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

孫傳庭潼關會將

就在闖營厲兵秣馬,一邊整頓士氣,探馬如雲,將潼關與鄭州之間佈滿,甚至有闖營細作直入潼關偵查,爲孫傳庭所殺。一邊四處打糧,將不歸於義軍的寨子,狠狠的剿了一遍。雖然河南耕種不多,但是依舊有相當地方都耕作了,秋收之季,也能供應一段時間糧草。備齊糧草,就等孫傳庭出兵。以逸待勞,大破官軍。

而孫傳庭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的戰事。

孫傳庭以屯政著稱。

不管崇禎如何督促,孫傳庭都一定要在秋收之後再出兵,就是因爲糧食。

北方天災人禍,已然殘破之極,哪裡有供應十萬大軍的糧草,孫傳庭一邊督導士紳蠲助,一邊率領士卒屯田,在陝西開田數萬畝。就等秋收。只有秋收之後,纔有糧食打仗。

陝西秋收敢過,孫傳庭就坐不住了,率兵來到潼關。

而陝西各路大軍也都一一到了。

首先到的是高傑。

高傑是李自成的同鄉,因爲勾引李自成妾室邢氏,唯恐被李自成所殺,故而投奔官軍,爲洪承疇納入賀人龍麾下。孫傳庭奉密旨殺賀人龍,得益最大的就是高傑。

無他,賀人龍一死。孫傳庭自然要清洗賀人龍部,將賀人龍的親信或殺,或調。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分寸。

孫傳庭也不能做得太過,如果這種清洗擴大化,說不得這些將領就帶着數萬大軍投闖去了。

所以孫傳庭需要一個人來安撫賀人龍所部的軍心,這個人要是賀人龍部之中的舊人,但不能與賀人龍關係太過密切,還有一定的實力,否則就鎮不住下面的人。

高傑就落入孫傳庭的眼中。

賀人龍是武舉出身,而高傑是流寇降將,而且是因爲一個女人,向來被賀人龍看不起。而且官軍之中,招降的義軍流寇相當不少,在賀人龍部之中,高傑就是這些人的代表。

高傑不管是做賊還是做官軍,打了十幾年仗了,打仗的本事還是有的。

有實力,有能力,在賀人龍部之中也有資歷。

孫傳庭在殺賀人龍的同時,就派人去與高傑商議,這邊一殺賀人龍,那邊高傑就掌控了賀人龍部。

只是高傑爲孫傳庭新提拔,軍中的地位還不是太穩的,此刻正是向孫傳庭獻殷勤的時候,故而他是第一個到。

不久之後,各大將領都到了。有鄭嘉棟,左勷,牛成虎,蕭慎鼎,董學禮等人。

其中鄭嘉棟,牛成虎與賀人龍一起棄汪喬年於

義軍,而賀人龍現在已經人頭螺地,他們自然是戰戰兢兢,夾着尾巴做人,不敢有絲毫的怠慢。而蕭慎貴與董學禮,左勷,都是邊軍世家出身。

比如左勷的父親就是左光先,也是算一員大將,這也是大明的常態。

左光先先是跟隨洪承疇南征北戰,後來洪承疇調到了遼東,左光先也一路跟隨,不過,也不知道與洪承疇之間到底有了什麼樣的矛盾,左光先被洪承疇棄用,回家閒居。代替他的是白廣恩。

不過,也因此躲過了松山之戰。也算是禍福相依。

大軍到齊之後,孫傳庭立即校閱三軍。

發現三軍甲冑,兵器,士氣,與自己想要的都還有差距的。但是孫傳庭已經沒有時間再多做停留,只能犒勞三軍,鼓舞士氣,待九月初一,出關擊賊。

一日頂盔摜甲,校閱三軍,對孫傳庭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剛剛回來休息,就有御史蘇京來訪,孫傳庭立即請見。

自開封之圍,崇禎提拔三御史出京督師,即王漢,王燮,蘇京三人,這三人都資歷淺薄,地方官出身,有戰功在身。而當初以百騎破袁時中萬衆的縣令,就是蘇京。

孫傳庭也事事讓蘇京參與,一來蘇京並非庸才,二來以示北京那位以公心,希望北京那位能夠放心。

蘇京與孫傳庭見禮過後,立即說道:“孫公何日出兵?”

孫傳庭說道:“軍中之事,你無事不與,情形如何,你已經知道,九月出兵,已經是勉強之極了。還能如何?還想如何?”

蘇京說道:“孫公所言,下官也是無法啊,聖旨三五日一督促,聖心憂慮,主憂臣辱,且闖賊蹂躪河南,河南士民翹首以盼王師,多留一日,百姓就多死一人。還請孫公明鑑。”

蘇京所言,情真意切。絕非虛言。

蘇京在入京提拔御史之前,就在河南爲官。在河南地面之上,也有一些親朋舊好。這些人聽聞蘇京在陝西,就有親朋送書信而來。

在蘇京看來,字字是血,所識之人大半成新鬼,剩下的人,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

而且蘇京沒有與闖賊對過陣,只是與豫東的民軍,還有袁時中對過陣。

對闖營所部沒有足夠的認識,以爲義軍都是袁時中之前那個樣子。不過烏合之衆。

上情督促,下情相逼,賊數雖衆,但是在他看來的,並不過爾爾而已。孫督師治兵屯田本事,以及整頓士卒士紳的手腕,蘇京還是佩服的。只是覺得孫傳庭有些怯意。就日日來詢問,問得就是一句話。

“何日出兵?”

孫傳庭長嘆一聲,說道:“明日出兵。”

蘇京鬆一口氣,說道:“如此,下官也能給陛下一交代了。”

孫傳庭不想說這個話題,說道:“軍中時疫如何?”

蘇京說道:“已經平息的差不多,那個遊醫吳又可,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孫傳庭說道:“如此,你也下去好好安頓吧。明日開始行軍,就不如現在這麼安逸了。”

“是。”蘇京說道。

蘇京退了下去。

孫傳庭收拾心情,而今局面,多思無疑,既然決定出兵了,就將其他心思都放下來。

孫傳庭將一張地圖掛在牆上,河南陝西大部,湖廣小部都在地圖之上。

孫傳庭暗道:“闖賊彪悍,不是易與之輩。而今我兵甲不修,士卒不行,馬隊更是不如,如此與之做戰。恐怕要出奇招。”

“只是這奇,要怎麼出?”孫傳庭心中暗道。

他的手指在地面之上來回遊動,最後按在南陽之上。隨即寫下一道調令:“令猛如虎出武關,進軍南陽,大張旗鼓。假扮主力。”

隨即令親兵送走了書信。

猛如虎也算是被張軒改變歷史所救下來了,在歷史上他死守南陽,戰死。

而張軒提前攻克南陽,猛如虎還沒有上任,南陽就失陷了。就被調進秦軍之中,現在就在武關駐紮。

而左良玉大軍就在襄陽,而今猛如虎大舉從武關入南陽,然後北上。

這樣舉動讓李自成怎麼想。

此乃樹上開花之計。

潼關重兵,與武關之兵,總有一個是假的,孫傳庭也沒有想過瞞過李自成多長時間。

但是征戰之事,能干擾對方一絲,就是一絲,這些都是前戲而已。

到真正交鋒的時候,還要將士們去拼。

孫傳庭將目光放在洛陽城上,隨即從洛陽城上一點點轉移的周圍,從虎牢關,轘轅關,然後放在郟縣之上。

他隨即想了想,召集幾個幕僚,選軍中敢死之輩,派去給洛陽各寨之中送信,凡是投靠官軍之人,前罪盡銷。以本部人馬多少,各封官職。

自從李自成破洛陽之後,雖然洛陽城池幾度易手,更爲李自成扒了城牆。官府對洛陽地方的控制,更是不堪一提了,大大小小的寨子,遍佈各地,其中以李際遇爲最大。

此刻決戰之前,孫傳庭也不得不考慮,李際遇的問題。

.。www

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章 鄖陽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四十章 瑣事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十三章 老營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章 成軍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六章 王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章 張青天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
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七十二章 劉文秀東行記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昌城中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十三章 夜襲黃莊第一百二十九章 火攻營第四十七章 鄭森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七十一章 鳳陽地動三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七十八章 黃得功之死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三十五章 從長計議第七十五章 戰長沙之交鋒三第五十八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二第一百章 天下震動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四十章 峴山公第六十五章 牛車第六十章 河南之屠二第十三章 舟山之變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第五十七章 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四章 鄖陽第四十三章 心病難醫第二十九章 軍心第四十二章 鬱悶的鄭鴻逵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一百零七章 襄城之戰四第四十四章 覆軍殺將第四十章 瑣事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勝之餘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七十二章 戰長沙之致師第七十五章 接戰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四章 奠墳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十三章 老營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五十八章 南下戰略第七十一章 前哨戰第四十六章 覆軍殺將三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章 成軍第八十一章 臨危之際老臣心第六十五章 孫傳庭潼關會將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八十六章 何騰蛟的選擇第七十四章 羅汝才教子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八十一章 夾河對峙第六章 王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五十八章 出征之前第二十一章 沙河之畔第六十二章 高一功的處境第十六章 決戰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八十六章 烽火揚州路第九章 天下何處安我心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八十章 常國安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章 棄襄陽第六十章 闖營的崩潰第四章 張青天第十八章 洞庭湖水戰二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三十二章 城中對策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四十九章 張獻忠預謀湖廣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七十三章 北方戰場的判斷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一百零七章 張質的江南策第一百零四章 登基問題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百一十四章 徐州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