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

睢水河道並不是多寬,歷史之上,睢水也因爲黃河氾濫數次擁堵。也在明清交際之時,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了。

不過,這個時候,睢水還存在,只是張軒看到的睢水,河道狹窄,運輸量也是相當有限的。

張軒才理解,爲什麼馬士英大軍的輜重要地,不在文家集,而是在永城。

不過,此刻這都是小事。

張軒騎在馬上,遠遠的看着對面,有幾分人仰馬翻的感覺了。他深吸一口氣,感受到渾身上下有幾分痠痛。問身後說道:“西平營能堅持住嗎?”

沈萬登說道:“統領不必憂心西平營,西平營雖然是新建的營頭,決計不會拖大軍後腿,我們從渦河晝夜兼程而來,區區小河,如何能擋大軍去路,西平營願爲先鋒,踏破睢水。直插敵營。”

張軒微微一笑,說道:“沈將軍,我軍一日一夜之間,跋涉百五十里,人困馬乏,軍力疲憊,不是興兵的時候,不用着急,自然有用得着西平營的時候。”

“可是如此一來。我軍如此行軍有何意義?”沈萬登說道。

一口氣跑上一百五十多裡,這種高強度行軍,對張軒所部來說,負擔也是非常之大的。

沈萬登雖然說西平營還能戰,不過,他自己也知道,現在西平營的戰力,恐怕不足之前的一半。

不過是憑藉一口氣,硬撐着而已。

比較敵衆我寡,張軒又弄一個虛虛實實的花樣。在楊繩祖率軍北上的時候,張軒就刻意降低了行軍速度。

故而馬士英估算張軒的行軍速度的時候,出了差錯。

渡過渦河之後,將三天的路程縮到一天一夜之間,這纔給王漢一個突如其來,兵臨城下的感覺。

“少時,”張軒微微一笑,說道:“老師教我打拳。”張軒說着擺出一個拳擊的架勢,說道:“沒有學幾日,但也知道一個基本的道理,放在前面這一隻手,不過是用來吸引注意力的。而後面這一隻手,纔是打人用的。”

張軒握緊右手說道:“秦猛”

“末將在。”秦猛大聲說道。

羅岱被調走,賀虎頭才十三歲,也不是能託付大任的時候,張軒就將秦猛重新調過來,擔任親兵統領,管理一千餘騎。

張元海代替秦猛成爲臨潁營的一名哨官了。

“放出所有哨探,給我弄清楚,敵人所有的動靜。”張軒說道。

“是。”秦猛大聲答應下來。

“鄧和。”張軒叫道。

“在。”鄧和立即答應道。

“我最信得過的就是臨潁營,雖然我知道臨潁營現在也很累的,但是修建營地,警戒官軍的事情,我與軍中所有人的性命,都交給臨潁營了。”張軒說道。

“末將遵命。”鄧和立即下去安排了。

“其他人全部給我休息。”張軒擡起頭,看看天色,還是中午時分。說道:“今天夜裡說不得有一場夜戰要打。”

“是。”衆將齊聲應和,在鐵甲碰撞之聲中,都各自散去了,做自己的準備。

張軒站在睢水西岸,遠遠的看着對面。縱然有望遠鏡也看不真切,只能看見煙塵升起來。張軒估計對面出動大概萬人左右的軍隊。

當然只是估計而已。

“也不知道對面的將領,有沒有勇氣。渡河攻我?此刻大軍正是最虛弱的時候。”張軒心中暗道。

不過,對此張軒並非沒有準備的,這睢水是對面的屏障,也是張軒的屏障。

“統領。”賀虎頭想了好一陣子,說道:“你剛剛演示的拳法,叫什麼名字?我怎麼從來沒有見過?”

張軒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別人張軒還可以搪塞過去,但是賀虎頭正處於一心想要練好武藝,爲父親報仇的時候,任何武技,他都想學。

張軒當年所學的,也就是一個架勢而已,那有別的東西來交給賀虎頭啊。

“虎頭,你記住。武技不過是小道而已,最多百人敵,想要戰勝闖王,你要學萬人敵之道。”張軒正色說道。

“還請姐夫傳我兵法。”賀虎頭一張稚嫩的小臉,冷得好像冰塊一樣。嚴肅無比的說道。

“好。”張軒對自己行軍打仗的本事,從來沒有保密過。反正他覺得也沒有什麼好保密的。

就在張軒正在從最基礎的行軍開始,行軍隊列,警戒隊列,原地駐守隊列,出戰隊列,這種最基本的東西教授賀虎頭的時候。

王漢此刻也到了睢水東岸。

王漢只覺得身邊嘈雜之極。

對王漢來說,張軒來得太快了。快的反應不過來,他心中暗道:“還好,有這一條睢水河在,否則這個時候賊人恐怕就要襲營了。”

王漢自己知道自己。

雖然依靠文家集這個破敗的小鎮,省卻很多的修建營地的苦勞,不過,文家集所在之地,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麾下的將士駐紮的時間長了,也都散漫起來了。

賊人在對面的營寨都立起來了,而他麾下將士,纔剛剛在東岸這邊列陣。

“巡撫大人。末將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渡河進攻,還請巡撫大人下令。”卜從善慷慨激昂的說道。

王漢用千里鏡看睢水西岸百餘步的距離之內,一道木製柵欄已經修建好了。正在向兩邊延伸。柵欄裡面有一些車輛,車輛上隱隱約約似乎能看見火炮,至於火炮後面,一朵朵帳篷都已經打開了。

賊人的駐紮速度很快,他得到賊人到達睢水西岸的消息,到現在不過一個多時辰而已。

在這一個多時辰的時間之內。賊人就已經將營地弄得差不多了。

再看卜從善麾下鬆鬆垮垮的士卒,王漢對卜從善能攻破睢水之後,順勢大破賊人營地的信心,也就消減了不知道多少。

“卜將軍勇氣可嘉。只是賊人有備,恐怕不容易進攻。而且探馬已經探明,賊人後面並沒有大隊援軍,只需馬公兵馬一到,賊人定然束手就擒。無須大動干戈,不過,要先將渡河船隻準備好,待援軍一到。就大舉過河。”

王漢甚至覺得這卜從善是故意拖延時間,好讓自己打消渡過進攻的決心。

不過,王漢即便是猜出來又怎麼樣,必須仰仗卜從善這個總兵官。

“是。”卜從善躬身答應下來,說道:“末將這就去安排。”

“今天夜裡也要加強戒備,小心敵人夜間渡河。”王漢好像想到了什麼,又叮囑了幾句。

“請巡撫大人放心。”卜從善幾乎要拍胸脯說道:“有末將在,賊人絕對不能夜渡睢水。”

王漢說道:“如此便好。”

卜從善下去之後,王漢的臉色微微變冷了,雙手捏着千里鏡忽然看見了對面的張軒。

“桑大人,對面可是張軒?”王漢將千里鏡遞過去。

桑開拿過來,看向張軒,片刻之後,就放下來說道:“說來慚愧,下官與張軒打了好幾次交道,但並沒有見過張軒,不過聽聞張軒在賊營之中,一度因攀附曹操之女,被稱作小白臉,對面之人,英氣勃勃,到有幾分顏色,估計就是他吧。”

王漢再次看向張軒,張軒似乎有所察覺,也用千里鏡看了過來。

“哎。”王漢放下千里鏡,嘆息一聲說道:“卿本佳人,奈何爲賊?”

張軒本身的底子就不錯,再加上氣質出衆,雖然臉上添了一道傷疤,乃李自成所傷,卻也恰到好處,讓他的相貌不至於類於中性。

王漢自詡也是美男子,不敢自稱美鳳儀,但也覺得相貌堂堂,但是一見張軒,難免有一種自慚形愧的感覺。

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十章 綠帽子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章 家事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六章 拔營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章 拼死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八章 局面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十一章 心病
第二十三章 如何反制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八十九章 高一功vs張軒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十章 綠帽子第七十八章 開拔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二章 南陽第一百一十三章 下馬威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四十三章 賞賜第三章 代爲號令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五十一章 立營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一章 家事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九章 裂痕第九十一章 棋差一步第二十六章 襄陽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十一章 陳洪範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六十八章 鳳陽民情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十六章 拔營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八章賀虎頭第七十章 決戰之前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四十八章 汴梁豪傑第八十九章 張軒拜訪賀一龍第六十八章 入城第八十三章 東牀對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六章 攻城之前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三十章 說高傑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五十九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弘光元年無弘光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章 拼死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三十三章 救援襄陽城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六十四章 備戰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自成低頭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七十六章 焦鏈第八章 局面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七十九章 吳自蘭來投第三十四章 失敗的渡河第七十五章 火銃初啼第五十九章 河南之屠第七十章 鳳陽地動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七十六章 戰略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三十三章 湘陰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十一章 常國安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六十八章 鄭芝龍長江第一功二第九十九章 楊繩祖離開第四十五章 大順天下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二十八章 釣者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零一章 南京第一百二十八章 郡主第八十一章 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