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

“咳咳---”一個虛弱的聲音傳了出來,說道:“多謝李神醫了,不過還請李神醫讓我多活一兩個月,我現在死,決計不是時候。”

張軒一聽,立即知道是羅汝才的聲音。立即轉過頭,說道:“爹,你好生休息便是了。孩兒這就寫信,讓太子過來。”

“不用。”羅汝才斜靠在羅玉嬌身上,他幾乎坐不住了,似乎剛剛的行動,將羅汝才身上的最後一點力氣給消耗乾淨了,說道:“讓他過來做什麼,添亂。”

羅汝才身體雖然不行了,但是他的大腦依然清醒之極。

對現在的局面,羅汝纔有過多次思考。最後決定不讓羅玉龍過來。

首先,大夏的根基在什麼地方?就是以長江下游,南直隸沿江地帶,浙江,江西一部分。這纔是大夏的基本盤。

因爲在羅汝才西征的時候,羅玉龍也沒有閒着,依靠以錢謙益,阮大鋮這些文官撐起了一套政府體系,完成了支撐西征後勤工作。

而在武昌周圍的府縣,大夏的統治,僅僅在於佔領而已。

也就是說,失去武昌附近長江上游,對大夏來說,固然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但並不能摧毀大夏政權。而如今戰事緊急,羅汝才雖然在病中,但是對戰事情報,也沒有失去掌控。

如今的局面很是艱難。

李汝桂之死,對羅汝纔是一個巨大的打擊,李汝桂是跟着他走出來的老兄弟。如今李汝桂之死,對軍心士氣打擊很大,張軒在棗陽始終沒有扳回來局面,這樣的情況下,羅汝纔對未來的局面也不是太看好的。

張軒手中的情報不足,不知道這是隆武大舉反攻的徵兆,還是虛張聲勢。甚至一部分是虛張聲勢,一部分是真實的。

不過,隆武的動作。

有力的牽制住大夏的兵力,張軒之前心中還存了從南邊調兵的可能,而如今不往南邊調兵就不錯了。單單是這個情報,張軒就覺得羅玉龍不得不西進了。有羅玉龍鎮守武昌。張軒心中底氣就更足一些。

還有一個消息,卻是好消息了。

袁時中從汝寧派遣袁時敏入隨州。

大大加強了隨州防禦。準備匯合隨州人馬繼續西進,與曹宗瑜在棗陽城下匯合。

如此一來,張軒對棗陽戰場就放心多了,縱然阿濟格有三頭六臂,也不可能從隨州東進了,防線的缺口也彌補了。甚至張軒覺得棗陽城下的軍應該撤下來一部分支援襄陽。

不過,張軒隨即想了想了,還是放棄了。

原因是李汝桂給他帶來的教訓太深了。

可以說,張軒現在的戰略被動,都是李汝桂之死的後遺症。棗陽畢竟不是襄陽,襄陽有堅城可做憑依,棗陽那邊就弱了一層了,還是多留下一些人馬,才能安心。

張軒沉思片刻,立即給袁時中寫了一封書信。

感覺袁時中派兵支援,但是卻申明襄陽之戰的情況,以拖待變,真正重要的地方,是清軍的糧道。

而清軍行軍千里,糧道本就不寧了。張軒還建議,袁時中在河南大舉反攻,摧毀清軍的後勤體系。這樣讓清軍不戰而退。

寫了這一封書信之後,隨即以羅汝才的名義,下令袁時中反攻,許其河南總督,便宜行事之權,河南大小官員,先斬後奏。

張軒對袁時中能做到什麼地步,也不是太明白的,只是河南本就夠亂了,這種亂,隨着闖營崩潰,清軍的進入,更加亂起來了,他再填上一把火,那也是自然而然的。

處理了這些事務之後,張軒拿出襄陽城之中的奏報。

這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他草草一看,覺得襄陽城雖然被圍了,一時間還能穩得住,即便清軍大舉圍攻,也不是十幾日能夠打下來的,張軒有的是時間。雖然樊城再次失陷,清軍從襄陽南邊逐步逼近襄陽城垣。但水路還沒有被截斷,在張軒回到宜城之前,羅玉嬌就緊急運輸一批物資進了襄陽城。

現在還在持續運輸之中。

爲襄陽城持久作戰,做準備。

不過張軒在戰報之中,也發現了襄陽城之中的兩個大隱患。也是楊承祖與多鐸交戰的關鍵,一個是漢水水道的問題,另一個問題,就是襄陽城南四里外的峴山。

這一次襄陽之戰,勝負很不好說。

不過,羅汝才唯一可以慶幸的是,這一戰即便清軍打下襄陽,也無力南下了。

這是清軍整體局勢決定的。

清軍用一年事情,清洗了整個北方,在北方佔據了絕對優勢。但是整個北方的混亂情況,並沒有太多的緩解,甚至說很多地方還有萬餘,甚至數萬的反抗武裝。

清軍用於襄陽的大軍,僅僅滿洲八旗兵,就有正白,鑲白,乃至與其他各旗很多牛錄,總數在七萬左右,再加上漢軍旗,各路降軍,可以說是整個清軍的絕對主力。

甚至說,這一支清軍被殲滅在襄陽城下,清軍連北京都坐不住了。

混亂的局勢之下,多爾袞決計不會讓清軍久懸於外的。

這一戰,縱然襄陽戰敗,清軍最多飲馬長江,飲馬長江之後,還有退回去的。

但是這個失敗的責任,羅汝才寧肯自己擔着,也不想羅玉龍擔着,他就快是一個死人了。名聲什麼都無所謂了。而羅玉龍不同,羅汝才很明白,所謂大夏皇朝,不過是一個空架子而已。

羅玉龍還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不能有損名聲。而且叫羅玉龍過來之後,勝負暫且不少,張軒恐怕立即會被排擠。無他,軍中無二主,羅玉龍過來,張軒必須讓位。

而大戰在即,張軒是得力的大將。張軒表現雖然不是滿分,但也穩住了局勢,臨陣換將,風險也是不少。

更重要的是,羅汝纔不知道自己不能理事的消息傳出去,會引起自己樣的變動。

最好的辦法,就是現在這樣做,封鎖消息,維持到大戰結束。

張軒不明白羅汝才的心思,但是他有自己的擔心,羅汝才如果病死在軍中,他這裡秘不發喪,羅玉龍知道之後,豈能疑神疑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是身處嫌疑之地。

張軒說道:“爹,還是請太子坐鎮武昌吧。”

羅汝才咳嗽兩聲,他腦筋一轉,就想明白了張軒擔心,說道:“你放心,我一時半會兒死不了。老太爺就是想要我的命,我也不給。”

羅玉嬌也說道:“就讓哥哥來吧。”羅玉嬌或許沒有張軒想的那麼多,但是而今的局面,就是羅玉嬌再不想相信,也不得不知道,是該預備後事的時候了。而預備後世,羅玉龍這兒子不在,那是什麼話。

羅汝才沉吟一會兒,說道:“也好,改武昌爲西京,令玉龍帶浙兵西進,坐鎮武昌,整頓大軍後勤。”

雖然羅汝才帶着了南京不少兵力,但是以南京爲中心,羅玉龍的控制之下,依舊有十幾萬大軍之多,此刻也能是抽調數萬西進了,而且長江航道在此,運輸糧草物資,還是很方便的。

張軒這才鬆了一口氣,又與羅汝才說了一會兒話,羅汝才又沉沉的睡了過去。

張軒這纔有什麼關注各方情報。

首先一個情報,就讓張軒爲之一震。張應元與隆武交戰了。

雖然戰事並不激烈,但是張應元卻特地表明,明軍之後,有很多兩廣士卒。而且有一些軍隊在贛州匯合,似乎明軍有兩個方向進攻南昌的計劃。甚至岳陽方面也有異動。

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章 大軍開拔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八章 局面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二章 樊城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十三章 老營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三十二章 餌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三章 搶飯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
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四十六章 大火連百里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金華二第四十九章 年輕氣盛李郎君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五章 大軍開拔敵一百零一章 攻第一百零八章 戰鬥間隙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九十三章 隆武的思量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四章 岳陽二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三十八章 先下李過第一百二十七章 沿江之上第七十八章 託天王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一百三十五章 說袁時中三第四十五章 新計劃第八章 局面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十三章 城陵磯之戰四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憐無人送荊卿二第四十一章 奪門二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二章 樊城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歸德侯家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六十章 武昌之難二第十三章 二十多年前的舊恨第二十七章 政爭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十章 死馬當做活馬醫第七章 萬事民爲先第十九章 洞庭湖水戰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五十八章 竭澤而漁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六十一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六十六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二第十九章 決戰四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二十九章 斬盡殺絕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六十六章 羅汝才交心第十三章 老營第四十四章 大火箭二第四十一章 峴山爭奪戰第十六章 拔營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四十一章 渡河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三十六章 孫,李,張第九章 搓扁捏圓第十四章 金不換第七十三章 張可望失言第五十八章 象兵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五十七章 孫vs李第六十四章 臨潁炮第九十八章 猶鬥二第三十二章 餌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十九章 孤注一擲黃推官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一百一十五章聖旨頻下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十章 城陵磯之戰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十六章 而今天下誰之過也第二十三章 決策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三十五章 誘殺第四十三章 求援第五十二章 火銃兵的契機第八十七章 夜談二第二十五章 誓師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六十八章 虛實真假第三章 搶飯第九十三章 困獸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十二章 千斤將軍炮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三十六章 紛紛勤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