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

如果有可能。

馬鑾一點兵力都不想派出去。畢竟他手中兵力越多,就越有安全感。但是城陵山作爲岳陽城的屏障。 無法不支撐。就正在這個時候。

“報大人,襄陽侯的人馬已經到了。就在江對面。他的使者已經到了岳陽城中。”

馬鑾一聽大喜過望,說道:“快請。”

馬鑾與李過的接觸,很快就反饋在張軒這邊。

一副完整的洞庭湖區域的地圖之上,一面藍色的旗幟重新插在地圖之上,正是李過所部。

張軒說道:“能不能阻擋李過所部進入岳陽城?”

周輔臣說道:“以末將之前,恐怕不行,李過肯定是繞道洞庭湖之中,不拔掉城陵磯,船隊無法進攻洞庭湖水域。”

張軒說道:“許將軍,你攻了一天了,說一些感覺如何?”

許都說道:“大人,明軍守山的意志很堅決,今日我部三次衝進去,與明軍肉搏,明軍守將軍張先壁,幾次反攻。都很有力度,特別是張先壁的核心老卒都是雲南蠻子。有幾分拼命的勁。不過一日下來,守將已經是強弩之末了。”

“如果沒有援軍的話,明日定然能攻下此山。”

張軒說道:“你覺得,能沒有援軍嗎?”

許都一時間不說話了。

這樣重要的地方,豈能沒有援軍。

張軒沉吟片刻,說道:“明日你繼續進攻城陵山,一定要牽制敵人不許他分兵。”

“是。”許都說道。

張軒說道:“鄧和。”

“末將在。”張軒說道:“你率部從陸上進攻城陵磯。”

“末將明白。”鄧和說道。

一到關鍵時刻,張軒所信任的還是臨潁營,汝寧軍。

“王進才。”張軒說道。

“末將在。”王進才說道。

張軒說道:“你與周輔臣一起,從水上進攻城陵磯。”

王進才與周輔臣對視一眼,說道:“是。”

張軒說道:“李過雖然已經到了對岸,但是乘船從洞庭湖之中過來,是需要時間的。這未來三天之內,李過所部還不能加入戰場之中,我要你們在這三天之內,拿下城陵山。即便拿不下城陵山,也要拿下城陵磯。”

“打通進入洞庭湖的水道。”

“末將遵命。”衆人一起說道。

如果說之前許都的進攻,是張軒的試探的話,而今張軒已經算是發起總攻了。

許都心中還是有一些怨言,他感覺在張軒的麾下。一直都是第二流的地位,看就看出來,許都昨日鏖戰不過是爲了今天做準備,而今天最重要的任務,卻不是他擔任的。

但是這些牢騷只能放在心底。

第二日一早,首先發動的就是許都。

許都與昨日一樣,大軍在火炮的支援之下,前仆後繼的衝上城陵山。

果然,城陵山上有了明軍的增援,在援兵的支撐之下,戰事打成了昨日的翻版,一時間僵持不下。

而這個時候,臨潁營出擊了。

臨潁營幾乎是貼着江岸向南進攻。所有進攻的,就是城陵磯。

城陵磯本質上就是深入到湘江之中的一塊大石頭,只是這塊大石頭有幾裡之長。

臨潁營突然進攻,也沒有超出城陵磯的守軍的預料之外,他們立即開始反擊,依託修建好的城牆,一時間打得你來我往的。臨潁營從來是張軒的王牌部隊,與張軒直屬的秦猛等部隊一樣,都是張軒的心頭肉。

不管是從軍官經驗,還是武器裝備都是一等一的。

甚至在編制上,都有很明顯的超編。

一個營一般都是三千人上下,而臨潁營有小四千人之多了。其中增加的不是別的,就是火炮。

除卻臨潁營之外,根本沒有其他營有專門的炮隊。

故而臨潁營攻勢很猛,特別是在火炮火統的運用之上,要比金華軍還要強一些,金華軍強在有浙軍的底蘊,大量合格的義烏籍軍官,而臨潁營強就強在一次次勝利,與金錢的滋養,還有對火器的特別重視。

而在這個時候,只見湘江之上無數片帆影有遮天蔽日之感,大大小小的船隻,幾乎讓人看不見湘江流水。

雖然逆風逆水,船隻的行動速度一下子慢了起來。但是如此大規模,也給城陵磯的帶來極大的壓力。

一瞬間城陵磯上面的火炮開火了。

隆隆的火炮之聲,驚天動地,一枚枚炮彈砸在船隊之中,一瞬間激起一道道水浪,似乎第一輪炮擊並沒有打中船隻。但這樣也給船上的人帶來了極大壓力。周輔臣站在船舷之上,正對着城陵磯。

他拿着望遠鏡看過去。

卻看到一條,延綿數裡的堤壩。

他知道這一條堤壩有二千四百步之長。這一帶都是非常良好的港口,後世長江三大磯之中,就有城陵磯。這二千四百步長的堤壩,都可以用來做港口的。周輔臣僅僅一掃,又將注意力放在深入湘江的城陵磯之上。

上面一門門火炮都在努力開火。

不過周輔臣數了數,不過幾十門大炮而已。

畢竟鐵模鑄炮法還沒有普及,大明鑄造火炮的成本是大夏的好幾倍,特是時間成本之上,所以馬鑾在嶽州一心鑄造火炮,也沒有鑄造出來多少大炮,城陵山上很多火炮,都是遺留下來的舊貨。

這幾十門火炮雖然都是新炮,威力也不錯,有一些似乎還是澳門炮廠購買的火炮。但是數量上還是少了一些。

周輔臣說道:“傳令下去。轟擊城陵磯。”

“是。”周輔臣身邊的人,立即用旗語將命令傳達下去了。

不過片刻,船隊的大炮也開始轟擊城陵磯。一聲聲大炮轟鳴之中,無數枚炮彈來往之間。水柱飛濺。

與炮臺對轟,真正的吃虧的都是船隊。不過片刻之間,周輔臣已經看見,好幾艘戰船中彈。一枚枚炮彈打穿了船隻的甲板,還好這些船隻都是戰場,所用的都是硬木,而且還加厚過。

再加上有足夠的水密艙。

一時間轟擊之下,還沉不了。只是持續下去,卻不好說了。

這個時候,南方出現不知道多少帆影,大大小小的船隻出現在上游,雖然大部分都是民船,但是在周輔臣看來,也是不容小窺的,別的不說,那密密麻麻的小船。

吃水很輕,但是看上去裝載的東西很多。

那上面是什麼?作爲一名水軍將領,再明白不過了,就是火船。上面所裝載的就是火藥等易燃物。

其實,周輔臣遲遲不願意進攻此地,所擔心的就是這個。

單單的城陵磯,以及城陵磯上面的炮臺,其實並不可怕。火炮雖然越來越重要,成爲水戰之中的關鍵,但是想在水戰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還要等上一段時間。

他怕的是這裡複雜的水情,狹窄的水道,已經有可能伏擊。

此刻他所想的,該來的都來了。

他反而鎮定下來,下令道:“命令各隊準備防備火船衝擊。”

“是。”一時間船隊接到命令之後,在炮火的轟擊之下,將船隊之間的間距拉開了不少。

周輔臣又說道:“告訴王將軍,剩下的只能靠他們自己了,我們要做我們的事情了。”

“是。”身邊又是傳令兵去傳令了。

還不等命令傳到王進才那裡,周輔臣就看見連天的火光,順着水流衝了下來,好像是一道道利箭而已,在順風順水,外加輕載的情況之下,這船隻的速度簡直飛快。

周輔臣船隊在逆風逆水,再加上重載。與之相比,幾乎就想靜止一樣。

而南明水師大船跟在火船之後,前後腳的衝了下來。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一章 家事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八章 拷餉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九章 羅玉嬌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九章 搓扁捏圓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二章 授田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十二張 汝寧大俠沈萬登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二十三章 沙河之畔三第十七章 金聲桓的抉擇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三十八章 天助我也第一百三十一章 袁時中之變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三十九章 攻守亂象第一章 家事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一百三十四章 說袁時中二第九十四章 黑虎頭旗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八十四章 成親第十七章 洞庭湖之戰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五章 攻城器械第七十四章 臨陣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四十章 水戰四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五十四章 童子營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五十四章 臨潁張家第八章 拷餉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二十一章 醫療營第二十五章 準備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十九章 烽火崎山路三第七十七章 黃得功之死二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一百零四章 襄城之戰一第七十三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德餘波第六十四章 風雨欲來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一百零六章 田雄再攻二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二十九章 挺着死第一百三十四章 昂貴的火器第九章 羅玉嬌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四十五章 官軍的反應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七章 朝議大政三第八十二章 馬士英的應手第五十一章 覆軍殺將八第一百二十章 陳州之夜第九十七章 李東君第一百二十三章 劉宗敏之死第五十五章 滔滔黃河水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五章 闖曹之間第七十章 重圍孤城烽煙長第二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二十三章 降將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九十七章 猶鬥第二章 決河之意二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二十章 洞庭湖水戰四第八十四章 私心第六十一章 劉國能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六十一章 時疫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三十五章 攻閩第八十八章 向北第九十六章 困獸四第六十八章 後援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四十七章 會師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四十二章 張軒的思量第六十六章 信陽城二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九章 搓扁捏圓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二章 授田第四十九章 覆軍殺將六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