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

“三弟。”袁時中一把抓住張軒的手,說道:“你讓我好想。”

“大哥,我來遲了,讓大哥受苦了。”張軒看着袁時中胡須頭髮,不知道有多少天沒有搭理了,很是凌亂,臉龐消瘦,只有一對充滿血絲的眼睛依舊炯炯有神。

“來了就好,來了就好。”袁時中大笑道,一邊說一邊扯着張軒的手,兩人一起走進西寨之中,最大的營房之中,袁時敏與吳自蘭很自覺的在外面把門,他們知道,袁時中與張軒之間一定有很多話要說。

袁時中與張軒坐定,一盞油燈的光芒在兩人之間搖曳飛舞,搖晃的燈焰在兩人的身後投射出大片大片的陰影,還在不住的晃動。

“羅帥,什麼時候到?”袁時中也顧不得客氣單刀直入的問道。

“大王,大概過了五月之後纔會出兵。”張軒說道:“大哥,你也知道的。曹營與闖營鬧翻了,如今的曹營的糧食不足,只能冬麥收過才能發兵。”隨即張軒將襄陽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一遍,當然其中也是有些春秋筆法,自不去提。

其實這些袁時中已經聽袁時敏講了一遍,不過事發之時,袁時敏根本沒有參與,而張軒卻是在風暴中心,兩人的位置不同,對很多地方的描述截然不同。

袁時中沉吟了好一陣子,猛一咬牙,說道:“如此,我們今夜就出兵,在黃得功沒有來之前,將馬士英給做了。”

“不行。”張軒苦笑說道:“大哥的想法,我如何不知道,只是我三個營實在是打不了仗了。不管什麼事情,也必須讓他們睡上一覺再說了。”

“也只有如此了。”袁時中嘆息一聲,說道:“這是天賜良機啊。”

袁時中很清楚,他麾下的萬餘人馬,是撼動不了馬士英的營寨的。官軍其他能力或許不行,但是守城的功夫還留下不少。張軒動不了,袁時中自然作罷。

“既然如此,這西營今夜由我小袁營守夜,你讓你麾下的將士全部去休息吧。”袁時中說道。

“多謝大哥。”張軒立即說道。

他隨即出去,吩咐下去,讓所有人休息。

一時間也沒有時間安排駐地,讓各營就地駐紮,有很多士卒都沒有分到房間,只能露宿在外面,蜷縮在篝火附近,而是如今已經是農曆四月,夜裡雖然還有幾分清涼,但是也算不上冷了。

“啊----”張軒打了一個哈欠。

其實說累,張軒並不比這些士卒輕鬆。

行軍時候,所有突發事件都需要張軒來處理,張軒固然有馬代步,但是在睡眠時間上,並不比最底層的士卒多,甚至更少了。張軒困頓之極,但是張軒也知道,此刻不是休息的時候。

他必須與袁時中商議的結論,是戰,是走。

張軒回到營房之中,見袁時中也將小袁營安頓好西寨的防務之後,回到了這裡,顯然是有話要與張軒說,他頓時抖擻精神,說道:“大哥,如今夏邑之圍,也算打破了。可是今後,大哥有何打算?”

“賢弟有何話,不妨直說?”袁時中說道。

“是戰,是走。”張軒說道:“大哥必須快些拿注意,否則時間就來不及了。如今劉澤清所部崩潰,斷馬士英一臂,我們現在兩萬餘衆,謹慎一點撤出夏邑縣,想來馬士英應該不會追擊。”

“如今渦河河道爲黃河所奪,淤泥遍地,不適應大軍行走,我已經在渦河之上鋪出一條路來,今日休息一夜,明日一早,大軍立即撤退,渡過渦河之後,馬士英決計不敢追過來。”

張軒骨子裡還是謹慎的人,如果可能,就儘量避免冒險。如今在一連串的勝利之下,張軒非但沒有衝昏頭腦,反而越發冷笑,甚至暗暗決定,如果真有氣運這東西,這一連串的勝利,已經將他積攢的氣運用盡了。

他寧可穩一點,見好就收,也不去想其他的奢望了。

袁時中長嘆一聲,說道:“馬士英麾下的諸位將官,各有所長,但是我最忌憚的的還是黃得功啊。此去渦河,最少要數日行程,我敢說,以黃得功之能,他就在半路之上等着我們?縱然你我加起來有三萬之衆,但也絕非勇衛營對手。還是從長計議。”

張軒皺起眉頭說道:“大哥也太高看黃得功了吧。我知道黃得功茬子很硬,但是我三萬大軍,其中還有曹營本部精騎掩護,黃得功本部纔有幾萬人馬,倉促之間,又能調出來多少。打勝不去想,但是全身而退也不能嗎?”

張軒對他訓練出來的士卒,很有信心的。畢竟他多次靠麾下士卒的堅韌獲得勝利,這種勝利更是滋長了張軒的信心,他固然認爲黃得功厲害,但是卻也並決定他的臨潁營就是弱手了。

“我見識賢弟的步營,在義軍之中的確是首屈一指,但是比起黃得功,卻是差了不少。至於差了什麼,我一時間也說不出來。但是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官軍財大勢雄,損失了有補充,而你我這一點班底,攢起來可不容易啊。”袁時中話題一轉說道:“要我說,既然羅帥已經決定五月之後出兵,我在城中囤積的糧草雖然有一點緊張,但也不至於支撐不住。而今賢弟又奪西寨,與夏邑城,掎角相望,坐守城池,彼此呼應,即便是百萬之衆,又能耐你我如何?這纔是完全之策。”

袁時中這個時候一點不擔心羅汝纔不來救他,畢竟羅汝才的好女婿在此,不過張軒心中卻有一點疑竇再次生起來了。

“大帥到底是因爲什麼立即來救夏邑。”張軒心中暗暗揣摩,他之前覺得是爲了消除張軒在汝寧的影響力,不過此刻他又推翻了。既然羅汝才已經將目標鎖定了江南,又怎麼在乎區區汝寧一府之地?

這個理由不夠充分。

找不到理由一個能說服自己的理由,張軒心中一直有一個擔心,也是這個擔心讓張軒不願意多想,但是卻又不得不想,如果羅汝纔不來,或者來遲會怎麼樣?

張軒受夠了命懸人手的滋味,決計不願意讓自己的小命掛在羅汝才的一念之間。

但是這樣的擔心,又怎麼能說給袁時中聽啊?

張軒一時間出神了。

袁時中張軒有些出神,說道:“賢弟,好好休息吧。這幾日你也疲累了。有什麼時間明天再商議不遲,反而今天不管怎麼也動不了兵的。”

張軒只能送出袁時中,自己找了一張牀榻躺在上面。

此刻的他很困,只覺得腦袋裡面好像有什麼東西鑽出來能種生疼,知道是困得很了,但是卻又怎麼都睡不着覺,翻來覆去的想,再想想羅汝才爲什麼不出兵? 又想黃得功究竟厲害到什麼地步,讓袁時中如此畏懼?

隨即又想起自己讓沈萬登在後面押送糧草的事情,心中暗道:“我是不是在心中已經有坐守夏邑的準備了,纔將這一批糧食帶上?”

其實張軒當時那裡想得那麼多,不過是愛惜糧食而已。還有一些輜重在後面,還有這些俘虜當做免費的勞動力,就讓沈萬登運過來,順便讓西平營修整一下。畢竟張軒覺得西平營是新營頭,比不上其他三個營頭。承受不了這樣強度的征戰。

張軒想來想去,恍恍惚惚之間,終於睡了過去。

這一段時間,萬五之衆壓在張軒的身上,即便是睡覺的時候,也不是很安穩的。此刻有袁時中在,他反而放下心來,沉沉的睡過去了。

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十章 裝備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二十章 黑夜第九十一章 冒險
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五十九章 斬龍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十章 裝備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五章 拖刀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零二章 下九江,圍南昌第三十一章 驅虎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七章 湘江北去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三十七章 攻寨第八十三章 馬踏明月第六十九章 鳳陽地動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一章 我不信命第二十五章 轉戰千里第六十七章 甕城第三十四章 威遠城下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六章 李過的手段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三十二章 大戰帷幕二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六十六章 李際遇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三十章 陰-門陣與陽門陣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十七章 過河請兵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四章 圖賴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一百一十一章 逢生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一百三十章 誅逆子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臘月二十三第四十一章 夜第七十八章 湘西之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將變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七十一章 登基大典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章 王老新曲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六十一章 大軍過臨潁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三十四章 世祖遺訓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二十一章 阿濟格的決心第一百零五章 田雄再攻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八十五章 革左五營第十四章 城陵磯之戰五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四十章 瑣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將星墜於野二第二十七章 西平營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十七章 箭在弦上第十八章 勝負之數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二十章 黑夜第九十一章 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