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引誘

但想到登州本就是朝廷投入重金,用於打造火炮的軍事重鎮,紅衣大炮都造了二三十門,其餘各種火炮也有三百多門,搞出一些性能更加優越的火炮也不奇怪。

他在觀察這些火炮的性能,相比於紅衣大炮,攻擊力方面倒是差一些,但三分之一的重量,意味着轉運更爲便捷,應該是用於野戰的火炮,反而守城方面,並不比紅衣大炮更爲突出。

所以,這些火炮雖然是個麻煩,但也沒有必要那麼擔心,就是不知道叛軍還有哪些隱藏手段。

劉宇烈很淡定的觀察着,但一旁的神機營副將蕭泰卻不淡定的問道“督師,敵軍炮火兇猛,我軍是不是也開炮還擊,壓制敵軍炮火?”

卻沒想到劉宇烈頭也不回,擺擺手道“不可!”

“可是我軍現在傷亡不小,若是繼續任由敵軍火炮肆掠,哪怕最後能攻下來,也必定傷亡慘重啊!”

蕭泰這麼着急也不是沒理由的,他是神機營副將,現在神機營總兵空缺,他實際上就是神機營的半個頭頭,帶來的三營兵馬就是他的嫡系,這一仗打完,混點戰功爬到總兵不是問題。

但神策右營全軍覆沒,神策左營正在攻城,如果嫡系兵馬損失太多,以後他就是能當上總兵,也很難掌控局面。

剛好軍中有紅衣大炮,如果壓制城頭的敵軍火炮,就能讓神策左營的傷亡降低一些。

劉宇烈放下望遠鏡,冷冷的盯着他問道“蕭副將,你能保證所有的彈丸都落在叛軍頭上,而不是我軍將士的頭上?”

“屬下知錯了,是屬下未考慮周全!”蕭泰連忙說道。

他也是養尊處優慣了,這個時候居然沒想到這一茬,紅衣大炮有四五里的射程不假,可兩軍之間的距離不到五十丈,打過去的炮彈很有可能落在自己陣中,那樣的話一炮下去就是十幾個人,非但幫不上忙還添亂。

劉宇烈心底暗罵一聲廢物,就沒再搭理他,而是繼續關注城頭的戰局,反正這次進攻派出去的都是炮灰,死傷多少他都不擔心。

此時,邵陽率領的神策左營士兵,在付出了六百多人的代價之後,終於靠近到了三十丈的距離,進入了鳥銃的射程,部分明軍在軍官的帶領下,停下腳步朝着城頭還擊,其餘的仍舊藉助攻城車的掩護,逼近城牆。

在西面城牆防守的,主要是天策軍第五師的兵馬,根據當初的整編,第五師不單單有步兵,火銃兵,還有屬於自己的騎兵,炮兵部隊,可以應對大多數局面。

但讓底下的戰士們感覺奇怪的是,上面卻下達命令,讓每一個小隊只派出三分之一的人攻擊,其餘的都休息。

現在敵軍攻勢兇猛,卻讓他們減小攻擊力度,這樣的命令確實讓人費解,不符合常理,但三四個月的訓練下來,他們都本能對上級命令無條件服從,不問爲什麼,只管按照命令行事就好。

雖然反擊的兵力減少,但繼續作戰的戰士仍舊士氣高昂,哪怕不時的有人中彈倒地,他們依舊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繼續朝着城下的敵人開火。

炮兵也放滿了攻擊頻率,只剩下三分之一的火炮在開火,其餘的都裝填完畢,等待開火的命令。

跟炮兵們用數量龐大的散彈獲取戰果不同,城頭的狙擊手們,更喜歡玩精度射擊,雖不說能做到一槍一個敵人,但這麼近距離的情況下,命中率也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這一面城牆,孔有德只安排了一個狙擊手小隊,一共五十人,每人配備一名專業裝填手,負責在戰鬥的時候給他們裝彈,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戰果相當顯著。

他們的目標,主要是敵軍的軍官,明軍的軍隊體系中,軍官相當容易分辨,他們很容易就能找到目標。

於是在他們的精確打擊下,一個又一個的軍官被放倒,但現在數量還不夠多,效果還沒有顯現出來,等到他們意識到這個情況的時候,已經晚了。

隨着天策軍的反擊力度降低,城牆下面神策左營漸漸穩住陣腳,在攻城車的掩護下,也來到了城牆腳下。

看到這個情況,高廣率領的保定兵也跟了上來,接下來就是他們表演的時刻了。

當初劉國柱參與第一次平叛的時候,帶走了一萬出頭的兵馬,這次高廣也帶來了四千多人,相比於劉國柱的那一批兵馬,確實要強一些。

畢竟老大參與平叛,如果不順利的話肯定還需要增調兵馬,高廣作爲副總兵,自然是要忙活着訓練剩下的士兵,免得到時候帶過去的是一羣烏合之衆,丟臉事小,萬一把自己命搭進去就不划算了。

他們的武器裝備也還算齊全,基本都配備有盔甲,火器裝備不多,主要都是些冷兵器,用於城頭的肉搏戰很不錯。

保定兵本來就在神策左營後面,距離城牆的距離也不遠,得到攻城的指令後,都憋着一股勁,想着殺敵建功換賞錢,朝着城牆快速奔去。

期間有不少人倒在散彈和子彈之下,但對於四千人的大軍,並不算什麼,前排的士兵很快就來到城牆腳下,將雲梯搭在城頭,然後順着梯子就開始攀爬。

看到這個情況,高起潛興奮道“高廣好樣的,居然這麼快就要攻上城頭了!”

說起來,高廣能拿到參與首戰的機會,跟高起潛也有一定的關係,高起潛可是他乾爹來着,雖然高起潛比高廣還要小几歲。

這年頭,不光是武將喜歡認乾兒子幹孫子,太監也好這口,高起潛作爲一個有權利慾望的人,自然也不例外,。

不單單是高廣這一個乾兒子,吳襄的兒子吳三桂,祖大弼的兒子祖澤潛,祖大壽的兒子祖澤遠,都認了他當乾爹,其餘的各種乾兒子,加起來有十多個。

當初吳三桂全軍覆沒也沒有收到責罰,除了本身的功績,也有他從中說和,現在看到高廣這個乾兒子不負所望,都快帶兵攻上城頭了,他當然高興。

“督師,高參將果然勇武,末將請求率軍出擊,助高參將一臂之力,儘快拿下昌樂,活捉叛將孔有德!”祖大樂也開口請戰。

看到高廣帶着一羣‘烏合之衆’都快要攻上城頭了,祖大樂也急了,着急自己撈不着戰功。

事實上他都沒料到高廣的攻擊,居然會這麼的順利,原本還存着看笑話的意思,但戰局發展就是這麼詭異。

如此看來,這叛軍的實力,好像也不像傳說中的那麼恐怖啊,竟然連這些三流都算不上的軍隊都壓不住。

照目前來看,頂多再過半柱香,就會有四五百人衝上城頭,叛軍基本上就沒有反擊的機會了。

叛軍的火器雖然犀利,但火器在近戰受到的限制要多,一不小心就會達到自己人,並不如刀劍好用,只要這些保定兵貼近了肉搏,完全就是一邊倒的碾壓,等到他們在城頭站穩陣腳,後續兵馬跟進,然後打開城門,這場戰鬥就沒有什麼懸念了。

然而,這麼大的功勞,卻要落到保定兵手裡,他是不服氣的。

所以現在得趕緊想辦法,派兵馬上去撈一波戰功再說,現在高廣他們還沒有站穩城頭,派出騎兵上去還來得及,怎麼着也不會讓他獨吞功勞,如果能夠活捉孔有德,說不定頭功還算算在他們關寧軍頭上。

他甚至還有些恨鐵不成鋼,這孔有德也忒不中用了,如果稍微厲害點,把這些保定兵打退,他們關寧軍就能大展拳腳了。

滿心希望的等着劉宇烈給出肯定的答覆,但後者卻平靜的說了句“原地待命,沒有本督的命令,誰也不準輕舉妄動!”

“督師,這萬一叛軍反撲,高參將他們抵擋不住,被打退下來,這麼好的機會就溜掉啊!之後再想拿下昌樂,活着孔賊,怕是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既然祖副將如此有見地,不如本督這個位置讓給祖副你將來做?”

劉宇烈冷冷的一句話,打斷了祖大樂的。

“屬下不敢,屬下不敢!是屬下多嘴了!”祖大樂訕訕地說道。

劉宇烈瞥了他一眼,便不再說話,被吸引注意力的衆人,也將目光投向了城頭。

劉宇烈之所以拒絕祖大樂出戰的命令,主要是有所顧慮,眼前的情況着實有些反常。

既然叛軍能全殲吳襄所部,能突襲拿下濟南,肯定是有真本事的,而高廣的實力遠不如吳襄,兵馬也更少,還是處於攻城這個不利位置,但進攻行動卻如此順利,其中肯定有蹊蹺。

這個時候只能靜觀其變,以免這個時候動起來,卻發生什麼變故,打亂部署可就糟了。

他打算等高廣所部在城頭站穩陣腳,再派兵增援,那時候就算出現什麼變故,已經影響不到大局了。

劉宇烈又舉起望遠鏡看去,高廣的部下已經有一些快要登上城頭了,也有一些叛軍從垛口探出來朝着他們射擊,一些爬的塊的士兵被擊落下來,但還有更多的士兵在向上攀登。

從他的位置看去,整個昌樂的西城牆,密密麻麻的都是人,就像是成羣的螞蟻在上樹一般。

“傳令下去,引爆地雷!”

“地雷一響,全力反擊!”

“第四營做好戰鬥準備,等候出擊命令!”

看着時機差不多了,孔有德下達了一連串的命令。

他等的就是這個時候,這一仗,他要打出氣勢,打出天策軍的威風,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在明軍主力眼皮子底下,全殲這一批八千多人的明軍攻城兵馬。

這些保定兵能攻擊到城牆腳下,並且開始爬城牆,完全是天策軍放水的緣故,故意引誘他們過來的。

如果真的拼盡全力阻擋,以眼前這些明軍的戰鬥力,可能連靠近城牆的機會都沒有,更別提攀登攻城了。

孔有德要的就是放近了打,以最爲迅猛的攻勢,直接一輪把他們打懵,然後讓他們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

隨着他的命令被傳達下去,地道內的士兵,拉動了連接着地雷的先生。

和招遠之戰用的地雷不同,這些地雷不是靠火繩引爆,而是用線繩拉動引爆,線繩一端連接在地雷的觸發裝置上,然後從連接起來的鏤空竹竿內一直連到城牆下面的地道內,只要一拉動線繩,就能牽動另一頭的燧石,撞擊鐵片,擦除火花,引燃地雷中的上百斤火藥。

相比於老式的火繩點燃,新方法有效,至少不需要擔心火繩埋在地下受潮沒法點燃,而且是即時出發,不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引爆時機可以掌握的更好。

劉宇烈一直在靜靜地關注着戰況,他心底總是有一陣隱隱約約的不安,因爲他們的進攻實在是太順利了,順利的有些反常。

平心而論,保定兵和神機營並沒有多強,至少比不上範景文的通州軍,出征的時候他路過通州,去看了看剩餘的通州軍,單單看軍容氣勢,都不是前者能比的。

如果連他們都能如此順利的攻上去,招遠之戰範景文也不會落得慘敗,天策軍也不會一步步做大,拿下登萊全境,全殲祖寬,吳襄兩部兵馬,還派出一支奇兵突襲拿下濟南。

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孔有德本人並不在昌樂,安排的也只是一些殘兵弱旅,而不是精銳兵馬,所以擋不住攻擊,要麼就是敵人故意爲之,沒有全力阻擊,放任進攻的兵馬衝上去。

然而第一種可能並不大,若果真是這樣,昌樂城頭也不會有這麼多比佛郎機還要精良的火炮,這樣的做法等於是白白的給他們送武器,孔有德要真是這麼蠢,也不會發展到現在的地步。

旋即,他想到了一種可怕的情況,那就是孔有德打算全殲這支進攻的兵馬,就是把他們全部拉到近距離,然後一戰全殲。

聯想到剛剛叛軍的火力明顯減弱,無論是火炮還是火銃,發射速度和聲音都降低了不少,肯顯然就是故意爲之,營造一種他們抵擋不住的假象。

一想到這裡,他頓時不寒而慄,這孔賊實在是太歹毒了,同時也很後悔,自己一開始居然沒有想到這種可能。

然而,等他想要下令撤軍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突然間,他瞪大了眼睛,看到前方的地面上,突然爆起一團黑煙,士兵們開火產生的硝煙也被這股黑煙所掩蓋,甚至還能看到幾個士兵飛上了天,然後重重的摔下來。

“轟隆……”

差不多過了一息的時間,才從前方傳來一陣沉悶的轟響。

第609章 內外交困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753章 纔出狼窩,又入虎口第376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824章 小淩河邊第893章 取勝得靠騎兵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第335章 談判第236章 劉澤清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618章 扮豬吃老虎第719章 殺了幕府人獻給大船人第765章 利益交換第522章 徐家兄弟要離開第438章 超大號地雷第373章 天策軍第474章 震懾第439章 聯姻第802章 慘敗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190章 虛驚一場第481章 完美的戰鬥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594章 兵不厭詐第853章 中原大戰第275章 一個不留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369章 響馬第249章 大事不妙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484章 五千倭軍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240章 技術突破第664章 瀋陽侯第十六章 王與謙之死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195章 賜宴第450章 沒良心炮第658章 攻城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336章 你們沒有其他的選擇第131章 白沐霖(第三更)第165章 來了幾艘奇怪的船第864章 血戰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127章 正面突破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498章 又中計了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354章 貴人第752章 憋屈的鄭芝虎第527章 宋統殷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885章 霸權已定第461章 雙島第876章 大閱兵第787章 接戰第241章 開拔第459章 水雷第286章 恐怖如斯第344章 威海衛第784章 登陸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870章 多爾袞的答案第226章 旅順第656章 韃子和天策軍聯合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十一章 情況有些不對勁第268章 張普成投誠第658章 攻城第177章 皇權不下鄉第466章 擊潰前鋒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親自上陣第226章 旅順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667章 船要,人也要第642章 追擊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379章 李九成全軍覆沒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237章 三萬敵軍第142章 偷襲失敗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115章 以打促撫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867章 輪番上陣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365章 遼民李漢三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
第609章 內外交困第212章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第753章 纔出狼窩,又入虎口第376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824章 小淩河邊第893章 取勝得靠騎兵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第335章 談判第236章 劉澤清第九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618章 扮豬吃老虎第719章 殺了幕府人獻給大船人第765章 利益交換第522章 徐家兄弟要離開第438章 超大號地雷第373章 天策軍第474章 震懾第439章 聯姻第802章 慘敗第701章 李倧的算盤第190章 虛驚一場第481章 完美的戰鬥第509章 狡猾的韃子第594章 兵不厭詐第853章 中原大戰第275章 一個不留第192章 燧發槍仿製成功第369章 響馬第249章 大事不妙第113章 註定的結局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484章 五千倭軍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240章 技術突破第664章 瀋陽侯第十六章 王與謙之死第384章 平定昆嵛山弟370章 馬政的危害第三十章 大戰衛所軍第195章 賜宴第450章 沒良心炮第658章 攻城第821章 決戰開始第336章 你們沒有其他的選擇第131章 白沐霖(第三更)第165章 來了幾艘奇怪的船第864章 血戰第九十四章 費心費力的王道純第127章 正面突破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498章 又中計了第686章 年終會議(上)第354章 貴人第752章 憋屈的鄭芝虎第527章 宋統殷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885章 霸權已定第461章 雙島第876章 大閱兵第787章 接戰第241章 開拔第459章 水雷第286章 恐怖如斯第344章 威海衛第784章 登陸第386章 劉宇的無奈第二十一章 吳橋兵變第469章 這就撤退了?第870章 多爾袞的答案第226章 旅順第656章 韃子和天策軍聯合第422章 徐元永的計策第136章 城內的不安第十一章 情況有些不對勁第268章 張普成投誠第658章 攻城第177章 皇權不下鄉第466章 擊潰前鋒第585章 六萬大軍第七十二章 第一次親自上陣第226章 旅順第570章 要錢沒有,要命一條第697章 中原戰局第667章 船要,人也要第642章 追擊第799章 死亡之地第379章 李九成全軍覆沒第858章 徵倭大將軍第237章 三萬敵軍第142章 偷襲失敗第810章 給皇太極備一份大禮第四十一章 招攬計劃失敗第115章 以打促撫第534章 揚州鹽商乾的第564章 不眠之夜第867章 輪番上陣第861章 擔心什麼來什麼第277章 我們有戰船了第365章 遼民李漢三第412章 成功的游擊戰術