,是直接把魏國吸納進來這件事情。

這段時間,魏國已經完成了改革。託福,那些所謂的老世家、大地主都被武力消滅了許多。羅汝纔算是被人恨得要死,他的強硬也被這些剝奪了不少權力的地主所不喜。

有意思的是,不少沒有了家產,但好歹保住了性命的地主和世家,秘密找到了共和國的邊關官員,表示希望共和國取魏國而代之。哪怕共和國依然實施這些政策,他們也認了。畢竟,共和國也在施行這樣的政策,不同的是共和國施行的過程溫和許多,而羅汝才爲了提高效率,暴力了許多。

找到共和國的,基本上都不是傻子,看得出羅汝才其實一早就是共和國的人了。找共和國的原因,無非是給共和國一個名正言順把魏國吸納的臺階,同時也爭取一些政治或者經濟上的補償。

至於少數白癡,不是說沒有,歷史上就沒有少了這些目光短淺的白癡。

這些白癡直接找到了大明,找到了大順,表示可以做內應,甚至傾家蕩產也要組織一批義勇軍,要爲他們打前鋒。

大明對此不理不睬,誰也沒有這個招惹共和國的意思。通過情報可以看得出,這些人剛離開境內,山西的共和國?軍隊就開始有規律的進行集結,這難道是一個巧合?

大順更直接,直接搶了這些人的錢財,把這些人的女眷都給當成奴隸賣了。最後把他們男丁的人頭砍下來,送給羅汝才,只說是:“老兄弟,大家都是老交情了,我不幫你幫誰?”

意味深長的一句話……

對於共和國來說,魏國的經濟已經幾乎跟他們同步,一切已經變得非常的順利,是時候同化了。就算自己手中有羅汝才的三個兒子作爲人質,時間久了,誰也不能夠保證羅汝纔不會改變心思。要知道人這種動物,本來就是多變的。

尤其,大順李自成那傢伙,總喜歡跳出來噁心噁心共和國。

張弘斌卻不知道,李自成和崇禎會面了。

一個反王和一個大明正統皇帝的正式會面,想想都覺得滑稽,奈何這樣的滑稽事還真的發生了。

他也不知道,鄭成功沒有南下並非是他不想南下,而是他必須保障沿海的安全,若是共和國海軍北上,就算是拼得一個人都沒有,也得組織他們繼續北上。因爲兩位大人物會面的地方,就在海上。

在海上,隨船的人都是精挑細選的忠僕,整個過程也是非常的隱秘,甚至還留了替身在京城裡面,情報局的人想知道,卻也是沒有辦法。情報局不知道的事情,張弘斌自然也就抓瞎了。

地點是在膠州灣海域,選了一個風平浪靜的日子,雙方在一艘大福船上,見了面。

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35章 黎落的規勸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
第125章 東南亞易旗第52章 可持續發展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52章 反賊必須死第64章 幣制的改革第31章 救世軍整合第104章 決戰要開始第57章 吐蕃軍出動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32章 攻打蒲城縣第54章 傳統與迷信第146章 鬱悶的崇禎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59章 七夕有巧遇第23章 稱帝與立憲(下)第33章 什麼是義軍第57章 慈善演唱會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29章 最終的決戰(4)第97章 變強的明軍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107章 對外族的奸詐第61章 海軍行進時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41章 對晉商下手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10章 崇禎要變法第73章 繼承的條件第35章 黎落的規勸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42章 漢奸要嚴懲第122章 六連珠火銃第69章 對王族裁定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146章 二王新狀況第133章 大明的宣戰第138章 張弘武反擊第39章 緬甸的亡國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第14章 百姓的怒吼(上)第131章 馬祥麟之謀第70章 貿易協約訂(上)第114章 反賊新形勢第10章 迷失在荒漠第44章 大明要立憲第56章 進軍小插曲第139章 六豔的傾心第62章 死掉的最好第76章 徵前那些事第37章 家人短相聚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5章 塵埃未落定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5章 大秦文化節(下)第71章 張弘武出名(上)第13章 十日取半壁第127章 蜀道遭遇戰第92章 滿清也善戰第14章 這下別想跑第59章 演唱會落幕第36章 超市又晉級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91章 黃臺吉怒吼第148章 茶種的戰爭(2)第8章 開幕式前夕第149章 茶種的戰爭(3)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40章 加速電研究第116章 越王島定名第128章 居然是慘勝第24章 建黨那些事第54章 年度總結會第15章 百姓的怒吼(下)第105章 算計與被算第117章 崇禎要滅清第82章 威武蒸汽船第120章 領地的教育第11章 礙事的閹人第152章 軍制大改革第16章 黎落要救駕第12章 泄憤變宣戰第26章 最終的決戰(1)第46章 孔嶼逃走了第47章 後金的抉擇(下)第60章 疑似穿越衆第38章 小婢女楊愛第94章 《救世軍週刊》第99章 大淩河之戰第70章 當了次強盜第69章 歐盟的國書第51章 耿直徐光啓第2章 隨身的系統第80章 海軍要出航第68章 故都換新主(下)第74章 張氏家族會第93章 黃臺吉之殤第38章 解決的方法第119章 陸海大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