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臨陣反水

不爽歸不爽,但這也算是個好消息。

張秉文派人來談判,說明他們也心虛了,知道打下去沒有好下場,打算破財消災。

當然,對於這樣的條件,孔有德自然是不會答應,他要的是青州城本身,而不是什麼財物。

他的打算,就是拿下青州城後,讓白蓮教的人以青州城爲依託,跟明軍狠狠地血戰一場,分散和消耗他們的兵力,以便天策軍輕鬆的度過這次危機。

“回去告訴張秉文,這點錢是打發叫花子?而且本大爺也不缺錢,不過既然你們有誠意,我也不是不講理的人,我跟你們無冤無仇,你們如果選擇撤離青州城,我可以放開通道,讓你們安全撤離!但如果負隅頑抗,打算依託青州城抵抗,我勸你們儘早打消這個念頭,範景文三萬人守萊州都沒守住,你們這區區一萬人還想擋住天策軍的步伐?”

很塊,這個書吏就帶着孔有德的話,回到了青州城,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張秉文等人。

聽到孔有德這個回覆,張秉文和錢良翰,還有朱由棷都有些死心了,看樣子談判根本沒戲,雙方的條件差別太大了,沒有談攏的可能性。

“王爺,談判已經不可能了,咱們還是準備迎戰吧!下官必當將亂賊擋在城外,護衛王爺安全,直到朝廷平叛大軍抵達!”張秉文強作豪氣道。

這個時候,他只能先安撫住衡王,免得他給自己添亂,妨礙到作戰計劃。

衡王也很無奈,他家的錢財確實挺多的,但當初爲了青州之戰就拿出了十萬兩白銀,後來自己接位,喪禮,安葬一套下來又是十來萬兩,然後他又投入大量的錢糧修繕城池,白蓮教圍城之後又出了不少錢糧,協助抵抗。

現在就算把他的王府賣了,也頂多湊出來四十萬兩,他已經下了狠心,如果能夠活命,拿出三十萬兩也無妨,可這孔有德,他居然想要青州城,他居然想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拿走。

可現在也沒辦法,只能固守,等待援軍抵達。

朱由棷無奈的說道“三位大人,這青州城的防務,就全靠你們了!我可以出資十萬兩,協助守城,只要守住城池,到時候我還有賞銀給將士們,無論如何,一定要守住城池啊!”

“王爺放心,我等一定會竭盡全力,守住青州城!”張秉文拍着胸脯保證到。

朱之裔也表態到“王爺如此愛國愛民,我等定然不會讓王爺的心意白費!下官願意親自前往北城門,抵擋叛軍,只要下官還有一口氣,就絕不讓叛軍攻進來!”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等到戰事結束,本王必當親自上書皇兄,爲諸位請功!”說完,便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後打道回府。

看到衡王回府,衆人總算鬆了一口氣,不過接下來要忙的事情更多了。

張秉文也算是有經驗,開始佈置接下來的作戰任務,當前的主要敵人是天策軍,城內還能用的三十三們佛郎機,直接調派二十五門去北門,阻擋天策軍的進攻。

然後城內進一步戒嚴,張秉文想親自守北門,但剛纔朱之裔開口了,那就讓朱之裔去,他和錢良翰分別守東門和南門,西門的敵人不多,讓下面的將領自己負責就行。

還留有一支千餘人的預備隊,無論哪個方向吃緊,都能及時增援。

同時傳令給城內大戶,將家丁組織起來,協助守城,要是城破了,他們一個個都得死,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就算再自私的人,也不得不爲自己的安全着想。

由於白蓮教起事的時候,大量的地主士紳富商,攜家帶口的來到青州城避難,所以青州城內聚集了大量的有錢人,張秉文還真的搞到了兩千多人,然後把他們分別安排在三個方向,增強防禦能力。

孔有德這邊,各項準備工作也都做的差不多了,等到時間一到,就能發動總攻。

至於張秉文他們想要談判,幾乎可以不用考慮,要是他們答應了,也不會這麼久都不派人出來,。

“大人,又有人縋城了,還打着白旗!”孔有德正優哉遊哉的喝着茶,親兵卻來彙報。

孔有德有些意外,這都過了這麼久,居然纔來,不過他還是讓人把使者帶了過來。

“小人公孫白,見過孔將軍!”

“廢話少說,我的條件張秉文考慮的怎麼樣了?”

“孔將軍,小人不是替張秉文傳信的,小人是替兵備道朱大人傳信的!”

孔有德有些疑惑道“朱之裔?他只是個兵備道,上面還有布政使和知府,他能做青州城的主?”

“孔將軍,我家大人要談的不是攻勢,而是私事!“

“有屁快放!”

“是是是,我家朱大人想和孔將軍做一筆買賣!一筆孔將軍穩賺不賠的買賣!我家大人知道孔將軍的厲害,知道擋不住大軍的進攻,但張秉文和錢良翰不知好歹,非要負隅頑抗,爲了避免青州城毀於戰果,黎民百姓遭受無妄之災,我家老爺願意打開城門,迎接大軍入城,前提是孔將軍入城後不可殺戮無辜百姓!”

聽完他的話,孔有德一副看傻子的表情,彷彿在說:你覺得我會相信你的鬼話?

這個公孫白不是笨人,也看得出來孔有德的意思,然後開始解釋其中原委。

朱之裔雖然和錢良翰地位相差不大,但朱之裔身爲兵備道,更懂兵事,天策軍的實力他了解的更多,知道抵抗是徒勞的,甚至他還有投靠天策軍的想法,只要孔有德不介意,他可以爲天策軍效勞。

聽完他一番講述,孔有德覺得這事兒十有八九是真的,就算是假的也沒關係,無非是耽誤一點時間罷了。

如果朱之裔真的反水,天策軍也可以減少傷亡,這也算一件好事。

隨淡淡的說道“回去告訴朱之裔,這個條件我可以答應!但我只給你們兩刻的時間,如果到時候沒有開城門,我軍便要攻城了!”

“小的明白!”帶着孔有德的恢復,公孫白又回去了。

隨後青州北城牆一片寂靜,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般,孔有德也一直在等待,如果朱之裔真的打開城門,那再好不過,儘快處理完青州城的事情,他也好回去佈防。

“大人,恐怕這朱之裔是耍我們的,這都一刻半過去了,也沒看他看開城門啊!”蘇凱風有些焦急道。

“你急什麼,說好兩刻就兩刻,就算他們不開門,咱們在攻城就是!”

雖然嘴上說着不急,但孔有德還是沒底,不戰而屈人之兵,這纔是上策,現在這麼好機會擺在自己面前,他能不興奮嗎?

“開了,大人,城門開了!”蘇凱風突然大叫到。

孔有德擡頭望去,北城門果然漸漸被打開,護城河上的吊橋也被放了下來,城頭上也看不到明軍的蹤影,看來這朱之裔是真的打算獻城啊。

“按照預定計劃行事!”

孔有德興奮的喊道。

爲了防止有詐,他安排了一支兩百人的騎兵隊伍,先去一探究竟,就算有伏擊,也能安然撤退。

旋即一隊騎兵從陣中竄出,奔向已經洞開的北門,很快就來到北門前面,城頭上依舊沒有什麼動靜,他們也順着城門依次入城。

不一會,城頭上邊出現了天策軍的旗幟,很明顯朱之裔沒有使詐。

看到城樓上出現了天策軍戰士的身影,而且插上了天策軍的旗幟,孔有德果斷下令,步兵入城。

這兩裡多的距離,對於天策軍的將士們來說不算什麼,楚中天所部一馬當先,殺入城中。

北門附近的明軍,也都放下了手中的武器,等待天策軍的處理,楚中天只分出少量人手看押他們,隨即率領大部隊繼續向南進攻。

與此同時,東側和南側的白蓮教,也按照預定時間發動了攻擊,他們意外的發現,城頭的抵抗明顯弱了很多,連正常情況的一半都不到。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時的青州城已經是一團亂麻了,朱之裔的臨陣反水,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他們對此毫無防備,楚中天所部如入無人之境,迅速的控制了城內主要的街道。

其餘各營的戰士,也順着街道擴展佔領區,遇到的明軍也是毫無鬥志,一觸即潰,做鳥獸散。

不出一個時辰,整個青州城都被天策軍拿下,張秉文,錢良翰,朱之裔等一衆高官都被抓了起來,當然還有衡王這條大魚。

隨後的事情就簡單了,對於城內士紳大戶的搜刮,天策軍可是相當在行的,有朱之裔這個反水的高官在,哪些是有錢人一問便知。

經過連夜的忙活,天策軍把所有能搜刮到的錢糧,一半繳獲的軍餉和糧食,都打包帶走了,同時還帶走了衡王等一衆高官。

王好達,徐詩銘他們本來打算用衡王祭旗的,但礙於天策軍的強勢,也不得不作罷。

第二天一早,孔有德也帶着警衛營和其餘的兵馬,返回了昌樂。

中午,鄧德明派人發揮情報,他們已經跟明軍主力接戰了。

他們兩個騎兵營下轄的六個騎兵大隊,合計三千七百餘人,配合王林手下的一千多人,在兩天的時間內,不單單把原計劃的六座城池打了下來,還拿下了陽信,與抵達陽信的神機營發生激戰。

整個戰鬥過程相當順利,他們依靠着騎兵的高機動性,還有手中武器性能的優勢,壓得神機營根本擡不起頭,只能被動防禦。

後來還是吳三桂的老爹吳襄的兵馬到了,兩個騎兵營纔不得不撤退,整個戰鬥過程持續只有一個時辰,但消滅了至少四百神機營的士兵,自身的損失只有區區十五人,堪稱一場大捷。

隨後,他們便安排兩個大隊的士兵,帶着從被攻佔的七座城池繳獲的戰利品,以及搜刮士紳豪強得來的錢糧,先期趕回濰縣,現在已經在途中了。

王林原本想在這六座縣城設防,層層阻擊的,但想到之前損失了那麼多兵力,繼續防守也沒什麼意義,就帶着又擴增了三千多人的隊伍,回防樂安,準備在這裡跟明軍好好地打一場。

情報發出的時候,也就是昨天黃昏,明軍主力已經抵達了高苑,正在籌備對安樂的進攻。

可以說,截止目前爲止,所有的戰鬥走向,都在孔有德的預料之中。

接下來,明軍肯定不會再樂安死磕,畢竟只是一個小縣城,應該會分出一部分兵力進攻樂安,其餘兵力繼續南下青州。

等到他們得知青州城被攻下的消息,必定會集中兵力,優先奪回青州,不單單是救出裡面的衡王,還關係到他們接下來的戰略佈局,他們需要一個後勤基地,青州毫無疑問是最佳選擇。

可以想象,等到明軍主力抵達,青州城又將上演一番血戰,到時候又會是血流成河的景象。

孔有德也沒有閒着,儘管壽光,昌樂,濰縣的加固工作差不多了,但他依舊是不停地巡視,看看哪邊還有不足之處,同時也視察城外的三座軍營,這裡的防衛同樣關鍵。

隨後明軍的動向,也和孔有德預想的一樣,九月三日,明軍主力抵達樂安,除了留下兩萬人進攻樂安外,其餘十萬主力直奔臨淄。

臨淄是去年青州之戰前,王道純所率領的撫標營駐紮的地方,青州之戰他們被擊潰後,王道純又率領殘部退守此地,打算以此拖住孔有德的腳步,後來又經過一系列的加固,防禦能力比普通縣城強上許多。

這裡白蓮教的守軍有足足一萬,看樣子他們是打算和樂安一樣,以淄川爲依託,分散明軍的兵力,讓他們

結果他們的打算並沒有如意,這一萬守軍前期打得不錯,各種陷阱,城防工事準備齊全,打退了明軍三次進攻,然而等到第二天,明軍的紅衣大炮抵達,僅僅支撐了一個半時辰,淄川城就被明軍攻克。

一萬守軍,除了不到兩千人逃回登州,其餘的要麼被斬殺,要麼被俘虜,可謂是損失慘重,對白蓮教的士氣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第七十章 炮戰第160章 山東鹽業商會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106章 白蓮教來人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186章 禁逃令第718章 蝦夷地第四十章 李天經懂的真多第389章 猜疑鏈第714章 我也有後手第679章 騎牆衝鋒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707章 王者歸來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親自上陣都108章 結盟第492章 突襲海盜第829章 騎兵教做人第516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158章 昏聵巡撫第516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245章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第389章 猜疑鏈第866章 決戰開始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160章 山東鹽業商會第842章 誅殺聖裔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498章 又中計了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401章 不科學第621章 背鍋俠第854章 炮擊赫圖阿拉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584章 擴軍整編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217章 對抗訓練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406章 分歧第五十二章 頗有黑叔叔神韻的明軍第164章 你他孃的真是個人才第457章 幹掉這些反賊第654章 馬世龍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七十三章 徐爾默的自生銃第462章 何去何從?第687章 年終會議(中)第745章 南征開始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274章 海島第七十三章 徐爾默的自生銃第859章 闖王的日子難過了第630章 引誘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402章 上當了第578章 女人?什麼女人?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748章 火攻第653章 山海關第430章 一定要阻止這場悲劇第453章 撤退變潰退第二十九章 迎敵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675章 挑釁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都108章 結盟第596章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第274章 海島第十五章 營嘯是如何發生的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705章 征討不臣第832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一章 重獲新生第480章 上當了第308章 明軍居然有火炮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631章 不眠之夜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六十九章 難打的新城第223章 廷杖第325章 禍不單行第899章 大結局第672章 多爾袞第162章 張居正、王安石、商鞅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715章 結束第一章 重獲新生第313章 白天睡什麼覺
第七十章 炮戰第160章 山東鹽業商會第218章 崇禎的擔憂第777章 臺灣發展計劃第106章 白蓮教來人第592章 進攻開始了第186章 禁逃令第718章 蝦夷地第四十章 李天經懂的真多第389章 猜疑鏈第714章 我也有後手第679章 騎牆衝鋒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707章 王者歸來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親自上陣都108章 結盟第492章 突襲海盜第829章 騎兵教做人第516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158章 昏聵巡撫第516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245章第837章 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第389章 猜疑鏈第866章 決戰開始第239章 出戰前夕第160章 山東鹽業商會第842章 誅殺聖裔第673章 多爾袞的恐懼第498章 又中計了第569章 想錢想瘋了?第401章 不科學第621章 背鍋俠第854章 炮擊赫圖阿拉第501章 撞沉這艘船第584章 擴軍整編第888章 逼着明軍決戰第217章 對抗訓練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759章 登陸作戰第406章 分歧第五十二章 頗有黑叔叔神韻的明軍第164章 你他孃的真是個人才第457章 幹掉這些反賊第654章 馬世龍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865章 目標巴達維亞第七十三章 徐爾默的自生銃第462章 何去何從?第687章 年終會議(中)第745章 南征開始第112章 堅固的登州城第102章 悽慘的難民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274章 海島第七十三章 徐爾默的自生銃第859章 闖王的日子難過了第630章 引誘第二十章 畢自寅的野望第805章 連鎖反應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402章 上當了第578章 女人?什麼女人?第5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748章 火攻第653章 山海關第430章 一定要阻止這場悲劇第453章 撤退變潰退第二十九章 迎敵第八十一章 偵騎對決第415章 沒有立場的徐爾路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675章 挑釁第571章 徐文儀的野望都108章 結盟第596章 沒有翻盤的機會了第274章 海島第十五章 營嘯是如何發生的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705章 征討不臣第832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一章 重獲新生第480章 上當了第308章 明軍居然有火炮第706章 仁川登陸第741章 怎麼不打了?第631章 不眠之夜第271章 兇殘的敵人第六十九章 難打的新城第223章 廷杖第325章 禍不單行第899章 大結局第672章 多爾袞第162章 張居正、王安石、商鞅第483章 毛利小五郎第670章 虎背熊腰第715章 結束第一章 重獲新生第313章 白天睡什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